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思考
2022-12-07于莉萍
于莉萍
(中国共产党常州市金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江苏 常州 213200)
每个行政事业单位中都有相应的财务部门,其中会计会开展一些基础工作来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流向明确,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财务管理的质量,因此,为了保障资金流向的合理、审计结果的有效,需要充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基础工作内容较多,包括审核原始凭证;编制、保管、审核会计凭证;保存、移交、处置会计档案;会计信息申报;会计人员分配以及会计程序的设定等。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基础工作的时候应该设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办法,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对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稳定做出更高的保障。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关注度较低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财政体制也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革创新,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的工作也需要依照需求进行相应的创新改革。但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会计工作的开展并不能直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在这一基础上造成了一些干部领导对会计的基础工作缺乏重视,导致关注度较低的状况。除此之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基础工作与其他一些政治类型的工作有所不同,会计工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其即使存在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心态,也难以对会计工作有较高的关注程度。
2.工作制度建设不完善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来说,工作制度的建设是保障资金管理方式科学合理的有效手段,但目前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着工作制度建设不完善的情况,这就意味着会计的基础工作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为工作的约束,其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就非常容易出现工作错误。
2.1从资金管理方面上来说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的时候都没有明确各项支出报销的要求和细则,导致资金的支出记录不准确,对资金的管理不合理,出现行政事业单位内资金款项混用的情况,对于这一情况的出现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完全没有发挥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性。
2.2从固定资产管理的角度上来说
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都有属于单位的固定资产,有部分是政府给予管理权的固定资产,也有部分是事业单位进行的资金投资项目,无论是哪种情况,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都需要对单位内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让其能够创造相应的价值。但是在没有工作制度约束的情况下,存在着固定资产随意处置、折旧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这些情况损害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切实利益。
2.3从收款方面来说
行政事业单位中不仅有资金的支出,也会存在资金的注入,比如一些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报,或是项目投资的多余款项回收等,在会计工作开展的时候,更加重视对支出款项的记录,缺少催收的工作经验,出现部分款项难以收回的状况[1]。
3.岗位划分不明晰
清晰的岗位划分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基础工作并没有进行清晰的职责划分,会计基础工作本就存在着繁琐、复杂的特性,由于职责没有划分清楚,导致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作的时候更加倾向于完成简单、便捷的工作内容,出现有部分较难的工作内容无人去做的现象。另外,在财务部门工作时,完成会计基础工作过程中一旦出现不细心或是不积极的工作态度,非常容易出现工作错误,在没有划分工作职责的情况下,工作错误难以归责到个人,在进行错误处罚的时候也难以下手,出现工作错误相互推脱的情况,还会有部分工作人员由于工作错误难以归责而出现对工作不认真、不怕工作错误的情况。
4.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诸多行业在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也逐渐意识到了信息化建设对工作质量、效率的提升都有着推动性的意义。但是,由于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重视,导致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形式在会计的基础工作中建设不完善。根据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基础工作现状来看,信息化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硬件设备建设不充分,会计实现信息化开展基础工作需要有较为先进的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设备,但是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所配备的计算机较为老旧,带不动大型软件的运作。二是信息化软件设备建设不充分,整个行政事业单位中所有应用于会计基础工作的计算机都应该参与到同一个系统中,这样才能实现部门内云端数据的共享,但是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开发出完善的会计系统,导致信息化的建设并不能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之中。会计基础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资源与资金,有很大一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久久没有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的信息化改革就是由于资金抽调不足,或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来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导致建设信息化财务系统难以得到切实的成效。
5.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力度不足
会计基础工作也需要有相应的监督才能保障基础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般都由财务部门中的人自行担任工作的开展和监督的角色,监管由同一批工作人员进行,难免会出现监管效力不足的状况。会计基础工作涉及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本就是较为敏感的工作内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监督力度不足不仅体现在内部管理监督上的不足,还存在外部监督力量缺失的问题。由于财务部门的工作监督需要一定的专业性,即使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设立了相关的监督部门,其也具有会计专业知识,一旦事业单位中出现会计人员不足的情况,就会从监督人员中进行调配,导致监督工作与工作开展无法做到有效分割。对于会计来说,对其有监督意义的只有定期的审计,因为日常工作的监督都是由统一部门的工作人员实施,部门内的工作本就繁杂,采取互相监督的模式,很难有会计人员能够分心做好监督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开展的建议
1.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与关注
