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纺织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
2022-12-01何剑乔智宏
○何剑 乔智宏
(1石河子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2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一、引言
“十四五”时期,中国纺织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被赋予“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以及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的新定位与新战略方向。新疆兵团作为我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发展纺织产业对于兵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实现社会稳定发展与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等方面具有战略价值。2021年兵团棉花产量达208.3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36%左右。得益于优质棉花等资源优势,依托于“身处新疆,毗邻中亚”的地缘优势以及丝绸之路经济核心区建设、产业援疆等系列优惠政策的多重叠加,兵团纺织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效改善了兵团纺织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从发展历程来看,2005—2020 年兵团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由21 个增长到59 个,呈现整体上升的态势;主营业务收入由15.52 亿元增长到154.44亿元,增长了近九倍;利润总额也从-0.66亿元增长到5.17亿元,总体减亏明显。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17.84亿元增长到170.51亿元,增长了八倍之多。2020年兵团纺织服装业达到451万锭棉纺锭、33万头气流纺锭和1 855 台棉布织机的产能规模,实现68.39 万吨纱、1.72 亿米布、480 万件服装的产量。在“三城七园一中心”产业发展布局下,兵团纺织业以第八师石河子市、第一师阿拉尔市、第二师铁门关市和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等区域为主体,辐射带动周边各师的产业集群规模效益初显①数据来源:2006—2021年各年《兵团统计年鉴》。。由此可见,近年来兵团纺织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但面临的形势依然较为复杂,如国际市场增长缓慢、国内外棉价差过大,生产要素成本持续增加以及原料波动风险加剧、生态环境瓶颈约束等外部压力并未显著减轻,纺织业近年来整体利润微薄,竞争能力偏低。为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如何进行纺织业产业升级转型是亟待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
因此,全面地认识纺织业的发展特征并破解其生存困境是促进纺织业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深入分析纺织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和波及效应特征,对揭示纺织业发展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1-2]。基于此,本文利用兵团统计局编制的2007 年、2012 年和2017 年三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结合兵团纺织业的现实情况,利用产业关联理论与投入产出模型对兵团纺织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及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正确地认识和准确地评估兵团纺织业的作用和地位变迁,为科学地制定兵团纺织业的优化升级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
二、文献评述
纵观纺织业的相关研究,诸多学者研究视角聚焦于纺织业的经济效应分析。从国家层面来看,学者们利用偏好DEA 模型、索洛余值法和等效益面法测度了我国纺织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与行业技术贡献率[3-5]。通过构建国际竞争指标体系等方法,评价了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与在全球价值链所处的地位[6-8],这些研究通过不同方面来测度纺织业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在对纺织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时,发现原料供给量、交通运输条件、产业推动、政府扶持和政策环境支持对其有显著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9-13]。从省际层面看,孙华平[14]等学者从全球价值网的视角分析了绍兴纺织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赵盈盈[15]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探究贸易成本、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分散化生产等因素对江苏省纺织业产业集群经济效应的影响。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学者比较注重对纺织业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而对纺织业及相关产业的关联特征方面探讨较少。闫松林[16]、盛龙[17]和张建磊等[18]利用较为全面的指标分别研究了全国、浙江和新疆纺织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及其演变趋势,研究结果发现纺织业的产业关联范围十分广泛,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并呈现持续提升的态势。但研究数据多采用2015 年之前的投入产出表,无法反映近期纺织业产业关联特征。因此,从产业间关联的视角探讨纺织业的发展特征尚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从产业关联效应的测度方法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以计量回归模型评估产业间的整体关联情况分析。如刘新建和张翼[19]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产业部门之间的相关关系。但这类方法受计量检验因果的限制,无法测算产业间的关联度。二是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判断在产业关联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如王娜等[20]对西北五省整体及各省份的产业结构及关联网络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此作为判断区域产业结构是否不断完善与升级的重要依据。