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产科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2022-12-06李丽霞
李丽霞
(张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 张家口 076450)
牛产科疾病较为常见,主要发生在母牛的产前和产后,牛难产疾病通常出现在生产过程中。牛产科疾病不仅会影响正常繁殖,还会降低母牛及新生犊牛的生长性能,导致无法维持牛数量的正常增长,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疾病风险的发生概率,无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牛肉是民生发展及人们生活中关键的肉类制品之一,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和喜爱,同时其营养价值相对较高,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牛肉的产量,需要提高对母牛生殖性能的重视,全面分析牛产科疾病的防治对策。
1 牛流产的症状及防治
1.1主要病因及临床症状在牛产科疾病中,牛流产较为常见。由于养殖场内部牛群受到外界环境及饲养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整体抵抗力下降的问题,使得牛无法顺利进行生产,很容易在妊娠期出现流产的情况。通过对相关调查资料的分析,引发牛流产的主要原因为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喂养方式的不科学等,除此之外,还会因为母牛自身体质及疾病因素,引起流产。母牛在流产前会出现食欲不振以及情绪烦躁等现象,与平时的表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引发剧烈腹痛,通过观察在阴道部位有羊水流出。
1.2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母牛流产的发生概率,需要增强防治意识。首先,养殖人员应该保证母牛的营养充足,为其补充各类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明确用量,并且确保矿物质的含量可以满足母牛的日常生长需求;其次,提高对牛舍环境卫生的重视,定期清理圈舍内的粪污及杂物,在疾病高发期要做好全面的消毒工作,为母牛创设良好的待产环境;最后,由于不同的牛之间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如果其中一头母牛出现流产,会对其它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养殖人员应该结合适合情况,做好牛群的隔离饲养工作。
2 牛产褥期截瘫的症状及防治
2.1主要病因及临床症状如果母牛妊娠期间的胎儿较大,而产道相对较为狭窄,或者部分母牛的产道过长,很容易在生产过长中引发母牛的瘫痪。除此之外,如果存在胎位不正以及助产时间过长的情况,部分工作人员还在未矫正胎儿位置的情形下,向外部拉拽胎儿,由于受到胎儿身体及前肢的压迫,容易导致母牛坐骨神经损伤,以及骨盆肌肉拉伤等,从而引发母牛的瘫痪。一旦有母牛出现截瘫,会使其反应能力减弱,且胃肠蠕动性差,甚至达到食欲废绝的严重程度。
2.2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了降低牛产褥期截瘫的发生概率,养殖人员在母牛怀孕后,加强对其的照顾,定期做好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如果有母牛发生截瘫,为了降低牛的痛苦,可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500mL,加入10%的氯化钠溶液500mL,之后用5%的碳酸氢钠500mL、10%Vc100mL、10%安钠咖30mL、10%安溴100mL、40%乌洛托品100mL、头孢王15g及复方双黄连100mL,疗程为3d。
3 牛妊娠浮肿的症状及防治
3.1主要病因及临床症状在母牛怀孕后,其身体不同部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胎儿不断长大的过程中,母牛的子宫在体内的位置逐渐被抬高,再加上体积的膨大,使得腹腔内部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高,导致血液循环受到阻碍。血液的不停滞留会引发母牛身体的水肿。一旦发生水肿的情况,通过观察会发现,皮肤表面呈现出紧绷的状态,此时母牛的体温比正常水平低。
3.2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牛妊娠浮肿的发生,需要养殖人员结合母牛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饲养配比,保证食物搭配的科学,避免过于精细化。同时提高对日常饮水的重视,并引导其做适当的运动,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如果母牛存在浮肿的表现,需要对强心利尿剂进行利用,常用5%葡萄糖溶液500mL、40%乌洛托品60mL及5%氯化钙溶液200mL,混合后静脉注射。此外,可以皮下注射20%安钠咖20mL,1次/d,疗程为5d。
4 牛难产的症状及防治
4.1主要病因及临床症状母牛难产通常发生在分娩的过程中,一旦犊牛或者母牛自身出现问题,很容易引发难产的情况。例如犊牛出现胎位不正及大小异常等情况,会增加难产的几率,为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应增强对母牛的观察意识,了解身体状态及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难产的发生风险。如果在以上工作过程中出现处置不当的情况,容易在难产的情况下引发犊牛或者母牛的死亡,虽然部分母牛可以生存下来,但会出现多种后遗症,影响日后生产性能。难产的主要症状为母牛频繁看向腹部位置,同时伴有阴部肿胀且胎衣外外露的情况,虽然可以见到犊牛的头部或者四肢,但无法顺利生产。
