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理路*
2022-12-06吴凯
吴 凯
(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思想来把握时代的脉搏,要植根于现实人的思想分析,解释人们主观世界的形成及行为变化。作为一项传播思想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蕴含强大的传播力,“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传授思想,而且要激活思想”[1]。学界围绕思想起点范畴、建构、关系、表现形式展开理论探讨,不断确立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研究地位与价值。思想必须隆重出场,通过传播充分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价值力、创造力。研究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理路,就是把思想视为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真理魅力的传播力量,使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规定与需要更加具体化,在思想变化中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规律,提升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效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一、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规定
传播规定是对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达状态的解释与明确。当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以表达时,教育者必须将其涉及的情感、意义、价值转化为人们生活实践的行为表现,并给予必要的引导与规范。如此一来,思想的真理力量就得到有效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便具有了传播的延伸力量,从思想的传播视角去求索高校育人生态体系。
(一)重视对政治思想的传播
人类诸多交往实践基本都涉及思想传播,但同其他交往实践相比,“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枢纽”[2],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视政治思想的传播,即对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政治思想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它在出场之时就强调思想要充分占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3]。一方面,政治思想要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找到支撑其合法化存在的表现形式,确保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守与遵从;另一方面,政治思想是一组相对稳定的价值信念,它不仅以真理标准的形式存在,而且可以上升到理性思维的层次,促进思想以理论化的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地传播。
从现实看,政治思想具有实践性特征,在思想方面对人产生一定的政治影响或作用。[4]177如果政治思想不能在主流意识形态层面对人们的社会实践发生作用,那么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就得不到有效保障,就可能会丧失其固有的政治功能。当我们探讨政治思想传播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对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播功能的研究与思考。因为只有当思想的政治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整体上分析思想在人们社会实践过程的呈现状态,探讨人们思想互动的结果。例如,在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产生的制度之争、文明之争的讨论中,思想就要充分研究这些现象背后的文化理念与价值立场,从现实人的行为变化过程去考察思想的变化轨迹及其背后的行为动机,巩固政治思想的主导地位,提升政治思想的传播效果。
(二)自觉抵制极端思想的渗透
极端思想具有错误性、煽动性和欺骗性,它惯以用迷惑的手法使人们以极端的态度看待某些事件,使人做出极端、错误、非理性的选择和行动,如宗教极端思想、暴恐极端思想就属于这类范畴。任何一种极端思想都不利于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给予坚决抵制和严厉打击。从根本而言,极端思想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和否定。思想政治教育要自觉抵制极端思想的渗透,要坚持党性和政治性原则,并同一切有违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极端思想作斗争。“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5],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定位和价值优势就在于此。
极端思想惯以利用人们对民生福祉、社会焦点、舆论热点、突发事件的关注,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宏大叙事的主观看法无限放大,这看似是对人们微观世界的“思想关切”,实则是利用微观生活来完成对宏观政治的“围猎”。“现代个体基于微观生活的现实体验来完成政治认同”[6],但这并不意味着极端思想就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肆意泛滥。从思想的传播规定来看,自觉抵制极端思想的渗透,并不是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思想传播的标准,也不是置身客观环境谈论极端思想的不可避免性,而是立足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立场,将极端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现象进行意识形态解读,剖析极端思想的情感、信念和立场取向,从极端思想的实践土壤观察和理解由此引发出的意识形态纷争。尽管这些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正确思想,但它们可以在内容、手段、方式、方法层面呈现人们对极端思想的感性体验与主观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将其纳入思想传播规定的批判范畴,在微观生活层面观察和研究极端思想形成的意识形态问题,消除极端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影响。
(三)寻找思想传播的重叠空间
思想要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目的性的精神成长和思想建构,这是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寻找重叠空间的传播规定。重叠空间主要是指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的传播关系,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建立的传播关系存在共同的内容、目标、指向等。“所有的交往者都带着一个满载信息的生活空间,带着丰富的经验储存进入传播关系中,借以解释自己得到的信号,并决定如何回应。”[7]对思想传播而言,重叠空间设置了思想传播的议程,使受教育者围绕感兴趣的议题或话题积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这是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
