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整理的价值与创新
2022-12-07侯希文
侯希文,石 敏
(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庆典,表达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全力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他大道至简地指出:“西藏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流贯穿西藏历史发展始终”[1]。基于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西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此一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我们需要立足史实,梳理形成发展史,以多学科、多维度、多民族文字文献证据等勾勒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基本脉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及四川、青海、甘肃、云南(以下简称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资料既是中华民族史料的组成部分,尤为西藏红色档案资源的主体,对这些档案史料进行整理和挖掘,具有考释源流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实现当代转换等诸多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以来形成了大量档案,主要收藏在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还有一部分收藏在四省档案馆,四省涉藏州、县档案馆,以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因此本研究的时间界定,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内容针对的地域,笔者将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的时间定为1949年到1965年。整理档案的类别以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的文书档案为主,兼及科技档案、专门档案和口述档案。
本文旨在通过对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资料整理、民主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规律,并从档案学、史学、藏学等的多维理论视野,挖掘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各个时期不同门类的档案资料,客观呈现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特殊重要作用。宗旨在于加强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红色档案整理的针对性、整体性和应用性,为“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客观的史料依据,探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历史文化基础,为建设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提供高质量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
一、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整理回顾
(一)原始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
国内学者对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整理有所关注,近年产生了较为丰硕的编纂成果,代表性成果如下。
1、原始档案整理类
首推郭克范编写的《扎囊县民主改革时期档案整理与研究》[2](2014)。该书是首部关注西藏民主改革档案整理的著作,汇集的档案以文书档案为主,种类比较齐全,是研究西藏民主改革不可多得的基础性参考资料。作者基于在扎囊县档案馆的调查研究,共收录整理了43份档案资料,涉及的时间段为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开始至1965年自治区成立前,其中又以1959-1960年为重点。所选档案内容以山南市扎囊县为考察中心,以此反映民主改革在西藏社会局部地区的基本状况,如“三反双减”运动(农村和寺庙)、土地制度改革,以及社会经济、医药卫生、文物保护等。该书的两个特点“一是资料的珍贵性,二是观点的创新性”[3]。该著虽然知微见著,但扎囊县仅是西藏自治区73个县市之一,而全面反映西藏民主改革的档案主要保存在以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为主的各地市档案馆、区直机关档案馆,而这些自然不可能有全面充分的整理和挖掘。筱洲(黄维忠)在书评中提到:“1959年西藏开始民主改革,各地在平息叛乱、建立人民政权的过程中,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查,留下了十分丰富、宝贵的档案资料。这批档案资料基本上沉睡在各个地方档案馆里”[3]。因此就另一个方面而言,我们如以该著为参考样本,深入挖掘、利用这些“沉睡”在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各级档案馆,尤其是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数量相当可观的档案资料,定当具有深远和广阔的学术研究空间。
其次是秦和平主持编写的“民主改革与四川民族地区研究丛书”系列,主要包括《四川民族地区民主改革资料集》[4]《四川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大事记》[5]《川西北藏族羌族社会调查》[6]等。该丛书是第一套全方位反映四川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丛书,在一定历史阶段可谓为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学术研究提供了范式和资料。但是该丛书重在反映当地50年来的发展变化,而并非完全是对当地民主改革历史进程的档案整理,也并非是一部直接研究四川省涉藏民主改革档案的专著。另有苗运长《克松村60年: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改革发展纪实》[7](2019),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对克松村60年的发展历程作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该书重在西藏第一个民主改革村60年的发展,能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典型案例。
进而论之,当下对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整理原始档案整理存在突出的不足:一是内容的相对单一性;二是区域空间的不完整性。
2、档案资料汇编类
此类研究成果多出自史学研究单位或藏学研究机构。典型如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郑堆主编“西藏民主改革60年系列丛书”,由中国藏学出版社于2019年3月出版发行。该丛书中由桑丁才仁主编的《西藏民主改革60年文献资料卷》[8],收录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颁布的重要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西藏工委、筹委、自治区政府发布的重要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谈话、书信、电报,其他领导同志、爱国宗教人士发表的讲话、报告、文章,相关社论、评论员文章、回忆录、访谈录以及中国政府西藏白皮书等。该丛书所选资料,均为已经公开出版的相关文献,未涉及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以及四省涉藏地区档案馆的馆藏档案。该丛书主要针对西藏民主改革60年,而对其余四省涉藏地区的相关档案资料关注较为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影响了其全面性。
