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100+”,赢在起点
2022-12-07李冲
本刊记者/李冲
双创地带
“创100+”,让创业团队赢在起跑线。
2022年10月,35位“创100+”创业训练营第二批学员就位。
站在“新学期”的起点,10月18日,第二期“创100+”创业训练营在钦州路100号正式启动开营仪式。
“钦州路100号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是我的福地。从入驻以来,业务从没有起色到连续接单,我们确实在‘创100+’创业训练营中获得了提升。”启动仪式上,游灏网络创始人刘洪源不断强调,“创业训练营真正帮助我从技术储备走到了商用落地,同时还顺利获得了融资。”
“创”在上海
作为全国第二家孵化器、上海市第一家孵化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点燃了上海孵化事业的星星之火。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科创事业正在加速构建“载体链+政策链+服务链+金融链”的双创生态。
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已超500家,孵化服务企业和项目近4万家,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300亿元,毕业企业达4000多家,其中不乏泰坦科技、米哈游、东升新材料、本趣网络等带有“上海科技创业中心”基因的优秀企业。
从1988年成立起,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就为上海双创事业输送不少新鲜血液,也总结出双创企业孵化、培育的专属经验。
在全国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上海不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上海科技创业中心探索结合自身经验,携手毕业企业共享资源,共同孵化创新势力,推动上海孵化各链条的深度融合。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双创企业在早期发展阶段,受生存压力的影响,尤其需要资金、人才等的支持。基于此,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企业成功应对创业早期阶段的重重难题。
在此背景下,2021年9月,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开启“创100+”创业训练营,联合来自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的优秀毕业企业,为创业者提供包括创业概论、融资、政策、技术、销售等多方面的培训,并通过需求对接、私董会等形式为创业项目客户提供市场验证的机会。
在此过程中,泰坦科技、米哈游、东升新材料、本趣网络四家从钦州路100号起步的企业也重回“梦开始的地方”,担任训练创业营共建企业,为早期创业者提供创业训练、需求对接、融资对接等创新赋能活动。
“赢”在起点
“在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目前属于产品技术丰富生产、快速变化的阶段。但不变的是,无论在哪个阶段,那些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们,始终在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做贡献。”开营仪式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陆敏与新学员交流上海创业的“变”与“不变”。
为了帮助那些“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的企业家们”在双创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未来3个月,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将通过“创学”“创享”“创思”“创赢”四个主题板块,为“创100+”创业训练营的35位创业者带来企业经营管理、技术、融资等主题分享和工作坊,有效提升创业团队在技术、市场、融资等方面的能力。
与此同时,为了使企业顺利与市场接轨,今年,“创100+”创业训练营新增两家企业(上海曼恒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多维度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加入创业导师团队,并特别增设“毕业企业面对面”环节,将“同门”先行者在团队建设、商业模式、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实战经验作为一面镜子,启发创业者对照自身情况,将学习经验运用到企业经营中。
除此之外,上海科技创业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在创业训练营课程结营和路演环节结束后,脱颖而出的创业团队将有机会入驻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联合创新孵化空间,并持续获得项目跟踪和相应的创新孵化资源。
聚焦科学服务产业链、数字内容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以及应用、低碳与绿色生态等领域,为创业团队切实提供市场、技术、资金、管理等支持,“创100+”创业训练营致力于使创业团队赢在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