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怀:用躯体保护中国的核事业
2022-12-06北洋君
北洋君
1968年,一架伊尔-14 飞机在北京机场着陆时坠毁。坠机的最后几秒,“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用身体和生命保护了一份有关热核导弹实验数据的绝密文件。
2015 年,一张剪掉一块的全家福被发现。这张照片拍摄于1956 年,是郭永怀一家离开美国前最后的定格。这张被剪掉的照片背后,有一段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故事。
1
1909 年,郭永怀出生于山东一户普通农家。他从小就聪明伶俐。从10 岁进入学堂起,他就开启学霸模式,一路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
29 岁时,他参加留学生招生考试,3000 多人参考,而他报考的力学专业只招1 人。考试结果出人意料,郭永怀与钱伟长、林家翘考出了相同的最高分数。经过叶企孙教授的极力争取,三人幸运地被一同录取。
1940 年8 月,郭永怀进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他和钱伟长、林家翘都仅花了半年时间,就拿下了硕士学位。
1941 年,郭永怀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师从素有“航空之父”之称的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研习空气动力学。在这里,他结识了钱学森。
1945 年,郭永怀拿到博士学位,去了康奈尔大学,成为该校航空研究院的课题主持人之一。那时郭永怀没有车,钱学森就开车载着郭永怀,两个年轻人穿越大半个美国,自西向东,从加州一路开到波士顿。
在康奈尔大学,郭永怀不仅在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他与同样来到康奈尔大学学习的李佩交往两年后,举行了婚礼。
此时的郭永怀已是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但他一直有一个不变的心愿:回国,为新中国效力!
2
1950 年,美国将侵略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核武器,才能打破西方国家的核威慑。郭永怀深深明白这一点。然而当时他和钱学森一样,都是美国万般阻挠不肯放走的人才。
1956 年,郭永怀举行了一次野餐会,他当着所有朋友的面,亲手烧毁了自己所有的研究成果和资料。李佩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她明白,这是为了避免被美国政府找麻烦必须付出的代价。郭永怀安慰她:没关系,知识都在科学家的脑袋中,他们拿不走。
47 岁的郭永怀放弃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和优渥的生活,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旅程,他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了阔别16 年的祖国。
1958 年,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 基地,在青海悄然建立。1960 年3 月的一天,钱三强来到郭永怀的办公室,请他参加一项绝密任务。从此,郭永怀的名字和中国原子弹事业联系到了一起。
郭永怀从来不向妻子李佩谈起任何工作的事情,也从来不告诉过她自己去了哪里。在那个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郭永怀离开的每一天,李佩都在担心、不安中度过。
分离成了一种常态,思念成了一种煎熬。终于有一天,李佩举起剪刀,将她心中的全部抱怨,发泄于一家人幸福笑颜的合影上,
那时的李佩还无从知晓,这个在她眼里“不合格的丈夫”,正在倾尽一切地改变着中国的命运。
当时, 原子弹有“ 枪法”和“内爆法”两种引爆方法,尽管条件艰难,但郭永怀下定决心,选择先进的 “内爆法”为主攻方向。然而当时计算条件有限,要实现内爆法技术难度极大。即使是美国,内爆法的掌握也用了几年的时间。
为了尽快完成设计方案,郭永怀经常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彻夜不眠,甚至睡觉时不让警卫员铺褥子:“睡在铁床上,一翻身就会硌着疼醒了,这样就不至于让自己睡过去,就能继续工作了。”
经历了种种困难与艰辛,1964 年10 月16 日下午, 罗布泊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几位原子弹研制者齐聚在郭永怀家里,举起酒杯相谈甚欢。李佩看着丈夫短短几年时间就花白的发丝,突然鼻子一酸,明白了一切。
郭永怀依然忙碌不停。他还受聘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参与导弹的技术攻关,在北京同步进行的人造地球卫星项目也依然离不开他。他一人横跨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三个领域,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殚精竭虑。
3
1968 年,热核导弹(氢弹)试验正处于最关键时期,郭永怀突然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
这个任务来自他的女儿郭芹。她在内蒙古农区插队,脚被冻伤了。郭芹生平第一次写信给父亲,请他帮自己买一双过冬的棉鞋。
然而,这样一个小小请求却难住了这位研制核武器的科学家。站在商店里的郭永怀面对店员的询问,竟然不知道一双棉鞋还分男式女式以及号码的问题。
鞋子没有买成,郭芹收到了父亲寄来的一封信:“这里有一种翻皮棉鞋,本想代你买一双, 因为尺寸没有, 没敢买。手好了没有?初劳动时要注意,过猛和粗心是一样的,都是不对的……”
信的落款是1968 年的11月3 日。然而郭芹没有想到,父亲在这封信寄出32 天后,竟与她永别了。
12 月4 日,在数月攻坚之后,热核导弹研制获得重大突破。为了不耽误研制进度,郭永怀决定当晚乘飞机紧急返京。他从兰州登上了他最常坐的小型民航飞机伊尔-14。
那天北京大雾弥漫,能见度低。就在即将降落时,飞机突然失去了控制,机身猛烈晃动,10 秒后火光漫天,飞机坠毁。
当时飞机上有十几个人,唯一的幸存者回忆说,飞机剧烈晃动时,有一个人曾大喊“我的公文包”。最终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郭永怀同警卫员紧紧地相擁在一起,保护了这份用于热核导弹研制的宝贵资料。
郭永怀牺牲时年仅59 岁。他在生命的最后10 秒里,本能的反应不是保护自己,而是用自己的躯体保护中国的核事业。
郭永怀一家的全家福
郭永怀飞机失事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国务院,周恩来总理良久不语;钱学森知道后当场痛哭;李佩听到噩耗,一个人呆呆地坐着,一句话也不说……
飞机失事后的第22 天,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爆炸试验成功。但这一刻,郭永怀再也无法看到了。
4
1999 年,国家授予23 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郭永怀是23 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牺牲在工作岗位的烈士,更是唯一一位在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三个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四年后,李佩把这枚勋章捐献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年,100 岁的李佩也离开了。2018 年,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编号为212796 号小行星命名为“ 郭永怀星”,212797 号小行星命名为“李佩星”。他们化作星辰,继续熠熠发光。
2019 年是郭永怀诞辰110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他举办了一个展览,展览上有一张被李佩珍藏多年的字条:
佩:
我准备把工作安排妥当之后返京一趟。鞋过西宁时买,鞋号码似乎不统一,临时判断一下,大点也不要紧……
——永怀
这张字条写于1968 年11月15 日,也就是郭永怀牺牲前20 天,可李佩没能等来丈夫回家,女儿也没等来父亲许诺的棉鞋。
那张曾被李佩亲手剪掉的全家福,也因为爱和伟大的信仰,成为不朽。
(摘自“北洋之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