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渭南市生猪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022-12-07王亚娟

畜禽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渭南市粪污屠宰

王亚娟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畜牧发展中心,陕西 渭南 714000)

0 引言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对于猪肉及其相关制品的需求与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猪肉在日常肉类消费中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其市场份额占比一直维持在60%以上,足以说明猪肉对于国民日常消费的重要性。生猪养殖业是畜牧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陕西渭南市的生猪产业发展较为缓慢,而非洲猪瘟的冲击,更是对渭南市的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生猪的存栏量、屠宰量等均不容乐观,这就对渭南市的生猪产业链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不断整合升级产业链促进渭南市生猪行业的快速发展[1]。从全国的生猪产业链发展来看,国内生猪养殖已经度过了盲目扩张的时期,并且小规模养殖户以及散养户不断退出养殖市场,整个产业不断向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模式发展,使得众多的集饲料生产、生猪养殖以及相关食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集团成为主流。为全面了解渭南市生猪产业链的发展状况,分析当前生猪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笔者分别从饲料、饲养管理以及屠宰等环节对渭南市的生猪养殖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1 渭南市生猪产业现状

生猪产业是渭南市畜牧养殖主导的产业之一,纵观渭南市生猪产业的发展,已由以前传统的家庭饲养模式,逐渐向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以及科学化的现代畜牧养殖模式发展。虽然传统养殖中投资成本小、准入门槛低的优势逐渐消失,但大型生猪产业集团的出现,通过对生猪全产业链的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产业链中各个环节所存在的市场风险,为其更好地规避风险,长期稳定地获得利益,实现产业可持续化发展提供了可能。近几年,渭南市生猪产业受绿色环保要求与非洲猪瘟疫病的影响,当地生猪养殖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使得生猪存栏量大幅度下降。在全国各地大力恢复生猪养殖、保障产业市场供给等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渭南市的生猪产业正在稳中恢复。

1.1 繁育与饲料

仔猪与饲料是生猪养殖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仔猪的成本可占到饲养总成本的20%以上,而饲料成本则占到了生猪养殖总成本的50%以上,在整个生猪养殖成本中所占比例最高,并且呈现非常稳定的趋势,优化养殖场的繁育体系,建立完善的优质廉价的饲料供应是促进渭南市生猪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2]。目前全市有饲料生产厂家10余家,其中包括渭南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综合型生产厂商,其产业覆盖了包括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以及单一饲料等多种饲料生产模式,可以利用渭南市的粮食生产优势,批量产出大量的饲料,降低了运输、加工等环节的饲料成本。这些饲料生产企业大多以生产禽类和猪饲料为主,猪饲料的生产总量可占到生猪养殖饲料消费额的65%左右。渭南市的生猪养殖企业大多数的年出栏量在100~5 000头,以中小规模的养殖场为主。近年来由于畜牧养殖业的污染问题和当地政府污染防治、环保规划的要求,全市关闭了不符合标准的60余家生猪养殖场,包括多家良种繁育场。其次,受猪肉价格低迷、生猪产能下降等影响,大量的母猪被淘汰,淘汰率占到了存栏量的10%左右。另外,受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全市生猪存栏量进一步下降,随后由于全国生猪饲养量的不断扩增,大量生猪不断涌入市场,使得生猪与仔猪的价格均跌破了成本价,使得全市的生猪养殖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2 养殖技术

几年来,渭南市生猪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猪养殖体系与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其中干清粪以及高压水冲洗等智能化设备广受应用,但在饲养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技术短板,出现了大量的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不良因素,包括良种繁育机制的不健全、品种杂交的优势不显著、饲料转化率较低以及无害化处理和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较为落后等。在生猪的疫病防控方面,渭南市一直非常重视,并且仍在不断探索有效的防控技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集中免疫保护易感动物、进行密切的监测报告等饲养管理制度仍在不断地完善与进步,当前渭南市存栏生猪的免疫密度已经达到了99%左右,并且对免疫的生猪进行血清抗体水平抽检,显示生猪的抗体水平全部达标,全市生猪养殖疫病防控能力显著提高。

