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质量检验监测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2-12-07王彤雯吕朝辉贾立玮

现代食品 2022年8期
关键词:粮油粮食实验室

◎ 王彤雯,王 宠,吕朝辉,贾立玮

(1.秦州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甘肃 天水 741000;2.天水市粮油防治检验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0)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持续增强,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裕,物质基础坚实,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粮食安全认识的提高,我国的粮食安全已从数量安全向质量安全转变,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营养”的方向发展。自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实施以来,我国已形成了“机构成网络,检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的检验监测机制[1]。目前,虽然我国粮食质检体系建设已趋于完善,但检验检测样品数量较少,检验检测人员整体水平不高,检验环境尚不满足标准化实验室要求,检验检测保障无法满足目前现状,实验室管理系统不完善等已成为粮食质检体系的突出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供科学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切实保障检验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1 粮食质量检验监测工作现状

粮食质检机构是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力量,在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中发挥着重要技术支撑作用。自“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2018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设立优质粮食工程项目,至2020年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的质检体系建设[2]。市级质监机构在“十二五”规划的资金扶持基础上提升建设项目,用于扩展卫生及品质检测业务;县级质检机构为新建机构,配置原粮、植物油等质量指标检验的基础仪器设备。粮食质检体系项目的建成,极大提高了粮食质量检验监测的硬件水平。

2 粮食质量检验监测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检测样本数量少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一些省份大多以经济作物为主,粮食种植面积少,产量低。因此粮食质检机构的任务只局限于库存粮食质量检验、品质检验、出入库把关检验、开展新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以及安全监测等方面,开展委托检测的任务量较少,每年检验样品数量不多,检验工作不集中,人员、耗材等资源浪费严重。

2.2 检测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人员缺乏

检验检测工作对从事检测的人员专业素养要求较高,但现阶段检测人员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一般县级质检机构从事检验监测人数较少,且人员工作内容不固定,大多兼职其他工作,无法专门从事检验监测工作[3]。②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较低。配备相关专业研究生较少,本科以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且专业不对口,大多为非食品和化学专业,导致培训难度较大。另外,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扦样人员在样品扦取过程中易导致取样不均、没有代表性;仪器操作人员对于一些精密仪器无法操作或操作不熟练,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设备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操作,造成设备闲置现象存在。

2.3 实验室资源配置尚不满足

①实验室硬件设施及药品耗材无法保障。部分质检站是在原有办公室基础上改造成实验室,上下水、电路、气路都是后期铺设改造的,很难满足原子吸收、ICP-MS等大型仪器的安装条件,且无法达到实验室标准要求的实验环境条件,存在一定的实验室安全风险和隐患。另外,仪器设备更新轮换及业务开展需要的标准品、试剂、耗材等采购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4]。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检验监测方法的不断更新,一些项目新检测方法所需的前处理设备已不能满足新检测方法的需要,不能及时更新配备快速、全面、安全可靠的提取和净化设备,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限制了检测规模。②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成本较高。一般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设备高达20万~30万元,基层实验室尚未配废弃物处理设备。因此一些实验室将废液收集起来,委托专业危废处理单位进行集中处理,一方面增加检测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降低了工作效率。

2.4 检验监测能力不高,相关标准有待完善

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形成后,粮食质检的硬件水平已得到大幅度提升,但还有部分短板需要继续改进。例如,一些县区级质检机构尚未取得资格认证,未达到标准化管理的实验室要求,检验监测结果准确性无法保障。部分质检站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不齐全、检测人员数量少且水平低,只能进行质量指标的检验,无法开展卫生指标的检验[5]。另外,检验监测国家标准是开展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基本保障,现行粮油检验监测标准基本能满足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的需要,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①部分标准修订不及时[6]。例如,目前小麦粉执行国家标准为GB 1355—1986[7],已经35年未进行更新,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推进以及对食品营养的认识不断提高,标准规定的部分指标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广大消费者的需求。②检测标准质量不高,影响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如GB 5009.111—2016[8]第二法中,国家标准规定用到的三角瓶为100 mL,而需要加入的提取液、样品以及聚乙二醇等总量超过其容量,检验人员无法完全按照国家标准开展检验工作。③标准宣贯力度不够。由于粮食检验监测机构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化管理,有些检验机构对更新的标准查新不及时,宣传贯彻力度不够,导致检验监测人员未能及时学习新方法、新技术,影响了新检验监测标准的实施,从而影响检验监测结果。

2.5 实验室管理不到位

实验室软件管理不到位,大部分粮食检测实验室尚未实现网络化管理。管理缺乏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样品的接收、登记、通知单、流转卡、检验检测报告的出具与留存,实验耗材出入库登记、领用,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期间核查等均采用人工书面登记管理尚未实现智能信息化管理,程序烦琐且效率不高,易于出错,对报告查询、药品耗材领用记录核对造成不便。实验室电脑不能很好发挥作用,无法实现数据查询共享,实时动态记录实验室各方面变化。

