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改革和提升教学效果的探索
2022-12-07杨开玉洁
杨开玉洁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1400)
《食品生物化学》是贵州食品工业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里面涉及了生物化学、有机化学、食品科学,以及营养学等内容,是以化学的方法来研究物质性质以及物质在生命体中发生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联系紧密,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有很大差别,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升教学效果进行了积极探索。
1 高职《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化学基础薄弱
目前,学院高职学生人数多,生源多样,来源包括:普高、中职直升高职、自主招生,以及扩招学生(企业专班、退伍军人、高素质农民工)。这些学生普遍存在化学基础知识薄弱,甚至有的同学之前从未接触过化学学科。他们对化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兴趣、自信心、积极性和热情,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弱[1]。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弱,在课后又没有及时复习整理,每天浑浑噩噩,抱着混日子混文凭的心态进入学校,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因此,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1.2 教材内容编排传统
现有的《食品生物化学》的教材中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水分、矿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氨基酸、核酸、酶、色素和物质代谢和调节等,这些教学内容主要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删减版本,知识体量大,涉及内容广,知识结构复杂,难度较高,在学习之前应该要有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而我们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薄弱,更不要说学习过有机化学了。如果一开始上课就按照教材内容进行,那么在学习物质理化性质内容时学生只会觉得一头雾水,学不明白,更加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使他们逐渐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从而减弱教学效果。
1.3 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辅助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特点,它让教学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2]。现在教师进行教学时都使用了多媒体手段,但仍然停留在播放PPT或者视频的阶段,没有利用好已有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导致教学内容切入生硬,知识点之间没有连贯性和相关性。而且还是以教师主导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1.4 实训室建设不完善
高职院校和本科教育的目的不一样,本科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而高职院校注重的是对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岗位要求的各项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应当注重学生各方面技能的培养。在《食品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授课过程中将会设置大量的实验,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实训室数量较少,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进度。同时实训室中设备配置不完善,以及仪器数量较少,导致在进行实操教学时出现多人使用一套仪器的情况,使得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有的同学上手操作的机会减少,得不到大量的练习,这样的情况会使教学效果不理想。
2 提高《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2.1 基础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现在的课堂已经不再适用一套式教学方法。在对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之前,任课教师应先调研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是否具有相应的化学基础知识,然后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不但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减轻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班级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那么在掌握概念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则需完成更高一级的对知识迁移和应用的教学目标;如班级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那么着重强调掌握基础概念和实验技能,积累学生信心,后续可以尝试提高教学难度,激发学生挑战困难的欲望和进一步探索学习的激情;如班级学生整体知识水平较差,那只需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概念和实验操作即可。
总的来说,在教学中实施基础教学和分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时,教师首先要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知识薄弱点以及个性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差异性,才能进行有效教学,因材施教。其次,在了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将班级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甚至在一个班级之中还要再次进行教学分层。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知识难度,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完成教学后,能让学生不管是在知识领域,还是实验技能方面,都能有所提高,有所收获,就是提高了教学效果。
2.2 优化课程内容
在了解熟悉《食品生物化学》教材的内容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知识难度,使其更加适合高职学生,并将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让教学内容的逻辑更加清晰。
由于《食品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是以化学的方法手段来进行研究的。首先,在课程一开始就应加入有机化学的基础内容,了解什么是有机化学,以及生活和学科专业中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为后续物质和代谢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根据学科要求侧重不同方向知识点的教学。食品工程系涉及到该门课程的有酿酒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专业,在教学时,根据专业特性和培养方案在完成基础概念讲解以后,知识迁移与应用部分会分为两个主要方向:酿酒技术更加侧重物质代谢,而食品质量与安全更加注重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同时,因为学生基础较弱,需要适量降低教学难度,遵循“适用”和“够用”的教学原则。最后,根据逻辑体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在课程中除了介绍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理化性质之外,每一种物质的代谢也是重中之重,但教材将物质代谢章节设置靠后,相关的知识点割裂,学生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可以重新把教学内容调整为糖类、糖的分类、糖的理化性质、糖在食品中的应用、糖的代谢,将相关知识归类,逻辑更加清晰完整,避免出现学生学了就忘从头再来的情况。教学中优化课程内容既能让学生听懂,学到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又能为他们继续学习积累自信。
