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在融媒体广电工程中的运用策略
2022-12-07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融媒体中心韩吉祥
■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融媒体中心:韩吉祥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广播电视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提升了节目播出质量,信号传输质量也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满足了人们的收视需要。融媒体时代到来让广电工程加与各种媒体融合进行进程开始加快,助力广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进行相关分析。
1.传统广电工程技术的现状与特点
新世纪以来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种媒体形式的出现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式造成巨大冲击,受众流失较为严重。具体看来:其一,从广播收听情况来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手机了解新闻和获取信息,同时获取声音与图像信息,这是广播节目无法比拟的,并且当前的听众集中于司机、老年人;其二,电视行业同样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线电视的收视率逐渐下降,当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12亿,不过电视收视率逐渐下降,在2019年,电视收视周期降到160分钟。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喜爱的电视剧或者纪录片需要分成几个周期播放,导致观众缺乏主动选择权。再如地方电视台的竞争日趋激烈,不断创新节目播出内容与形式,但是竞争力不及新媒体,在多种电视节目播出后,对比使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体验较差。当前的青少年观众在网络环境下观看节目后更加喜欢互动,比如发文字、图片等弹幕,还可以随时进行节目回看,所以说传统的广播电视尽管得到了发展,不过发展速度新媒体技术存在较大差异,要想提升节目收视率、保住市场地位,需要广播电视单位加强新旧媒体的融合。
2.网络技术在融媒体广电工程中应用的优势
在新技术的影响下,有线电视的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并且信号覆盖面更广,不过有线电视的收视率并且没有得到提升。其中的因素包括电视节目的插播广告多,影响了观看的连续性,并且一部完整的电视剧分成不同的周期,而观众的选择权较少。当前市场上的网络自制剧受到人们欢迎,主要是播放更加灵活,可以通过付费方式去掉广告,并且可以在线互动。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加快节目录制速度
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节目录制速度得到显著提升,这是由于网络具有实时性、多元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征,进而突破了节目的录制限制,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录制,并且同步编制、远程审核,达到快速直播要求,由此提升节目录制效率。
2.2 实现电视资源的交互
广电工程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网络技术的利用,这种技术改变了以往一对一的传播模式,并且在网络中可以对多种有价值的信息搜集和利用,之后融入电视节目中,进而提升信息的传播效果与工作效率。此外,演播室和机房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可以在线交互不同的节目素材与资源,进而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3 实现电视节目的自动播放
从观众的角度讲,在融媒体环境下人们有了更多观看节目的选择空间,实现节目的自动播放、回看、跳播,并且可以结合用户的需要进行节目的筛选,带来更加人性化的收视体验。从电视台的角度讲,减少了电视台的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而节目个性化的安排也有利于提升用户粘性。
2.4 提升电视节目时效性
广播节目以及电视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都需要将最新的信息传播出去,让人们及时掌握社会动态,以往的广电工程中由于技术性因素导致时效性不足,在网络环境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和播报新闻信息,之后发动到网络平台,再由技术人员编辑与加工。此外,技术人员可以采用非线性编辑加工的方法,然后在网络中扩散信息,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指导。
3.网络技术在融媒体广电工程中的运用
3.1 打造信息终端平台
以往的广电工程数据来源多为电台播放数据与广播收听数据,所以来源较为单一,而融媒体时代下结合了广播、电视,在广电单位利用新媒体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建立信息终端平台,满足和观众的信息交流,比如建立栏目公众号、开通微博、抖音视频,在提升用户粘性的同时也可以让栏目的吸引更多关注。比如芒果TV,观众进行综艺或者电视剧的观看可以成为平台会员,之后就可以无广告观看,并且会员可以点播,了解节目花絮与访谈内容,这些内容同样成为了运营商创收的主要途径。此外,工作人员可以在栏目平台与受众互动,比如设置有奖互动或者推荐个性化栏目。融媒体广电工程也可以结合人们的观看需要研发出手机、电脑等终端APP和软件。当前芒果TV已经取得市场良好反响,而爱奇艺、优酷、腾讯也在加快发展,这些终端平台都可以进行数据分析,最终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3.2 提升信息资源采集效率
