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猪消化道疾病的综合防治
2022-12-06靳国兵
靳国兵
(河南省商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商水 466100)
消化道疾病是生猪的多发疾病,不仅会对生猪的健康造成损伤,致使生猪的体重快速降低,病猪表现出腹泻症状,伴有轻微的腹痛,食欲不振,生产性能减弱等,延长了生猪饲养周期,对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害,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促使养猪产业持续发展。
1 临床特征
在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易发生消化道疫病,临床表现为食欲降低、持续腹泻等症状,病情严重时,病猪腹泻会呈喷射状,体型消瘦、严重脱水或因脱水死亡。即使治疗后病情好转也,会呈现生长发育缓慢,或成为僵猪等。
2 诱发病因
2.1 滥用抗生素防治猪病应选择敏感性较强的药物进行治疗,但部分养殖人员在用药之前没有开展药敏试验,而是随意应用抗生素治疗,比如在生猪饲料中长期增添土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在防治细菌病和寄生虫病时,不注意及时轮换药物,长期使用单一的药物,致使生猪体内的细菌产生较强的耐药性,进而引发生猪出现多种疫病。
2.2 缺少规范化的消毒管理制度不能对消化道疫病进行有效预防,促使生猪养殖场暴发多种疫病,或出现继发性的消化道疾病。
2.3 饲养管理措施不完善生猪养殖场缺少完善的管理措施,特别是初春季节,温差变化较大,易引发消化道疾病,使生猪出现应激反应。
3 常见的猪消化道病
3.1 传染性胃肠道炎该病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会对生猪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病猪表现腹泻、脱水、呕吐等症状。各日龄猪均可感染,特别是幼龄仔猪感染后致死率较高。当仔猪断奶以后其免疫抵抗力会逐渐增强,同时生猪的死亡率也会逐渐降低,成年猪感染基本不会死亡。病毒感染后会在猪的空肠和十二指肠的黏膜组织中大量繁殖。剖检病死猪发现,猪的肠系膜淋巴结、扁桃体、以及淋巴结等组织中皆可以检测到病毒。该病毒对光线和温度较为敏锐,对生猪胃肠道中的胆汁和胰蛋白酶十分敏感。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可以利用常规的消毒药剂对饲养环境中的病原体进行有效消灭,治疗该病,可选取阿托品注射液,给患病猪注射2~4mL,在阿托品注射后30min,补充注射高热一针灵,剂量为0.1mL/kg.bw。对感染育肥猪,可以适当提高药物的注射剂量,或选择氟哌酸和丁胺卡那霉素肌肉注射。
3.2 流行性腹泻疾病在感染初期,病猪会出现体温上升,随着患病猪腹泻症状的不断加重,其体温也会随之降低,与此同时,病猪的体重会不断下降,体型逐渐消瘦。刚出生仔猪感染后,会出现明显的水样腹泻症状,且粪便带有一定的恶臭味,病猪出现呕吐的现象。病猪腹泻时会严重脱水,其自身的饮食量会严重降低,生猪的皮毛较为粗糙,精神低迷。仔猪会在患病1 周左右出现死亡,仔猪患病年龄越小,其死亡率越高。体重超出30kg 的生猪感染死亡率较小,同时疫病表现症状也较轻,个别患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部分患病猪的采食量明显降低。对该病主要利用抗生素治疗,但不能根治,而且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多,会使病原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因此需要研究新型抗生素。在该病的高发地区,要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在妊娠母猪分娩前2 周左右给其接种疫苗通过生产的母源抗体,使仔猪获得免疫保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饲养人员需要对生猪群定期注射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对该病进行有效预防。对病猪的治疗,要先为其补充足够的体液,可以饮用口服补液盐。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可选择广谱抗生素活进行全面防控,比如常见的土霉素、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等。还可以通过中药进行治疗,比如金银花。