但此类分析方法无法识别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产业。三是以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测算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特征。此类方法能够系统地反映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经济技术联系,因此在研究产业关联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被学术界广泛关注和使用。如MAKSIM PYATAEV[21]、李杨超和祝合良[22]分别对俄罗斯联邦国家和中国的交通运输行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研究。李秀婷等[23]利用五张投入产出表探究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关联效应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FLORIDA[24]、李建军和任静一[25]利用投入产出关联模型得出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及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的结论。王琪延和徐玲[26]使用RAS法编制的2010投入产出表对旅游业和会展业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旅游业的发展对会展业具有一定程度的需求拉动作用和反馈推动作用。但相关研究成果集中于第三产业或装备制造业,对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研究略显不足。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以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为切入点,系统分析兵团纺织业的发展特征,为识别发展困境提供新的研究框架。第二,本文借鉴李春梅等[27]的实证框架,系统地考察纺织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同时采用最近编制的投入产出表以及改进后的相关指标,使得研究结果更具充实性和经济分析价值,为推动纺织业产业优化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产业关联效应分析。产业相互之间既是要素的供给方,又是市场的需求方,产业关联实质上是各个产业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联系[1,28]。按产业间的需求和供给联系可分为后向关联与前向关联。
(1)后向关联产业结构。后向关联是基于投入的角度分析纺织业对为其提供生产要素(产品或服务)的产业部门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机制。其中,直接消耗系数aij反映的是直接影响效应,完全消耗系数bij反映的是直接和间接综合影响效应。具体公式见式(1):
式中,xij是部门生产中消耗的i部门的产品数量,xj是部门的总投入,I为单位矩阵。
(2)前向关联产业结构。前向关联是从产出角度来分析纺织业与对那些与本产业产品有直接或间接需求的产业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机制。其中,直接分配系数rij反映的是直接影响效应,完全分配系数dij反映的是直接和间接的综合影响效应。具体见式(2):
式中,xij表示j产业生产用于直接消耗的第i产业产品的数量,mi为进口,xi为i产业产品的总供给量[29]。
(3)产业关联程度。中间需求率与中间投入率用于反映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其中,中间需求率Gi反映了纺织业用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该比例越高表明纺织业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和制约性越强,越带有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性质[30]。中间投入率Lj指的是生产单位产值的纺织业产品需要从其他部门购进的原料在总投入的比例,从产业部门生产活动的技术特性与附加值的角度反映了它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诱导作用[27]。n
2.产业波及效应分析。纺织业的产业波及效应指的是纺织业发生变化时对其他产业造成的影响,或者其他产业发生变化时对其造成的影响,这种变化包括生产变化和需求变化等[31]。
(1)生产变化的波及效应程度。为更科学地反映生产变化带来的波及程度效应,本文采用刘起运[32]改进后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相关指标进行研究。其中,影响力系数Fj指纺织业增加1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用来衡量纺织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感应度系数Ei指的是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均增加1个单位最终使用时,纺织业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用来衡量纺织业受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具体见式(4):
(2)最终需求变化的产业波及效应。投入产出的最终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出口(由于兵团特殊性,兵团IO 表编制时将出口设置为总流出)组成。最终需求波及效应指的是具体最终需求项目变化对纺织业产出的影响。其中,生产诱发系数是对影响力的进一步补充,表示最终需求对纺织业的波及程度[33];最终依赖度反映了三类最终需求(消费、投资、总流出)对纺织业的需求贡献率,具体见式(5)。
(二)数据说明
本文所研究的纺织业指《国民经济分类行业》(GB/T7454-2017)界定的纺织业(两位数代码为17),不包括服装产业(两位数代码为18)。本文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兵团统计局编制的2007 年、2012年和2017年的42部门兵团投入产出表②在我国,投入产出表的编表制度规定逢2、逢7年份编制基准年国家与地区投入产出表。2017年是兵团第三个投入产出调查和编表年份。。
四、投入产出分析