在融媒体环境下,信息搜集效果对广电工程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为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受众的喜好,比如在栏目留言板或者意见箱掌握受众的需求,然后进一步搜集与整理信息,向不同年龄段与文化背景的群众推荐节目,为媒体融合提供良好环境。此外,广电单位的工作人员可以优化节目的播出时间与形式,这都对提升收视率、收听率和促进广电行业的发展大有益处。
3.3 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在融媒体时代下需要重视用户信息的采集,这样才能“投其所好”,推荐优质信息,比如人们在使用微信、抖音、微博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系统后台人员可以根据分析收视与收听爱好。再以芒果TV为例,在用户登录并观看节目后台生成相关数据,如果中途退出,下次登录和观看可以继续跟上进度,并且使用芒果TVAPP登录让追剧更加便利。
3.4 提升数据处理水平
在广电工程以往的数据处理中,由于信息量大和数据繁杂导致处理难度较大,在媒体和网络技术结合之后,人们可以搜索关键字或者关键词,进而帮助用户找到相关观看的节目,用户可以在备选节目中加以搜索,进行主题内容排序。广电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将数据转换图表形式,使得数据信息工作量大大降低,帮助节目优化安排。
3.5 加强不同信息的整合
信息技术让传统媒体形式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丰富了节目类型,这一过程中也产生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媒体融合环境下可以对多种有价值的信息整合处理,之后发现高质量节目的共同特点,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推荐主题相同或者主演参演的电影与电视剧。
3.6 扩大广电工程服务领域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广电工程逐渐扩大服务领域,已经不局限在提供优质节目,还进行了广告植入,比如在线教育、电视购物、婴幼产品推荐,让人们更有消费欲望。在融媒体环境下,节目播出的商品如果为商家重点推荐,屏幕左下角一般都会出现二维码,人们观看之余可以利用手机扫描进入界面,也不会对正常的节目观看带来影响。比如在古装连续剧《风起洛阳》播放期间可以提供连续北京同仁堂五子衍宗丸的链接,《微微一很倾城》播放后推进《倩女幽魂》这款手游来吸引玩家,再如综艺节目可以向用户推荐汽车、化妆品,为栏目带来更多收视效益。
4.网络技术与融媒体技术的展望
4.1 融媒体和直播的结合
随着广电工程中对信息技术利用程度的加深,人们的收视习惯也发生了改变,而直播技术的出现也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比如各大卫视的跨年晚会不仅可以在电视观看,还能在微博、B站、腾讯视频同步直播。而网络直播也成为了全新直播方式,如今全民直播的势头迅猛发展,让直播行业发生了巨变,人们也有了更多的观看选择。
4.2 网络技术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结合的过程中,数据资源的分类、优化继续促进广电工程技术的升级。而融媒体广电行业也在发展中不断优化数据采集方式,并且通过网络技术与观众互动,再如节目的播出后推送节目预告,在不同时段呈现特效。此外,在网络技术和广电单位结合的过程中扩展了宣传渠道,而数据信息的增长也将促进网络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4.3 拓宽传统媒体产业链
传统广播电视主要是独立完成信息搜集,宣传效果不明显。新时期不同产业也在信息技术下加强联系,比如广播电视在也通过广告、赞助等形式与不同行业结合,所以新时期的广播电视单位需要与其它产业结合并关注市场行情,进而扩大信息影响力,应对在融媒体时代下的挑战。
5.网络技术在融媒体广电工程中的运用的案例分析
5.1 山东广电产业发展存在的劣势
5.1.1 盈利模式单一,综合竞争实力下降
长期以来,山东广电单位围绕主营业务进行广告经营所获取的作为主要来源,在全部经营总额中占比较高,然而近年来品牌广告开始集中向央视卫视等平台投放,并且受到政策的影响,需要兼顾党媒宣传以及社会效益广告插播,需要在规定范围内,传统的广告收入速度减慢,并且山东广电单位几项传统优势业务开始被新媒体蚕食,导致传统的广告市场垄断地位消失。新时期湖南广电单位在新媒体广告方面创收显著,2013年产业收入已经达到106.9亿元,级产业收入更是超过了广告收入,当前广告收入已经下降到50%,山东广电单位近年来实现了实质性发展,在新媒体领域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使得产业形态发生巨变,产业结构也从平台化向着生态化方向发展,并且运营模式更加多元化,不过从山东广电单位整体情况来看,主要是以广告产业为主,尽管在整个产业链方面积极探索,不过多数地方广电单位尚未形成规模。据统计,2016年山东广电单位营业收入只有2.31亿,占营业收入5.7%,这说明尚未转型成功,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下在融媒体强势来袭的过程中使得自身系统性风险无法兼顾,导致其整体竞争实力下降和优势卫视的差距更为明显。
5.1.2 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经营管理较为复杂
