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雨丝的人
2022-12-06万晓岩
万晓岩
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雨水商品:雨帘。
就是在雨天,剪掉一些雨丝,冷凝,萃取,压制成一个透明的帘。缺雨水的时候,挂出来,赶上阴天,空气湿度合适,雨帘就逐渐变软,雾化,溶解成一挂雨幕。
以前人工降雨或增雨,高射炮火箭弹的,成本大不说,云彩也被打碎了。现在好了,手机下个单,一个包装严密的雨帘就快递到家了,按照需求选定规格,雨帘可折叠,像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水立方。
江南的雨淅淅沥沥,以前下的是情调,现在下的是效益。自从它成了商品,剪雨丝的人比插秧的都多了。
需求量大的是缺雨的北方。物流浩浩荡荡,星夜兼程,将一挂挂雨幕运到了北方的田野、山林、草原……形成了新款的南水北调。
树叶绿得发亮,小河淌水,草葳蕤,沙尘暴也消失了。姑娘的脸越来越润,再也不用蒙着丝巾出门了。歌里唱的“塞外江南”落地生根,梦想成真了。
风雅人在江南檐下听雨。茶的香味,在雨天氤氲湿气里,有一点点闷。雨打芭蕉,节奏失了真,平和的雨脚乱了疏密,原因是雨丝被过度采伐,完整的雨丝已是稀有,雨滴下落的重力拿不稳了,深一脚浅一脚的。风雅人觉得喝茶的气氛不对了。
被过度采伐的梅雨季,已是断墙残垣。晴热干燥的天气越来越多,雨水越来越少,雨帘产量供不应求了。而北方,由奢入俭难,人们已习惯了塞外江南。于是,价格一涨再涨,出现了炒雨客。连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也一荣俱荣地喧腾起来。
雨水越来越少,人们就从江河湖海的升腾中截留水汽,增加一些催化剂、膨大剂,反正能添加的都添加上。还有人已经开始琢磨采摘乌云了,这个消息一出,登天梯也有人开始研发了。
货源紧张, 净化跟不上,产品就出了问题,媒体曝光了“酸雨帘”,一时成为网民声讨的焦点。
北方也有人研究,从雨帘产生的雨幕里再提取雨丝,实施再加工,就是让雨帘生雨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但效果不理想,雨帘几乎没有再生能力,再次采集的雨丝瘦弱不堪,无法压成雨帘。
长久晴热,稻田产生了新型的稻飞虱,枯死病也比以前更凶猛。土地干裂,沼泽干涸,病毒肆虐。季风、洋流的走向渐渐变迁。飓风多起来了,带来狂风暴雨。有几个胆大的人,竟趁着飓风抢制了一批雨帘,但刚打好包还没来得及发货,一抬头,滔天的巨浪已迎面而来。
(摘自《散文》,稻荷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