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训练对提高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影响研究

2022-12-07胡颖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躯干球拍功能性

胡颖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

1、引言

网球是一项要求动作精细、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兼备、技战术运用灵活的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在训练方法与设备、运动员身体素质等方面不断地快速更新发展。因此符合训练客观规律的先进训练策略、方法、手段是推动训练实践发展和既定目标实现的前提和保障。

功能性训练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训练方式,但它最近在体能训练中获得了发展势头,并被确定为2018年的“十大健身趋势”。其强调的不以训练单一肌肉群为训练目的,而是强调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多种元素融合,关注运动链与追求最大程度的将神经、肌肉、关节融合作为整体进行训练。功能性训练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在网球竞赛与体能训练研究领域反响比较强烈,而网球运动恰好需要高度协调统一的能力来实现一个动作的完成。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国内现有研究主要方向为功能性训练对网球体能训练、发球技术、基本技术、核心力量的研究,也有一篇研究是针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研究。但是本研究的创新点在基于功能性训练理论的特点——强调整体训练,考虑动作本身。本研究采用抛弃一般动作分析,将视角转向对功能性训练来说非常重要的动作链和运动链作为主要的技术剖析点,探讨其对提高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作用。

2、功能性训练

2.1、功能性训练的概念

功能性训练起源于医疗康复范畴,最早由国外训练领域专家发掘,后逐渐被不同运动项目的研究学者引入,运用于各个运动项目的训练策略与计划之中。经过国内外学者不断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实践,功能性训练的定义不断扩展、内容更加完善。由于语言上的差异和文化的影响,以及研究运动项目、训练人群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对该理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定义,一直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

Gray Cook是定义功能性训练的第一人,他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动力链,不同的动作由不同形式的动力链构成,动作的质量由动力链是否完整、是否能够流畅地传递力量等为标准进行判断。教学者应重视个体动力链并对其中薄弱的环节进行整体训练,从整体的角度去寻找运动员个体的弱点,使人的整体发展平衡。国际著名功能性训练专家Michael Boyle提出功能性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个体日常活动质量,还可以为运动训练提供一种新的训练方式。教练员需要重视运动员动作链中薄弱的环节,但是不能单一的训练某个环节,而应在运动项目基本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围绕动作训练身体肌肉,促进肌肉之间的协调配合。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功能性训练的研究起步较晚,却是是体能训练领域的一个新热点。一方面,人们认为功能性训练是遵循人体的功能性适应规律,采用符合相一致的具体技术动作的练习,不断改善和优化人体各系统的结构,提高身体适应性的过程。该理论强调的是人体旋转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重视单足支撑下的不稳定训练。另一些人持相反观点,认为功能性训练更加详细,分为功能性力量训练、功能性速度训练、功能性耐力训练等;另外一方面,人们认为在功能性训练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防治受伤,其次是训练本身。它遵循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规律,以每个技术动作的完整动力链为基础进行训练,可以同时提高人体的协调、平衡、力量、速度、灵敏和柔韧等多种身体素质。

2.2、功能性训练的特点

在传统专项训练中,主要通过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比赛中的表现作为评判该运动员弱势技术的标准,再针对该弱势技术进行针对性的力量训练。该训练方法练习的是单一肌肉群的力量。

现有研究已经证明,功能性训练对速度、肌肉强度、力量、平衡和敏捷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功能性训练主要用于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相较于传统训练,它更注重个体的整体训练,要考虑到运动本身,而不是单纯的肌肉训练。因此,功能性训练更加注重身体运动链,训练项目不是特定肌肉群的力量训练,也不是分为上肢、下肢和核心区域进行训练,而是以技术动作需要的动作链为基础制定训练计划,强调肌肉的协调性、整体性。功能性训练是以动作为核心展开的多关节肌群运动。传统力量训练动作单一,训练的肌群独立,无法与其他肌群协同工作,动作大多为单一平面运动,无法与实际运动动作结合。而功能性训练强调目标动作运动链的完整性,注重多平面、灵活的动作,较难掌握。

3、网球正手击球动作链和运动链分析

3.1、网球正手击球动作链分析

网球中运用正手击球时,有三种站位:关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该研究仅分析关闭式站位的正手击球。首先,梳理正手击球时的动作要领。在击球前的瞬间,预判控制人与球的距离,双脚站稳抓地,膝盖弯曲,双腿下蹲,核心收紧。随后重心前移,以前腿为支撑腿,后腿蹬地,收紧核心,转髋转身,身体前迎,带动手臂,主动迎球,鞭打,最后随着重心后腿前移,蹬住,同时随挥,完成收拍到肩关节高度。整个过程中,身体重心由低随击球到恢复正常,由身体中心向前推移。

动作链即人体的关节。根据以上正手技术的动作流程,在正手击球动作中,力的传导是通过下肢蹬转—髋关节扭转—躯干旋转—肩关节前推—大臂由下至上向前伸展 (画八字)—小臂内旋(带上旋)—手腕固定—手指握紧球拍—球拍。

