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喜奎教授临床治疗淋证经验浅析

2022-12-06曾和嘉张喜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尿急凉血尿频

曾和嘉,张喜奎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

0 引言

张喜奎教授为全国首届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师承陈亦人教授、杜雨茂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著有《慢性肾炎中西医防治》《肾脏病六经辨治》等著作,临床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对肾脏病的治疗有着独到见解且疗效显著[3]。笔者有幸师从张喜奎教授学习,受益良多,现通过三则验案浅要将其临床治疗淋证经验总结如下:

1 热淋医案一则

陈某某,男,60岁。初诊2020年9月13日。主诉:反复小便灼热伴尿频、尿痛近年。现病史:患者近1年前“感冒”时出现小便灼热,伴尿频、尿痛,于当地医院治疗后症状好转。此后小便灼热、尿频、尿痛反复出现,自以为年老所致,未予重视治疗。然上述症状反复至今,且愈渐加重,遂前来求诊。辰下:小便灼热,尿频、尿痛,偶有腰痛,口燥咽干,时有心烦,夜寐欠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淋证(热淋)。治以滋阴清热,交通心肾,方予黄连阿胶汤加减。处方:黄连6g黄芩12g阿胶10g炒酸枣仁15g合欢皮20g夜交藤20g白芍12g生地黄10g丹参12g龙骨20g牡蛎20g陈皮9g。予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40min温服。

9月20日二诊:药后小便灼热、尿频、尿痛较前减轻,仍有口燥咽干、腰痛,舌红苔薄白,脉沉。于前方丹参改18g,加玄参15g、怀牛膝12g,续进十四剂。

10月4日三诊:药后小便灼热、尿频、尿急基本消失,余症明显缓解,唯胃纳不佳,舌红苔薄白,脉沉。于前方加谷芽12g,麦芽12g,续进二十八剂。

11月1日四诊:诸症皆消,纳寐正常。随访半年,小便灼热、尿频、尿痛等未再复作。

按语:患者年已六旬,脏腑渐衰,肾阴亏虚,适逢感受外邪,热蕴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反复发作近年,病程日久,更损肾阴,肾水不足,膀胱蕴热,故发为本病;腰为肾之府,肾阴亏虚,不能濡养腰府,故腰痛;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亢盛于上,扰及心神,故心烦、夜半易醒;肾水亏虚,不能上承咽喉,故口燥咽干;舌脉亦为心肾不交,膀胱蕴热之征。

方中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二者共用直折亢盛之心火;白芍敛阴缓急养血,阿胶滋阴养血,二者共用,此“壮水之主,以抑阳光”之意;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丹参凉血安神;炒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养心安神助眠;龙骨、牡蛎潜镇上亢之阳;陈皮健脾理气。诸药共奏滋肾阴,降心火,清热安神之功。

今年苹果坐果率低,也导致农民用肥量减少20%-30%。当前化肥价格居于高位,基层不再接货,故而不再关注报价,而是等到把前期囤积的低价货销售完后再计划拿货。虽然业内有传言肥价还会上涨,但是后期行情不好说,经销商都不敢大量囤货,因为压货风险大,所以大多保持低进低出、高进高出的原则。对于明年市场,白永强表示,明年市场会更难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二诊患者药后症状较前减轻,因其口燥咽干、腰痛未见减轻,故予玄参清热养阴,怀牛膝补益肝肾,加量丹参以增强凉血安神之效。三诊药后小便灼热、尿频、尿急基本消失,余症缓解,此肾阴渐复、心火渐消之象;胃纳不佳,加谷、麦芽健脾消食,以助胃纳。

2 气淋医案一则

朱某某,男,38岁。初诊2019年7月3日。主诉:少腹部胀痛近年。现病史:患者近1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少腹部胀痛,伴尿频急、尿道灼热痛、尿不尽,于外院查前列腺液常规提示:白细胞+++/HP;B超示:慢性前列腺炎改变伴钙化灶,住院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至今上述症状仍时有反复,遂前来求诊。辰下:少腹作胀、疼痛,尿频急、尿道灼热痛、尿不尽,嗳气,善太息,身困,不思饮食,口干,寐差,大便尚调,舌淡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淋证(气淋),治以疏肝理气通淋,方予四逆散加减。处方:柴胡12g枳壳12g白芍12g甘草5g刘寄奴15g野菊花20g荔枝核15g乌药9g小茴香9g白条参9g陈皮12g莱菔子12g。予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40min温服。

7月10日二诊:药后少腹部胀痛基本消失,尿频、尿急稍有减轻,余症亦稍有改善,舌淡苔薄白,脉沉。于前方加炒枣仁15g当归9g茯神12g白术9g牡蛎30g(先煎),续进七剂。