(一)纺织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1.后向关联产业分析。与兵团纺织业存在直接关联的产业广泛并集中,纺织业产业结构优化要强化集群效应和优化内部结构。从具体产业来看(见表1),与纺织业存在较强直接消耗联系的产业众多,包括为纺织业生产活动提供所需的原料和动力等制造业部门,以及提供运输、金融、销售等支持的服务业部门。说明纺织业具有作为主导产业的强关联性,纺织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从动态变化来看,纺织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联系在增强,与第二产业消耗联系在减弱。这与兵团棉纺织业技术品质不断提高和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在集约型和低碳化转变的进步以及与服务业的互动融合趋势等现实情况相吻合。纺织业与众多产业联系性强,这就要求在发展纺织业的过程中完善供应链服务,促进供应链上多方企业交流合作,实现配套化发展,提高纺织业产业效益。兵团纺织业与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部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部门和其自身直接联系紧密,说明纺织业的生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天然纤维原料、能源供给,以及前几道内部工序提供的半成品。因此,纺织业结构优化要走集群式发展之路。纺织业的优化布局既要考虑与棉花等上游产业的协调情况,也要考虑到产业内部的协调,以此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纺织业竞争力。
表1 2007—2017年兵团纺织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前十位产业部门)
纺织业与其他产业存在较强的相互影响。从具体产业来看(见表2),三个时期纺织业几乎与所有产业都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后向联系。动态来看,纺织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在进一步加强,与第三产业结合的趋势在加强,与直接消耗系数结论类似。
表2 2007—2017年兵团纺织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前十位产业部门)
2.前向关联产业分析。兵团纺织业与直接前向关联产业联系广泛但不紧密,纺织业产业结构优化要延长与完善产业链,并注意内部结构优化。从具体产业来看(见表3),兵团纺织业存在较强直接分配联系的产业众多,但是系数数值均较小,说明其他行业对纺织业的需求率较小。从动态来看,纺织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关联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弱,但纺织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的直接分配系数有所上升,表明兵团在纺织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方面做出了努力。,近年来,兵团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支持纺织印染产业链延伸”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等利好政策,兵团纺织业上下游产业协同配套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兵团纺织业与自身前向联系紧密,纺织业的直接分配系数中自身的占比远远高于其他产业,说明兵团纺织业总产值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中间产品被投入自身所消耗。从动态变化来看,纺织业自身的直接分配系数有所下降。因此为实现兵团纺织业的结构优化需要延长与完善纺织业产业链,大力发展服装业等深加工终端产品,从而提高纺织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表3 2007-2017年兵团纺织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前十位产业部门)
纺织业与其他产业存在较弱的相互影响。从具体产业来看(见表4),三个时期纺织业几乎与所有产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直接和间接的前向联系,但仅与自身联系最为密切。从动态来看,纺织业与其自身、第二、三产业的关联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弱,与直接分配系数结论类似。
表4 2007-2017年兵团纺织业的完全分配系数(前十位产业部门)
3.产业关联程度分析。兵团纺织业是最终需求型产业。从中间需求率来看(见表5),纺织业的中间需求率始终小于50%,说明纺织业的产出中用于提供给其他产业中间需求不到一半。从变化趋势来看,纺织业呈现出下降趋势。这说明纺织业尚处于低端的原材料供给阶段,下游产业链不强,说明兵团生产的大部分纺织产品被运往外地。这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制约了纺织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大力发展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延长产业链,充分利用兵团资源优势,打造中高端服装纺织生产加工基地。
纺织业产品附加价值低,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从中间投入率来看(见表5),纺织业的中间投入率高于0.5,即纺织业具有“低附加值、高带动性”特征,一方面表明纺织业对其他产业存在较强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凸显自身价值增值能力不足,发展后劲乏力。由于投入产出表中总产出是由产品生产部门的产出与研发部门的产出匹配加总得到。中间投入率长期高于0.75,说明技术创新对纺织业的推动力不足,这与纺织业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有关。因此,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纺织业生产新模式是促进其产业优化的必然选择。
表5 2007—2017年兵团纺织业中间需求率与中间投入率
(二)纺织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1.生产变化的波及程度分析。兵团纺织业对国民经济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从2007—2017年兵团纺织业的影响力系数来看(见表6),2007年和2017年影响力系数分别为1.1971和1.1185,纺织业的影响力系数始终大于1,表明纺织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程度高于平均水平。从影响力系数的动态变化来看,影响力系数有所下降,但绝对变化不大。2007 年、2012 年和2017 年兵团纺织业的影响力分别为3.1117、2.9218 和2.9342(由计算得到),表示每增加1 单位纺织品的最终产出将带动近3倍的总产出,除去自身增加的1单位产出也能释放近2倍的产出效果,表明纺织业对国民经济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总之,纺织业是对兵团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高辐射影响能力的产业,通过推动纺织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大量关联产业的同步增长。
表6 2007—2017年兵团纺织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
