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游饮酒诗与金华酒文化开发研究

2022-12-07何美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石洞东阳黄酒

何美英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浙江东阳 322100)

金华一带酿酒与饮酒的风行,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唐代时期,金华民间的酿酒技术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吴越王钱鏐时,金华酒为定制的贡酒。宋代金华酒业发达,元代金华酒已成为名酒。南宋大诗人陆游不仅爱饮酒,也会自己酿酒,从陆游现存诗歌中得知他是一个地道的酿酒大师。他曾酿过松脂酒,如“松脂酿酒石根醉”是《杂题》中的记载,也酿过诸如桑葚酒、药酒、桂花酒、蜜酒等。陆游与东阳石洞书院关系密切,他与金华酒有关的饮酒诗共7 首。就数量言,这算不得什么,但直接以一个地方酒名入题,这在陆游的诗作中是不多见的。在《石洞遗芳集》中收录的陆游的众多诗歌,以高举酒文化大旗而独树一帜,为南宋金华酒的精酿和酒业繁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1 陆游饮酒诗的文化价值

陆游作为现存诗歌最多的诗人,不仅喜欢写诗,更喜爱饮酒。在他浩瀚如海的诗歌中,与酒有关的诗篇不胜枚举。在《剑南诗稿》中,多有咏酒诗、饮酒诗、醉酒诗,或只言片语,或通篇醉酒诗。肖春兰在《陆游饮食诗歌研究》一文中指出酒在陆游的饮食诗中出现了1 300 余次。据笔者初步统计,在《剑南诗稿校注》中以酒入题或醉或饮的诗篇共有380 余首。陆游诗歌中酒的高频率出现,足以说明宋代酒文化的繁荣及陆游对酒的喜爱。

1.1 宋代酒文化的繁荣

宋代酿酒业在继承先辈的基础上得到空前大繁荣。学者李瑞华在《酒与宋代社会》一文中曾指出宋代有大量有关制曲酿酒技术的著作,朱肱的《北山酒经》是其中的代表作,对当时乃至后代的酿酒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范成大的《桂海酒指》、苏轼的《东坡酒经》、窦革的《酒谱》、林洪的《新丰酒经》和李保《续北山酒经》这些著作在当时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宋代的酿酒业十分繁荣,上至皇宫,下至村寨,酿酒作坊,星罗棋布,分布之广,数量之众,都是空前的,因此酒税也是政府的重要财源。陆游不仅爱饮酒,也会自己酿酒,从陆游现存诗歌中便可得知他是一个地道的酿酒大师。他自己曾经酿过松脂酒,如《杂题》中记载的“松脂酿酒石根醉”,也酿过桑葚酒、药酒、桂花酒、蜜酒等。黄酒酿造的时间非常讲究,陆游在《杂感》中指出“十月可酿酒”,冬季酿酒,是黄酒的必备条件,也代表着一种黄酒文化。黄酒在冬天酿造可以延长黄酒中微生物的发酵时间,使得粮食中的精华最大限度地进行转换,让黄酒更加的富含营养。冬酿黄酒在次年的夏季完成发酵,整个发酵过程持续半年之久,这是任何酒类都无法比拟的,这也是黄酒养生功效的主要原因[1]。陆游酿酒非常执着,他在《谴怀》中写道:“贫犹能酿酒,病不废游山”,即使家境贫寒,酒是不能离身的。作为地道的酿酒大师,陆游不仅四处收集和学习酿酒的技术方法,并且积极的改造酿酒技术,不断酿造新的美酒。陆游一生曾在多个地方任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酿酒方法,勤奋的陆游不仅学习了当地的酿酒方法,同时把已经习得的酿酒方法也在当地传播了开来。因此,陆游对美酒的传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酒文化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1)借酒表情。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先生曾在《陆游小传》 中指出陆游的爱国情绪渗透在生活的任何物件中,只要他眼之所及(如普通的几朵花、一幅画),耳之所闻(如雁叫声),喝几口小酒后,他的爱国情绪就会涌上心头,付诸笔端,甚至会弥漫在梦境中,这种特色在其他人的诗集中是很难找到的。在众多物品中,酒是作者尽情抒发爱国情的有效媒介[2]。在陆游的饮酒诗中,通过饮酒来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情怀比比皆是,如《醉中感怀》中写道:“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如《忠州醉归舟中作》中写道:“不堪酒渴兼消渴,起听江声杂雨声。垂首道涂悲骥老,满怀风露觉清蝉”;如《前有樽酒行二首》 其二中写道:“丈夫可为酒色死,战场横尸胜床笫。华堂乐饮自由时,少待擒胡献天子”。爱国诗人陆游是多么希望在沙场上一展抱负,但是现实生活总是不尽人意,他只能在梦中,在酒中寻找那个真正的自我。中国文人士大夫对酒情有独钟,以酒为伴,借助酒力抒发情怀,并留下飘着酒香的名篇佳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普遍现象,陆游就是其中的典型。

