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工人运动探究
2022-12-07李明
李 明
(河南省总工会干部学校 郑州市 450000)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工人运动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主流。河南地处中原,工业发展水平及产业工人数量比不上当时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但工人运动同样十分活跃,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工人运动爆发的原因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工人运动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和悲惨境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是其主要因素。
(一)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近代河南工人阶级是工业发展的产物。鸦片战争后,河南工业乘着洋务运动的“东风”有所发展,加上帝国主义入侵渗透,到民国时期,工业数量和工人人数相当可观。一战期间,中国工业获得了短暂的“春天”,为河南工业奠定了“多行业、全门类”的工业布局,其中机器制造、煤炭开采、纺织等行业发展最为突出。清政府1897年在开封设立河南机器局(兵工厂),1898年成立英商福公司焦作煤矿,从1904年开始,河南境内又设立了服务铁路的工厂。
当时的河南,工业起步晚、发展慢,但工人阶级队伍逐渐壮大起来。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工人队伍不断壮大,例如河南机器局(兵工厂)工人最多时达1100人,英商福公司焦作煤矿初招3000名工人。1903年至1914年,河南全省产业工人由1万人增加至4万人。到1919年,全省工矿企业增至842家,工人达5万人[1]。河南工人相对人数不占优势,但在纵贯南北铁路大动脉上的铁路工人占有绝对数量,成为当时中国工人运动的主力军。
(二)当时工人阶级悲惨的生活境遇
当时的河南工人与其他地区的工人一样,“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三重剥削压迫,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加上当时中国经济的落后,劳动力价格低廉,工人阶级的境况极为悲惨。在当时,中国工人的工时之长、工资之低、劳动条件之恶劣是世界罕见的”[2]。资本家为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将延长工时和增加劳动强度作为重要手段。据统计,1918-1919年期间,开滦煤矿工人每年劳动日竟高达354-355天[3]。资本家在纺织企业中,还采取减少工人,增加每个干活工人看管机器台数的手段,提高劳动强度。[4]马克思精准地点出其中的本质:“不仅突破了劳动日的道德的最高限度,并且突破了劳动日的纯生理的最高限度。[5]”
工人面对的是恶劣的劳动条件和超长的劳动时间,但所获工资极低,甚至不能维持生存。外国资本家不由得感叹:“当我们看到中国纱厂成年工人毫无怨言地一天为5便士而工作11小时,同时又不能对雇主提出刺激性的要求……我们看看童工一天只有1.5至3便士的工资,而一个负责本车间的工人和机器的工头,每天为7.5至8个便士……”[6]工人实际到手的工资更低,资本家巧立名目,进行各种盘剥,克扣工人的血汗钱。
(三)受当时其他地区工人斗争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工人阶级觉悟提高很快,工人运动蓬勃兴起。从1921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长达13个月之久,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以上。[7]工会组织亦蓬勃发展,1921年9月,京汉铁路郑州工人俱乐部成立,是党领导下建立的河南工人第一个革命性群众组织。1922年底,在豫北成立道清铁路工人俱乐部,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五卅反帝运动开始后,中国工人运动进入新高潮,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以及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都推动了河南工人运动的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指南。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原大地,1919年底,开封进步学生曹靖华、汪涤源、蒋光慈等创办《青年》《心声》《新中州报》等刊物,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年后,李大钊多次到河南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指导党组织建设。
1921年3月,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赵子健到郑州铁路职工学校任教,向工人传播马列主义。1921年10月前后,陇海铁路几个大站工人在党的影响下相继建立工会组织。1921年12月,以游天洋为组长的中共洛阳组成立,这是河南成立的第一个党组织。1922年初,中共北京区委又派李振瀛到洛阳,指导陇海路建党工作。到年底,郑州、开封、焦作等地的党组织也相继建立,标志着河南党组织正式建立。[8]在党的领导下,河南工人们已组织行动起来。
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工人运动的历史概况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工人逐渐醒悟,积极组织工会团体,争取政治经济权益。河南工人为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时有发生,其中以陇海铁路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最具代表性。
(一)陇海铁路大罢工
河南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近代以来,陇海、京汉铁路等穿境而过,产生了不少铁路工人。陇海铁路始建于1905年,是清政府向法国和比利时借款修建的,是当时横贯中国东西唯一的铁路线,铁路大权一直被法、比两国操纵。两国同北洋政府互相勾结,剥削和压迫铁路工人,工人境况极为悲惨,开展罢工运动势在必行。
1921年11月17日,洛阳机务西厂举行罢工,20日,陇海路工联合会宣布全路罢工。陇海铁路大罢工引起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关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秘书李震瀛得知罢工消息后,立即赶到开封,组织工人参加罢工斗争。11月18日晚,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红楼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名义派人领导罢工斗争,北京分部主任罗章龙承担此任,并下达紧急动员令,号召全国各条铁路工人积极援助陇海铁路大罢工。21日晚,罗章龙在洛阳会见游天洋,22日清晨,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罗章龙表示书记部誓做陇海全路工人的后盾,动员各路工人全力援助,要求工人团结起来,争取斗争的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工人的支持下,罢工坚持10天,铁路当局被迫接受工人提出的开除洋总管、增加工资、不准裁员减薪、逢年节及星期日一律休工等全部条件[4]。陇海铁路大罢工胜利结束。
