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点—轴”理论的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研究
2022-12-07薛秀青,白明刚,乔良,邸明慧
薛 秀 青,白 明 刚,乔 良,邸 明 慧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 石家庄 050011)
0 引言
2021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要积极谋划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将举办重大赛事同服务全民健身结合起来,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重要指示。2022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1],同年4月和5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分别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的意见》《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张家口)建设规划》[2],从国家、省市层面明晰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建设目标、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和建设重点。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成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发展后奥运经济的重要抓手。
京张两地自然生态相依、历史文化相承,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互补,通过联合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区域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在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入。但受行政区划和区域经济基础影响,两地体育文化旅游发展差距显著、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产业之间融合发展不深入等问题突出。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对于高质量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从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产品转化路径[3,4]、建设使命和发展路径[5-7]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由于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提出时间尚短,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且对京张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全面梳理和区域空间格局的系统构建鲜有涉及。“点—轴”理论广泛应用于带状区域建设及空间格局构建,陆大道先生研究了“点—轴系统”理论与增长极理论及网络开发模式之间的关系[8],并基于“点—轴”系统理论对我国国土开发与经济布局的“T”形构架与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9];国内其他学者基于该理论分别对北黄海经济带空间结构[10]、川藏铁路(甘孜段)沿线经济带发展战略[11]、辽西走廊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12]、兰渝铁路沿线经济带构建[13]、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14]、陕西旅游空间结构[15]、西北地区旅游开发[16]、全域乡村旅游空间布局规划[17]、甘肃旅游产业发展[18]等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为特定区域空间格局构建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作为典型带状区域,在建设过程中可积极运用“点—轴”理论进行空间结构研究和建设路径优化,在找准增长点、增长轴的前提下精准施策,从而增强以点带轴、以轴扩面的极化效应。
鉴于此,本文在科学调查构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核密度分析法、对应分析法对区域资源数量、分布特征、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依据“点—轴”理论对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空间结构和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科学解决京张体育文化旅游资源集散不均、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提供思路导向。
1 研究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数据
围绕体育、文化、旅游三方面,结合体育文化旅游重点资源名录选取京张两地具有代表性的12个资源类型进行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市、河北省、张家口市文旅、文物、体育等行政主管部门门户网站的公开数据,截止时间到2021年底,并通过地址反查获取各资源经纬度信息。
1.2 研究方法
(1)重点调查法。重点调查法是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代表性较强的部分样本进行调查,调查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比重较大,能反映被调查对象的总体状况[19]。
(2)核密度分析法。核密度分析用于判断研究对象在空间上的分布位置、形态特征及延展性等,可反映资源点对周边区域的影响程度[20],本文利用该方法得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各类资源的聚集程度。
(3)对应分析法。对应分析也称关联分析,通过分析变量交互汇总表揭示变量间、样本间、变量与样本间的关系[21],本文利用该方法对京张各区县的相对优势资源及资源关联性进行分析。