(2)以酒成礼。在陆游的饮酒诗中通过以酒表情外,也有一大部诗作体现着以酒成礼。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称号,红白喜事、拜师学艺、祭奠祖先等各类人生礼仪中,哪一样都不能离开酒,礼仪与酒如影相随。另外,各个节日都离不开酒,每逢佳节倍思饮,有酒的助兴才有节日的氛围,才能体现社会礼节。在陆游的诗歌中,酒在各个节日中也频频出现。在《建宁重五》中写道:“霏微入户黄梅雨,磊落堆盘碧筒黍。病来一滴不饮酒,但嗅菖蒲作端午。”诗人是多么希望在端午节能喝点酒,体会一下节日氛围,无奈身体不允许,只能闻闻菖蒲了。“屠苏煎酒代椒觞”,这是诗人在《除夕》中的描述。除夕之夜,饮屠苏酒,那是有传统的,饮屠苏酒始于东汉,《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诗人在除夕之夜,一边喝着屠苏酒,一边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3]。陆游在《秋社》中这样写道:“明朝逢社日,邻曲乐年丰。稻蟹雨中尽,海氛秋後空。不须谀土偶,正可倚天公。酒满银杯绿,相呼一笑中。”在诗歌中,陆游描写的是庆秋收时的一派喜悦景象,通过饮酒更增添其喜庆的氛围。在这些诗句中,我们看到诗人就是一个平易近人的邻家老农。他饮着小酒,过着平凡而又朴素的生活,没有报国无门的愁绪,有的只是看透世俗后依旧对生活的热爱。酒成了俗世生活的媒介,它是那么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是一切世俗生活的润滑剂。

2 陆游饮酒诗的金华酒元素

2.1 金华酒的历史

邵法都、商理政认为,纵观金华酒的历史,悠久而古老。据考证,金华地方酿酒起源至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距今已有2 500 余年的历史。由于金华独特的地理环境,优美的水质,加之各代酒师代代相传的精湛的酿酒技艺,使金华酒成为风味独特、品质超群的美酒佳酿,并受到历代的推崇和赞誉。蒋鹏放认为,金华的酿酒业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中期。金华一带酿酒与饮酒的风气,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唐代时期,金华民间的酿酒技术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吴越王钱鏐时,金华酒为定制的贡酒。在宋代,酒肆林立,酒税成为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饮酒更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风尚。金华酒以东阳酒最为著名。据宋人《事林广记》载,东阳酒在唐宋已露头角。元代金华酒已成为名酒。明代药学家汪颖《食物本草》说:“东阳酒,自古擅名。”《随园食单》中对金华酒的评价也是极高:“金华酒,有绍兴酒之清无其涩,有女贞之甜,无其俗,亦以陈为佳。陆游作为一名酿酒大师兼饮酒爱好者,纵观他的诗歌,笔者发现他与东阳酒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2.2 陆游饮酒诗中的金华酒

《金华市志·沿革》载:南北朝及之前,金华、东阳一带称“东阳郡”,历时300 多年。其后改设“婺州”或“金华府”,东阳成为州、府下辖的县,所以古人把“金华酒”和“东阳酒”相互通称。为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东阳酒即金华酒(见《本草纲目》‘谷’部‘酒’篇)。” 古人对东阳酒(金华酒)的评价甚佳,可见于诗歌,可见于医籍。陆游与东阳石洞书院关系密切,他与金华酒有关的饮酒诗共7 首,主要记载在(明)郭鈇著的《石洞遗芳集》中[5]。