(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是当时汇集工人最多的铁路线,1923年约有2.2万人,约占铁路工人总数的五分之一。陇海铁路大罢工胜利后,河南工人运动开始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郑州成为工人运动的中心。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京汉铁路长辛店俱乐部组织两次工人提高待遇的斗争,均取得胜利,鼓舞了工人团结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1923年1月5日,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在郑州召开,决定2月1日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1月28日,吴佩孚下令禁止在郑州举行大会,共产党人和工人代表于1月30日派代表到洛阳面见吴佩孚,提出合法要求,但遭到无理拒绝。2月1日清晨,工人代表冲破阻拦到达会场,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但遭到反动军警的武力镇压。2月4日,京汉铁路总工会下令总罢工,遭到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当时郑州有6人被捕,1人被迫害致死,300多名工人被开除。工人争得的权益全部被剥夺,工会全部被查封。2月9日,京汉铁路工人被迫复工。[9]
惨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发出《为吴佩孚惨杀京汉路工告工人阶级与国民》,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告全国工人书》《警告国民书》,揭露吴佩孚的反动面目,号召全国工人和民众联合起来,打倒军阀。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掀起了第一次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显示出中国工人阶级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进一步唤醒人民的反抗意识,扩大了党的影响力。罢工斗争让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要推翻反动军阀统治,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三)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
1925年5月,上海爆发五卅惨案,掀起了全国反帝运动。6月初,上海的党中央和河南省委先后派罗思危、张作兴、朱鹏舫等到焦作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工人运动,支援上海工人反帝斗争和国民革命军北伐。
焦作党组织号召英商福公司煤矿工人于7月9日实行总罢工,明确提出“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打倒军阀”等口号,提出改善政治待遇和生活条件等要求,1万多人参加了罢工。
为扩大罢工的影响,确保斗争持久发展,焦作党组织和煤矿工会组织宣传队宣传募捐,募得捐款2.3万元。9月中旬,党组织在焦作煤矿工会开办夜校,对工人进行理论教育,从思想上巩固反帝罢工斗争。在罢工过程中,围绕复工问题,工人与英商福公司进行了激烈斗争,得到各地工人的响应和声援,挫败了英帝国主义破坏罢工的阴谋。英商福公司不得不同意与工会代表进行谈判,承认煤矿工会代表权、罢工工人工资照发、增加工资等十一项条件。[10]
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声势之猛,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1926年3月13日,毛泽东在《中国青年》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文中称赞开滦、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大罢工不仅满足了工人的经济诉求,还争取到了一定的政治权利,鼓舞了全国其他地区的工人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当时的国民大革命。
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工人运动的历史影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工人运动是当时全国工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了河南工人运动的华章,对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展示了河南工人的革命力量
五四运动爆发后,尽管河南革命形势相对滞后,但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展现了河南工人的革命力量,推动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如前所述,陇海铁路大罢工唤醒了工人阶级的革命斗志,标志着河南工人阶级正式登上了河南区域的历史舞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虽以失败告终,但扩大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社会影响,将中国的工人运动推向高潮,也为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积累了宝贵经验。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规模大、影响广、持续时间长,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斗争效果。
(二)推动革命形势的后续发展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运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政治性大罢工,是全国工人运动高潮的呈现,推动了后续革命形势的发展。罢工遭到残酷镇压,但广大工人群众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罢工不仅帮助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也令北洋政府名誉扫地,使“打倒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为大革命的爆发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为后续工人运动的发展打下基础
大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走向低潮,但河南工人斗争仍有所延续,如1929年杨山煤矿工人武装暴动。在国统区,中国共产党发动工人建立赤色工会,积极开展反对国民党统治和支持苏区的斗争。面对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在新集召开苏区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成立鄂豫皖特区总工会,克服困难,坚持生产,支持苏区建设。抗战爆发后,党领导组建六河沟煤矿工人游击队、华新纱厂工人抗日大队等7支工人抗日武装,配合主力部队开辟敌后战场,积极侦察敌情、输送人员和物资。抗战胜利后,河南工人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配合解放军接管城市。解放战争爆发后,河南工人踊跃参军参战,保卫工厂矿山,开展增产立功支前等活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勋。[11]
总之,在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工人应时代潮流,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的绚丽篇章,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壮大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推动了中国革命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