3 粮食质量检验监测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对粮食质检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粮食质检机构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针对性地提出其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进一步完善粮食质检机构,保障居民饮食从餐桌下到餐桌上的安全。

3.1 增加样品种类及检测参数

①在原有的检验检测数量基础上,通过加强本地区新收获粮食(小麦、玉米等)依据质量调查、品质测报、食品安全指标检测,摸清区域内新收获粮食各项指标数据,为指导农户科学种植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②按照储备粮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入库粮食逐车检验任务,粮食入库后按照验收标准中检测指标,确保质量、品质、卫生指标检测全部符合标准要求;轮换出库前,检测合格后再进入口粮市场。③增加检测产品品种。如玉米、高粱等杂粮类以及大豆、油菜籽等油脂类样品的检测,还可以扩展至成品粮小麦粉、植物油等的检验检测,同时扩展检验检测能力参数,增加主要食品安全指标检验检测项目。

3.2 培养专业质检队伍

当前,粮食质检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后备人才培养难度较大。为提高粮食质检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放心的粮油产品,必须要组建专业质检队伍。①壮大检验监测队伍,通过岗位设置和政策扶持,引进食品或化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壮大检验监测队伍,提高检验监测团队的整体专业素养。②加强技术培训。派专业人员赴上级检测机构进行技术实操学习;参加各级能力验证及比对考核、激发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打造合格的粮油检验团队;加强粮油检验互联网课程培训,使基层粮油检验员获得高质量的检验技能培训,提高粮油检测能力[9]。③加快检验监测机构资质认定。粮食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资质认证后,依据相关标准或技术规范,利用粮油检验监测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可专业从事粮油检验监测活动,保障检验监测结果真实、可靠。

3.3 不断整合优化资源

①将市级检验机构做大、做强。通过资质认证、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监督检查、比对考核等质量控制达到标准化实验要求,主要进行粮油品质以及卫生指标的检验监测。②县级机构作为基础保障。县级质检机构由于人员、仪器设备等限制因素,无法深入开展品质及卫生指标检验,因此主要以质量检验、扦样为主,真正实现检验监测资源的最大化利用[10]。③建成区域试剂标品调配机制。加强与区域内食品药品检测部门,农产品检测部门的合作,选择用量少、易过期的试剂、标准品进行网络化调度,实现实验室间资源共享,降低实验室耗材采购成本,减少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负担。

3.4 提升质检能力,完善相关标准

加快推进检验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督促其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粮食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资质认证后,依据相关标准或技术规范,利用粮油检验监测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手段和专业技能,可专业从事粮油检验监测活动,保障检验监测结果真实、可靠。

虽然我国粮油标准体系在不断完善,粮油标准呈现快速增加的态势,但当前我国粮油标准总量为660项(不含食品安全标准),现行的粮油标准体系仍然无法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特别是缺乏一些快速检测标准,如真菌毒素的快速检验监测标准。为弥补现有检测标准程序烦琐、检测成本高的不足。我国应采取一系列标准制定修订措施,充分发挥科研院所职能,各级检测机构协调配合,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增加产品质量标准、规范检验监测依据标准,为检验检测行业提供依据保障。

3.5 加强实验室管理

①实现粮油检验自动化。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检验监测效率,优化检验监测技术,节约检验成本,缩短样品处理时间。②引进专业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各级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根据实验室管理规范要求,制定规范的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作业指导书,可以从制度层面严格管控每一项检验检测活动,通过对质量控制计划、能力验证计划等八大计划的管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在实验室管理软件模块中加强仪器设备管理规范,检验检测人员完全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规范,避免因操作过程人为失误导致仪器设备的损坏情况发生,也能保障仪器的精准度。质量负责人通过设置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期间核查、维护保养等信息提醒,设备管理员可根据提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期间核查、检定校准等操作,保障每项工作按计划、按时限进行。在日常样品检验数据采集的过程当中,可通过扫描获得样品信息,让采集系统变得简单,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实验室抽样,统一规范实验过程记录保障一手数据真实性,使实验室样品信息绝对保密、实验数据公正。③构建粮油检验信息化平台。构建粮食质量安全数据,基于地区、品种、年代和参数等条件的数据分析手段,发挥数据的最大使用效率,提高数据的利用率,构建互联网局域网平台,使同行人员得到数据共享。按照“规范管理、收集数据,提高效率、服务客户”的原则,提高检验监测机构的社会地位和公信力,适应监管部门和社会对新时代粮油检验监测机构的相关需求[11]。

猜你喜欢

粮油粮食实验室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那些教我们珍惜粮食的金玉良言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