(4)“点—轴”理论。该理论是1984年中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基于中心地理论、空间扩散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在深入研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提出的区域开发基础性理论,反映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客观规律,包括由“点”到“点—轴”再到“点—轴—集聚区”的空间扩散过程和扩散模式[10](图1),具体为:经济带、产业带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出现独立的地方中心,即不同层级的增长极;第二阶段是增长极之间联系逐渐紧密,连接不同增长极的轴线不断提升建设;第三阶段是增长极、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显现,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发展。
图1 “点—轴”发展模型示意
2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资源分布特征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需要以主要资源集聚程度为依据分类分级确定中心节点、次中心节点和主要发展轴、次要发展轴,因此,本文在分析资源分布概况的基础上,通过核密度分析方法阐释资源分布形态,借助对应分析揭示各区县优势资源关联关系。
2.1 资源分布概况
由表1调查统计结果可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总量多、基础良好,且高级别资源较多。各类资源散布在京张32个区县,呈“大分散”格局。分类别看:1)体育资源丰富。2022年北京冬奥会共建设提升了26个竞赛与非竞赛场馆,为京张发展冰雪运动和相关产业留下宝贵遗产;主要滑雪场共27个,其中北京市18个,张家口市9个;主要滑冰场共41个,其中北京市34个,张家口市7个;其他体育场馆共80个,北京市61个,张家口市19个,主要为区域综合运动场馆和专业运动场馆。2)文化资源多样。北京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张家口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文化深厚,两地共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8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0个、主要博物馆178个、主要文化产业园区103个、特色文化乡村111个。3)旅游资源众多。京张两地共有高等级旅游景区/度假区82个,其中,5A级景区8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4A级旅游景区73个;共有主要生态资源34个,包括国家森林公园17个、国家地质公园7个、国家湿地公园5个、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结合图2可以看出,各区域资源分布明显不均衡,北京主城区是各类资源的主要聚集地,北京市延庆区以及张家口市主城区、崇礼区、蔚县资源也较多,呈“小集中”态势。
图2 京张主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
表1 京张各区县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数量统计
2.2 核密度分析结果
分别以100 km、25 km作为主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及体育、文化、旅游单类资源的核密度分析半径,揭示资源空间分布形态(图3)。北京市资源分布高度集中,在区域内形成一个以朝阳区、海淀区、昌平区为核心、向西北方向延伸的辐射带,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北京延庆区及张家口怀来县、崇礼区等位于带内,而康保县、尚义县等位于带外(图3a)。分类别看,体育资源(图3b)分布表现出“一区三点”格局,北京朝阳区及其周边是高密度区,体育资源最集中,同时在北京延庆区、张家口崇礼区及桥西和桥东区形成3个资源密集点,缘于在京张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带动下,这些区县体育资源相对领先;文化资源(图3c)集中分布在北京主城区,此外在张家口蔚县也形成1个资源密集点,未形成明显带状或连片区域;北京主城区依然是旅游资源高密度分布区,同时延庆区、密云区及张家口崇礼区、沽源县旅游资源分布也较为丰富,呈现出“工”字形密度带(图3d)。整体而言,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资源分布优势区与冬奥会举办地及文化旅游产业基础密切相关,体育资源集中分布于3个冬奥赛区,文化和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内,各类资源分布与京张高铁、京礼高速、京蔚高速等重要交通线走向一致,呈现出“点—轴”式资源分布格局。
图3 京张主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核密度分析
2.3 对应分析结果
利用SPSS软件对应分析功能揭示京张32个区县的体育文化旅游主要资源(表1)关联情况,直观反映出各区县优势资源特色突出、差异明显(图4),有助于找准特色优势、制定差异化发展路径。从各区县与各类资源的对应关系看,以象限为分区[21],位于第一象限的北京东城区(1)、西城区(2)、张家口宣化区(19)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主要博物馆资源丰富,位于第二象限的张家口蔚县(30)、北京门头沟区(13)等特色文化乡村资源相对较多,位于第三象限的北京延庆区(7)、怀柔区(16)、张家口崇礼区(22)等主要滑雪场和主要生态资源丰富,位于第四象限的北京朝阳区(3)、海淀区(4)、大兴区(11)等文化产业园区、冬奥场馆、滑冰场等资源相对领先。
图4 京张主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对应分析结果
从各类资源关系看,4A级景区、主要生态资源、冬奥会场馆、主要滑雪场位置邻近,说明目前体育与旅游关系密切、融合发展基础较好;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博物馆等文化资源与冬奥会场馆、主要滑雪场、4A级景区等体育、旅游资源距离较远,说明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尚不深入。
3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空间格局构建
3.1 增长点(极)的确定
经济增长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并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从而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22]。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三大赛区在文旅产品、设施服务、整体环境及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方面均有极大提升,尤其是北京赛区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绝对优势形成了强大的扩散带动作用,成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一级中心节点;延庆、张家口赛区虽与北京赛区尚有一定差距,但从整个京张区域看,其区位交通、资源特色、产业基础、辐射带动能力均已形成集聚优势,成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二级中心节点。因此,在“点—轴”空间格局构建中,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成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极核”(表2),通过持续释放冬奥会带来的极化和扩散效益,实现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空间结构优化和区域快速发展。