思想传播的重叠空间不仅是一种持续的双向关系,而且是密切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表征,描绘、说明、接受受教育者主观形成的传播关系及其影响。重叠空间不仅预示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可以反向观察思想传播的视角与渠道,让思想变得触手可及且不再抽象,并让受教育者充分参与思想传播。这样既可以针对思想传播提出问题,也可以立足传播关系回答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重叠空间,思想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思路与模式,以动态、互动、参与的方式使其流动地进行。随着重叠空间的逐步形成,受教育者对思想的认知与践行也必将借助思想传播来协调和优化其面临的传播关系,实现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再媒介化。思想可以借助语言、文字、图像、影音表达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主题,跨越不同的媒介形态与传播结构,使思想传播展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与各环节。
二、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需要
思想从需要的角度考察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变化,要开辟新的视角来重新理解思想,以便发现新的传播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开始塑造与之相契合的行为。
(一)内在与外在的传播需要
从传播需要的发出者来看,传播需要有两种属性:一是从思想自身出发探查思想的传播框架;二是根据受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内容,使其成为更为具体的思想。前者属于内在的传播需要,后者属于外在的传播需要。这两种传播需要都以思想传播效果最大化实现为最终目的。
内在的传播需要首先要肯定和服从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目的,即围绕培养人和发展人这一主线进行。这就决定了内在的传播需要所运用的传播技巧、手段、方法不应仅仅放在如何使思想得以传播的问题上,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使思想全面掌握受教育者思想动态的问题上。只有准确地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变化,思想才能有针对性地发出受教育者需要的思想,思想的建构性、互动性才能贯穿到培养人和发展人的全过程。内在的传播需要以思想为始点,以受教育者的思想变化为中心任务展开建构,其要义是思想要转化为一项针对性传播的实践活动。
外在的传播需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考察受教育者的思想需要。思想只有契合受教育者的需要,其传播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思想教育效果也才是最佳的。另一方面要考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需要。“教育过程的成分是教育条件的综合作用的产物。”[8]把思想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视为思想传播的必要条件之一,并不意味着两者在本质上是对立、排斥和矛盾的。只不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需要是有条件的,思想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它以一种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姿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播。外在的传播需要以思想社会化为前提,思想的发展逻辑应当存在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践互动结构中。在思想指导实践的基础上,教育者要全面认识受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需要,去把握和探索思想在这一阶段的传播状态,确定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价值。
(二)类别与个体的传播需要
类别与个体的传播需要,实际上就是立足思想“应当如何”的问题。思想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化、个性化、分众化传播,使思想进一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区分不同的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同阶段的需要,把思想定位于满足不同类别、不同群体的传播需要。
思想要浸透不同类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立场和需要,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别的传播需要,彰显思想的多样性与可塑性,用适当、专门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自身,使其成为多方统一的有机整体。例如,思政课教师同其他课程教师的传播需要就有很大不同。尽管两者的教育立场是相同的,但在传播内容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培养人和发展人,而且要直接增加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认知与实践认同;其他课程教师则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本专业知识同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本领。
思想要立足个体差异来区分不同受教育者的传播需要。尽管思想没有义务满足所有个体的全部传播需求,但可以在差异化中发现新的个体,在对新个体的思想引领中实现对传播内容与方法的调整和改变,推动思想的分众化传播。思想对个体传播需要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对受教育者的支持,即对人作为主体自觉的支持。个体的传播需要将自身思想的满足作为形成创造性、超越性个体的目标追求,从功利的角度来讲,思想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有用性。如果思想不能使受教育者感受到它的有用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会收效甚微。思想一定要将受教育者对思想有用性的追求视为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手段,使思想因有用性而触及受教育者的精神、信仰和灵魂,在灵魂深处奠基思想的崇高意义。
(三)社会本位与人本位的传播需要
社会本位与人本位是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个传播层面,是相互依托和相互补充的关系,并不存在矛盾冲突与主次之分。前者面向社会,以社会为主线展开探索,把思想服务社会作为满足传播需要的价值原则,重视思想的社会价值;后者面向人,以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发展需求作为传播需要的落脚点,强调思想对人的行为实践的作用结果。
社会本位的传播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出发,认为思想受到社会变化的影响,要走向“‘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最终‘融入社会’的社会进程”[9]。社会将传播需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把思想与社会内在结合起来,在社会系统中宏观把握思想的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社会面向的是全部人类社会生活,思想存在于任何一次社会交往,我们可以借助思想来解释和回答人类社会生活的困惑与难题,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深入社会活动。这样一来,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需要,就可以利用深刻的社会变化得到合理的说明,并伴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人本位的传播需要是有条件的,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并不包括特定身份的人。思想只有站在人的立场、按照人的方式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达成传播需要的满足。也就是说,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一定要按照人作为主体的“内在尺度”进行,使思想的先进性、导引性、建构性充分灌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直接作用于人的价值实践,使传播关系真正成为巩固人的主体地位的能动力量。人本位的传播需要,是思想改变行为与人能动选择的有机统一,力求超越前人来获取新的思想高度,使传播需要获得新的满足。不仅如此,人本位的传播需要还生发新的传播结构与传播关系,拓展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链条,使人在不同媒介中全面获取思想。