与本研究相关度较高的档案资料汇编有:中共昌都地委、昌都地区行署编写《昌都战役文献资料选编》[9](2000),该书主要收录了1950年昌都战役的档案资料,涉及有西藏民主改革前期准备阶段的文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所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0](1995),西藏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编《和平解放西藏》[11](1995),均收录国家有关西藏民主改革的部分档案文献。
与本研究有一定相关度的档案资料汇编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西藏历史大事记》[12](2017),所收档案资料为1949-2014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联合编写《西藏工作文献选编1949-2005》[13](200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编写《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14][15][16]所收文章时间均为1949-1961年。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成果多倚重公开出版的档案文献、党史文献,以及个别档案馆所藏文书档案,缺少对西藏自治区各级档案馆、四省涉藏地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的系统整理和深度挖掘研究。由于作者与出版单位的不同,分类标准未能统一,为学界进一步研究造成一定的紊乱和麻烦。
(二)口述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
1、口述档案资料类
中国西藏杂志社出版的《西藏民族的新生——民主改革亲历记》[17](2009)是一本关于西藏民主改革的口述资料,主要内容是西藏民主改革、在平息叛乱的日子里、翻身农奴建设新生活等的亲历口述。冯云的《藏族口述文献述略》[18]《藏族口述历史记忆浅析》[19]《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建设探讨》[20]《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的价值与方法研究》[21]等从宏观上对藏族口述文献进行阐述,并从历史学的角度分析口述文献,且时间跨度较大。此外,还有寂迦口述、次央整理的《一个旧西藏邮差的回忆——西藏档案馆口述系列之二》[22](2015),霍康·强巴旦达口述、道帏·才让加整理的《近代霍康家族和西藏的几大高僧——西藏档案馆口述系列之一》[23](2015),李红英、郭玉贤《从<格萨尔王传>看口述档案的存在价值》[24](2007),子志月《近三十年来我国口述档案研究综述》[25](2013),央珍、喜饶尼玛《关于口述史的思考——基于近代西藏历史的研究》[26](2013),这些资料虽然不能作为客观真实的原始史料使用,但它可以为“文史互证”提供一个参照物,并对档案研究的拓展提供方法借鉴。
2、亲历回忆资料类
西藏民主改革后,一些亲历者撰写了回忆性文章。突出代表有阿沛·阿旺晋美《难忘的一九五九年——纪念西藏民主改革四十年》[27],他认为是党的正确政策同西藏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相结合,产生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取得了推动西藏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伟大变化,其深远意义在于使藏族和其他民族从封建落后、贫困衰亡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走上了开放进步、富裕兴旺的道路;阴法唐的《百万农奴争取解放的大革命》[28]以自己在工作中的所见所闻,严正驳斥了达赖集团和西方敌对势力对西藏民主改革的污蔑和攻击,坚决认为平息叛乱的胜利给民主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由下而上发动群众、由上而下与上层爱国人士协商相结合是西藏民主改革运动的一大特点。此类资料还有赵慎应的《西藏社会的伟大变革——纪念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三十周年》[29]、沙舟的《难忘的岁月伟大的转折──纪念西藏实行民主改革40周年》[30]、黄可《人民解放军参加西藏民主改革的经过》[31]、王鉴《年楚河作证——西藏江孜、日喀则地区民主改革追记》[32]等。这些亲历者的回忆文章,是口述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真实性、凭证性、参考性、记忆性突出,是口述档案研究的重要补充资料。
以上口述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口述档案的具体收集与整理、概念与范畴和价值与作用,较少涉及口述档案系统整理和开发利用,正如子志月所言“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方面的关注明显不够”[25]。因此本研究研究将弥补其不足。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学术界对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的档案资料有了较为初步的整理和研究,对具有重大学术与社会价值的民主改革档案也从文献出版、口述史料整理、回忆录撰写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记录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资料整理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研究范式。同时已有学术研究成果也存在研究不够充分、不够深入的问题。按照档案学基本理论的档案种类的划分,以上研究都是以当地民主改革文书档案(党政档案)、口述档案为主展开的研究,有关科技档案、专门档案的研究基本缺失,研究区域较少涉及四省涉藏地区,研究内容在微观层面成果不足,研究方法也缺少结合信息技术的新推进,需要学术界更多学者和机构参与进来,进行深入系统、大范围长时段的拓展研究。
二、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整理价值
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现场,与会的382名代表一致通过了《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关于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缘于50年前的此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的命令》,从此拉开西藏地区民主改革的序幕,从此广大西藏人民终于摆脱了旧西藏僧侣、贵族统治的严重束缚,走上了人民当家作主之路;这不但在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值得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必须铭记的盛大节日,即使是放诸于世界文明史中,百万农奴获得解放、翻身当家作主也堪称人类历史上一场史诗性的伟大跨越。国内外有关这一重大史诗性的研究成果高屋建瓴,多出自大家之笔[33][34],但客观而言,少有从档案学角度出发,探索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及其内在规律。相关研究成果多涉及民主改革的历史进程、重要意义等宏观方面,微观方面从记载民主改革进程的档案角度出发去探索民主改革的历史进程基本缺失。因此,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政治高度,对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资料进行分析、考证、整理,并以档案资料的整理结果为基础,探索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发生、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和历史轮廓,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当下作用、未来意义。
