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果速递

2022-12-06

新疆农垦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残膜棉田本科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563040)

主持人:王太祥 教授

《新疆棉田白色污染治理机制研究》

新疆棉花生产的快速发展,与地膜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密不可分的。在棉花生产中,棉农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大量使用 0.008 毫米以下的超薄地膜,这些地膜老化快、易破碎、难回收,再加上人工捡拾成本高,大量地膜残留在土壤中,造成极为严重的白色污染,危及到棉田生态和棉花产业的安全。因此,加强棉田白色污染的治理研究刻不容缓。课题系统梳理了新疆棉田白色污染的现状、治理措施与存在的问题,评估了白色污染治理政策的制定目标、实施手段和实施效果,实证分析了地膜回收对农户利润的影响,发现地膜回收能够显著增加农户的收益;项目跟踪调查了不同厚度地膜和可降解地膜的使用效果,认为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标准厚度地膜在综合效益最优 ;运用 DEMATEL 方法对农田残膜回收体系关键因素予以识别,为加强残膜回收体系建设提供了依据。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奖惩政策及组合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中短期及长期的影响,认为政府应该将补贴政策和管制政策有效的结合起来,惩罚是必要的监管措施,而补贴措施也应作为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从地膜使用策略、对企业和农户的激励与约束等方面提出了棉田白色污染治理的路径。项目执行期间,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 CSSCI 期刊 4 篇、CSSCI 扩展版期刊论文 2 篇、北大核心期刊 2 篇),研究成果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项 ;培养硕士研究生 4 名、培养本科生 2 名,3 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获石河子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论文;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

猜你喜欢

残膜棉田本科生
地表残膜回收机在西北成功应用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Design and test of clamp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for recycling agricultural residual plastic film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一〇一团棉田主要虫害调查分析
棉田磁化水灌溉脱抑盐作用及促生效果示范
两种除草剂对棉田三棱草的防除效果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