《石洞饷酒》:忘忧自古无上策,欲饮家贫酒杯迮。今朝鹊喜报远饷,未坼赤泥先动色。

鱼长三尺催脍玉,巨蟹两螫仍斫雪。勿言地僻少过从,清风明月俱吾客。驱除二竖走三彭,零落眼花生耳热。陶然酣卧听松声,媿尔公卿足忧责。《饮石洞酒戏作》:酣酣霞晕力通神,澹澹鹅雏色可人。一笑破除垂老日,满怀摇荡隔年春。梅花的的吹初破,杨柳纤纤染未匀。醉倒桥边人不怪,西曹免护相君茵。《东阳郭希吕、吕子孟送酒》:山崦寻香得早梅,园丁又报水仙开。独醒坐看儿孙醉,虚负东阳酒担来。《谢郭希吕送石洞酒》(在《剑南诗稿中》又名《石洞新酿》):从事今朝真到齐,春和盎盎却秋凄。色如夷甫玉麈尾,价敌茂陵金褭蹄。瑞露颇疑名太过,橐泉犹恨韵差低。山园雪後梅花动,一榼常须手自携。初寒思小饮,名酒忽堕前。《偶得石室酒独饮醉卧觉而有作》:素甖手自倾,色若秋涧泉。浩歌复起舞,与影俱翩僊。一笑遗宇宙,未觉异少年。诗人不闻道,苦叹岁月迁。岂知汝南市,自有壶中天。河洛久未复,铜驼棘森然。秋风归去来,虚老玉井莲。

《石洞遗芳集》共收录了5 首与石洞酒相关的诗歌,就数量言,在陆游浩瀚的诗歌中这算不得什么,但直接以一个地方酒名入题,这在陆游的诗作中是不多见的。在《石洞遗芳集》收录的众多诗歌中,陆游的饮酒诗以高举酒文化大旗而独树一帜,为南宋金华酒的精酿和酒业繁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3 陆游饮酒诗对当前金华酒开发的价值和意义

3.1 金华酒的品质一流

陆游在这几首饮酒诗中,首先,对当时金华酒中的代表—东阳石洞酒的品质作了详细描述。如“酣酣霞晕力同神,淡淡鹅雏色可人。……醉倒桥边人不怪,西曹免护相君茵。”(《饮石洞酒戏作》)可见,当时的石洞酒,酒力过人,喝几口酒叫人晕晕地酣醉,甚至醉倒在桥边,听那桥下的潺潺溪流声,也是浑然不觉的。这说明当时金华酒的酿造技法远胜当时的绍兴酒。而且,当时的金华酒已经有了上色工艺:“淡淡鹅雏色可人”。当时金华酒的色泽是淡淡鹅黄色的,这比当时绍兴酒胜了一筹,当时的绍兴酒是没有淡黄色的:“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游西山村》)。正因为当时金华酒具备了这样的上乘品质,所以生在酒乡绍兴的大诗人、黄酒爱好者陆游,才对金华酒有了无限的期盼:“独醒坐看儿孙醉,虚负东阳酒担来。”

其次,也是最关键之处,陆游不但再三强调金华酒的品质(酒力与酒色),还指出了金华酒之所以好的秘诀,在其《石洞新酿》诗后,他自注道:“桂林瑞露得名甚盛,歧山橐泉价冠秦蜀。然失之太劲皆不可望石洞者也。石洞泉制酒最清冽,故放翁有取也。”“桂林瑞露”“歧山橐泉”是当时南宋名满全国的名酒,但陆游认为它们皆不及石洞酒。而石洞酒之所以好,全在于石洞泉的清冽。也就是说石洞泉水,才是石洞酒品质的最根本保证。如现在的绍兴黄酒好,全依懒其一脉独得的鉴湖水。南宋时期,鉴湖逐渐湮灭,水质源和水质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后来鉴湖才被绍兴人日益重视起来,又有了《鉴湖水系保护条例》,因此,绍兴酒品质才因鉴湖水质的提升而逐渐好起来。因此,陆游在这里触及了酿酒最根本的问题—水质!由此,提醒我们当代金华酒的品质提升之关键,就是找到上乘的水源,并加以严格保护。这是提升金华酒品质的根本路径[6]。

