APP下载

数字媒体技术在沉浸式展览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以南京博物院数字馆为例

2022-12-07康丽莎田治国

华东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受众数字空间

文/康丽莎,田治国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在展览空间中的广泛应用,沉浸式展览空间也逐渐由传统媒介转变成现代数字媒介。本文以南京博物院数字馆为例,围绕沉浸式展览空间的内涵、数字媒体技术在展览空间中的应用优势以及设计策略等内容展开研究,并从物理环境、空间尺度以及二者之间的融合等方面,探析了数字媒体技术在沉浸式展览空间中的应用思路及策略,以期为沉浸式展览空间的创新设计带来启发。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VR(虚拟现实)的进一步普及,沉浸式体验也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青睐,大众对沉浸式体验逐渐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受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影响,沉浸理论已经渗透到人机交互领域。其间,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展览形式也逐步成为热点话题。在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体的共同介入下,电子媒介成为主体感知时空的载体。

一、沉浸式展览概述

(一)沉浸式展览的概念

沉浸式展览是科技和艺术交融下的时代产物,其从一开始的通过声音、光线、电波等要素进行创造的“虚拟现实”场景逐步过渡到运用各种媒体技术手段引导传统“观看模式”向现代“体验模式”转变。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以VR为代表的新型多媒体展示手段已逐步成为当代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的新趋势。沉浸式展览通过其特有的沉浸式表现形式,将人物、时间、空间以及主题场景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顺应了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也为观赏者传达了有效信息、带来了沉浸式的观赏体验,这也正是展览空间今后所要考虑的。[1]

(二)沉浸式展览的发展历程

沉浸式展览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其中,从技术发展到传统媒介时期的沉浸式展览最早出现在人类早期洞窟壁画中,随后产生的传统绘画和文艺复兴壁画均属于这一时期。此阶段,受众追求沉浸式体验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绘画来表现自身的想象力和审美。第二个阶段是混媒介时期,此阶段,数字化信息交流技术开始在展览空间领域大范围渗透。同时,东西方艺术展览方向逐渐由二维向三维转变、由互动向多感官表达转变,展览空间成为受众和艺术作品的“沟通纽带”。最后,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来临,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精神高度融合,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更是打破了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的界限。[2]至此,沉浸式展览的发展正式进入第三阶段。以交互艺术为例,虚拟艺术带来的沉浸性、想象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征,为创作者运用新技术营造全新交互体验带来了可能性。在此背景下,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沉浸式展览形式应运而生。

二、数字媒体技术在沉浸式展览空间中的应用

(一)数字媒体技术在沉浸式展览空间中的应用优势

1.丰富的展示形式

数字媒体技术为展览空间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展示形式。其以新奇、充满趣味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吸引受众,进而带动现代互动观展方式、传播媒介以及展示技术等发生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也使得展览信息的传递从单向转变为双向。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展示空间逐渐转向多元化,并从静态的实体环境转向动态的虚拟场景,这些变化无一不体现着参观者对参观体验的追求。因此,设计人员应根据展品内容,综合运用大数据、二维平面展示、3D、全息摄影以及新媒体等技术手段来更好地满足受众日益增长、变化着的精神文化需求。

2.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

在数字媒体背景下,沉浸式展览构建了一个现实和虚拟并存的艺术场域。即在现实和客观空间的相互交融下,构建出的虚拟和超现实空间共存的格局。期间,体感游戏、视频点播技术和数字交互技术等现代数字媒体技术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展示空间,并通过受众的行为模式来实现互动。[3]此外,由于互动体验装置的积极性是通过受众的肢体动作来实现的,因此其也具备一定的展示传播功能。当前,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开始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展厅艺术设计中,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丰富的展示手法无疑提高了受众的感受价值,但同样存在诸如缺乏对互动装置的有效利用等不足。所以,设计人员只有关注受众观展体验并进一步提高展示环境的互动性,才能更好地完善展厅服务设计。

