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粮食安全屏障高标准推进粮油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2022-12-06杨立坚

现代食品 2022年3期
关键词:粮油检验检测

◎ 杨立坚

(吉林市粮油监测站,吉林 吉林 132000)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基本粮食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更多人希望市场提供质量上乘、安全卫生的高质量粮油产品。粮油产品作为保障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粮食产品,往往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且我国人口众多,粮油市场巨大,这对我国的粮油检测技术和检测能力来说是巨大挑战。

1 粮油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发展现状

1.1 多种污染物严重危害粮油产品质量

目前,在生产行业中,造成粮油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有3方面。①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耕种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来增产增收,造成土壤、灌溉水中重金属超标,而且工业废气的大气沉降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还存在部分地区用污水进行灌溉的情况,这样的耕种方式造成原粮中毒素残留严重[1]。②在粮油的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不能避免真菌的威胁,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而我国是世界上受真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粮食霉变损失高达万吨,约合经济损失180亿~240亿元。尤其是黄曲霉毒素的急性毒性是已知化学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对人体有强致畸和致癌的负面作用。③我国粮油加工产业起步较晚,相关从业人员技能发展尚未与行业发展水平相持平,存在粮油混假等不规范现象,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市场信心。

1.2 粮油产品检测技术手段落后

提高粮油产品的检测技术水平是保证粮油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食品辅助配剂的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或生产造成的辐射都会造成食品安全出现问题。部分发达国家如日本已经开始将科技前沿的生物技术运用在粮油生产中,应用自动化工艺控制技术、高效干燥技术、膜离子分离技术和超微技术等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对粮油产品进行生产处理,可显著提高蛋白和油脂的提取效率。由此可见,科技手段的投入使发达国家从粮油生产开始,其安全性就已高于我国,而提取分离技术、生物质谱传感器、膜分离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新型技术的运用,更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2]。

现阶段,我国针对上述严重的粮油污染物检出没有形成高效统一的技术手段,在快速检测、快速筛查领域技术手段落后。目前比较常用的粮油污染物检测技术主要有色谱检测技术、免疫标记检测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等。这些技术手段虽然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但在不损伤样品、方便、快捷、客观性和重复性好的研究方向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以离子质谱和生物传感器等为代表的先进免疫检测技术尚未发展起来。

1.3 粮油检验检测标准混乱,市场监管不力

粮油市场是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模式,由于我国对食品安全粮油检测系统的建设刚刚起步,现仍缺乏统一严格的标准和紧密有效的内部管理手段。

我国目前唯一的粮食粮油标准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只管辖到粮油产品的加工、流通、存储等环节,还未覆盖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残留和真菌污染等方向。在现有的执行过程中,国家颁发的标准往往低于国际上的成文法标准,地方的执行上又会在国家标准上大打折扣,落实到企业上又普遍低于行业的规定水准。我国食品安全制度不完善,导致市场准入、监管秩序存在混乱,降低了消费者对整个粮油市场的信任程度,同时也降低了对粮油风险管理的整体效果。因此,提高粮油检测能力与水平,还需要完善相应的检验检测行业标准。

我国的市场监管体系起步较晚,各监管部门尚未建立明确的任务分工,遇到问题存在推诿的情况,监管部门的协同作战的能力相对落后。粮油的检验检测网络建设也较为落后,缺少对粮油生产厂家、粮油经营网点的全面质量安全抽检,且实施动态化的突袭检查成本高。地方上的抽检在我国目前已有实施,但对粮油厂及售卖网点全面出具检测报告,建立抽检档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有所欠缺。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忠诚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检测人员的积极性和专业性仍存在很大欠缺,地方上的粮油检测工作中常常出现懒政怠政、贪污受贿等现象,严重危害了我国粮油产业的国计民生。

2 推进粮油检验检测相关解决措施

粮油作为重要的民生物资,其检验检测产业链如果存在有问题和危险有害的因素,若不加以控制,会将现存的粮油安全问题慢慢扩大,危害社会食品安全。因此,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粮油产品的检验检查工作,采用新技术、新理念,制定有科学性、针对性的政策,保障检验检测工作顺利开展,充分保障粮油食品安全。

