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外治法在化疗性静脉炎中的作用及优势*

2022-12-06周映伽温伟波沈红梅

西部中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外治法外治静脉炎

周映伽,温伟波,沈红梅

1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118;2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3 云南省中医医院

中医外治法[1]源远流长,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包括耳穴压豆、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药封包治疗、中药塌渍治疗、中药涂擦、中药熨贴、电磁波热疗、导引、针灸推拿等诸多治法。中医外治法治疗范围广,遍及内、外、儿、妇、五官、肛肠、皮肤、骨伤、乳房、岩、瘤等多个学科[2],包括以单味中药或中药复方为主的药物治疗,还包括以导引、物理、音乐、针刀、推拿为主的非药物治疗[3]。由于中医外治法直接作用于患处,操作简单,起效迅速,对消化道刺激小,患者乐于接受,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及特色[4]。

近年来,恶性肿瘤患病率逐年上升,化疗药物大多毒性大、对血管刺激性强,再加上化疗疗程往往需多个周期,因此,化疗性静脉炎是最常见的化疗并发症,影响肿瘤患者的疗效[5]。并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多,化疗性静脉炎不断加重,甚至造成血管闭锁不显,静脉穿刺困难,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西医对于化疗性静脉炎主要采取局部给予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抗组胺药、局部麻醉药等药物外敷的措施[6-7],但这些措施针对性不强、超出药品适应症范围、作用机制不确切、疗效不佳。而运用中医外治法防治化疗性静脉炎,可以有效预防其发生,在延缓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时间、降低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1 中医学对化疗性静脉炎的认识

化疗性静脉炎是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后引起的一种静脉炎症反应[8],表现为局部注射部位发红、肿胀、灼痛感,并可见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紫线,触之质硬如橡皮筋。化疗药物大多为细胞毒性药物,毒性大、浓度高,对血管刺激性大,再加上化疗周期长,部分化疗药物需持续静脉泵入,长期反复刺激血管内壁,极易引起化疗性静脉炎。

中医学认为,化疗性静脉炎以肢体浅表筋脉呈条索状突起,状如蚯蚓,色赤、硬痛为特征,属中医“青蛇毒”范畴,又名赤脉、脉痹、蹁病、恶脉、黄鳅痈等[9]。化疗药物多为辛热之品,入脉损伤人体后,在特定条件下转化为火热毒邪,耗伤人体阴津,炼液成痰,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阻血脉,发为本病。本病病因主要为感受火热毒邪,病机是由于经脉受损,火热毒邪外犯,伤阴耗液,经络凝滞,血脉不通,致使热、痰、瘀、毒相互搏结,阻滞脉络。因此,治法宜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生肌为法。

2 中医外治法在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

2.1 以清热解毒立法基于火热毒邪侵犯脉络的病因病机,许多学者以清热解毒立法来防治化疗性静脉炎。临床上,有学者[10]采用以黄芩、黄柏、黄连、地龙、罂粟壳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功效的湿润烧伤膏外涂静脉穿刺部位,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较好。有学者[11]采用以黄连、苦参、丹参、薄荷、赤芍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功效的中药金黄散加减湿敷静脉注射部位,同样对化疗性静脉炎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有学者[12]采用由天花粉、姜黄、大黄、黄柏等组成的金黄散加减中药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对比硫酸镁局部湿敷,研究结果显示,用金黄散加减中药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显著,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恰当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更好。还有学者[13]采用以鸡血藤、地龙、黄连、黄柏等组成的凉血通脉膏联合常规护理来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对比单纯常规护理,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护理组静脉条索、局部红肿、局部疼痛消失的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说明联合护理对于化疗性静脉炎治疗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消失并减少并发症。

