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三个历史决议看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
2022-12-07陈金龙
陈金龙
所谓大历史观,就是将历史置于纵深历史长河和宏阔空间背景下来叙事和评价,以求客观呈现历史、科学总结历史,以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习近平在论及中国共产党历史时,要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的叙事和评价,置于中华民族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度来评价,既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也彰显了大历史观作为历史叙事和评价方法的魅力。
一、中华民族发展史视域下的叙事和评价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分四个时期勾勒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阐释了每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历史进程、伟大成就和历史地位,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叙事的新范式。但对四个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只作了定性的表达和叙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未能具体展开论述。
《决议》依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具体阐释四个时期的历史任务、历史进程、伟大成就和历史地位。比如,《决议》将四个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分别界定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四个时期的历史任务既各有侧重,又环环相扣,体现了历史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在评价四个时期的历史地位时,《决议》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来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使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决议》对重大成就的叙述,充分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的统领作用,历史主题为《决议》叙事提供了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
1944年7月,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时指出,“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1)《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1页。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上,中华文明是孕育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底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经过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面貌,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置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高度来评价,在总体评价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时,强调“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在总体评价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意义时,强调“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摆脱了近代以来文明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如此,既彰显了党的百年奋斗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地位,更凸显了党的百年奋斗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域下的叙事和评价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发展、实践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置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高度来评价,彰显了党的百年奋斗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决议》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实践成就的同时,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理论成就,通过三大理论成果、三次理论飞跃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创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三次理论飞跃,集中展现了党的百年奋斗的理论成就,是基于大历史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进行的总结和概括。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议》依据党的十九大以来理论主题的拓展、理论内涵的扩充和理论体系的完善,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理论形态,提升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地位。
《决议》在评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时,提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重要判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华则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精神之中最契合时代特征、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内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定位,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和中国精神发展史上的地位,是基于大历史观得出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开放的理论,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决议》在评价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意义时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这是将党的百年奋斗置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而得出的结论,诠释了党的百年奋斗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贡献。
三、人类文明发展史视域下的叙事和评价
中国共产党既是爱国主义的政党,也是国际主义的政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是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坚持胸怀天下”是党的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决议》在叙述和评价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时,能置于世界历史背景下来审视,将党和人民事业视为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决议》在阐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时,高度评价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事实上,中华文明不仅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诞生,而且为欧洲启蒙运动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38页。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催生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引发了世界历史性变革。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是在国际背景下发生发展的,既借鉴了国际社会的经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也给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决议》在总结四个时期的历史意义时,通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的表达,诠释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世界意义,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在改变中国的同时,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世界格局和趋势。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特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使世界社会主义摆脱了危机、走出了困境,展现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置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高度来评价,断定党的百年奋斗“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这是将党的百年奋斗置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得出的结论。
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是世界性难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从国情出发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通过改革获得发展动力,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智慧。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这是中国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贡献。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全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大党,始终以国际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度来评价,认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开出的文明之花、结出的文明之果,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形态,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是独立自主发展起来的文明形态,是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超越,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引领意义。
大历史观作为一种总结评价历史的视野和方法,是基于历史事实进行叙事和分析,在提升历史洞察力的同时,强化了历史的解释力。《决议》从中华民族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度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进行的叙事和评价,既是历史的再现和投影,也是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决议》是基于大历史观叙述和评价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典范,也诠释了大历史观的运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