2.1 以绿色资源为目标,从根源提高粮油质量

我国的粮油检测工程庞大,从源头上降低粮油的不合格率是建立健康粮油监测体系的根本之道。美国工业部门的平均食品行业产能利用水平高于同期我国食品产能利用水平。究其原因,美国食品产业产能的利用率随着工业生产集中度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产能的提高意味着霉变和粮食损耗的减少,水资源及耕地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进而使农作物的生产质量提高。美国粮油产业发展到目前为止,相关行业积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产能利用率,产出更加高级的原粮产品,从而从根源上优化整个粮油加工行业,使得粮油加工业以食品营养、食用卫生、环保安全和绿色产品作为未来发展目标[3]。

以吉林市的放心粮油工程为例,此工程提出了在粮油加工行业开展放心粮油活动,以推出一批质量高、信用好的放心粮油产品;在粮油零售网点开展放心粮店活动,以推出一批品质高、管理严格的粮食产品[4]。我国种植的优良无毒害的大豆、油菜籽等油料农作物不仅可以运用高科技技术榨成植物油,而且能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深加工产品。优化农作物的过剩产能有助于更好地配置农业资源,提升产品质量,从本质上为粮油的检验检测工作节省成本。以绿色资源为目标,从根源提高粮油质量,是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建设的有力措施。

2.2 推进粮油检测技术和检测能力现代化

上述论点中,提出了从根源的粮食质量问题中先行解决一部分粮油质量问题,以减轻后续的粮油检验工作压力。在实际的检验环节中,需要更加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我国现行庞大的样本进行有效监测,以此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力水准。

在粮油生产相关参数中,氨基酸、蛋白质、微生物、含油量和水分都在监测范围内,通过对相关参数的含量检测掌握粮油产品的生产质量。除了生产技术指标外,对粮油产品的安全性检查还应包括以黄曲霉素为代表的真菌毒素、重金属残留水平等,对这类化合物的检测手段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粮油检测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视觉算法和光谱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粮食生产的品种识别研究领域[5]。例如,国内黄奕星实验团队采用高光谱技术检测粮食种子样品的形态学特征,并将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反映在光谱信息中。色谱-质谱联用的检测方法进一步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这种方法作为真菌毒素等毒素的监测手段。免疫标记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单等优点,能够弥补光谱的成本造价高昂等问题。另外,国内粮油污染物可通过免疫检测手段建立胶体金快速检测卡、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卡等,这些技术手段很快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传感器可通过模式识别算法建立污染物与电信号的相关曲线,通过提高软硬件水平,为粮油的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推进粮油检测技术和检测能力现代化,对保障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3 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

从粮油安全根源到检测技术手段革新,需要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检查网络,将技术手段落到实处。以粮油安全为首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落实粮油安全至关重要。①各监管部门要紧密的联系合作,积极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各监管部门的协同能力是提升有效市场监管的基础。②与食品粮油相关的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并将产出合格高品质粮油产品放在行政的突出位置,争取对大小粮油售卖网点、加工厂家均出具检测报告,加大突击检查频率,建立抽检档案。不仅要严格守法,还要规范执法,对不合规的粮油网点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对多次出现质量问题、整改无效的粮油网点坚决予以取缔。③要不断更新检验检测技术手段,逐步利用大数据建立粮油安全追溯体系,建立粮油产品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的质量安全追溯链。

以昆明市的放心粮油工程为例。各级政府积极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相关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宣传,普及粮油安全概念,扩大社会影响面。同时,执法部门联合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对生产企业及粮油市场进行突击检查,发现有毒害或假冒伪劣产品,将依法进行公示和惩处,从而使食品安全相关问题深入人心,提高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减轻执法部门的工作压力,让全社会自觉发挥监管作用。

3 结语

我国推进粮油检验检测能力现代化,可大力促进我国粮食生产行业及粮油生产行业科学化发展。我国作为农产品大国,加大对科学技术及生产力的重视度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科学有序进行,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建立健全现代化农业粮油检测体系,为保证粮油的质量安全、建立粮油检测网络的布局添砖加瓦。保证检验合格粮油产品价格合理,保证放心粮油惠及于民,以求达到更好的粮油检验检测网络建设的目的。

猜你喜欢

粮油检验检测
苯中水分的检验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