2.2 以活血化瘀遣方基于瘀阻脉络、不通则痛的病因病机,许多学者以化瘀通络遣方来防治化疗性静脉炎。有学者[14]采用康复新液湿敷静脉注射部位,发挥活血通脉、养阴生肌功效,很好地起到了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作用。有学者[15]采用赤芍、山慈菇、全蝎、威灵仙等组成的自拟痰结散外敷治疗重度化疗性静脉炎,其疗效优于湿敷硫酸镁,可明显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严重程度。有学者[16]采用以白芷、紫草、地榆、当归等药物组成的散结化瘀散外敷静脉注射部位,同时口服地奥司明片,对比硫酸镁湿敷同时口服地奥司明片,结果提示散结化瘀散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且成本低、取材方便、患者容易接受。还有学者[17]采用丹参、三七、大黄、延胡索等制成的中药塌渍液外敷静脉注射部位,对比硫酸镁外敷,研究结果提示中药塌渍液能够有效降低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并且过敏反应、刺激性、疼痛、灼烧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表明中药塌渍液对化疗性静脉炎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2.3 中医外治法的多样性此外,还有学者[18-23]采用多源治疗仪照射、中医透贴、中药熏洗、外用喷雾剂、半导体激光外照射、红光照射、特定电磁波谱理疗仪等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发现可以提高中药的渗透性及利用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外治法可以有效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延缓化疗性静脉炎的发展进程,减轻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程度,改善患者血管损伤的症状,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目的,缩短化疗性静脉炎康复的时间。

3 中医外治法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优势

3.1 局部外用,直达病所中医外治的内容非常丰富,据有关文献记载,中医外治法多达400 余种,概括起来可分药物外治法与非药物外治法两大类。不管是中药外治还是非中药外治,或者二者联合外用,终归是作用于患处局部,以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辨证施护为总体治疗原则,兼顾寒热虚实、气血阴阳、经络脏腑,为患者制定最适宜的中医外治处方。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于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特色,故有“良丁不废外治”之说。

3.2 联合治疗,提高疗效中医外治法运用中药塌渍、中药涂擦、中药熏洗、艾灸、外照射、低频脉冲血管治疗仪等方法,对化疗性静脉炎进行联合防治,在通过局部用药让药物直接作用于静脉炎发生部位的同时,可联合超声波、半导体激光、直流电等治疗手段,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促进局部药物的导入吸收,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3.3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由于局部用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可以使药物直达病所,收效迅速,并且外用中药的剂量比内服剂量稍大,且不通过消化道吸收,可减少胃肠道刺激,尤其是对于化疗后消化道反应比较重的患者来说,中医外治法更是简便、效廉的不二选择。

4 小结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便发现采用某些植物的树皮、叶片、草根嚼碎后外敷于伤口或者疼痛部位,可以起到止血、促进伤口愈合、消炎、缓解疼痛等作用,通过几千年的不断累积、发展,才有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与流传。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抗肿瘤新药层出不穷的今天,中医外治法在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减轻免疫靶向、治疗不良反应、缓解癌痛、促进术后康复、通便、敛汗、消除胸腹水等诸多方面均有其独特的作用及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防治化疗性静脉炎方面,相对于西医外敷硫酸镁粉而言,中药外治联合中医治疗仪可以有效缓解化疗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局部水肿的作用,还能发挥中药清热解毒抗炎之功,预防静脉炎症加重;发挥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改善血流,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发挥祛瘀生肌之功,促进皮肤黏膜、血管壁修复。

总之,中医外治法是经过中华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总结出来的,是一种方法独特、行之有效、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将其用于化疗性静脉炎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患者容易接受,不失为一种保障化疗顺利完成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中药不能达到无菌标准,因此已经出现皮肤破损、溃疡的化疗性静脉炎患者不适宜使用中药外治法来治疗,以避免加重局部感染。可采用不直接接触皮肤破损处的外治仪器来促进化疗性静脉炎修复,或者将中药制成无菌膏剂、贴剂、酊剂等剂型,外用。简而言之,中医外治法在防治化疗性静脉炎方面有确切的疗效及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科室大力推广,减少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确保化疗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外治法外治静脉炎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归藤止痒洗剂外用治疗慢性手湿疹60例临床疗效观察
苗医熏蒸疗法浅议
伤科止痛膏治疗慢性筋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治治疗哮喘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中医外治药物(贴剂)疗法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消化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