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督工作要点探究
2022-12-07姜潇瑜
◎ 姜潇瑜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监管应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相关科研理论的研究。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发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可以进一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基于此,本文从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一步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
1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督的意义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具有一定的健康性,既能补充人们机体的营养所需,又对人体无害,食用后不会引发任何急慢性类疾病的危害。当下,我国大致将食品安全问题归纳为3个类别。①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②由污染源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③因食品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不正确操作或不规范处理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2]。所以,有必要建立一种科学性、完善性的食品安全标准,并加强监督工作。而食品安全标准则是衡量食品安全的重要指南,其重要的作用是依据标准化要求对食品中可能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进行量化监管。另外对食品添加剂的数量和应用范畴、具体用途、食品标签的使用以及适用的人群类别等作出明确的规范。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可用于即时分析和评估食品中是否存在对人体有害的致害物,用以及时掌握食品质量安全情况,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3]。因此,践行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严格执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工作才能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从社会角度来看,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国泰民安,其对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如果食品生产企业过度追求生产利益最大化,将导致市场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也会导致国内食品对进口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总之,科学有序地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还关系到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食品安全工作管理现状
食品是人们摄取营养最直接的方式,因此保障食品安全可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管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基本保障了人们的饮食安全,但同时因为起点较低,一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和饮食安全感。
2.1 检测技术发展较为缓慢
虽然食品检测工作一直处于发展阶段,但其实投入研发新技术的经费不足,导致相关技术没有充裕的经费支撑,也就无法促进技术的提升。随着市场的繁荣发展,更多带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流入市场,但现在的检测技术并不能及时检测出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且检测技术的发展跟不上食品种类的增加,影响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4]。
2.2 相关法律落实不足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颁布后在不断进行修正,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但仍有很多商户不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甚至都不申领食品许可证,且部分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有些条款标准不一,或是不太贴合实际执法情况,导致职能部门岗位涉及交叉,执法时容易产生冲突,影响执法效果[5]。
2.3 商户整体素质偏低
对食品厂家管理者而言,节省成本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节约成本,常要求服务人员售卖过夜或采买不新鲜的菜品,再用调料腌制,掩藏不新鲜的事实。部分公开的行政处罚案件显示,大部分商家违法的事实是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法标准的食品原料,原料的不健康必然会导致制作出的食品也存在问题,极大地危害了食用者的健康,严重阻碍了食品安全的发展[6]。
2.4 食品安全监管困难
食品安全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小到每家每户的餐桌,大到酒店的宴席,从食品生产环节到加工上餐桌的步骤,每项环节都会直接影响食品安全,这也是不容易进行监管的原因,在此背景下进行全面、细致的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因此,再大力度的监管也会存在盲区,无法监管到位,打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出现监管漏洞,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萌生,无法在根源处得到控制解决。
3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是以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标准为主要依据,对食品进行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等检验检测。通常情况下采取一定的技术方法应用于特定的食品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作业。食品检测的操作方法和方式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对食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是食品进入市场销售的重要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通用标准检测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为改善食品的品质以及达到保鲜和防腐作用,经常会在食品中加入人工合成添加剂,如食用香精,营养强化剂等[7]。当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和规格超出使用标准后,会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食品生产企业严格依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精准把控。监管部门应联合生产企业定期对生产环境及添加剂用量进行准确性校验,并整理台账,筑起食品安全屏障[8]。
3.2 理化检验检测
在食品生产完成还未进入市场前,生产企业采集同批次适量食品,协同监管部门对食品进行科学的理化检验,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理化检测。对一些不能达标的产品,应当在监管部门监督下进行销毁。对于检测通过的产品,应当落实检测报告台账,并按期上报上级监管部门备案[9]。
3.3 微生物检验检测
食品售卖前,监管部门抽取同批次适量的食品,严格按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对食品进行正确、有效地检测。检测部门接收到检验样品,应认真核对登记,确保样本的相关信息完整并满足检验要求。
4 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要点措施
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涉及的面多、线广,且规范繁杂。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监管能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流通,同时有利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开展和保障。要根据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全面的监管体系,持续规范检测环节,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准确性。此外,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监管效果体现在检测工作人员行为的管理方面,使检测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受到制度标准化的指引和约束,有效减少不当或不规范行为的发生[10]。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要点措施的探讨,可以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方的工作效率,还能降低相关监督部门的实际工作压力。
针对食品安全涉及范围广泛的问题,可将工作落实到每个村每个组,进行责任划分,细化到责任人,负责组内成员的食品安全管理,及时检查,定期报送相关资料,全面覆盖,将医生这类专业性人才安排到岗,着重处理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对人员进行快速有效的救治。由此而铺设出由村到乡,由乡到镇的上下协作局面,逐级汇报,明晰职责,形成有效食品安全监管网。
4.1 加强培养,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培训是有效提高人员工作素养的方法,针对管理人员,需不断提升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所以对管理人员,需要安排食物安全知识的重要性相关培训;针对一线人员,则需要培训相关检测和监管技能素养,上岗前确保培训合格,使其能更好地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不论是管理者还是一线检测人员,都是食品安全的把关者,需要熟练掌握食品安全知识,紧抓食品安全工作,加强相关培训,从而提升相关人员的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素养。
4.2 加强卫生站建设管理,做好应急
城市中出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人们一般可得到及时救治,避免问题恶化,但乡村中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时,部分因为救治不及时或医疗条件不达标,而出现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因此加强乡村卫生站的建设至关重要。要加大卫生中心的设备投入,及时普及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定期抽查检验医生的应急技能,从而保证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在第一时间响应,避免悲剧的发生。
4.3 完善评价体系,落实奖惩制度
由于乡镇财政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的待遇得不到提升,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工作时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因此乡镇针对此问题,可设置食品安全方面的专项资金,在实际考评中,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提升工作热情,激发对食品安全工作任务的责任心,同时也要对不负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以提升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4.4 提升部门协作,联合工作
政府各个部门应该鼎力合作,规范市场秩序,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职责清晰,相互协作,综合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打击食品安全问题,维护食品市场安全。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检验机构的监管,避免部分人员为贪图利益而出具伪造报告。对于食品检验对象,需要有严格的判断标准,对不符合检验值的食品及时处理,从而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4.5 加强抽样的管理
食品检测标准是国家根据科学的实验结果制定的标准要求。抽样是食品检测的重要步骤,抽取的样本质量直接关系着最后的检验结果。因此,在对食品抽样前要明确抽样标准,了解样品的种类来源,注重采样方法和采样的数量,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注重样品保管。同时抽检人员也不能单独行动,至少安排两名工作人员,保证抽样过程的公正性,抽样时单位负责人也需要在场,双方明确样品,达成共识在抽样单上签署名字或盖章,以确保抽样过程的完成和信息的一致,从而确保抽样结果的准确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而食品安全问题在短期内是难以快速解决的,需要食品行业的全体工作人员做好长期备战。相关部门应重视食品安全检测和监管工作,并将其作为工作重点。针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现状,还要采取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对现有的办法进行改进,以逐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系统,促进我国食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全面提升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