(一)本研究的学术价值
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资料整理研究,微观而言具有专门性,中观而言具有综合性,宏观而言具有多元性。它把理论与应用、专门与复合、历史与现实有机整合在一起,是对已有档案资料的系统梳理、挖掘和跨学科研究,对有的档案资料的搜集具有抢救性,同时注重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档案既分门别类系统梳理,又异常重视相关档案的“互文性”,从而实行静态与动态的有机整合,以期把点、线、面、体全方位呈现出来。从时间节点,呈现它的发生、发展以及内在走向与外在表征。空间维度,把中央、西藏与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的一致性与特殊性、阶段性与统一性、闭环性与开放性,尽量通过大量第一手档案资料予以“复活”。
因此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资料整理研究,不是一个静态、单一、封闭的基础研究,而是一个综合、立体、开放的综合性研究。它要求研究者充分运用档案学、历史学、民族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注重文本、文献、文化等三个向度的融汇与贯通,其研究成果对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升西藏与四省涉藏地区文化软实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多有裨益。它可以实现档案资料检索利用、推出文化创意精品,以及为世界民族共同发展奉献中国智慧。
概而观之,本研究从档案学、民族学、文献学角度,对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资料的整理,及民主改革活动开展综合研究,能够弥补区域性民族档案研究的不足;全方位考释、探索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整理和民主改革活动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深化我国档案学研究内涵、扩展西藏民主改革的研究领域;能够为当代民族地区档案及其管理提供借鉴,对民族地区档案学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本研究的现实应用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35]。本研究通过对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具体过程档案的收集、整理、解读,展现西藏各族人民如何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行动起来、团结起来进行民主改革的全貌。从档案角度切入研究民主改革,就是通过分类、整理、分析馆藏档案,探寻西藏各族人民如何在“三反双减”等运动中,自觉提高思想觉悟,迫切要求发展生产,身心主动呼唤获得新生,最终互助合作完成了民主改革。正如郭克范所言“中国共产党人最为伟大的功绩之一,就在于把一盘散沙式的中国集合起来,并且让集体主义观念深入人心。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藏革命同样具有这样的实践结果”[2]。本研究从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档案中探寻历史细节、挖掘各民族共同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典型事迹,从多维度、多学科、多证据等勾勒出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充分发挥档案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总而论之,本研究的现实应用价值在于: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以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挖掘和实现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的当代价值,为新时代如何保存当地社会红色记忆,提供信息支撑,为国家制定民族档案管理的政策、法规、标准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档案信息资源服务。
三、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整理创新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人民仅用不足十年,就使西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的政治觉悟都有明显提高。通过民主改革,西藏各族人民彻底摧垮了封建农奴制度,在政治、经济、思想上都翻了身。西藏民主改革步步有政策可依,事事有文件可查,改革过程中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档案文件,诸如《西藏地区减租减息办法》《关于划分西藏农村阶级的方案》《关于西藏地区土地制度改革方案》《关于执行赎买政策的具体办法》《关于寺庙民主管理试行章程》《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关于西藏地区土地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农村若干具体政策的规定》《关于牧区当前若干具体政策的规定》[36](P1421-1436)等。这些文件的制订都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调查资料全部是文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目前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而民主改革具体过程中形成的科技档案、专门档案犹未得到有效的整理和开发,作为纸质载体辅助、互证的口述档案亦未能得到进一步挖掘,故而很难更高效、充分发挥其作用,本研究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全方位进行推进。
(一)研究宗旨的创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藏族、汉族、门巴族和珞巴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代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进行着有效管辖,汉藏以及当地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密友好、内聚向心,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流。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势力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藏,其主要表现是西藏存在的部分亲帝分裂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妄图脱离祖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或殖民地。近几十年来,涉及西藏的相关问题愈演愈烈,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热点。达赖集团歪曲历史,窜通西方某些国家和国际反华势力狼狈为奸,为了实现其“分化”“西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在国外通过藏文、英文、汉文书刊,利用国际讲坛,散发歪曲西藏历史的材料,干涉我国内政,欺骗了部分不了解西藏历史和西藏民主改革真相的人,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坏影响,对我国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的改革开放、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和阻力。