3.2 金华酒的开发

金华酒以它的品质取胜,一直以来都是黄酒中的佼佼者,它曾在全国评酒会上评为优质酒,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直到1989年,风光了千余年的金华酒以寿生酒为代表,还名声在外,能与绍兴酒一争高低。然而,进入21世纪,金华酒被绍兴黄酒远远抛在身后。2014年,绍兴黄酒总产量为97.92 万吨,总产值55.68 亿元,销售收入52.77 亿元,而金华黄酒2014年总产量却只有1.6 万吨,总产值1.3 亿元,销售收入仅为0.94 亿元。1989年,金华全市有酒厂80 多个,年产量在4 万多吨,2014年减少到了21家[7]。调查表明,金华酒的品牌形象一直在衰弱,导致金华黄酒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目前,金华仅义乌丹溪酒业主营中高端黄酒,拥有8 项专利。2010年“义乌丹溪酒”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而大多数酒企主营袋装料酒,或生产代加工原酒为主,金华黄酒已沦为低端黄酒的代名词。

面对金华酒当今的这种局面,通过对陆游诗歌的分析,笔者认为需要在3 个方面进行与时俱进。即金华酒的酿酒技术、包装及品牌营销。首先,现在的东阳酒,产业化的不多,其中浙江东阳市东龙酒业成为当今东阳酒的行业翘楚,由吕姓子孙经营,据相关史料记载吕敏湘的祖先吕子益就是曾经给陆游送东阳酒的人。1992年,东阳市酒厂、湖溪酒厂、巍山酒厂合并组建东阳市酿造总厂,吕敏湘出任厂长。由于时代的变迁,酿造总厂现已经变更为东龙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是由吕氏子孙吕敏湘担任。但是,即使是有这样的龙头企业,东阳酒的酿酒技术方面还是比较传统的,在技术投入和产品研发方面还是有待提高。在东阳的农村,酿酒技术口耳相传,只要有原材料,家家户户都是会酿酒的。如果酿酒技术千年不变,东阳酒的品种和口味就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8]。现代东阳人依然保持坐月子期间喝黄酒的传统习惯。有些不会饮酒的妇女就用要鸡蛋核桃酒补身体,这款补品的关键原料就是上好的黄酒。因此,笔者认为,如果把鸡蛋核桃酒进行产业化生产,通过高科技的包装,把鸡蛋核桃酒这种酒精浓度不高的酒品推广为老少皆宜的养生饮料类产品,不仅能够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需求及养生需求,同时有利于拓宽东阳酒的市场[9]。

其次,东阳酒要与横店影视产业的品牌相结合。横店影视城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东方好莱坞的美誉。东阳酒文化可以借助横店影视城的品牌进行宣传。如以东阳酒为素材,拍摄一部相关的影视作品,充分挖掘东阳历代的酿酒大师及东阳酒的品种,同时进一步发挥名人效应,以东阳酒为主线,把爱饮东阳酒的文人墨客贯穿于影视作品中[10]。通过类似的影视作品,把东阳酒呈现于大众视野中。另外,把位于湖溪镇郭宅村的石洞书院旧址打造成东阳酒博物馆,展览东阳酒的发展历史,东阳酒的酿造过程以及与东阳酒相关的文史材料。郭宅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处处都渗透着浓浓的酒元素,无论是建筑物还是墙绘都洋溢着浓浓的酒文化,非常适合观光旅游及影视拍摄。除此之外,可以举行黄酒相关的文化活动。横店影视城每年有上千万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东阳政府利用这个优势在“五一”或“十一”的旅游高峰期,开展黄酒品鉴大会,邀请世界各地品酒大师及游客品鉴黄酒,把东阳酒文化传递给每位游客[11]。

最后,提炼东阳酒平等、关爱的文化价值进行品牌营销。东阳酒的一大特色就是口感好,营养价值极高,其饮法讲究细斟慢饮,不徐不疾,不温不火,不卑不亢,推崇“品饮”而非“豪饮”。品饮之间充满着尊重、平等、关爱的氛围[12]。在饮酒的过程中,不过度劝酒,讲究适可而止。这其中“度”的把握、“分寸”的强调,显现了历来为国人所推崇的中庸之道。现在社会越来越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东阳酒的文化价值观是符合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价值追求的。东阳酒的文化价值观,是一种精神的关照,是一种人文的关爱。

猜你喜欢

石洞东阳黄酒
古韵东阳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皋兰县石洞小学为例
李全锁:打造黄酒品牌 回馈父老乡亲
黄酒小记
冬季饮黄酒,花样喝法更营养
人大代表约见制度的东阳实践
开启石洞密码
开启石洞门的秘密
一兜橘子
吞噬64条生命的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