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家规文化的现实功能与意义
——以川渝一支黄氏族谱家训为例

2022-12-06黄文琪林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家规家训家族

黄文琪,林聪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

我国宗族家规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规是对宗族成员施行规训与教化的言行规约,也称家范、家诫、家礼、家训、家法以及族规、族训等,一般泛指“父祖长辈对家人和子孙的训示教诲,也有部分是兄弟姊妹间的诫勉或夫妻间的嘱托[1]。”家庭中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也有体现出家庭本身的独特个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我国传统家风的共性。而孔家谨慎治学、杨家满门忠烈、岳家精忠报国等,则是为世人所熟悉、景仰的传统家风个性。一个家族,将所有的思想精华凝结精炼,给子子孙孙辈辈代代以规范警示的作用,那不仅是祖先的经验总结,更是对子孙后代的期望与美好愿景。它经历时代的洗礼,给予后代许多积极的作用。

1 宗谱家规要素分析——以川渝一支黄氏宗谱内容为例

宗谱,是记录氏族繁衍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资料。宗谱作为记录家族发展史的重要载体,并留存了大量有关家族世系、家族发展、重要人物事件等的历史资料。黄姓,中华大姓之一,是一种典型的多少数民族、多渊源姓,大多源于嬴姓或从汉族改姓等。以吴回(祝融)之子陆终为得姓始祖。黄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6 位。截至2006年,全国黄姓人数大约有2 700 多万,约占我国总人口的2.2%;按全国人口数计算,黄姓排名已由第8 位增加至全国第7位。黄姓本来源于我国北部地区,后迁入中原并形成了黄国。在黄国被楚所灭后,大部分宗族开始南迁,几经辗转,黄姓已成为中国一种较为典型的南方姓,并融入了壮、瑶、侗、水、布依、蛋等民族,川渝一支黄姓是其中典型代表。

1.1 黄氏宗谱家规内容

由于家族的搬迁以及对家谱的保存不当、记录缺失等缘故,《黄氏宗谱》已经少有更新,但许多家族依然保留着黄氏家族的传统,在起名方面延续着族谱的字辈。现如今,依旧根据字辈取名的人已经很少了,还有家族依然保留着这样的习俗也算得上是难能可贵。家族的大规模迁移也带来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几百年前从两广地区迁移到四川来的黄氏家族中还有不少老人会说粤语,不过他们说的粤语已经和现在的粤语有了很大的区别,老人们管他们说的话叫“土广东话”,是一种家族原居地与现居地所用语言的融合产物,具有鲜明的家族特色。虽然黄氏宗谱的记录已经没有再更新了,但在南方一些古老祠堂中仍然保留着对黄氏家规、祖训的记录。

家规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不可有萁豆互煎之举动。敬老尊贤,敦亲睦族,不可有忤逆不道之举动。明理尚义,入孝出悌,不能有悖逆伦理之行为。慎终追远,光宗耀祖,不能有辱没门风之行为。崇法守纪,爱国爱家,不能有祸国殃民之行为。忠君孝亲、敬兄事长、为夫正内、尊师信友、专心习业、安分守法、惜身节用、祀祖保墓、安冢固业、睦族和邻、审娶择配、矜寡崇节。

祖训也记载道:敦教悌、睦宗族、和乡邻、明礼让、务本业、端人品、隆师道、时祭扫、戒争端、莫为非、敬尊长、守法律、崇谱系。追思祖德,宏念宗功,毋忘世泽,创造家风。秉承孝道,睦族敦宗,济困扶危,与意志一同。毋因小忿,以损和融,毋念小利,以失大公。团队合作,互存共荣,父慈子孝,言顺语从。为尊爱幼,为幼敬尊,为兄则友,为弟则恭。夫妇相敬,和乐相容,治家勤俭节约,常虑穷通。处世待人,至诚为重,认识善恶,辨别奸忠。须识持物,莫念虚荣,善朋多结,恶友毋逢。步步踏实,贯彻始终,遇雄不缩,励志前冲。克苦耐劳,自评成功,至於宗族,或荣或耻。发展落后,全关教育,百岁树人,十年树木。所谓子孙,诗书宜读,听者共勉,愚者加督。先求裔贤,后求金玉,莫以贫穷,精神退缩。迈向前程,创造福祉,思念水源,裔孙多诵。