兵团纺织业受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较小。从2007—2017年兵团纺织业感应度系数看(见表6),2007 年、2012 年和2017 年兵团纺织业的感应度系数分别是0.4638、0.4609 和0.4651,纺织业的感应度系数始终小于1,表示纺织业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程度低于平均水平,也就是其他部门生产需要纺织业为其提供的产出量比例较低。从感应度系数的动态变化来看,呈小幅升高的态势,绝对变化不大,也就是兵团纺织业需求近10 年来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没有太多变化。总之,纺织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如果仅仅依赖其他产业需求发展的带动,不足以提高纺织业的投入水平。因此,纺织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政府或企业的直接投资和支持。对于其未来发展,政府应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战略方式,加大对纺织业的扶植力度。
2.最终需求变化的波及程度分析。兵团纺织业以“出口驱动型”的发展模式较为突出,消费的拉动作用在提升。从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看(见表7),总流出需求额的变动通过产业的波及效应所诱发的生产额最大,总流出的变动对纺织业生产的影响最为显著。从动态变化来看,总流出需求的生产诱发系数呈下降趋势。这不仅与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外需疲软、产业转移和订单分散等外在因素有关,也与自身传统优势弱化、生产成本高,同质化产品中核心竞争力不强等内在因素有关。消费的生产诱发系数有小幅度提升。说明消费需求在拉动纺织业生产方面出现小幅上升,但作用有限。随着新发展格局构建,城镇化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以及“三胎政策”等红利叠加,未来将推动纺织品消费的持续增长。投资的生产诱发系数偏低,且有所下降,其原因在于2010 年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规范投资行为,投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纺织业的需求结构中,总流出和消费需求依赖度在扩大,投资的需求依赖度在减小。从2007 年和2017年纺织业三大需求的生产依赖性度系数来看(见表7),2017年纺织业总流出的生产依赖度系数为1.3632,消费和投资的生产依赖度系数之和仅为0.1313。说明纺织业属于“出口依赖型”产业,纺织业主要依赖总流出促进发展。其原因在于依托棉花种植基地的资源优势,兵团纺织业以棉纺织业为主,产业链较短。主要集中于纺织阶段,大量的纺纱被运往外地供下一道生产工序使用。从变化趋势来看,纺织业对总流出和消费的依赖程度在扩大,对投资的依赖程度在减小。表明兵团纺织业更多的是依靠出口和消费刺激产出增长,因此适当刺激消费和出口将带动兵团纺织业产业的发展。
表7 2007—2017年兵团纺织业的生产诱发额、生产诱发度和生产依赖度系数
五、结论和政策启示
(一)结论
第一,从后向关联产业结构来看,兵团纺织业产业链后向产业发展广泛并集中,与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部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部门以及其自身的联系密切。第二,从前向关联产业结构来看,兵团纺织业产业链前向产业发展广泛却不紧密,与自身的关联性尤为密切。第三,从产业关联程度来看,兵团纺织业附加值低,自主创新能力略显薄弱。第四,从生产变化的波及效应程度来看,纺织业对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显著,纺织业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与优化将推动其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纺织业受国民经济拉动的影响不强,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发展战略。第五,从最终需求变化的产业波及效应来看,纺织业为最终需求型产业,出口驱动型的发展模式较为突出,消费需求带动作用在提升。对消费和总流出的依赖度逐渐扩大,对投资的依赖度在减小。研究表明,当前兵团纺织业的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产业发展新要求,因此政府需要积极引导纺织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纺织业高质量发展。
(二)政策启示
1.以优化纺织业内部结构为抓手,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纺织产业在前后向关联产业中与其自身的产业关联紧密,因此纺织业升级需注重产业结构的内部优化,如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做强做优,引导中小型企业“专精特新”,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2.以强化集群效应为目标,实现梯式结构,有序高效高质量发展。纺织业产业链后向产业发展广泛并集中,纺织业与众多产业关联性强。因此强化产业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可以实现优质资源的配置和协调。
3.以延伸和扩展纺织业产业链为突破,提高纺织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兵团纺织业目前后向关联广泛但关联度不高的现状,兵团应积极培育本土企业和继续引导东部地区产业链完善、市场品牌好的纺织企业向兵团纺织业下游产业进行梯度转移等方式,推动纺织产业链向高端服装面料乃至成衣等深加工产品扩展,使得生产单位与应用单位紧密结合,以此获取更多的利润与市场空间。
4.以推进科技与管理创新为驱动力,实现高附加值化转型。当前兵团纺织业附加值较低以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兵团一方面应注重提升纺织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化水平,引进先进技术与生产设备;另一方面要探索与建立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推动纺织业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
5.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发展战略为立足点,大力发展兵团纺织业。兵团纺织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强,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如果仅仅依赖其他产业需求发展的带动,不足以提高纺织业的投入水平。因此,政府应加大对纺织业产业政策的扶植力度,如完善融资服务,设立发展基金等,更大程度地发挥纺织业对国民经济的关联、辐射和拉动作用。
6.以最终需求为指向,深度挖掘消费需求。兵团纺织业为出口导向型产业,对消费和总流出的依赖度逐渐扩大,对投资的依赖度在减小。因此,兵团一方面应全力巩固净流出的重要地位,继续扩大开放,释放过剩产能,规避贸易壁垒。另一方面,通过稳就业、促增收等多措并举以释放消费潜力,以需求带动供给升级,推动行业稳步发展。同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形成投资驱动产业供需的正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