2.3 提升教师教学的能力
2.3.1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化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各大高校逐步深化信息教育改革。信息技术的引入催生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信息化网络课程形式,集图、文、声、视于一体,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在线共享[3]。教师进行教学时,不能只局限在使用PPT和视频的教学方式,要利用好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如超星学习通、慕课、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制作微课,用较短的时间讲解一个知识点,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可以在平台上上传电子课件、教学资源、相关视频和习题等内容,以便学生做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以在平台上发布任务,将任务完成情况记入总评成绩,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现在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多,网络资源又非常丰富,教师应利用资源及时更新相关专业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和教学技能,提升自己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利用能力,全方面提升教学效果。
2.3.2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进行线下教学时,教师要不光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可以使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适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例如,在学习酶的内容时,在平台上完成课前预习,完成小任务;课堂中教师首先讲解酶的相关性质,在学生对该物质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将相关的酶性质实验的探索布置给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根据要验证的性质自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每组使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期间教师需对每组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中存在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学院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已经学习过无机及分析化学,那么在讲授矿质元素的章节时,教师会设置矿质元素自学汇报的实践项目。同样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每一小组选择一个或两个矿质元素进行了解学习,课下利用多种手段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最后进行汇总。同时鼓励学生制作PPT来展示学习成果,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教师进行点评打分,并将成绩计入期末考评。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让每一位同学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较多,有些来不及在课堂上讲授的章节,如色素,教师则会布置综述性小论文,以写论文的方式对该章节进行学习,同时提高学生收集资料、查找文献、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教师对每个人的论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打分并计入期末考评。
因为高职学生的特性,教师进行教学时更加不能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方向,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为主,唤醒课堂活力,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新思想、新技术的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否则不仅教师授课疲惫,学生也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2.4 重视实验技能培训
掌握相关技能是高职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于酿酒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食品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中熟练掌握实验技能是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
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将理论与实操的内容占比重新做调整,使实操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课时中占到60%以上,强调以实操为主的教学理念。在设置实验时,教师应注重实验内容与教学知识的相关性以及可操作性,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验内容应当对应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将课堂中学习的基础知识运用于实验中,在基础知识中了解实验方法,在实验中领悟基础知识。同时,设置实验时要基于实验室现有的教学条件,不能空画大饼,以致实验无法开展。在实操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树立起实验室安全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培养严谨细致的科研态度,能规范使用仪器和试剂,做到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学会反思实验优缺点。针对专业,同一门课程在设置实验时实验内容也需要根据专业要求做出调整。对于酿酒技术专业的同学,需要在实验中掌握糖、脂肪、蛋白质、氨基酸、酶等物质的理化性质以及检测方法;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同学,除了掌握以上几种物质的理化性质和检测方法之外,还要掌握有机化学中常见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为接下来食品理化检验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技能培训是高职教育的重点,不能说重视技能培训就是不重视理论教学,有效教学是将两者相结合相辅相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以及遵循“适用”和“够用”的原则。
2.5 优化教学评价方法
优化教学评价方法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过去的教学评价是以考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主,忽视了高职教育中重要的实操技能部分。学院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注重侧重对实操技能的培养,在学期末进行教学评价时,将实验技能的掌握列为重点考核项目,弱化了理论考察力度,突出技能培养。在食品生物化学的学习中,期末考评内容包括平时成绩、理论知识测试、实验技能评价和奖励加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比10%,理论知识测试占比30%,实验技能占比70%,奖励加分则是根据学生在实验中对仪器操作的掌握和实验完成情况给予的奖励机制。通过实施综合性的考评方法,相比较单一的考评,综合考评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能激发动手操作的热情,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起到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3 结语
时代在变化,新时代背景下对高职教育也有新的要求。“教学相长”体现的是教师在不断更新教法的同时也是在学习进步的过程。学生在变化,那么教学当然不能一成不变。食品生物化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在教学时深刻体会到课程的教学难度,而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和完善,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合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