1.2 要素分析

通过对黄氏宗族家训的考察,其内容要素主要包括个人修身、家庭事务、事业发展、爱国守法和邻里事务等方面。可以概括梳理如下几点。

1.2.1 关于个人修身

在个人修身方面,提倡为人要诚实待人、善良仁义、尊师重道、以和为贵、行为端正、敬重尊长等。同时,也要求培养族人忠、信、礼、义、廉、耻的优良品质。要求个人要尽已为忠,言而有信,克己复礼,见义勇为,清白廉洁,知耻自尊。

1.2.2 关于家庭和睦

从孝悌、敬祖、敦族、婚姻、治家等方面对族人做出了要求,结合模范典型提出训孝、训悌、训敬祖、训敦族的具体要求。如训孝,指出自古司徒掌教,首在明伦,而明伦之教,必以孝行为先。举例“考先代颖考公,秉性淳厚,以至孝闻,身为宰辅,尊养并至。”要求“凡我同族讲孝者,当以是为标准。”

1.2.3 关于事业进取

在事业方面,家规望族人对待自己的工作要认真、勤奋,专注于自身的专业,精益求精,不可懒惰、游手好闲。要求:务本业,业精于勤,对自身应做工作,切实认真力求进展。专心习业,各行各业都要精益求精,积极进取。并告诫后人要守成,知道创业之难,体会创业之艰,知道守成之不易,不可安逸骄纵,要勤劳克勤克俭,毋怠惰,毋事纷华,毋好奢靡,毋尚气,毋争产,毋赌博,毋健讼,要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诚守成之格言,尔曹其勖之。

1.2.4 关于爱国守法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可谓“国风之本在家风”。家规禁止族人沾染违法恶习,从家庭本位出发要求族人安分守法,以此构建社会良好风气。要求:安分守法,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主张万事人为,无论贫贱富贵,不可目无国法,不能罔顾法纪,行违法乱纪之事。

1.2.5 关于睦邻友好

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家规要求族人对乡邻要和睦相济、守望相助、互帮友平,要求:睦族和邻,对乡邻应守望相助,亲善和睦如同一家。

有言道:“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各家有各家的规矩,各家有各自的传统。虽然家庭观念各不相同,但相互之间却可以产生情感交流,这种交流形成了中华优良道德观念,部分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此,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家规家训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对当今社会有一定的功能价值。

2 家规文化的现实功能

传统家规文化的现实功能体现在对家庭及家族成员言行举止具有指导和规训的作用,可以说,其是传统社会家庭教育的“教科书”。对待家规文化,我们应进行有效的引导与传承,使其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2.1 家规文化的规范功能

家庭教育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与家庭之中。习惯故能成性,朋友亦能染人,然较之家庭,则其感化之力远不及者[2]。”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和孩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是构成家庭的家规家风的基础。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不同的社会职责,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需依照家规规范自身的社会行为[3]。传统家规是家庭教育重要内容,丰富了家庭教育的文化内涵。家规中孝顺父母、夫妇和顺、睦邻友好、崇尚节俭、戒除不良嗜好、爱国敬业、积极进取都是优秀的传统美德,也蕴含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中。传统家规形成于祖祖辈辈对生活共同价值观念,是一个家族文化传承积累,因此,应重视传统家训家规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其中的优秀部分转换为当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使之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素材。“在家庭教育中开展基本社会伦理与行为规范教育,既是为孩子未来过卓越的社会生活所必需,也是家庭为社会运行和谐有序所应当承担的基本责任[4]。”不同的家庭成员所承载的家规家训对子女的行为规范作用也不相同。家庭教育是对一个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个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良好家规能够孕育出更加和谐的家庭氛围。渗透于家庭教育之中的家规文化,在无形中规范着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为家庭和睦、社会进步起到规范的现实功能。