7月17日三诊:药后诸症明显改善,胃纳一般,舌淡苔白,脉沉。于前方去白条参、枳壳、牡蛎,加谷芽12g麦芽12g,续进十四剂。

7月31日四诊:服上药14剂后诸症皆消,复查前列腺液常规正常,予上方继服2周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此案中医辨病当属“气淋”,辨证为肝郁气滞证。厥阴肝经“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肝经经气不利,故可见少腹胀痛不适;肝主疏泄一身之气,肝经经气不宣,膀胱气化不利,且肝主调畅气机,间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故肝气失于疏泄,致水液排泄失常,发为尿频急、尿不尽;气机郁滞,升降失常,故善太息,嗳气;肝郁化火,灼伤津液,故自感口干;肝郁化火上扰心神,故见寐差;气郁化火,郁于下焦,故见尿道灼热疼痛;素体脾胃虚弱,肝火旺盛,自当传行至脾胃,横克脾土,引发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饮食不化,气血生化不足,故不思饮食、身困;舌脉亦为肝气郁滞之象。

方中柴胡疏达肝郁;枳壳破气行滞;白芍柔肝合营,调和肝脾缓急止痛;甘草和中缓急;气滞日久,易致瘀血阻络,故应适当加用化瘀通络之品,刘寄奴苦泄温通,善于行散,能破血通经,散瘀止痛,更能散败精;荔枝核、乌药散行肝气、通肝络,合于刘寄奴活血通络,共奏止痛之效;病久不解,下焦生热化毒,故加野菊花清热解毒;白条参益气健脾,顾护中焦;小茴香、陈皮、莱菔子理气和胃,共奏行气疏肝,和胃健脾,泻热化浊之功。

二诊患者药后少腹部胀痛基本消失,尿频、尿急稍有减轻,余症亦稍有改善,若继续单纯疏理肝气,必耗伤正气,故加炒枣仁、当归、茯神养血柔肝,合柴胡、白芍共成“逍遥散”之意,补肝体而助肝用,增强舒肝解郁之功,且炒枣仁味酸,可使诸药散中有收,防疏泄太过;加白术健脾益气,实土以御木乘,且使营血生化有源;加牡蛎平肝潜阳,合荔枝核以软坚散结。三诊患者药后诸症明显改善,胃纳一般,去白条参、枳壳、牡蛎,加谷芽、麦芽健脾消食,以助胃纳。

3 石淋医案一则

蒋某某,男,58岁,初诊2018年4月8日。主诉:反复腰痛半年余,发现血尿1周。现病史:患者半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放射至背部,时作时止,不剧,未予重视治疗。后腰痛反复出现,活动后加重。1周前于排尿时出现肉眼血尿,伴排尿涩痛,查泌尿系彩超提示:右肾结石,大者约0.4cm×0.5cm。遂前来求诊。辰下症见:腰痛,血尿,排尿涩痛,身困乏力,纳寐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稍数。中医诊断:淋证(石淋)。治以清热利湿,排石止痛,方予芍药甘草汤合三金排石汤加减。处方:赤芍20g白芍20g炙甘草10g黄芪20g山药15g桑寄生15g杜仲12g石韦12g小蓟15g鸡内金20g海金沙20g金钱草20g合欢皮20g青皮12g陈皮12g。予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40min温服。

4月15日二诊:药后腰痛稍缓解,仍有血尿,颜色稍淡,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稍数。于前方加枳壳9g,白茅根20g,续进十四剂。

4月29日三诊:药后腰痛明显缓解,尿色转淡,稍有乏力,胃纳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沉。于前方黄芪改30g,桑寄生改9g,加山楂20g,续进十四剂。

调治三月余,诸症皆消,复查泌尿系彩超提示结石已下,病告痊愈。

按语:患者久居南方湿热之地,湿热之邪蕴结于内,湿热下注,肾失开阖气化之权,分清泌浊失司,又湿邪居于下焦,日久则耗伤阴血,熬尿成石,阻滞经气,故腰痛、排尿涩痛;湿热郁于下焦,迫血妄行,故血尿;热扰心神,故夜寐不安;湿热久蕴,困遏清阳,伤津耗气,故身困乏力;舌脉亦为湿热之象。

方中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炙甘草可健脾益气,和中缓急;黄芪补气升阳、利水行气;石苇利水通淋、化湿止痛,海金砂利水通淋、清热解毒,鸡内金理气利泄,金钱草祛风止痛、清热利尿,此四药为张师排石常用药对;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以利腰府,固其本元;合欢皮擅活血安神;山药益气健脾;小蓟敛摄妄动之血,化离经之瘀血;青、陈皮健脾行气,兼助胃纳。