1.3 销售与屠宰

养殖场的生猪需要通过市场流通到达屠宰场进行屠宰后,才可进入供给终端的销售场。但生猪流通销售的中间环节,包括了生猪的养殖管理环节、物流运输环节、屠宰加工、终端销售等众多环节。一般情况下,经过屠宰的生猪,其肉类产品大部分会通过普通市场进入到终端消费者口中,还有小部分会进入到肉类产品加工环节。当前,渭南市的肉类食品冷链供应厂家、肉价产品加工厂和肉类品牌数量比较少,均不足10家。全市依法取得生猪定点屠宰的企业仅有20家左右,以小型的屠宰场居多,并且这些有资质的屠宰场大多集中在城区附近,乡镇基层基本没有。同时大部分的生产企业仍处于半机械化、半人工化的状态下,加工水平较为粗放,深加工的水平不高。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产业链不完善

当前渭南市缺少大型的全产业链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大多数的中小型养殖场的建设标准相对较低。首先是资金短缺对中小型养殖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主要制约,特别是中小型养殖场的资金紧张、流通性较低,贷款难度较大,土地资源较为短缺,刚开始投入建厂时的资金有限,使得养殖场整体的建设标准下降。其次是大多数的中小型养殖场规模化程度不够,证件不齐全,无法达到国家养殖补贴的要求,也就无法享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再次渭南市大部分生猪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养殖厂内的设施设备不齐全,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上游的饲料、饲养环节与下游的产出加工环节没有形成稳定有效的利益联合机制,导致整个产业链不完整,市场核心竞争力较弱。另外,渭南市内的屠宰场有一部分仍然存在布局不合理,食品质量安全不达标等问题,特别是在乡镇基层没有定点屠宰场,容易出现私屠滥宰的现象[3]。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生猪养殖、屠宰与加工等环节无法有效衔接、监管,并且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绝大多数的饲养企业或者养殖户没有能力与技术搭建生猪追溯体系,使得整个生猪产业链的监管力度非常薄弱。渭南市的生猪产业链大多处于上游以及中游,下游的肉类产品开发、深加工以及副食产品的利用厂商较少,产品的创新性较低,高端的猪肉类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存在极大的市场空缺。

2.2 组织管理力度不强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都对畜牧兽医工作非常重视,但在乡镇等基层仍然存在人员、资金不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过关,或者流动频繁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渭南市基层的畜牧兽医与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进展。当前渭南市的畜牧兽医组织管理机构队伍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知识,由上一级抽调人员下乡工作,但上级机构仍然存在多年不进行人员招聘供给的问题,导致畜牧兽医工作队伍老化断层,力量薄弱。在实际工作中人才短缺与动物卫生监督、检验检疫以及疫病防控的工作要求矛盾重重。

2.3 养殖技术有待提高

在实际的生猪养殖工作中,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殖地点的选址、建设、配备设施设备、良种繁育、饲料搭配管理、无害化处理以及动物疫病防控等多方面的技术配合,各个环节均对资金以及专业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渭南市当前除了一些大型的生猪养殖场具备技术积累、专业人才以外,大多数的小型养殖场都缺少合格的技术人才,在良种处理及饲料搭配方面过于依赖于上游供应商,无自主生产的能力,无公害化处理以及免疫防控自主性薄弱,完全依靠当地政府扶持进行,日常的饲养管理较为粗放,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此外,渭南市政府在技术推广方面也存在不足,新设备、新技术无法得到及时的推广与应用,动物疫病防控与卫生监督人员、资金不足,特别是基层的动物卫生监督与疫病防控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很难适应当前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