山东管理单位需要顺应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并积极探索,当前为了整合广播电视优势资源,开始组建山东广播电视台,采用分离管理模式。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台以及电视台的合并,基本组织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并且电台与电视台的新闻业务交集较少,依然存在着频道制的体系,未能从内容与平台方面深度融合,这说明山东广播电视单位在体制改革的探索方面较为严谨,传统的频道经营未能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导致媒体资源闲置严重,尽管当前山东卫视传媒单位,建立了电视台所属的公司,然而人员设置也未发生变化,依然采取传统的电视台经营体制。
5.2 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山东广电产业发展
5.2.1 利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价值
用户要素。要想实现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首先需要关注用户要素,也就是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强调用户至上的思想,围绕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产品内容与服务。在融媒体思维下需要在固定地点、固定时间以及固定渠道下了解信息,而新媒体下人们可以自主选择手段,用户的参与程度进一步提升,也就是在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下实现了广电媒体节目转变为产品,让用户互动的元素融入内容、生产过程,与此同时要高度关注用户的活跃度和规模,融媒体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用户规模化通过统一的用户管理系统,将不同渠道的用户加以管理,然后在相关应用下统一绑定用户ID,由此解决数据分散问题,新媒体用户参与性较强,除了关注用户规模还需要关注互动的内容。
5.2.2 技术平台要素
在融媒体环境下,4K、高清等海量节目成倍增长,而文件多为非结构化形式,所以需要升级数据存储空间,并加强管理,积极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由此提升节目制作的包装水平,不过也对数据处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也需要重视资源共享的检索效率、权限控制,要求建立数据分析平台,精准分析海量数据挖掘和分析用户行为。在信息技术影响下,要求山东广电单位顺应融媒体发展趋势,从IP化、IT化向着云化演变,实现从频道经营向平台化运营转变,从原有的二次售卖模式向构建主体共享的商业系统转变。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需要开放平台,提升多种能力集成与建设;其二,需要与第三方开放合作,在平台运营过程中要求山东广电和第三方新媒体平台加强合作,实现渠道以及全媒体的传播,由此为用户提供数据对接;其三,重视统一数据管理,明确用户认知以及精准化传播,然后利用用户活动数据作为关键信息,集中力量采集和管理数据。
5.3 加快新型视频产业布局
当前的广电媒体产业结构出现来看巨大的变化,从单一的提供电视台、观众这种线性产业链向着“大视频”产业发展,更加具有平台户与生态化特点。在宽带支撑能力提升与智能移动终端大力普及的背景下,互联网公司、软件服务商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视频服务,所以当前的视频业务也更加具有生态化特点,这种平台下提供的服务也叫做OTT服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该背景下也需要山东广电重新构建产业。具体说来:其一,需要借助多种互联网视频网站与自媒体为用户推送视频,其二加强与阿里巴巴等第三方合作,打造阿里云OS互联网机顶盒,然后通过电子商务应用推出,其三,参与电视终端制造业,通过合作开发等形式利用网络提供视频服务,其四,生态格局下的平台服务商在价值链中地位愈加重要,需要山东广电要向上下游拓展,并且利用平台服务商的大数据与云服务布局。
5.4 增强抗风险能力
当前国内几家卫视的广告收入大幅增长,不过广电行业的整体广电收入下滑明显,这样就需要广电单位转变收入盈利模式,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这也对山东广电创新商业模式具有参考价值。媒体+产业”升级就是有效途径,可以借助O2O模式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山东广电进行电视购物与实体产业结合多年,比如乐拍商城、居家购物都积累了大连经验,不过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依旧需要实现自身的转型,也就是利用门户网络与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当前山东电视播出平台已经和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推出了TVOAO模式,主要是在开发融媒体技术的过程中借助山东电视内容的购物节目与广告,让人们利用手机扫一扫功能完成购买。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广电工程发展中,需要打造信息终端平台,提升信息资源采集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并且扩大广电工程服务领域,进行实现广电行业的健康发展。尽管网络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不过在实际利用中还没有达到理想水平,所以在今后的广电单位发展中需要广泛搜集信息,分析人们对文字、图像、视频等广告形式的接受程度,进而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