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交互影响

2022-12-07刘延雪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实力中华传统

刘延雪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8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发展资源,对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它集中展现着中国人民的诉求与向往,对于一国文化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现了人民的价值观点、思维观念,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独特的构成要素,对于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大价值。文化软实力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转化,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需要探寻有效途径推进二者的互动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国际话语权,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有交互影响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有交互影响的关系,二者互为需求,前者为后者提供价值内涵,后者为前者提供新的契机;同时二者互为资源,通过二者互动,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软实力提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二者互为需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二者互为需求,一方面,前者为后者提供深厚的价值内涵与滋养,另一方面,后者为前者提供新的发展契机。立足于文化传承与发展,前者是中华儿女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凝聚而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对于全体中华儿女的价值导向、精神向往、情感诉求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强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点组成部分,有助于实现文化深远发展,因此,必定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立足于文化的现实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内市场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需要与众不同且具有强大力量的文化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能够为文化软实力发展提供独一无二的发展资源。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二者互为需求,前者可以促进后者实力提升,同时,后者又为前者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互为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民族发展实践,是经过人民审慎的选择而传承下来的优质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必须明晰当代文化建设实践,需要弄清楚当今时代需要大力发展的文化的本质内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吸收传统文化资源凝聚的智慧和经验,对其进行符合时代特性的传承和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3],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而提升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4]另一方面,要立足于文化发展的当代实践,遵循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宣传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要注意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提升文化辨识能力,打造适合多种文化共同发展的文化业态环境,进而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立足于实现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软实力提供巩固的根基,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立足于文化当代实际,众多学者在探寻其提升路径,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不断发展。因此,在这个层面上,前者的继承与后者的提升二者互为借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有交互影响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有交互影响的基础,二者价值旨趣一致,致力于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二者行为主体一致,都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旨趣一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环境变化而积淀下来的精神特质,包括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语言特征等,以其独特性、传承性、民族性得到大众的一致认同,并进而在坚持文化正确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指导实践活动,切实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精神标识:勤劳勇敢,勇于奋斗,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精耕细作,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的艰苦朴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倡导勤俭文化,倡导艰苦奋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在新时期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是文化软实力力求实现的价值目标。新时期,结合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先进文化获得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力量,遵守文化发展的逻辑理念,结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层面,并且伴随硬实力的不断发展,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创造愈加广阔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二者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二者核心概念相互融合、相互交叉、互为阐释。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行为主体一致

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还是文化软实力提升,都需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文化建设与发展。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体现在文化创造与发展的全过程,人民既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始终围绕人民的价值诉求,文化作品要体现人民的主体性地位,立足生活,高于生活,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又兼具时代性的优秀作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人民的精神向往与价值追求,是人民集体智慧的提炼和升华,集中呈现出创造性和创新性特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由若干文明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实践主体。文化软实力在现代语境下,能够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号召力、生命力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儿女具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发展。在文化领域发展过程中,重视人民的首创精神,有助于实现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资源的双赢发展,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充文化发展内涵。在文化进一步发展与进步过程中,保证社会主义文化性质,服务于人民大众,从而确保文化发展主体,引领正确文化发展方向。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前者能够为后者提升提供精神动力,能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展现自信,提升形象,同时,后者能促进前者的继承弘扬,现实发展,二者在坚持人民主体性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二者实践主体具有一致性,能够实现文化发展共赢局面。

三、中华优秀传文化与文化软实力有交互影响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有交互影响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有助于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升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促进文化软实力提升,其内容构成文化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文化软实力提供判断标准,为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重要借鉴。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中华儿女特有的价值方式和行为模式,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5],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软实力提供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来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民本观、“德法并重”的施政观、“勤俭戒奢”的廉政观、“选贤任能”的人才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天下大同”的社会观、“和而不同”的交往观,体现出了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魅力,不仅能够为文化发展提供厚重的历史资源,而且能够为实现世界更好发展提供方案。借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凸显特色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方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分析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促进共同发展。在促进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同时,要进一步挖掘与深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采取辩证分析的方法,认识文化进程中存在的错误取向,遏制文化的盲目自大和妄自菲薄两个极端倾向。深刻认识民族文化,明确其特质是转化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前提。对民族文化形成清醒认识的同时,也要深入借鉴学习外来优秀文化精华,在凸显文化民族特性的同时,也能够彰显文化世界性的特征。不断加深对本民族及其他优秀文化的认知程度,推动文化健康发展。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内涵,打造民族文化时代光彩,展现文化魅力,形成价值共识。扩展国际文化交流空间,完善传承、丰富、发展的文化交流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为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汇聚中国力量,作出中国贡献。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软实力提供重要的衡量标准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发展,有助于深化软实力研究,提供衡量标准与价值判断。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发挥广大民众,尤其是文化发展决策者的力量,深刻认识他们对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信息时代化发展必然使文化多元化特征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文化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价值。促进国家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话题。一方面,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形成文化发展共识,进而提升国际地位,作出中国贡献。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现实转换需要文化软实力的进步。文化开放性发展,需要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精确的区分、辨别,采取辩证思维方法看待不同的文化类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文化发展。对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发展,对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采取借鉴学习的态度,使传统文化能够适应当代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批判性基础上,实现合理性转换,从而使不同文化类型能够和谐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当代发展而言,要清楚地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现实价值,借鉴发展的同时,注重维护好自身文化安全。对文化的适应性、时代性、大众性要有所认知,及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与不相匹配之处,及时调整与改进,进而促使其不断前进。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重要借鉴

