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2-12-06李慧
李慧
(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顶层设计,宏观把握人才培养导向,对劳动教育做出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准确把握总体思路,构建科学教育体系,领会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切实发挥好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1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意蕴
1.1 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马克思、恩格斯围绕“劳动”这一概念展开的理论研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为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劳动的视角,针砭时弊地指出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1]”,把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是与劳动的本质相对立的,进而展开对私有制的批判,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贡献出了强大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关于劳动的阐述中,认为是劳动这种生命活动、 生产活动使人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高度肯定了人类劳动的价值。人通过劳动这种实践,创造和改造世界,催生人类历史,辩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劳动史观。[2]”
马克思充分肯定劳动生产了美的观点,人在劳动中遵循美的规律,但也指出私有制之下的劳动,是使工人愚钝的畸形劳动,是不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方向在于要让劳动者在自由意志之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与智力,通过劳动获得认可自己的快乐。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理论带给现实的思考,是在当代如何让人能够从自身及社会发展的角度,形成关于劳动的伟大价值认同,并能够采取自愿意志主动参加劳动。以何种方式的劳动,能够让人感受到劳动带来的真实快乐和价值体验,实现尊重劳动、乐于劳动的目的。激发劳动者的内在需求,形成内驱力,既需要理论框架铺垫,也需要思想价值引领,更需要结合现实。
1.2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探索人的本质,把人的发展放置于整个社会历史和社会生产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系统分析了制约人全面发展的客观历史条件和阶级背景,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之路。从工场手工业时代,工人被训练从事某种单一的工序,论述这是“压抑工人全面的生产志趣和才能[3]”,使人沦为工具的畸形发展阶段,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直到大工业生产时期,由于生产技术的变革,劳动过程发生改变,工人的劳动职能随之变化,使那些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被“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4]”所取代。以此证明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的人力资源要求。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一直以“劳动”为发展的脉络,认为“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把劳动放置于人的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中,强调这不仅关乎于人的全面发展,更是解放人的关键手段。倡导与其他教育相结合,使人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参与对社会环境和现实的创造与改变,才能有效促进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真正自由,由此更凸显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
1.3 基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应新时代及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制度。人才培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归宿。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位居世界首位,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依托各类型高校,培养国家建设发展和改革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是助推我国由教育“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所在。当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层次的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不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五育并举”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义所在。
教育的目的要回归教育本身,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生产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在当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在多领域逐渐取代人力劳动。加大劳动教育的力度与广度,培养具有劳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具有动手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有利于促进各项教育共生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力资本。以劳动教育为依托,磨练当代大学生劳动意志品质,提升生存技能和劳动能力,助力将科学文化知识转化成实践成果,帮助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逐步适应社会工作,能有效缓解高校就业压力。这关乎民生大计,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大计。
2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体系建设路径
2.1 引领和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当前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劳动价值认知的偏差,以及漠视劳动,不热爱劳动,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差,对体力劳动者有偏见,不珍惜劳动成果等不良认识,这直接导致高校劳动教育的高难度。尤其高校大学生很多是第一次脱离家庭生活,开始独自投入集体环境,时常会出现入学后不适应大学生活的系列连锁反应。所以,在大学生入学教育第一课,就要认真开展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想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抵制功利主义、一夜暴富等不良思想的侵蚀,提倡劳动光荣、劳动者最美的价值理念。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对人的启迪与教育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主题活动、谈心谈话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个人、社会及民族乃至国家的意义和价值。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媒体方式有力发声,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读书节活动、宣传展播、文化长廊、文学文艺作品展出、劳模宣讲等多种形式,加强劳动教育的宣传力度,创设劳动教育的文化氛围,充分歌颂劳动者,以劳动楷模事迹感悟学生,促进形成崇尚劳动的校园氛围和社会风尚。
2.2 丰富和完善系统的劳动教育内容
