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2022-12-06邓丽娜
邓丽娜
(临汾市尧都区动物卫生检疫站,山西 临汾 041000)
猪气喘病也称支原体肺炎,属于慢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危害大,传染性强,病猪会出现明显的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养殖人员要密切留意。
1 流行特点
猪气喘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尤其以冬春季节发生率较高。该病诱发因素较多,如饲养管理不到位、圈舍卫生环境差、光照通风不佳、粪污清理不及时等,均会导致气喘病的发生。该病传染源为病猪及带菌猪,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健康猪直接接触病猪或间接接触被病猪所污染的饲料、饮水,亦可导致发病。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尤其是仔猪发病率最高,哺乳、怀孕母猪亦可发病。
2 临床症状
2.1急性型
该型常见于仔猪、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特别是一些新建猪场,发病率更高。患病猪大多是突然发病,食欲明显下降,精神状态不佳,呼吸频率加快,该病60~120次/min以上,个别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张口喘气呼气现象,腹式呼吸,有喘鸣声,呈犬坐姿势,嘴角流沫,体温基本正常,严重的猪最后窒息死亡,耐过猪大多转变为慢性病例。
2.2 慢性型
该型常见于架子猪、妊娠母猪,病猪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在剧烈运动后,咳嗽加剧,呈痉挛性咳嗽,最后湿咳。病猪不愿进食,日渐消瘦,生长发育停滞,体温基本正常,被毛无光泽,慢性病例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养殖效益。
2.3 隐性型
该型常见于一些老疫区的猪场,早晚温差较大、气温下降应激、饲养管理差的情况下,会增加发病率,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极易被忽视,偶见咳嗽、气喘等症状,进行剖检或者利用X光检查可发现肺脏出现病变。
3 剖检变化
解剖病死猪可见。其肺部出现明显的病变,呈水肿、气肿状,两侧肺尖叶、心叶、主叶下缘呈对称性胰样变质,肺门肿大,纵膈淋巴结肿大,颜色为灰白色,切面湿润。淋巴组织成弥漫性增生症状。
4 诊断与鉴别
猪气喘病临床表现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流感等有相似之处,极易被混淆误诊,因此做好鉴别诊断工作非常重要。
4.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两者相同之处为:呼吸困难、咳嗽、食欲下降、精神状态不佳;其不同之处为:两者病原不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理变化是病猪肺脏呈弥漫性出血性坏死病变,同时会出现胸膜炎及胸膜黏连等现象。
4.2 猪流感
两者相同之处为:咳嗽、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不愿进食等;其不同之处为:两者病原不同,猪流感病理变化是气管、咽喉等部位有一些黏液,肺部凹陷,呈深紫色。
5 综合防控措施
5.1 疫苗接种
为有效防控猪气喘病,要认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降低发病率。要制定完善的免疫接种方案、程序,严格控制接种方法和免疫剂量,提高免疫效果。免疫接种前需稀释疫苗,开封的疫苗应在2h内用完。每接种1头猪,必须要更换针头,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等现象。对种猪、母猪及后备母猪,在每年秋季接种猪气喘病弱毒菌苗,每头猪2mL;对仔猪,在其7~15日龄进行首免,60~80日龄复免1次。接种前后2周禁止服用抗生素等类药物。
5.2 饲养管理
养殖人员要高度重视饲养管理工作,保证所喂食的饲料无发霉、变质等现象,饮水应保证健康。饲料要营养均衡,可以将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加入到饲料中供猪群进食,提高抵抗力。要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及时清理粪污,避免滋生细菌和病毒。要保证圈舍光照通风正常,及时防寒降温,营造舒适的圈舍环境。要制定消毒制度,定期使用2%氯酸钠、0.3%过氧乙酸等对圈舍、槽具、环境进行消毒,降低疫病发生几率。
5.3 治疗方法
对受该病威胁的猪,用恩诺沙星预防,按50mg/kg饮水,连用3d,可降低发病率。对患病猪,肌肉注射林可霉素10mg/kg+硫酸卡那霉素15mg/kg,1次/d,连用3d。或可肌注黄芪多糖10mg/kg+氟苯尼考5mg/kg治疗,1次/d,连用3d。对气喘严重的猪,可注射鱼腥草注射液10mL,1次/d,连用3d。此外,亦可配合中草药治疗,取10g芍药+10g甘草+10g五味子+10g桂枝+15g半夏+15g干姜+15g细辛+20g麻黄+20g杏仁,将药物研磨成粉末状后拌入饲料中喂饲病猪,1次/d,连用3~5d。
6 结语
猪气喘病属于慢性传染病,危害较大,严重影响猪群生长。本文猪气喘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鉴别诊断要点,并探讨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希望助推生猪养殖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