对于基层的职员来说,其会对领导关注的工作内容具有更强的积极性,在会计基础工作开展过程中亦是如此,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与管理人员充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才能有效提高会计完成工作的认真度。
首先,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与单位正常运行之间的密切联系,意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开展的重视。另外,非会计专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还存在着不懂会计专业知识的问题,需要其不断地对这类知识进行了解,能够看懂会计的工作流程,了解其工作的规范,其对会计基础工作开展的关注才会有效[2]。
其次,在会计基础工作中,领导只能在监督和管理上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关注还需要体现在配合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上,会计需要对整个行政事业单位内所有的账目支出和收入进行准确的记录,在这一情况下,作为领导者,应该尽可能地在单位内部宣传会计基础公布的开展流程,要求其他部门的职员在报账或是审批的时候积极配合会计人员的工作,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效率和质量。
2.建设完善的会计基础工作相关制度
任何工作的有效开展都需要依靠完善的工作制度,有了制度才给了工作人员工作的标准和法则,让其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工作的禁区,减少工作错误的出现。制度的建设需要设计到会计的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应收款项等方面,对资金的支出、账目的记录、支出的明细记录都需要有既定的标准,保障会计所记录的资金流动具有较高的参考性,能够准确地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资金的流向情况。在固定资产管理的时候,需要设定一定的回报率要求避免出现固定资产折旧售出或是租赁、收益价格不合理的情况,还要设定一系列的审批流程,需要相关领导的同意。行政事业单位除了存在资金的支出,还存在收益情况,有部分款项难以回收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自身资金周转难的现象,因此,需要设立合理的催收程序,对坏账做出相应的准备,合理控制财务风险。
3.优化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
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繁多,将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优化岗位的设置可以合理地分配工作内容,让每名会计人员都能依照既定的工作要求完成工作,不会出现工作无人去做或是工作追责不清的情况。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财务部门中一些不相容的职位进行分离,将会计岗位、出纳岗位、稽查以及财产保管等岗位进行责任明确化,在分配工作的时候准确落实到岗位和人员,而不是部门内自行分配,这样可以有效了解到工作内容的归属,在出现工作错误的时候可以进行准确的追责,让会计人员在工作的时候能够保障自身的工作专注度。
其次,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分工明确以后,必然存在部分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完成手头工作的情况,这时候可能会出现由于想要得到更高的经济报酬而外出兼职的情况,会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较大的消息泄露风险,需要对这一情况进行明确的杜绝,并且制定严格的措施。只有在岗位合理设置的时候,才能依照每个岗位的既定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规定,这能够有效提高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的效率。
4.优化会计基础工作内容的处理
会计工作的内容较多,岗位明晰化设置的目的就是让工作内容可以准确地落实到岗位和个人,那么就需要会计人员合理地对工作内容进行处理。
首先,在原始凭证审核的时候,不能随意地收其他部门人员的发票,应该依照既定的审核要求,对凭证的合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
其次,在记录的时候除了需要记录缘由和金额,还需要对编号、日期等信息进行准确的记录,能够通过会计人员记录了解到凭证中所反映的全部信息。
再次,在制作会计报表的时候,需要对报表所含的科目进行仔细的观察,确保科目种类充足,能够充分展现会计数据信息,通过信息化的表格自动进行数据的计算,计算机的容错率比人工计算更低,采用数据公式计算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会计报表数据错误的现象。
5.强化会计信息化工作系统的建设
信息化的建设是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在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的时候也应该不断深入强化会计信息化工作系统的建设,让其有良好的信息化工作条件,通过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结合,能够对所有的会计信息进行云端保存,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应用信息化系统首先就需要建设相应的系统,邀请专业化人才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打造财务部门通用的信息化系统,在应用的时候需要有前端对身份进行验证,需要输入相应的工号或是身份证号码对登入系统的人员进行验证,避免出现无关人员窥探财务信息的情况。除此之外,网络化工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信息化系统若没有建设相应的防火墙,很容易受到黑客或是不法分子的数据攻击,导致财务数据的外泄或是流失。因此,在建设系统的同时,需要建设坚固的防火墙,避免系统被黑客攻击,维护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3]。
6.加大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力度
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良好的管理,还需要有效的监督,为了保障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开展,需要加大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力度。一是财务部门中的内部监督,会计的基础工作并不是由一位工作人员完成,其应该由多位会计人员进行工作的划分共同完成,在这一过程中,会计的基础工作实现了合理分割,但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实际上,每项工作都存在环环相扣的现象,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可以监督对接岗位的工作人员,一旦发现他人的工作错误及时给予提醒、修正,不听提醒的可以举报进行处罚。二是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外部监督,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还应该设立相关的外部监督部门,对财务部门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了解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内容,在监督工作行为的时候需要对其工作流程进行准确的观察,也能够规范化的工作行为来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合理性。
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行和发展的财务保障基础,在管理会计基础工作的时候需要设置合理的管理制度,有效地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其工作的有效性。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引起管理人员和实际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找到问题的成因,并且制定一系列适宜的解决策略。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工作内容的合理分配,将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还需要建设完善的工作制度,保障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工作错误的问题,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发展做出财务与资金方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