三、以思想为基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创新要把握思想所处的时代,以思想为基点对人们的交往实践展开信息求索,围绕思想构成的受众群体(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析,不断赋予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价值,使思想在高校育人生态体系中保持生机勃勃的求真、向善和审美意识,深刻揭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规律性问题。
(一)以思想的媒介化分析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群体
在全媒体时代,思想传播不能局限于对思想是什么的内容分析,而要深挖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过程表现,分析思想涉及的情感、事实、真理、价值、意义,以及研究它们是如何被传播的。从传播什么内容到如何被传播,这个转变意味着思想经历了一个媒介化分析的过程,思想被赋予了探查受众群体日常行为的媒介作用。以思想的媒介化分析掌握受众群体,就是要改变以往思想处于顶端的传播模式,增加思想的媒介化路径,使思想真正成为促进受众群体解决各种困惑的有用方法。
首先,思想要标示媒介化分析的标准与范围。思想可以增加受众群体对其有用性的认知,但并不意味着对所有思想都可以进行媒介化分析,这就需要建立一定的标准和范围。思想要根据受众群体需要使其成为传播规则的表达形式,使媒介化分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进行,这是确保思想媒介化分析坚守主流意识形态立场的基本原则。
其次,思想要成为受众群体善于利用的媒介。思想要摆脱抽象化、概念化的框架印象,要善于借助受众群体对思想有用性的操作,不仅要分析、过滤、引导、诠释受众群体对思想传播的媒介经验,而且要立足受众群体对思想的使用和满足,获得思想媒介化分析的新内容,并将其纳入受众群体的交往实践过程,扩充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渠道。
最后,思想要营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场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媒介场景来提升受众群体的认识与实践,当人们置身于媒介场景时,思想通过“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10]就可以感知受众群体的情感需求、思想变化、价值取向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染力、说服力,而且可以根据媒介场景变化反向优化思想同受众群体的关联状态。
(二)以思想互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性传播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要确保受教育者在思想的感召下形成具有社会属性的微观结构,即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进行人的教育、引导和塑造。这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又可以围绕“培养什么人”来使思想进一步具体化。从思想具体化的角度来讲,思想要传播关于属人的世界方面的知识,从人的对象化活动中认识人、理解人、掌握人、促进人,这就需要以思想互动为前提,建立选择性传播渠道。
思想互动是思想发出者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思想互动。“思想互动是知识和经验的交流,是理念和信念的碰撞,是思想和信息的沟通,是观点、看法的交合。”[4]170同思想发出者相比,受教育者的思想波动比较大,且这种变化又无规律可循。只要符合受教育者主观立场,满足受教育者实际需要,思想就会成为有用的思想。至于思想是否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必要条件,是否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并不是受教育者关心的问题。此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性传播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圆心建立思想传播渠道,可以理解为对政治思想传播的强化,以正面引导、官方宣传、正能量输出为主要手段,把思想传播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联系起来,使思想发出者同受教育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思想综合体,即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思维具体。另一方面,以有限传播为过滤机制,将那些不利于或者有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错误思想,通过校对、过滤、控制的方式来消除它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与影响。其目的就是要把受教育者的思想需求同错误思想区分开,发动思想发出者主动占领思想高地,以思想互动促成受教育者与思想发出者形成合力,共同提升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发展水平。
(三)以思想的审美情感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全身心行为
情感是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以审美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全身心行为灌注到对象化活动中,以新的交往关系保持着对思想的认知与践行。“审美虽然是人的感性把握,但正是这种感性把握却能给我们带来别样的趣味,拉近我们同客观世界的距离,导引我们以自然平和的心态去观察、发现、体验客观世界之美。”[11]思想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思想蕴含着美的内容与形式,“美是人的社会性的完满实现”[12]。
思想的审美情感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体现政治思想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组合关系,而不是单纯地以思想的抽象化表达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交往实践。一方面,思想要以审美情感完成其“永久的魅力”的实践表达。思想蕴涵多种情感,哪种情感才是符合审美标准的,归根到底取决于思想契合行为的实践程度。也就是说,审美情感一定要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实践基础之上,在实践中使教育对象因受到思想感召而生发对个人全面发展的美感体验,在全身心行为中看到人的自由与解放。另一方面,思想的审美情感要揭示其属于个体和社会的精神要义。思想既要指向个体的精神状态,又要彰显社会的精神风貌。思想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时完成对个体与社会的精神指引,成为个体与社会的理想追求,如此才能不会因单方面的精神困惑而造成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抵触和排斥。以思想的审美情感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全身心行为,实际上指出了用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创新的两点主张:一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实践活动中造就思想的审美化表达,二是从思想的精神指引中统一个体与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审美追求。这两点主张共同致力于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