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煤矿工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五种意识

2017-01-14杨亮霞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杨亮霞

摘要:煤炭作为重要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矿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使员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使煤矿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煤矿工人;思想政治教育;五种意识

加强煤矿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着重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技能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和应急意识。以下本文将对这五种意识做具体阐述。

一、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

从系统学的角度来说,“煤矿企业工人的安全意识”,其不仅具有非常庞大的规模,而且还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因此说,煤矿企业工人的安全性具有多层次内涵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煤炭企业工人的安全系数与其工人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在我国大多数煤矿企业工人都来自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煤矿企业工人是农村劳动资源精英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这些煤矿工人又在家庭中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要责任。如若煤矿企业工人的“安全性”失去保障,那么受损的主体对象不仅涉及到煤矿企业工人本身,而且还会累积到煤矿工人整个家庭;第二,煤矿企业工人的安全系数关系到煤矿企业是否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下运行。换句话说,煤矿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煤矿工人安全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可以证明,如果煤矿企业对煤矿工人的安全系数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最终将会出现“矿难频发”的状况,从而将对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第三,煤矿企业工人的安全性也与党执政地位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矿难事故频发,矿工的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党可在这方面研究多种对策。然而,从政治学角度上说,在党能否建立起群众基础的过程中煤矿工人安全系数具有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煤矿企业工人安全性与在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能够直接的反映煤矿企业生产安全性。

煤矿工人在其进行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必须要形成一种安全理念,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意识。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必须要及时的反映到上级有关部门,并且有效的解决故障问题。

二、煤矿工人的“技能意识”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然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煤矿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使社会经济进行了成功的转型,逐渐的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这一发展也在客观上要求煤矿企业重视科技的发展。然而科技含量与员工素质有着直接关系。员工不仅是科技的载体,而且员工素质与煤矿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就目前的形式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资料表明,从事一线生产的企业有超过80%都是农民;而在建筑行业中,农民工超过3000万,占从业人员的3/4左右;在餐饮服务业,农民工占据90%以上。从整体上看,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与综合素质都相对较低,他们通常是以出卖体力来获取生活资本。因此,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技能意识”不仅能够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还能促进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煤矿工人的“节约意识”

资源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人们需要时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才能维持生态平衡。所谓资源指的是在一定的生产地点与条件下所产生最大的经济价值,从而提高当前与未来的环境。而概念中所涉及的地点与条件揭示了在一定空间内的资源存在的规定性,即资源“稀缺性”。“稀缺性”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资源有限性,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资源数量是有限的。而非再生资源则是使用多少从则减少多少,再生资源是否能够有效维持取决于其生长的规模与速度,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以免出现资源短缺现象。第二,资源成本提高。非再生资源由于生产消耗而逐渐的减少,这样促使同一品种资源价格呈现上涨趋势;而再生资源恢复往往需要一定的投资成本。因此,不难看出,资源利用率是有限的,而再生资源的利用的同时要有一定的成本作为代价,所以说资源是比较稀缺的。同时“煤炭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也具有“稀缺性”的基本特征。换句话说,在一定程度上,煤矿资源存在着“量”的属性。然而,煤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受到自然界储量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煤炭资源呈现出比较紧张的发展趋势,不仅会出现煤炭资源危机,而且还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解决此种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采取“节流”与“开源“的方式。由于”开源“成本比较高,因此,煤矿企业在进行”开源“的同时,必须要更加注重“节流”。归根到底,“节流”工作最终落实在煤矿工人上。也就是说煤矿工是否具有“节约意识”与煤矿企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四、煤矿工人的“生态意识”

人类需要在健康的环境中生存。然而,工业革命后,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环境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十个方面来体现:(一)大气污染;(二)水体污染;(三)森林滥伐和植被减少;(四)土壤侵蚀、 荒漠化和沙漠化的扩展;(五)垃圾泛滥;(六)生物灭绝加剧;(七)粮食能源和其他资源短缺;(八)酸雨污染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展;(九)地球增温;(十)臭氧层破坏。尤其是最近几年,自然气候异常突变,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但是,出现这种恶劣的气候环境与煤炭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煤炭与石油资源的大量开采促使出现全球变暖的气候环境。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入反思,形成“生态意识”。然而,生态意识又分为广义与狭义,广义上说,生态意识的实质是人类意识在日然生态中的一种变现形式,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狭义上说,是自然环境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集中反映。在现代生活中,煤炭资源具有超高的利用率,过度的开采,不断对自然界底线发起挑战,从而使自然界与人类之间关系变得日趋紧张。与此同时,煤炭资源的大量使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成分不断的增加,形成”地球温室“效应。由于世界生物中具有普遍联系的关系。因此,煤矿企业工人“生态意识”与改善自然环境存着一定的关系。增强煤矿工人的生态意识观念非常重要,在进行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生态责任,为改善环境做出贡献。与此同时,煤矿领导也要增强责任意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五、煤矿工人“应急意识”

应急主要是针对“突发事件”来说.在我国“突发事件”通常指的是重大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以及环境破坏等,并且对公共安全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突发事件一般都具有分散性、 突发性、 不确定性、破坏性等特点。相对于煤矿企业来说,突发事件指得是突发矿难。当发生重大矿难,不仅会威胁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而且在经济上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同时也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煤矿企业必须要从众多矿难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对出现矿难的情况进行有效分析与研究,从而发现其规律性,并且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从而有效的预防矿难发生的几率。煤矿企业员工也要具有高度的“应急意识”,对矿难具有清醒的认识,有序的应对矿难发生,从而减少人员伤亡。

六、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员工加强对五种意识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快企业的不断发展,为煤矿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为煤矿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唐振高.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 [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03.

[2]何海霞.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建[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127– 129.

[3]汤静.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促进企业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4(16):193–194.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