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重在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结合,共同搭建育人平台,丰富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要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以专业知识教育为基础,规范开展劳动教育,才能发挥最大的育人效果。
要充分结合高校类型、 层级,细化劳动教育内容。在劳动教育的主体环节,单独设置劳动理论和实践课程模块。渗透式、片段式的少量教育,都无法使学生真正提高重视程度或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设立必修课程、配套专项教材,规定学分课时,并结合专业方向,订单式打造专业劳动教育特色。在校内、校外设置专门的大学生劳动实践区域、场所,互动参与教学、实践体验教学,并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综合评价打分制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实现开放式教育、 沉浸式体验,真正将劳动教育体系化、常态化、制度化。
2.3 遵循和把握正确的劳动教育规律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驱动力,通过调研,以学生个人志愿和兴趣为导向,让学生从自己擅长的劳动方向着手选择劳动项目,并坚持从简到繁的原则,使学生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日常劳动中收获自信,从复杂的劳动中克服畏难情绪,体会战胜困难的成就感。从对学生基本生活劳动的培训和指导着手,逐渐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从社区、养老院到留守儿童学校,使学生在体验自身社会价值的同时,形成个人能力与社会的有效链接。
在劳动教育中,要长期坚持个人劳动与集体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发挥集体劳动育人效果,使学生在集体劳动中体会劳动的仪式感,提升人在群体中的价值体验感,找寻共同劳动的趣味性,推动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情感搭建。在劳动中携手共渡难关,磨炼品质,增进友谊,提升团队合作能力,激发集体荣誉感。通常在集体劳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代表,或具有优秀的组织能力,或具有精湛的劳动技能,对于同群体中的他人而言,这是生动鲜活的身边榜样力量,更具有教育的说服力,能够丰富传统教育的手段。
2.4 形成并加强劳动教育的合力
当前,家庭教育对劳动教育存在很大的认知误区,过分强调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劳动教育的意义。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及独生子女的境况,家庭教育理念普遍认为文化知识学习才是首要任务,甚至传输给学生诸如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不从事体力劳动的错误思想,从而错过了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的重要人生阶段,使学生形成了不正确的劳动观。因此,要积极带动家庭配合学校教育,利用假期或通过家庭作业的形式,推动学生认真完成家庭劳动,倡导亲子劳动,以此为其他各项教育铺垫感情基础。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高校必须遵循大学生就业方向与社会需求人才方向对接的原则,确定专业知识学习及劳动教育的基本环节。因为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慢就业、不就业,以此逃避社会责任,或者在求职中,存在畏难情绪或迷惘状态。这往往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一技之长,或对自我实践工作的能力没有信心,对即将要面对的工作强度心存恐慌。或者暂时就业后,因无法承受繁重的工作,无法进入工作应有的状态,而选择抱怨甚至频繁跳槽,造成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各层面断裂的局面。
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灵活把握劳动场所、劳动方式、劳动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擅长的劳动领域充分得到锻炼,在不擅长的劳动领域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应当协调设置打分权重,体现劳动教育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
3 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同构
3.1 劳动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6]”深刻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劳动系列问题展开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能够深刻地感悟总书记的“劳动观”。弘扬劳动精神,高度赞誉劳动者,把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放置于社会建设和国家强盛的战略格局中,更体现对创造性劳动、创新型劳动者的需求与渴望。
“劳动教育本身就是生存教育、实践教育、永恒教育、全民教育、创造教育、幸福教育、未来教育、全人教育。[7]”劳动就是教育本身,实践就是教育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与社会工作的对接与联系,帮助学生快速地完成从学生角色向社会工作岗位角色的转变,这仅仅是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角度展开的思考,而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世界经济正处在低迷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应对和控制疫情影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保证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企业在挑战中积极抓机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是激活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功能性,劳动教育要体现出教育的宗旨和结果,激发生产兴趣,培养劳动技能,涵养劳动情怀。这些能力素养都是创新创业人才必须要具备的技能,也为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劳动教育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在创新劳动教育内容方面,依托社会实践环节,通过校企联合教育模式,为大学生参与劳动提供平台和场所。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研究型高校存在极大不同。因此应用型高校需制定全新的人才培育模式,按照‘专业基础—专业强化—技能延伸’等,重点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在实践中,将动手操作环节与专业知识结合,进而促进形成创新创业项目的智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学中练,并通过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展示实践学习成果,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闭环。
在劳动教育下沉基层、体验劳动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利用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等活动,磨炼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意志,涵养学生志愿服务、奉献敬业的精神。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中,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唤醒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志愿投入家乡建设的热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涵盖劳动教育环节,是践行劳动教育的目标,也是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手段。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促进发展,为大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不仅有助于激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更有助于培育具有时代特色、现实意义、地方特点和优势的高质量人才,进一步推动高校针对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