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2-12-07侯丽华
侯丽华
(长春工程学院,长春130012)
一、引言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OBE在1981年由Spady率先提出后,经过此后10年左右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2013年6月,我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2016年6月,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引导工程教育改革,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颁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也充分体现了OBE理念。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OBE)和持续改进”三大教育理念,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标准保障。
二、构建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从学科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变
(一)基于成果导向(OBE)的教学设计
传统工程教育是学科导向,遵循专业设置按学科划分的原则,知识结构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教学设计注重学科的需要,缺乏对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之间关系的分析,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毕业要求之间的关系不明确,缺乏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教学活动。成果导向(OBE)的工程教育是目标导向,它遵循的是反向设计原则,见图1所示。成果导向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确定内外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与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培养目标以内外需求为导向,毕业要求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以毕业要求为导向,条件资源配置以支撑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为导向。毕业要求的达成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教学要求的达成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
(二)基于成果导向(OBE)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是对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培养目标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能做什么”,毕业要求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能有什么”。2014年,学校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通用标准、补充标准以及《专业规范》,在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率先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修订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学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专业规范》以及学校办学定位,组织47个本科专业基于OBE理念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OBE)、持续改进”三大理念。各教学单位组织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在充分调研用人单位、毕业生和同类高校基础上,邀请企业专家、高校专家和骨干教师等经多次论证后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形成了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为:本专业以电力系统为工程应用背景,培养具备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胜任电力系统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改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试验、信息处理、工程管理和市场交易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继续学习和工程实践成为电力行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具体目标如下:
1.掌握国家及电力行业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
2.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与工程相关的安全、法律、环境、经济、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借助现代工具,识别、表达、分析、研究复杂电气工程问题;能够设计和有效实现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3.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与协调能力,能够在法律、伦理、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约束下管理多学科项目。
4.具备电气工程师的国际视野,能够及时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与专业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和合作。
5.具有创新精神,熟悉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具备电气系统、单元、装置等研发和技术改造能力。
6.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持续跟踪专业前沿技术。
工科各专业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确定了明确、公开、可衡量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覆盖了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等12条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并聚焦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同时将毕业要求进一步细化为能力指标,分解毕业要求指标点36个左右,落实在具体教学环节中,体现毕业要求内涵和专业的特色,同时满足时代发展对职业工程师的要求。
(三)基于成果导向(OBE)的课程体系
学校密切结合现代工程技术发展和企业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职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2014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课程体系是以毕业要求为导向为依据,课程设置能够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整个课程体系能够支撑全部毕业要求,每门课程能够实现其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组成,理论教学体系由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含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等部分组成,其中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形成了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以及多种工程师岗位训练可选模块课程组成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由工程实践、毕业设计和素质拓展等部分组成,其中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5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30%以上,各专业构建了“133”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1条主线,搭建“课程实验教学、集中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3个平台,实施“基本技能能力、专业技能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3个层次能力培养训练,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从基础到专业、由单一到综合与创新的逐步提高。课程体系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形成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明确了每门课程在支持毕业要求中的任务以及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课程体系能够完全覆盖毕业要求。
三、建立高效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实现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
(一)基于成果导向(OBE)的课程大纲
课程实现毕业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实施,基于成果导向(OBE)理念的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课程大纲基本要求有:课程名称与代码、学时学分、课程性质(必修/选修/限选)、先修要求、课程负责人、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应关系、课程目标与考核方法对应关系、课程达成度评价方法和参考教材等方面。重点关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支撑课程目标和考核内容形式是否与课程目标相匹配。2014年、2018年分别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修订了基于成果导向(OBE)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
(二)基于成果导向(OBE)的教学组织
OBE是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的结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要求整个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都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达到毕业要求来进行,要关注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有效学习,教学过程突出学生深度参与,与实践体验的紧密结合以及批判性思维养成等,促成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所有参与教学的教师要明确自己承担的课程应该对达成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贡献与责任,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评价?注重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支撑相关课程目标的达成。每位学生要明确自己所学对达成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作用,教学内容根据对学生的期望而设计,根据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以课程目标达成为依据。同时,要聚焦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引入复杂工程问题的元素,采用工程案例教学;课内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贴近工程实际;课程设计与综合实践环节选择较复杂工程实践项目的设计—分析—实现—评价,工程项目化实践;各阶段实习培养学生工程师思维、职业素养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毕业设计选题实际工程项目,引入复杂工程问题、多学科交叉问题。
(三)基于成果导向(OBE)的课程评价
成果导向(OBE)理念的课程评价要聚焦学生学习成果,课程的评价数据能证明课程目标与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合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支持课程目标实现,课程考核能够反映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考核内容形式等要与考核的课程目标相匹配,能体现课程目标要求的能力要素。考核方式应有利于判断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能够覆盖全体学生,具有可操作性。考核试卷的分数分布要与课程目标相匹配,通过课程达成度评价说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而用于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学校按照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分别将电气工程师、土木工程师、岩土工程师等执业工程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业标准改革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初步建立了专业教育与执业工程师资格要求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同时,学校修订了教学督导组课堂听课评价及记实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的评价。
四、建立基于评价的持续改进机制,实现从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转变
(一)构建基于成果导向(OBE)的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针对学生毕业要求达成的需要,建立和实施了一整套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一支由校院两级领导、两级督导和两级管理人员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队伍,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质量标准、保障教学质量的规章制度,形成了由内部和外部监控体系组成的全方位、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见图2所示。通过日常监督、定点监督、定期监督和公众监督等方式,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监控,确保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的达成。通过对在校生问卷、毕业生跟踪、用人单位调查和专家评价等途径,建立了全方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建立基于评价的持续改进(CQI)机制
学校构建了“五大系统、八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五大系统”即教学决策系统、教学指挥管理和调控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跟踪改进系统、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系统、教学条件保障系统。这五大系统形成了有机整体,构成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闭环体系。“八位一体”即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考核、教学总结、诊断评价、反馈调控”八个实施环节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了教学过程全程监控,并通过及时调节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考核评价、社会调研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持续改进,保障人才培养目标聚焦找准专业定位,明确预期,始终与内、外部需求相符合;使毕业要求覆盖标准,保障其始终与培养目标相符合,并做到可落实可衡量;使课程目标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引导课程教学,以保障其始终与毕业要求相符合。学校培养目标合理性、达成性评价周期为4年,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周期为1年,课程达成评价周期为1年,通过合理性、达成性评价不断持续改进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等。2021年学校组织修订了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
五、结语
OBE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导向,进而反向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标准,以利于学生的学习,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OBE)、持续改进”三大理念,不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促进专业内涵发展、质量发展和特色发展。截至目前,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地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10个专业通过了专业认证(评估),在吉林省省属院校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