二诊患者药后腰痛稍缓解,血尿颜色稍淡,此药已中的,加枳壳行气导滞,白茅根清热利尿。三诊患者药后腰痛明显缓解,尿色转淡,舌脉亦有改善,此湿热之象已渐祛之故。稍有乏力,加量黄芪以增强健脾益气之功;腰痛缓解,减量桑寄生;胃纳不佳,加山楂健脾消食。

4 劳淋医案一则

林某某,女,46岁。初诊2019年06月09日。主诉:反复尿频、尿痛5年余。现病史:患者5年余前因食辛辣油炸食物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就诊福鼎市中医院,诊断为“下尿路感染”,予口服“左氧氟沙星、热淋清”治疗,症状缓解后未再服用药物。此后上述反复发作,每因劳累等诱发或加重,遂前来求诊。辰下: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口干,身困,手足心热,舌淡苔微黄,脉沉。中医诊断:淋证(劳淋)。治以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方予黄芪二至丸加减。处方:黄芪30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地榆15g砂仁6g怀牛膝12g生地黄12g石韦12g白茅根20g鸡内金20g菟丝子15g。予十四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40min温服。

6月23日二诊:药后诸症较前好转,唯时有腰痛,余证皆缓,舌淡苔微黄,脉沉。于前方加杜仲12g、芡实12g,续进十四剂。

7月7日三诊:药后诸症皆缓,偶感多梦,舌淡苔微黄,脉沉。于前方上去地榆,加炒酸枣仁15g,续进十四剂。

7月21日四诊:药后诸症缓解,无明显不适。嘱其守方续服,以固后效,两月后诸症皆止,未再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因食辛辣而感湿热,湿热下注膀胱,开阖失司,故尿频、尿急;湿热蕴结,阻塞膀胱气血运行,不通则痛,故尿痛;后病情迁延,久则耗伤气阴,气阴亏虚,正气无以祛邪外出,湿热蕴结膀胱,故症状反复发作;气阴耗伤,无以濡养肢体、经脉,故身困;气阴亏虚,津液无法上乘舌面,故见口干;邪气阻滞腰部,气血不畅,故腰痛;阴虚阳亢,虚火旺盛,故手足心热;舌脉亦为气阴两虚,湿热蕴结之征。

方中旱莲草甘寒,入肾补精;女贞子甘平,可益肝补肾,二者相伍,补肝肾之阴而不滋腻,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润窍通淋而不伤正;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可益气补中,健运脾胃以化湿热;生地黄可清热凉血,益阴生津;怀牛膝以补肾通络;石韦利尿通淋,凉血止血,配伍地榆、白茅根则凉血止血之效益增;鸡内金甘平,可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利尿;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可补益肝肾,固精缩尿,正合“阴中求阳”之意;砂仁辛温,可温中理气,既防苦寒之品损伤脾胃,又可理气促进气机通畅。

二诊患者诉尿频、尿急、尿痛好转,药已中的,效不更方,仍有腰痛,加用杜仲以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并辅以芡实益肾固精,补脾祛湿,使脾机得运,促湿排出。三诊患者药后诸症皆缓,去除地榆以防苦寒伤及脾胃,妨碍正气恢复;偶感多梦,考虑为气阴亏虚,心神失养所致,加炒酸枣仁养心安神[4]。

5 总结

张喜奎教授临床治疗淋证,因其湿热蕴结下焦的主要病机,治疗不离于清热利湿之法。然细分后,又以其病因证型的不同,而调整治法,采用不同的方药,此同病异治。热淋以其湿热客于下焦,肾阴亏虚,膀胱气化不利,治以滋阴清热化湿,常予黄连阿胶汤加减;气淋以其肝气失于疏泄,气火郁于膀胱,治以疏肝理气,常予四逆散、逍遥散等方加减;石淋以其湿热久蕴,熬尿成石,故而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加以排石止痛,常予芍药甘草汤合三金排石汤加减;劳淋由诸淋迁延日久,伤及脾肾,正虚邪弱而成,多以脾肾气阴两虚为主,故而治以益气养阴、健脾益肾为主,兼以清热利湿,常予黄芪二至丸加减。张教授临床上遣方严谨,用药精妙,随症加减,灵活化裁,取效颇佳。

猜你喜欢

尿急凉血尿频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老了就应该尿频吗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主中药治疗活动期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肾康宁胶囊联合用药治疗肾阳虚证导致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尿频与心理因素
尿频都是前列腺炎引起的吗
白茅根煮藕 治牙龈出血
别以为夏季饮水多尿频尿急就不当事
尿频、尿急 别轻易吃抗生素
男女“尿频 尿急”科普书 9元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