2.4 环境污染问题难以全面解决

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会产生粪污、水污等大量的污物,对外界生态环境造成水体、空气、土壤以及生物污染。生猪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难以全面解决的养殖业难题,但随着现代大型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猪养殖体系与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其中干清粪以及高压水冲洗等智能化设备可以有效降低粪污等造成的污染。但在渭南市的乡镇基层中小型的养殖场较多,这些养殖场由于资金不足,不具备科学的粪污处理系统,多采用简单的粪污堆放发酵处理,粪污的处理与利用成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能有效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此外,渭南市的生猪养殖零散养殖户居多,较为分散,规模化的程度不高,不利于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以及规范化饲养的搭建,给监管造成了较大的难度,有的养殖场即使配备了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等,仍不去科学地使用,依旧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

2.5 产业链的各环节缺乏规范化

首先是生猪的养殖环节中小型猪场较多,分布过于分散化,不利于相关部门的监管。其次,这些猪场在饲料、兽药以及免疫接种等环节无法进行追溯,无法保证猪肉及其相关制品的安全性。另外,渭南市具备屠宰资格的厂商较少,大多集中在市周边,基层基本没有,并且屠宰场的规模较小,各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不够,管理水平不高,给生猪及其相关食品造成极大的隐患。同时,由于近两年生猪养殖行业不断遭受打击,使得生猪的养殖量不断下降,随着“禁抗”和绿色养殖观念的提出,兽药的使用量也在不断降低,使得兽药的经营利润不断下降,也导致渭南市不少兽药经营厂商退出了产业链体系[3]。

3 思考与建议

3.1 健全产业链体系

为促进生猪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渭南市政府应根据当地的粮食加工、畜产品加工产业的企业特点,提高对相关企业的产业扶持,积极培育当地的规模化养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渭南市的资源优势以及产业优势,推动当地农业与畜牧养殖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同时政府可以积极引入一批符合当地发展特色的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建设生猪养殖企业与屠宰场的标准化示范基地,打造一个当地生猪行业养殖发展的模板,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积极引导当地规模较大的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向创新与深加工方向转化,积极调整各生产要素的搭配,努力搭建起一个集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经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模式,使生猪产业链进一步延长,确保各企业的利益。另外,还可以通过打造畜产品加工园渭南市区等项目,依托当地生猪产品主产区的优势,积极推进猪肉及相关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以及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企业的发展。

3.2 科学养殖,助力产业升级转型

当前的中小型生猪养殖企业,大多缺乏专业的人才,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中存在很多漏洞,不利于中小型生猪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与转型。当地政府部门与养殖企业应加大“产学研推用”一体化的养殖模式探究,当地养殖企业可以加强与陕西省各大农林院校或者科研院所,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的合作,引进并大力推广新的养殖理念、技术、以及加工工艺,助力生猪养殖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同时加大对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创新探究,努力向实际解决养殖污染问题,减轻环境压力的方向发展。在动物疫病的防控中,应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猪蓝耳病等重大和难以彻底清除的疫病的防控,做好日常的清洁消毒工作,净化生猪养殖的环境。进一步推进与完善工作人员的培训体系,指定符合当地养殖需求的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定期开展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加强技术型从业人员的储备。

3.3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加强渭南市政府的防控监管力度,尤其是对重大动物疫病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抽检工作,健全动物疫情的上报体系,加强生猪养殖、屠宰、食品加工以及无害化处理等动物疫病的信息监管。提升各畜牧兽医部门和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完善相关检测设施设备的配置与技术水平更新,增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畜牧兽医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条件,提升各养殖企业、兽医检验检疫部门的检测能力。其次还应加大基层畜牧兽医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扩大基层的人才队伍力量,提高基层畜牧兽医部门的监督管理能力,定期开展基层技术人员培训,切实做好养殖、运调以及屠宰加工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

4 结语

本文对陕西省渭南市的生猪产业链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并列出了渭南市生猪养殖、屠宰以及加工等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根据渭南市生猪产业的发展特点,提出了相关解决建议,以期为渭南市生猪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打好基础,促进渭南市生猪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渭南市粪污屠宰
抢球大战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致敬聂海胜伯伯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渭南市妇联、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展“感恩母亲 红心向党”诗歌诵读会活动
规模猪场不同粪污处理模式和利用效果对比分析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陕西省渭南市红楼梦学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