(二)沉浸式展览空间常用的数字媒体技术

1.媒体交互技术

全息摄影、全息二维展示、3D等数字媒体艺术以其丰富而生动的表现形式,为受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而数字媒体艺术在展览空间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演变成展览空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媒体技术,媒体交互技术实现了传统数字视听技术与现代高速计算机全息数据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使受众在获得真实图像或虚拟影像图例的基础上,获得更加真实、生动的视听体验。而数字媒体平面二维陈列技术则主要以文字与图像为要素,受众可以通过触屏等操作来了解特定的陈列信息。

2.数字视听技术

媒体交互技术是数字媒体技术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之一。与传统展示空间相比,数字媒体技术能够实现基于传统空间的创新交互,丰富受众的视听等多感官体验。同时,数字媒体技术大多以科技型屏幕、投影机、计算机等为载体,有助于节约展厅材料空间,从而在有限的区域内营造无限的思想与艺术空间。在具体操作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建模或者模拟四维、五维空间,帮助三维现实环境中的受众沉浸在生动真实、音频互动、虚拟仿真的虚拟空间中。受众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展品的优点、功能等信息,同时还能借助人机互动等技术获得趋近于真实的交互体验。未来,科学化、虚拟化以及技术化的沉浸式体验将成为展览设计的重点研究方向。

三、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沉浸式展览空间设计策略

(一)空间尺度的划分

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冲击下,沉浸式展览空间设计的重心逐渐由注重空间、展品等“物质”转向注重“人”,所以在空间尺度的划分上设计人员需要更加充分地考虑受众的感知尺度。同时,展示空间的划分还需要兼顾受众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共同作用。首先,在空间分割时,展示空间的尺度要充足,设计人员可以针对不同的需要灵活地安排、变换使用场景;其次,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声、光、电等技术的干预,并在空间形态上多采用方形和圆形设计,以便更好地传播声音、展示图像,进而优化参观者的视听感受。

以南京博物院数字馆为例,其游览线路采用单行线形式,28处展区按顺序相连,入口通道蜿蜒逼仄,下延设计紧缩了游览空间;顶灯灯罩采用镂空象形文字样式设计,暖色调的灯光透过灯罩将象形文字投影到地面;天花及绘满壁画的简陋墙壁上,呈现的是代入感十足的史前岩洞场景,这与一步到位的现代化设计风格的休息大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进而诱导受众产生探索内部展览空间的冲动,并以此来强化受众的沉浸式看展体验。

(二)空间的物理环境设计

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受众的观感体验逐渐由静态转向动态,与此同时,展示空间中运用的VR、AR(增强现实)、立体显示器等科技,进一步加深了受众沉浸于多维信息情境中的可能性,激发并强化了受众的情感参与思维能力。沉浸式展览的物理环境设计主要分为光环境和声环境两个部分。在光环境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可以通过结合“光”与光影效果、色彩选择和空间氛围等因素来营造不同层次的沉浸式氛围感;在声环境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将灯光和声音有机结合,促使受众投入地感受空间。例如南京博物院数字馆就以“超凡入圣”的纯黑镜面效果材料为背景,通过光与影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一个立体的镜像,从而将抽象的壁画人物立体地呈现在游览者面前,并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效果。此外,通道中相对暗淡的光线不仅会带给游览者安全感,同时还有利于其沉浸式地感受美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媒体技术不断普及的5G时代背景下,沉浸式展览作为一种全新的展览空间设计思路,一方面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技术介入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层面以丰富受众的沉浸式观展体验,同时,设计空间情景和互动体验也能进一步拉近受众和展览品的联系,进而提高受众的参与感和情感投入;另一方面,数字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展陈形式的束缚,使得以往平面和静态的展陈更加丰富、立体,使得受众能够深入地探究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文化信息。

猜你喜欢

受众数字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答数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数字看G20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