表2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3个主要增长点
3.2 增长轴的确定
从“点—轴”理论内涵看,除重视“点”的增长辐射带动作用,还强调“轴”的串联作用,而“轴”(交通干线或重要河流廊道)能在一定方向上联结不同级别中心城镇,形成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这些区域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较强的经济实力以及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从而成为能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轴”。
考虑到京张高铁串联京张两市主城区,沿线10个车站所在区县经济基础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将其作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一级增长轴;京尚高速由京礼高速(兴延高速与延崇高速)、崇礼至张北段高速和张尚高速组成,连接北京、河北、内蒙古三省域,其中京礼高速贯穿北京城区、延庆新城和张家口崇礼区,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的主要通道,沿线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冰雪运动、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较好,但由于崇礼至张北段高速尚未建成通车,因此将京尚高速作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二级增长轴;京蔚高速(北京门头沟区-张家口蔚县)串联了京张西南部地区,且与张石高速构成“十”字轴线,共同带动门头沟、蔚县、涿鹿、阳原等区县社会经济发展,可成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二级增长轴。因此,在空间上形成3条发展轴线(表3),基本串联了京张两地增长极与主要文旅资源,能够吸引和带动客流、产品、资本、技术等向其聚拢,从而“以轴带面”形成向心式发展。
表3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3条主要增长轴
3.3 集聚区的确定
核心—边缘理论认为,区际不均衡增长不可避免,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带动外围区发展,从而在“点—轴”发展基础上,形成组团式、集群式的面状区域[23]。结合京张主要资源分布集聚化与差异化特点,同时考虑到区位交通、地域特征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可重点依托北京“双奥之城”奥运文化、新首钢区和五棵松体育产业、海淀和延庆体育科技创新资源、延怀河谷葡萄种植酿造产业、京张长城文化资源、桑干河沿线民俗文化、坝上草原生态资源等,因地制宜发展7个体育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表4),形成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代表性产品和区域型目的地。这7个产业集聚区整合了京张两地最具开发优势的资源与产业,并在空间上与增长极和发展轴有效联动,整体形成“点—轴—面”的空间扩散模式。与此同时,作为独具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无论是资源禀赋还是产业功能,都能吸引一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从而拓展“点”“轴”的广度和密度,实现区域体育文化旅游一体化、差异化发展。
表4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7个集聚区
4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路径探究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路径(图5)。
图5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路径
4.1 在“点”上,聚焦极核引领,持续放大冬奥赛区极化效应
按照增长极理论和“点—轴”渐进扩散原理,三大冬奥赛区作为增长极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市场思维科学开发利用冬奥遗产这一垄断性资源,深入挖掘其多元价值属性,不断扩大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首先,冬奥场馆设施作为宝贵遗产和优质资产,是冬奥赛区的“磁极”,要充分合理开发利用。一方面,突出冬奥场馆竞赛与专业训练功能,继续申办承办国际雪联、国家体育总局等组织的重大体育赛事,并完善拓展专业训练功能,做好国家队、省队等赛前训练服务保障,成为重大冰雪赛事和专业冰雪集训的首选地;另一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发展竞赛表演产业、场馆服务培训、体育运动培训和群众健身休闲,实现场馆设施向多功能转型。其次,深入推进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扩大产业之间的乘数效应。在做优冬奥冰雪品牌的基础上,拓展以冰雪体育运动、冰雪装备研制、冰雪旅游经济、冰雪人才培训等为重点的冰雪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并结合消费群体需求,积极发展全季体育、文化休闲和全域旅游,大力发展会议会展经济、科技体育消费、数字文旅经济、旅游休闲街区等,增强区域发展动力,构建大产业发展格局。最后,强化冬奥赛区中心节点作用,发挥冬奥场馆设施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具的优势,对冬奥赛区进行景区化提升,丰富参观、休闲、体验、度假等功能,培育发展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与度假区,打造一批主题休闲游憩空间、体育运动综合体,强化与周边资源整合联动与线路串联,形成以奥林匹克公园、冬奥村为中心的高品质体育文化旅游示范区。
4.2 在“轴”上,突出区域协同,推动交通、环境、产业“三提升”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作为带状区域,在建设过程中应强调交通干线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沿线公共服务、景观环境、特色产业优化提升,构建交通轴、景观轴和产业轴,助力实现京张两地区域协同。