3.2、网球正手击球运动链分析

运动链即多关节动作链。在运动链中,肌肉以功能群配布。保证人体完成多种动作和进行复杂而多变运动的重要结构就是运动链。

网球运动中主要技术动作的发力都是以髋部和躯干为核心,将上下肢的力量串联起来,视为一个整体同时转体,并蓄力到肢体末端。在网球正手击球过程中,击球运动链的发力顺序是按照先大肌肉群(腿、腰、背等)后小肌肉群(手臂、腕)。将正手击球动作分解为挥拍准备击球、击球前推和随挥三个阶段来说明。首先是在挥拍准备击球阶段中,侧身面对球场,重心处于身体中心;第二阶段击球前推,在回击落地球时,重心前移到前支撑腿,通过腿的蹬伸向地面借力、髋关节和躯干的转动交叉传递到上肢、同时肩部前推、大臂前推、小臂内旋打出旋转球、肘部与腕部固定将力量输送到球拍等,最后使得球拍快速主动的去接触球;第三阶段随挥,这是为了确保在球拍与球接触的时候充分发力,随挥即是一个缓冲的过程。球拍击中球之后,通过身体重心前移、手臂前推、小臂内旋的惯性,非持拍手接住球拍收回于肩上。在这种情况下从手掌沿着前屈伸功能链握紧球拍,并通过该链交叉于一边的胸肌穿越到另一侧的胸肌和对侧的前屈伸功能链。以及在对侧手臂向前协助将动力传递至球的动作中也可以观察到螺旋交叉功能链。在整个正手击球过程中需要前后屈伸功能链、左右外侧功能链、螺旋交叉功能链、前后上肢功能链。

4、功能性训练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影响

4.1、提升正手击球的质量与效果

功能性训练对网球运动员的薄弱运动链进行整体训练,将个体的神经、关节、肌肉统一为整体。一个完整的正手动作也是一个鞭打动作,从展开躯体准备击球开始,力量从脚蹬地传递到躯干,再到击球。通过对左右外侧、螺旋交叉等功能链的动作训练,将每一个发力环节整合为一条完整的运动链。训练动作的同时,锻炼发力肌群,培养肌群、关节、神经的整体性,相互配合。每个环节的力量依次叠加,使作为末端环节的球拍在最后击打到球的力量、速度达到最大值。运动链的顺畅让运动员对球的控制力提高,发力更顺畅,极大提升正手击球的球速与旋转,对回击球的落点准确性与稳定性起到积极作用,更大程度完善专项能力,在竞赛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4.2、稳定击球过程中的躯干平衡

高质量的正手击球需要有足够的力量传递。躯干的核心区域起到重要作用,该区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核心肌肉群担负着稳定重心,连接上下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球比赛中的运动员需要不断的移动去击球,甚至需要在移动中击球,尤其是在红土场地。那么核心力量尤为关键,在运动员移动击球过程中核心力量不只是在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整体中心。为了稳定躯干,重心会发生偏移,那么核心区域不再完全是躯干的中心区域。由此可见锻炼移动中的核心力量是更加符合网球竞赛中运动员的需求。功能性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核心力量的稳定性训练,该训练方法不会对躯干核心区域进行单一训练,而是结合网球运动的特殊性进行动作训练。以此保证运动员躯干的平衡稳定,即使在移动过程中也可以良好的将下肢力量传递。

4.3、预防潜在的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经常出现在体育运动,特别是大运动量、高强度及低水平有氧运动中。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是一种筛选测试,其目的是识别运动中的动作能力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导致健康的人在运动中更易受伤。在训练前进行动能性动作筛查可以提早有效的发现运动员潜在的动作能力缺陷,及时修改制定训练计划,预防运动损伤。另外,功能性训练针对薄弱运动链进行训练,预防潜在运动损伤与能力不足,防止持续的错误动作造成关节等损伤和形成长期动作模式的代偿。通过FMS可以尽早对潜在的运动损伤风险进行纠正,为后期的运动表现打好基础。

5、结论

功能性训练以动作为核心,将技术、战术、体能三要素串联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作为教学者应结合运动项目自身的特点,注重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性,确定训练目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以动作为核心的动能性训练计划。通过对身体动作的训练来提高个体自身力量、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来使身体更好的适应运动项目,起到预防运动损伤,提高专项能力,提升运动表现的作用。功能性训练使个体在训练动作的同时,训练了肌肉。通过功能性训练对提高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理论分析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功能性训练对提高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具有积极作用,该训练可以完善运动链,各环节的链接,串联上下肢力量叠加传递至肢体末端,提升正手击球的质量与效果;稳定躯干的平衡,在失衡情况下高质量回球;识别动作能力缺陷,预防潜在的运动损伤、能力不足与肌肉、关节代偿,为后续运动表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功能性训练对于提升网球正手击球技术能力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新理念、新方法。

猜你喜欢

躯干球拍功能性
拉伸对越野行走学生躯干柔韧素质影响分析研究
名贵的球拍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VICTOR轻量设计: 一支超轻球拍可以有多轻?
树与人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买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