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护航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2-12-07薛勇张明盼

人民与权力 2022年11期
关键词:条例全省培训

☉薛勇 张明盼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则民心安。今年1 月23 日,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了《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

作为本届人大首次在省人代会上审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立法坚持就业导向、政策协同,为有效解决各项政策聚力支持就业问题提供了法治“工具箱”,是推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内在要求,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有力回应。

半年来,这部条例的宣贯工作做得如何?在面对多重困难叠加的严峻复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下,我省就业组合拳打得怎样?数据来回答:1—9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8.87万人,超序时进度完成全年目标的82.4%,总量占全国的1/10;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5个月下降,9月份降至4.6%,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企业用工总量达2074万,连续6个月保持环比增长……

成绩的背后,得益于省委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省人大常委会持续不断的监督与支持,得益于政府及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对《条例》的有效贯彻和落实,更得益于全社会在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和更充分就业路上的同心协力。

抓宣传贯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条例》能够为百姓所熟知,宣传贯彻必不可少。

记者了解到,该条例一经通过后,省人大法制委便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解读相关内容。积极开展《条例》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基层、进校园、进工地,路面有标语、场地有画页、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网络有热议“五进五有”活动。省人大社会委会同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等共同召开《条例》实施座谈会,举办全省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暨贯彻实施《条例》培训班,分三期对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和市县区人社局分管同志及业务骨干全员培训,督促指导市县将《条例》作为对基层平台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

《条例》并非一“出”了之,在省人大的全力支持和持续监督下,积极推动制定了配套文件。目前全省制定印发《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措施的通知》等29个文件,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部门研究制定《关于做好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评估工作的通知》《关于优化就业资金支出结构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平台经济稳就业若干措施的通知》《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实施方案》等文件。

与此同时,全省压紧压实地方和部门促进就业责任。其中,省人社厅会同省发改、教育、商务等12 个部门率先建成全省就业运行监测分析系统;会同省民政、国资委等积极开发政策性岗位;会同省工商联等举办“云聘直播大会”等活动;督促地方财政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力度,就业优先日益成为社会共识。

抓重点群体,提高就业帮扶精准性

今年我省就业形势呈现总体稳定、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就业工作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关爱帮扶!《条例》实施后,全省将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摆在首位,持续跟踪,进一步提升就业帮扶精准度。

——服务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承载着众多家庭的希望,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江苏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6 万人,比去年增加近5 万人,创历史新高。因此,省人社厅与省教育厅实现高校毕业生数据互联互通,加强与公安、医保等部门数据交叉比对,精准落实就业政策,累计开发政策性岗位8.48 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力有序推进,9 月末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6.31%。

——服务农民工。全省采取入户登记、抽样调查、通信定位等多种手段,开展本省和外来农民工在江苏就业及流动情况监测。实施劳务品牌培育建设工程,开展就业富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深化南北合作和东西部协作,支持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以工代赈类政府投资工程项目。9 月末,全省农民工务工规模稳定在2429 万人,吸纳中西部脱贫人口在江苏稳定就业93.4万人,南北劳务挂钩交流40.3万人。

——服务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全省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业态从业人员达到490万人,我省依托省级创业示范基地等载体促进自主就业、多点执业等就业新业态发展,有效应对疫情给就业带去的影响。

——服务困难人员。省人社厅与税务部门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健全就业困难人员精准认定、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机制,1—9 月,全省共帮助21 万名困难人员就业。

——服务老龄人口就业。全省坚持分众研判、分类施策,鼓励引导有技术特长或有就业意愿并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再就业,将65 岁以下低龄老年人纳入工伤保险,并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老年人提供就业帮扶和就业服务,积极引导超龄农民工有序转移到轻劳力工种就业。

抓创新创业,培育就业新增长点

制定实施《江苏省人社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联手16家社保卡合作金融机构共同打造江苏创业创新多样化品牌;

建成县以上创业基地3053 个,其中省级创业示范基地475 个、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8 个,为各类群体创业提供低成本、开放式、全方位服务;

强化人才引领创业,支持留学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入驻产业园区创办企业86家,吸附更多产业人才向园区集聚。

……

创新创业具有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能催生更多市场主体和就业岗位。上半年,江苏大力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举办“创响江苏”创业就业服务高校行等系列主题活动。全省累计发放各类创业补贴8.75 万人次、1.49 亿元,扶持成功自主创业20.87万人。

支持灵活就业发展能更好体现社会的温度。全省积极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制度,放宽城市管理、社保参保等限制,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推动头部平台企业建立劳资沟通对话机制,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降低服务收费、加盟费等费用,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

如何促进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人人学技能、人人有技能”是关键。我省积极推进“就业+培训”一体化布局,整合省市县三级人社部门培训工作职能,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建设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云平台,构建了就业培训、创业培训、职工培训“三合一”大培训工作格局。

不仅如此,还探索建立与技能型社会相匹配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卓越产业链、优势产业链,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求,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培训,提高技能培训就业率、职工培训稳岗率和创业培训后成功创业率,推动培训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此外,加快建设实名管理、直达到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云平台,面向各类劳动者推送职业培训、技能评价、补贴申领、就业推介等“一条龙”、数字化服务。数据显示,线上线下合力推动全省112所技工院校与缺工企业对接,组织5.32万名毕业生就业上岗。

抓数字赋能,提升就业领域治理能力

飞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推动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造就了数以亿计的就业岗位,为人们打开了就业创业新空间。

今年6月,省人社厅联合智联招聘、上海外服、中智江苏、同道猎聘等社会机构举办了江苏首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数字经济网络招聘会。在为期一个月的招聘中,先后有5412 家用人单位提供了近17 万个就业岗位,接收简历超过15 万份。这是集全省之力建成的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带来的效果,该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就业数据省级集中和动态管理,有效支撑建成分产业、分行业、分性质、分区域、分规模的全口径企业用工数据库。据介绍,依托该平台数据信息,不仅推动了政策精准落地,推动了风险动态预警,还推动了服务精细高效,助力劳动力供需匹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已接近1100 万,而且伴随着全行业数字化的快速推进,数字人才需求缺口还会持续加大。

拥抱数字生活,我省紧抓数字人才这个关键“因子”。

如人社部门拓展集成教育、工信、商务等12个部门及各地数据,建好用好就业运行监测分析系统,设置就业用工、失业登记、重点群体、市场供求四大功能模块,推动与人才服务、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评价机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社保风险防护、农民工欠薪预警、农民工综合信息、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等8个场景多跨贯通、集成联动、实时共享。

全力构筑数字人才“强磁场”。加快培养数字技能人才,制定出台《全省人社系统服务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在全国首创数字经济人才职称评价制度体系,新增集成电路、区块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6个新兴专业,1—9月全省共开展数字技能人才评价14.13万人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这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指明了路径、提供了遵循。接下来,省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把《就业促进法》《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纳入明年执法检查计划,开展“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推动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夯实民生之本。全省也将紧紧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目标,深入实施《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努力推动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当好全国稳就业的“压舱石”。

猜你喜欢

条例全省培训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新版党纪处分条例修订要点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