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视阈下小学“创新实验室”建设核心议题
2022-12-06郝进峰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
郝进峰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
● 引言
目前,不少地方都已经开始探索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但因基础和条件各不相同,研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各不相同。人工智能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笔者认为,在人工智能教育中,物理空间解决在哪儿培养的问题,校本课程解决用什么来培养的问题,师资队伍就是谁来培养的问题,综合起来就是如何可持续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三者统整为“创新实验室”,它是人工智能教育的孵化器,是解决可持续培养创新人才的阵地。
在国内,关于“创新实验室”的建设研究样态有很多,要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健康发展,可分三步厘清“创新实验室”存在的底层逻辑。第一步:建立理论模型,理顺要素间的结构关系,明确每个层级逻辑关系;第二步:对“创新实验室”的“创新”进行定义和规范,明确“创新实验室”建设的关键,避免建设出现偏差;第三步:确立“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核心议题,精准剖析并深入研究。
● “创新实验室”建设的理论模型
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就是核心素养的落地过程,笔者从李艺教授的核心素养三层架构理论[1]中得到启示,推导归纳出人工智能教育的三层架构。
最底层称为物理层,即“创新实验室”,不仅有硬件设备,还包含校本教材、各学科知识以及人工智能教育涉及的学科教师,它是人工智能教育的物理基础,可见可用,需要即可包含在内。
中间层称为设计层,侧重“设计”,不仅包含人工智能教育的顶层设计、基于物理层的课程设计,以及将“设计”这种能力作为结构化知识的教学设计,更包含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从被引导到自发形成的设计能力等。
最高层称为思维层,指在系统的人工智能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在学科融合之后的教育实践中,包含多种相关学科思维,但又不限于学科思维,更强调设计思维以及人所包含的其他核心素养。
三层关系遵循“向上逐层归因,向下层层包含”的原则,相互依托又相互归属。[2]自下而上是逐步从知识接近思维的过程,自上而下就是核心素养落地的过程。这种架构理论的关键在于,对教学者而言,让设计过程有了全新的视界,对发生在学习者内部的知识与思维发生过程进行准确把握,更有效地开展教学。[3]
● “创新实验室”建设的基础定位
罗森博格在1995年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方程:是什么(问题)+怎么做(原则/方法)=结果。[4]笔者将公式调整为:是什么(创新实验室)+怎么做(基于创新实验的研究)=结果(人工智能教育/可持续培养创新人才)。在公式中,只有“结果”是最明确的,“是什么”已定义待完善,而“怎么做”是整个研究的关键所在,它既要约束“创新实验室”为其所用,又要设计并触及人才培养。从三者的逻辑关系来论证:建设“创新实验室”是基础,基于“创新实验室”开展的研究是过程,可持续地培养创新人才是结果。在这个逻辑中只有结果是明确的,一是培养的是创新人才,二是要可持续地培养,而过程是需要架构的,那么要实现这样的结果,就需要架构对应的过程框架来实现可持续地培养,同样的逻辑,需要建设相匹配的“创新实验室”才能更好地支撑这个培养过程。
1.对“创新”的定义和规范
这里的“创新”一是指硬件结构上的创新,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实验室,有更丰富、广泛、开放的设施设备,形成全新的学习、实践、探究环境,为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探究能力、造物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提供环境支撑。二是指不仅包含各科知识,还包含学科教师或专业人才等其他可用创新因素,可用皆可成为“创新实验室”的一部分。当然,“创新”不是涵盖所有,不是盲目投入,其硬件建设要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参考,而课程开发,也要为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带来实质的应用突破,“创新实验室”的设施投入和教师投入必须以培养人才为核心目标,为课程开发服务,受课程开发约束,逐节投入,良性发展,螺旋提升。
2.确立实现“创新”的关键因素
实现创新的基础是“创新实验室”,但物理空间、校本课程、师资队伍仅仅是创新的物理基础,它的背后是设计。这里的“设计”一是对空间环境的设计,二是对课程的开发设计,三是对课堂教学的设计,“设计”的主体皆指向师资队伍。设计后的创新实验室,硬件建设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参考,而课程开发也会为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带来实质的应用突破,最终让学生通过学习的方式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设计”是建设好“创新实验室”、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 “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核心要素
三层架构理论填补了知识与思维之间的空缺,设计层就是物理层知识和思维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它以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的双属性形式存在,于是“设计”呈现出它的第三层意思:设计思维。在“创新实验室”建设中,设计思维既是教师对物理层设计所展现出的一种创新思维能力,也是一种能呈现出思维能力特性的知识结构,它在教学中成为知识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这种知识结构进而转化为自身的思维能力。
设计思维可以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用户的需求,也能提升创新实验室技术及理念支撑的可靠度,关键是能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因此,它是“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核心。以设计思维为核心理念的“创新实验室”结构化创新才是“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核心议题,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价值。
通过对“创新实验室”建设的底层逻辑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创新是目标,设计是关键,结构是重点,设计思维是核心。
● 基于设计思维的结构化创新——设计思维模型
厘清了“创新实验室”建设的底层逻辑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围绕基于设计思维的结构化创新研究“怎么做”的问题。由于设计思维还处于由商业向教育过渡的阶段,因此关于设计思维模型也没有相对权威的界定,在教育领域常用的是斯坦福思维模型和IDEO设计思维模型[5],而英格丽葛斯特巴赫在其《结构化创新,设计思维创造商业价值》一书中,将设计思维分成四个阶段——感知、定义问题、想法生成和实践[6],笔者将其书中内容整理归纳成下表的设计思维模型进行研究。
在这个模型的四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了解目标群体的需求、愿望、担忧等,第二阶段是寻求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第三阶段强调的不是准确的答案,而是尽可能有多的想法,并将其整合起来,这样研究范围会大大超出问题本身,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在研究之初,笔者并未真正将其作为标准模型进行研究,但在后期的整理归纳中,发现有很多思路和行为与设计思维模型有共通之处,因此它便成为后续研究的借鉴。设计模型给“创新实验室”建设这一复杂的工程提供了“怎么做”的具体流程,并在环节修正过程中不断反馈、优化,实现设计思维结构化、过程化。而且,师资队伍完全参与“创新实验室”的建构,提升了建设者的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7],从而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后续进展,然后带动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实现思维层目标要求——可持续地培养创新人才。
?
● 结语
本文从人工智能教育大环境出发,研究了“创新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并以核心素养三层架构为依托建立了“创新实验室”建设的理论模型。之后,从底层逻辑出发,学科思维层对应思维层,问题解决层对应设计层,学科知识层对应物理层(创新实验室建设),从而将“可持续地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核心理念与物理层的“创新实验室”建设形成勾连,强调了承上启下的“设计层”在三层结构中的关键地位,并寻找到设计层的核心——设计思维,明确了“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核心议题是基于创新思维的结构化创新。在厘清了底层逻辑、探寻到了核心议题之后,通过归纳的设计思维模型对实践进行指导,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