在交通方面,依托京张高铁、京尚高速、京蔚高速3条交通主轴,向两侧拓展连接至周边交通主干道、景区景点、城镇乡村的交通道路,健全京张旅游专列运行体系,加快永定河、潮白河两侧旅游风景道建设,并依托增长轴沿线站点及重要城镇,构建便捷共享的汽车房车租赁系统、旅游集散咨询系统、旅游电子信息系统及无缝换乘公交系统,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沿轴线两侧聚集。在环境方面,同步推广运用“冬奥蓝”“冬奥绿”既有成果,对交通轴线视域范围进行绿化、美化,对道路沿线的村庄、山地、河流等空间进行景观化建设提升,特别是要结合张家口“首都两区”建设,不断扩充桑干河、洋河、白河、永定河两岸的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空间,实施重点区域生态综合整治、矿山修复治理、草原湿地生态治理等工程,构建“绿水青山”生态景观优美线。在产业方面,构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产业发展轴线与跨区域重大项目。例如,依托共性资源,协同打造国际奥运文化名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百年京张铁路等重点项目;围绕重点领域,共同培育体育运动装备研制、5G技术应用、可再生能源、医疗、教育等新型产业,形成“北京研发定制+张家口生产销售”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4.3 在“面”上,坚持创新驱动,完善体育文化旅游要素保障体系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作为一项基于新经济时代和现代技术背景的重大战略,在建设过程中更加强调产品业态、技术服务和机制政策创新。因此,从区域“面”看,尤其要加强创新驱动,突破传统区域划分和产业边界束缚,通过要素创新提升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发展水平。
产品创新方面,突出集聚区特色,对接市场需求,创新定制旅游、时尚消费等多元产品供给,申请创建一批世界级和“国字号”的品牌称号,构建创新型产品体系。例如,推动故宫博物院、八达岭长城景区、崇礼国家旅游度假区争创世界级景区和度假区;持续做强“长城脚下的冬奥会”品牌,高质量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和张家口段);围绕“产、城、景一体化”理念,推动建设特色旅游城市和休闲街区、主题文博场馆、文化产业园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提升区域核心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机制政策创新方面,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框架下,创新建立畅通有效的沟通对接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通过完善领导体制和定期会晤制度,更好地解决建设中的重点事项和重大问题;通过创新管理运营模式,优化区域要素配置、产品供给和政策环境,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发展;通过研究推出适用于京张两地的产业支持政策、人才引进政策及相关建设标准,保障相关要素在区域内的通畅流动,增强内聚力。技术与服务创新方面,要在区域内推广应用冬奥科技成果,研究构建集技术研发、创新平台、高端人才、技术转移机构、科技金融机构等于一体的体育文化旅游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并注重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机构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专业人才资源库,为各项建设提供战略指引与智力支持。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源调查法、核密度分析法、对应分析法,得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点—轴”系统理论对区域空间格局进行构建与优化,并创新提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点—轴—面”建设模式,得出以下结论:1)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所在区域高品级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空间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态势,各区县优势资源差异化明显,在发展中可形成“点—轴—面”空间扩散模式。2)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全面均衡发展,需要若干增长极与增长轴共同联动,但点—轴效应的大小与所处区域的区位交通、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密切相关,从而形成“3个增长极、3条增长轴、7个集聚区”的空间结构体系,与《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提出的空间布局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方向一致,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对于高质量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3)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作为跨区域、跨部门的带状区域,在建设路径方面要更加关注区域协同共建和产业融合发展,在“点—轴—面”建设模式引导下,通过冬奥场馆综合利用、体育文化旅游产业链构建、交通轴沿线功能拓展及区域相关要素创新驱动,实现综合效应最大化。
由于京张两地在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资源等级等方面悬殊,造成两地分析结果反差巨大,如何缩小京张两地差距,推动区域体育文化旅游相对均衡发展,将是下一步要重点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另外,针对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过程中的跨区域协调机制创新、冬奥场馆设施可持续利用、体育文旅深度融合等重点内容,本文虽有涉及,但受篇幅所限未能详尽,后续可尝试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进一步研究,以期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丰富和拓展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理论与实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