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包含的智慧能够发现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传统文化观的发展,有助于充分遵循和把握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规律。新时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发展,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为文化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与提升路径,还需要文化发展实践加以促进,制定出可行性强的措施。完善并深化文化体制机制,规划文化发展。在实践中,尤其需要注意文化领域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不契合的现象,在注重文化实力提升的同时,维护文化安全,营造良性文化生态环境。在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目标指引下,必须寻找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规划发展方向,使针对性、时效性、实践性更强。不仅要重视国内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要注意国际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加强中国同国际的文化交流,践行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讲解好中国价值,阐释好中国精神,诠释好中国特色,提供好中国方案,依托历史,指向未来,促进文化发展。

(二)文化软实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软实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发展,进而实现当代传播。

1.文化软实力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传统价值观念,理念遵循等,是实现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发展必须倚重的优质资源。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汇聚着数代中华儿女的夙愿,对于实现传统文化优质资源发展意义深远。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与判断标准,理应吸收优秀传统资源内涵。文化伴随着一定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层面发生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历史智慧积淀可以指引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未来发展。具体来说,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来看,要准确对文化进行定位,对待自身文化,采取正确的态度,既不自大,也不自卑。需要注意到,软实力和硬实力均对国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两种实力在发展中处于平等的地位,需要用客观的态度分析其在发展中的影响。在文化世界性发展背景下,需要明确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文化共同发展的需要,破除狭隘的发展桎梏,吸收学习先进成分,促进自身更加完善。需要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特征,了解不同文化发展进程,比照自身,进行转化吸收,实现共同进步。总而言之,文化软实力建设能够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方向。

2.文化软实力能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

提升文化软实力,通过借助专业传播平台和媒体的力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转换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加开阔的平台上得到呈现,能有效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活力。例如,借助主流媒体平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展播,推出《国家宝藏》《传承者》《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不断延伸出新的文化传播产业链,推出系列文化周边产品,深入推广传统文化资源,更好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当代价值,潜移默化地对大众的价值模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塑造成日用而不自觉的价值观念,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魅力。另外,我国特有的人文、历史、节日等传统活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价值,这些将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进而与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良性互动,使其能够借助多种传播手段,依托不同传播渠道,得到继承发展。

3.文化软实力能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

文化软实力发展借助多种文化载体得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此过程中能够实现进一步创新与转化。借助多种传播方式,促进文化发展的实践过程,需要尤其重视文化传播者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播者要根据文化发展的需要,承担起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的使命与责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共同发展。对于文化传播者而言,做到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首先,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价值形成清醒的认识,结合文化软实力提升,打造文艺盛宴;其次,要对文化软实力的当代发展环境、性质、方向有深刻的认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深入文化发展;再次,深入分析文化在传统和现实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创造和发展。既立足于传统文化,又彰显时代特色;既融合中国特色,又吸收国外发展成果。这些需要文化传播者结合自身专业素养,探讨、形成、完善文化表达方式,呈现出文化发展的繁荣景观。通过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来强化传播者的使命意识,并付诸行动,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文化软实力建设主体呈现出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发掘和研究将产生巨大影响。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民大众为人处世及价值诉求所做出的指引,无疑会提升群众的传统文化素养,形成稳定和谐的文化发展生态,有助于文化发展具体路径的现实实践,推进党领导的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与世界同行[6]的文化强国建设。

四、结语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软实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完善。一方面,前者的当代发展能够促进后者的显著提升,加快文化自信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后者的提升可以促进前者更好地展开,结合传统,探索文化发展的现实路径。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方面的突出特质,促进文化软实力的健康稳步发展。在文化发展进程中,要注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软实力二者共同发展,以提升文化建设的影响,进而推进文化复兴步伐。

猜你喜欢

实力中华传统
见证创新实力的跃升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