为了还历史本来面目,彻底摧毁达赖集团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反动言论基础,揭露其歪曲历史以及伪造历史的恶劣行径,维护西藏的稳定,促进西藏的发展,维护中央政府对西藏的主权,维护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中国藏学界、史学界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和西藏民主改革的档案史实为依据,发表专著,撰写专题文章,汇编史料,从不同学科,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批驳和清算,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但是,长期以来伴随西藏相关问题展开的国际、国内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是十分复杂、尖锐、激烈的,并且在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这种斗争仍会继续存在。因此,如何挖掘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西藏七大地市档案馆、典型县级档案馆馆藏,激活这些档案资料,实现习总书记让档案“活起来”的指示就至关重要。要把“活起来”落到实处,须深度挖掘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各档案馆馆藏民主改革档案资料的当代应用价值,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为此作出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史无前例的光辉成就,为建设团结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的新西藏服务,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服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此可谓本研究最核心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范围的创新——由西藏拓展至四省涉藏地区
由于藏族聚居区面积广大,民族较多,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具有复杂性、发展不平衡性以及部分地区的相对滞后性等特点,所以当年中国共产党在实行民主改革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沿用内地老解放区的经验,务必需要根据藏族居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指出“条件不成熟,不能进行改革,一个条件成熟了,其他条件不成熟,也不要进行重大的改革”[37]。1954年刘少奇指出,“现在还没有完成民主改革的少数民族地区,今后也可以用某种和缓的方式完成民主改革,然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38]。因此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的民主改革并不是同时进行的,内地的民主改革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持续到1956年基本结束,但云南、青海、甘肃、四川等省的涉藏地区从1950年才陆续开始民主改革。云南藏区民主改革的时间跨度较大,从1950年维西及中甸金江的减租退押,至1958年的藏区民主改革整整8年。青海藏区民主改革开始于1951年9月,但是大多数的藏族自治州没有进行改革。1963年青海省委提出了有必要在未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进行民主补课,1964年青海广大的藏区以及农业区的藏族聚居区才进行了民主改革。甘肃藏区1952年在麻当乡开展土地改革,1958年底民主改革方才基本完成,而1962年的牧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一步巩固了民主改革的成效。四川藏区民主改革如秦和平所言“开始于1956年初,基本结束于1958年底,以今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中心的彝族地区、甘孜及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藏族地区为实施范围,涉及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彝族和藏族”[4]。
西藏民主改革与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由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差异较大,因此民主改革不仅时间不同,过程不同,结果也有差异,民主改革的社会影响力也有巨大差异。因此,本研究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正在于让沉睡在档案馆的原始档案“活起来”,探寻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的发展演进历程。利用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和口述档案,实现分步骤、分类别地处理好西藏与四省涉藏地区的关系,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研究与民主改革密切相关的档案资料,全面、系统、真实地再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西藏人民对民主改革的渴望,证明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社会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飞跃,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发展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
(三)研究内容的创新——用档案讲好西藏民主改革故事
如何利用第一手的档案资料粉碎达赖集团和西方反华势力的肆意进攻,如何用原始档案阐明西藏民主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的,以西藏各族人民为主体的、自上而下的西藏社会的巨大革命,是相关研究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39],同理,西藏民主改革研究要深入,必然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39]。近多年以来达赖集团和国际反华势力颠倒黑白,肆意歪曲西藏的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史实,妄想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为了赢得这场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的彻底胜利,亟需让沉睡在档案馆的、真实记录西藏民主改革的档案“活起来”,用大量档案还原历史的真实原貌,揭露达赖集团的无耻谎言,廓清达赖集团散布的种种迷雾,粉碎国际反华势力的肆意进攻。