4 生猪消化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4.1 增强饲养管理生猪饲料质量、饲养管理方法等会对饲养工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生猪的免疫抵抗力。降低生猪发生消化道疾病的概率,应对饲料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在饲养初期开展检疫工作,在饲料中适当增加玉米等粗粮;在饲养中期,在其中增添适量的蚕蛹等;在饲养后期,应在饲料中增添糠饼等。依据生猪在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为其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产品,满足生猪的生长需求,提升生猪的免疫抵抗力。同时,养殖密度要适宜,以保障生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对猪舍的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关照条件,保证猪舍具有适宜的温度,具有优良的通风条件,对猪舍中粪便进行及时清理,避免滋生细菌,以降低生猪出现消化道疾病。
4.2 增强药物预防工作在生猪饲养过程中需要利用药物对消化道疾病进行综合防治,对生猪机体进行消毒杀菌,增强其病毒抵抗力,开展机体补液等措施,在妊娠母猪分娩之前,需要为生猪提供适量的腹泻药物,防治妊娠母猪出现便秘状况,饲养人员针对具有消化道疫病的仔猪,可以利用四环素、庆大霉素以及恩诺沙星等抗生素药物,对仔猪疾病进行有效防控,针对仔猪的病理特征,选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患病猪出现消化道疫病以后,需要及时补充体液,充分利用电解质溶液,例如5%的葡萄糖溶液和微量元素等。饲养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强对生猪疫病防治工作,促进生猪养殖工作可以持续发展。
4.3 加强消毒管理饲养人员需要对猪舍、饲养用具等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保证生猪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降低养殖场暴发疫病的概率,在消毒过程中,确保消毒液具有适宜的浓度,同时及时更换消毒药物,一周至少要消3次毒,除此之外,需要对消毒药物轮换使用,避免猪舍中的细菌产生耐药性,需要依照科学的消毒方法,对生猪消化道疫病进行有效预防。
4.4 健全生猪疫苗接种工作在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多数消化道疾病的出现都和病毒感染具有直接关联,通过对生猪注射相关的疫苗,科学规避部分消化道疫病的出现,饲养人员可依据养殖场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生猪的健康水平等,制定科学的免疫防治方案,选择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进行针对性的免疫防治。同时对母猪注射疫苗时需要注意,需要在母猪分娩前的1个月左右注射1次免疫疫苗,继而保证后代的仔猪可以获取优良的免疫性能。对刚出生的仔猪需要进行全面管控,原因是新生仔猪的机体器官和免疫性能比较弱,需要做好疫苗的免疫注射,尽量选择高效且具有安全保证的疫苗,免疫防治措施需要严格依照相关的要求,全面规范免疫操作行为,严格禁止给生猪注射不明来路的药物,确保药物可以从正规的途径引进。当刚出生的仔猪出现病毒性腹泻疾病问题时,养殖场的管理人员需要对其开展科学的治疗,并注射针对性的弱毒疫苗,同时在母猪妊娠养殖阶段和临产前的阶段,对母猪进行科学免疫,以提升仔猪的免疫抵抗力,防止其在出生以后感染消化道疾病,继而出现死亡。
4.5 饲料管控生猪饲养的营养价值和品质会直接影响生猪的生产性能和消化道的健康水平。良好的生猪饲料可以提高生猪的采食量,同时可以提升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减少生猪出现消化道疾病的概率。生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饲料的需求是有差异的,饲养人员需要依据生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以及个体养殖目标等,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比。在前期阶段,需要把玉米、面粉等粗粮作为主要的饲料原料,补充少量的精细料;中期阶段需要给生猪喂食富含营养价值的饲料,包括糠饼、蚕蛹等能量丰富的饲料,提升生猪饲料的营养价值,促使生猪快速生长发育。在后期阶段需要适当提升饲料中玉米和糠饼的比例,有利于后期生猪积累脂肪,提升养殖收益。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饲养人员需要对生猪饲料的品质进行严格的管控,禁止给生猪喂食发霉的变质饲料,或是将剩余的餐厨废物给生猪喂食,这会对生猪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容易诱发其出现消化道疾病,增加养殖成本,除此之外,对于出现异味或者形态结构异常的饲料要及时进行更换,避免生猪在采食以后出现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