2.2 家规文化的约束功能

家规文化的约束功能体现在,它通过捆绑家庭文化本体,约束着家庭成员的行为及欲望。当家庭成员有了一己私欲,将会背负违背整个家族文化意愿的罪恶感,违反家规,个人的过错也可能使家族共同承担。当家规文化中处处体现着责任心时,会影响家庭成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一个家庭是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约束功能还体现在,家规文化将监督范围缩小到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以家规为准则,监督个人的社会行为,以此,家庭的和谐发展也是社会的共同进步。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有益于下一代行为品德的培养,有助于实现文明社会的持续发展。

3 家规文化的现实意义

3.1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家规文化中积淀了许多具有思想和道德等方面的文化精华,如诚实待人、善良仁义、尊师重道、以和为贵、行为端正、敬重尊长、爱国守法等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体现。家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意识的进步,许多家规中的糟粕已被族人剔除。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实便是对家规的一种提升与改良。例如,旧社会要求女性坚守妇道,丈夫去世寡妇必须洁身自好不可改嫁,并以此为荣,在社会中宣传这种“高尚”的风行,许多家族也将此写进了家规。这样的陋习到了现如今的社会已然沦为了糟粕,家规也随着社会的变迁有了自我的升华。这不仅意味着每个家族的进步与升华,更折射出社会意识的进步。物质决定意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家规文化这一重要的意识形态产物也将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沉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检验和传承。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家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继承家规文化中的优良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对其加以创新,助力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

3.2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家规文化是基于社会整体文化背景之下的,符合整个社会的文化大趋势,遵循着社会的规律,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规文化有助于社会主流文化回归家庭,渗透进每个家庭的家规文化之中,更具“亲和力”使每人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承者,利于引导文化向正确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优秀家规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家规文化中“忠、信、礼、义、廉、耻、孝、悌”等价值观念与社会主流价值导向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世道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5]。因此,我们应继承并弘扬优秀家规文化中的精华,为促进社会进步提供原动力。

3.3 提升家庭教育文化内涵

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教育和规范后代言行举止的行为准则;家规是教诲和训导后辈立身处世、持家立业的道德标准[6]。一部家规文化,就是一本对家庭成员思想启蒙的教科书。传统的家规家训所强调的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贵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严慈相济、教子有方,反映了中国古代注重家教之有识之士最宝贵的传统教育理念[7]。要求父母的克己言行,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孩子,以家规家训为准绳,规范自身以达到严明家族纪律的效果。“富不过三代”是我国的一句俗语,这句话的完整版应该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在家族传承方面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家族有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传承,族内有整体氛围地熏陶,对内讲求自省修炼,对外讲求爱众亲仁,且代代相传,奉为圭臬。那么这样的家族往往就会人才辈出,长盛不衰,源远流长。中国自古就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观念,更有一些家族将其写入了家规之中,《颜氏家训·教子》云:“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孝慈不接,狎则怠慢生焉。”通过纳入家规之中的举措,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传统家训文化的现代建构,其目的是实现文化创新,核心任务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按照新的历史时期价值观塑造的要求,丰富和革新传统家训文化的内涵,增强其教育能力[8]。传统家训家规是一个家庭的规矩,新时代家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潜移默化中对家庭成员起到教育的作用。家规祖训之所以能够起着将传统社会主流文化的内在价值转化为民间话语的桥梁作用,是因为它是一种更为生活化、通俗化的教化方式,具有更为广泛的道德实践群体[9]。因此,家规文化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教化的重要内容,作为齐家教子的重要训戒,对发展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教育意义。

猜你喜欢

家规家训家族
立下这7条家规,孩子必有出息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鸭子的家规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风家规我来说
《小偷家族》
皿字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家训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