因此本研究将在研究内容向度予以创新:即以西藏自治区及其七地市档案馆馆藏、典型县级档案馆馆藏,以及四省涉藏地区档案馆馆藏档案为基础,以藏学研究机构、高校等专家学者为主体,对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中形成的各种原始档案、公文进行整合研究,并综合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口述档案等多个方面,全方位研究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的历史过程,还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的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场域,用珍贵的档案资料来讲好西藏民主改革故事,为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客观的史料依据,从根本上揭露和挫败境内外反动势力企图分裂西藏的阴谋,挖掘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的当代意义。
(四)研究方法的创新——黄氏三重证据法与档案学、民族学方法的结合
本研究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黄氏三重证据法”(“纸上之材料、地下之新材料、口述史料”)与档案学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互证,考释档案的真实性与原始性,对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的档案及其管理活动开展的基础研究。缘于本研究研究的对象为当代档案,不涉及“地下之新材料”,故而以档案(纸上之材料)和口述史料为主,这些可谓本研究方法的守正、会通、创新。
1、三重证据法是在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地下发现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二者互证)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史学研究证据法。对于三重证据法,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其最主要的代表性观点有三:一是黄现璠三重证据法,又称黄氏三重证据法,即在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结合调查资料或材料中的“口述史料”研究历史学、民族学,三重证据为:纸上之材料、地下之新材料、口述史料;二是饶宗颐的三重证据法,即在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将考古材料又分为两部分——考古资料和古文字资料,三重证据便是有字的考古资料、没字的考古资料和史书上之材料;三是叶舒宪的三重证据法,即在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再加上文化人类学资料与方法的运用,其三重证据法是考据学、甲骨学和人类学互相整合的结果。本研究研究的文献是以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前后形成的档案,且以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为主,而这些档案是“纸上之材料”中的最有证据价值的部分,以及结合实际调研资料获取的可信度较高的资料。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四种:第一,文献学方法。搜集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档案馆保存相关档案资料及目录,并以之为研究对象,相互佐证,考察所选档案的真实性。第二,田野调查方法。深入调查,拍照录音,并考察西藏与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资料的保存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已有研究成果相互解释、对比、佐证、校正。第三,比较分析法。采用文献学、考据学、人类学、语言学、宗教学等综合方法,对西藏民主改革档案资料,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的档案资料的特点进行纵横对比研究。第四,归纳法和演绎法。通过文本研究,归纳、分类西藏与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的重要档案资料,推演出本研究对西藏档案事业发展、藏区和谐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现实意义,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2、本研究第一次将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资料与档案整理、文献整理理论相结合。从档案整理理论看,按专题整理民主改革档案,才能保持其故有的内在联系,维护档案的完整性,也便于对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整理,便于按专题查找检索。从文献整理理论看,按专题整理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便于对原档案公文字义、词义的辨析和正确理解原文。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搜集、梳理不同类型档案资料整理的相关理论文献,对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资料整理进行总结,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研究。
3、本研究拟运用档案学、民族学、文献学,以及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互证,考释档案的真实性与原始性,对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的档案及其管理活动开展的基础研究。其研究对象是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不同历史阶段下,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口述档案及其管理活动的发生、演进和特质,勾勒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的真实事像。同时选取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资料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广泛、系统,量化与定性有机结合的研究,分析与研究科学、合理的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资料整理的相关问题。挖掘和实现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的当代社会价值,进而发挥民主改革档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价值功能。
结语
站在新百年的起点上,全国各民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必将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大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40],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正是我国多民族区域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典型案例,尤为当地红色档案资源中的精品!这些档案不仅明证了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党领导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人民翻身解放、多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原始凭证。因此持续深入挖掘西藏和平解放、西藏民主改革等红色档案资源,保管好、利用好、研究好这些红色档案,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整理的价值与创新,客观而言仅仅进行了初步探讨,应该只是一个宏观上的架构,其高度、厚度、深度均有待进一步细化、升华与完善,恳切期待学界方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