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地铁站名的前世今生
2022-12-06崔斯也
2021 年12 月, 研究生招生考试前夕,北京地铁S1 线的“上岸站”意外走红。尽管这一地铁站位置十分偏远,考研的学生们还是愿意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到地铁站拍照打卡,许愿上岸。
这一名字的来源是位于门头沟区永定镇的上岸村。村名始于明代,因永定河河水泛滥时常溢到村边,故称“上岸”。另传,此地曾是永定河的一个渡口,过往渡河的香客、僧侣离船上岸却不知道该地名,便称呼该地为“上岸”。总之,与考试并没有关系。
因为名字而成为网红的地铁站不在少数,深圳的“翻身站”也一度成为网友默默许愿的锦鲤。
对每日穿梭于城市地下的都市人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地铁塑造了人们对城市中地名□文/崔斯也的认知。当你来到陌生的城市,地铁站名是在脑内标记一个地点最简单的方式。
随之而来的,是都市人对城市空间架构的想象。当年轻人在一座有地铁的城市生活多年后,每当想到一个地方,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可能不是地图,而是一张地铁线路图。
大部分地铁站的命名方式往往有迹可循。中国地铁站命名的一些“标配”词汇,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公园、广场、大道、火车站、中心。毕竟,每座城市大概都有一个全民皆知的公园、广场和标志性的火车站,城市居民的生活也总是围绕着这些地标展开。
而地铁站命名使用频率最高的字则是“路”,其中,上海是全国最喜欢使用“路”来为地铁站命名的城市,以“路”命名的地铁站,占了上海所有地铁站的62%。
有趣的是,在上海地铁的这些“路”上,你还能看到大量其他省市的名字,如“江苏路”“南京路”“西藏路”……这和上海的城市发展相关。作为现代化都市,上海的很多中心城区是近百年才建设发展起来的,地标性建筑比较少,因此很多地铁站就以道路作为名字。
受英租界时期“凡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各省名称命名,东西走向的以城市命名”规则的影响,上海的道路网络变成了一张摊开的“中国地图”,并被延伸到地铁站的命名中。
但路往往是一條线,而不像地标,是某个点。因此,这样的命名可能会把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绕晕。
与之相比,北京似乎在地铁站和地理位置的对应上明确许多。“东南西北”的方位词作为全国使用频率第二高的地铁站命名词汇,在北京地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西直门”,就有“东直门”,有“西单”,就有“东单”,“惠新西街南口”和“惠新西街北口”的组合对于不熟悉地点的人来说则更是友好至极。与城市建设的“正南正北”相对应,北京地铁也基本是一个标准的东南西北坐标。
因此,从地铁站命名就能看出一座城市的特色所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如武汉、重庆,常常以“家”来命名——“杨家湾”“罗家庄”“赵家条”。原因是古代一些世家大族的住宅往往占着很大的面积,甚至占据整条街道,这些地区就以大户人家的姓为名,延续至今,就成了地铁站名。
而在风景秀丽,紧沿河、海、山的城市里,地铁也必然会“穿梭”在无数的山、河、湖、海、沙、湾等名字之中。苏州和杭州的地铁里有很多的“江”和“湖”,如苏州的汾湖、星湖、尹山湖、独墅湖、阳澄湖,杭州的婺江、甬江。与之相连的是桥,苏杭地区的地铁线里,你还会看到各种桥,如宝带桥、沈塘桥、下宁桥、曹家桥、龙翔桥……广州地铁的含“沙”量极高,最典型的莫过于6 号线,它被戏称为中国地铁史上站名最多“沙”的线路,包含了横沙、沙贝、河沙、黄沙、沙河顶、沙河等6 个带“沙”的地铁站。在广州,“沙”代表的是在江心因泥沙堆积而形成的小岛,或者沿海滨江淤泥堆积而形成的小块平坦陆地。
关于地铁站命名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2020 年, 深圳地铁10 号线开通, 位于华为总部旁边的车站就取名“华为站”。根据2019 年印发的《深圳市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命名规则》,站点专名用词不应使用商业设施、企业、商业住宅区名称。官方为此做出解释:“考虑到华为公司片区占地100 多万平方米,在坂田建成多年,已演化成为具有地名意义的区片名称,类似于华侨城、南油等,所以最终保留了该命名。”
西安的两所高校——陕西科技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也曾因地铁站名发生争论。原因是位于14 号线上的一处站点,距离这两所大学都不远,但在2020 年年初,西安地铁官网公布这一站初步命名为“西安工业大学站”,引发了陕西科技大学师生的不满。陕西科技大学师生曾多次就此和地铁方沟通,最终这一地铁站还是被命名为“西安工大·武德路站”。
地铁站命名中也不乏十分搞笑的例子,沈阳地铁1 号线上的“沈阳站站”出现时一直被吐槽,后逐渐被市民所习惯,虽然现在已改名为“沈阳站”,但它曾一度成为大家口中的“最萌地铁站”。
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地形、商业等都在影响着地铁站的命名方式,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站名也展现着城市中普通人的生活与记忆。如果你想了解一座城市,那就去坐地铁吧。
(摘自《新周刊》2022 年第2 期,刘玉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