4.2有效的防治措施针对出现难产症状的母牛,可以采用手术助产的方式帮助其渡过生产阶段,让患病牛始终保持前低后高的张力,或者将母牛卧倒,清洗犊牛露出部分,并利用2%苏打水做好消毒工作。进行助产手术时,技术人员应重视不同操作环节的消毒工作,避免出现感染等情况,同时认真检查犊牛的位置特征,明确母牛的产道条件。如果是因为胎位不正引发的难产,需做好矫正处理,犊牛的体型过大可以利用截胎术以及剖腹产的方式,从而保证母牛及犊牛的健康,如果出现死胎的情况,应保证母牛的安全。
5 胎衣不下的症状和防治
5.1主要病因及临床症状正常母牛生产结束后会排出胎儿附属膜,即胎衣,通常发生在生产后的12h,如果在以上时间内没有及时排出胎衣,则称为胎衣不下。此种疾病在奶牛中较为多发,主要原因有母牛怀孕次数较多、年龄过大以及怀有双胎等,同时环境温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会提升母牛产后出现胎衣不下的概率。在发生胎衣不下病症的情况下,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容易引发母牛子宫内膜炎,甚至导致后期的不孕。此外,胎衣容易在母牛体内发生腐烂,导致母牛不断吸收有害物质,影响牛奶的品质及母牛身体健康。
5.2有效的防治措施对胎衣不下可选择10%高渗盐水2.5kg,灌入母牛的子宫中,在高渗盐水的作用下,胎盘会缩小,有利于胎衣顺利排出。此法必须在母牛产后24h内进行,一旦超出以上时间范围则无明显效果,需要兽医人员利用手术的方式进行剥离。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兽医人员做好手臂及母牛外阴部的消毒处理,之后利用0.1%碘酒擦拭,缓慢将母牛子宫内的胎衣剥离出来,再利用消毒药剂反复冲洗子宫,避免母牛出现感染等症状。
6 乳房炎的症状及防治
6.1主要病因及临床症状一旦母牛感染了乳房炎,会出现乳汁分泌异常等现象,如果母牛的患病情况不严重,主要表现为乳汁稀薄,以白色为主,且伴有絮状物,对母牛的乳房进行按压,其会表现出轻微的疼痛症状,同时乳汁的产量逐渐下降,但不会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明显症状。但在严重的情况下,母牛的乳房会出现明显的肿胀,同时周围皮肤变红,触摸时整体较硬,母牛会出现剧烈疼痛的表现,乳汁的分泌量大幅降低,伴有体温升高等症状。观察母牛的乳汁,呈淡灰色。
6.2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母牛乳房炎的治疗而言,可用1g的利福平对患病牛灌服,同时配合使用10g的鱼石脂软膏,均匀涂抹在纱布上,在母牛乳房上选择合适的位置贴敷,工作人员需换药1次/d,并做好母牛乳房的清理工作。为增强治疗效果,可注射链霉素和青霉素,剂量为青霉素80万IU,链霉素1g,2次/d。如果母牛的乳房炎症状较轻,则可采用中药治疗,在饲料中添加250g的油菜籽,混合均匀后进行饲喂,服用1次/2d,3次一疗程,外用内服都能获得显著疗效。
7 子宫脱垂的症状及防治
7.1主要病因及临床症状在母牛生产结束后,偶尔会出现子宫脱垂的情况,即脱出圆形肉团,肉团的两角处向内部凹陷,通过观察,可以在脱出物上见到暗红色的母体胎盘,部分病例可见子宫颈暴露在阴门外部,不仅影响母牛排尿,还阻碍其健康生产及活动。如果子宫脱出时间过长,会出现水肿及充血等症状,同时逐渐出现干裂的情况,在子宫脱垂的初期,母牛会表现出明显的躁动不安,在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子宫会出现坏死以及糜烂等现象,引发母牛感染败血症。在此种病症的影响下,母牛会出现严重抑郁,甚至发生昏迷及休克,最终母牛会出现四肢冰冷和死亡。
7.2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母牛子宫脱垂,兽医可手动送回治疗。首先,做好母牛保定,为了保证母牛的情绪稳定,养殖人员应配合拿好母牛尾部,兽医应带好手套,掏空母牛直肠内的粪便,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做好清洗,同时清理子宫脱垂体周围的杂物,避免在子宫复原的过程中将杂物带入母牛身体内。为便于母牛子宫垂体顺利进入腹腔,应利用肥皂水进行润滑,之后将子宫脱垂体由母牛阴道送回。需合理控制送回力度,主要因为脱垂体的外部较为坚硬,容易引发母牛阴道壁出血。此外,在母牛出现弩责时不能进行脱垂体送回操作,待母牛出现弯腰姿势时再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会重复多次以上步骤,需确保在1~2h之内完成。
8 卵巢囊肿的症状及防治
8.1主要病因及临床症状卵巢囊肿是牛产科疾病的一种,主要分为黄体囊肿及卵泡囊肿。首先,针对卵泡囊肿而言,母牛会出现发情期延长的情况,表现出强烈的兴奋状态,如果得不到重视和干预,会出现采食量下降及屡次配种而不受孕的情况。此种情况会出现盆腔韧带松弛的情况,通过进行直肠检查,能够在母牛卵巢上发现有一个或者几个囊泡,间隔2~3d的时间后再进行检查,正常的母牛卵泡会消失,如果为囊肿卵泡,则会长期存在;其次,如果母牛患有黄体囊肿,则会出现长期不发情的情况,通过对其直肠的检查发现,黄体化卵泡与正常卵泡相比较大,范围在1~3倍左右,如果黄体化卵泡存在的时间超过一个发情期,则可以确诊为黄体囊肿。
8.2有效治疗方法中药治疗可取三棱、香附以及藿香各50g,青皮、桂枝、莪术以及陈皮各40g,配合甘草20g及益智仁30g,将以上药材研末,开水冲调后给病牛灌服,1次/d,疗程2~3d。可配合母牛卵巢穿刺法治疗,在母牛保定后,工作人员需配合兽医清洗母牛的直肠口,通过直肠将卵巢拉到骨盆腔下,利用22号针头向骨盆腔内刺入,在双手的配合下完成卵巢囊肿液穿刺工作,向内部注射40万u的青霉素及40万u的链霉素。
9 结语
养殖场要稳定发展必须保证牛群的健康。在牛群养殖过程中,产科疾病较为常见,一旦母牛患有此类病症,会对身体产生巨大伤害,不仅影响身体机能的恢复,还会降低其繁殖性能,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严重的会引发食欲废绝,甚至死亡。兽医应该提高对牛产科疾病防治的重视,指导养殖人员对牛舍做好清理和消毒,同时做好妊娠期母牛的隔离工作,减少牛群中的应激反应。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需重视饲养方法的合理选择,增强牛产科疾病预防意识,立足于疾病预防、饲料投喂、孕期隔离以及卫生管理等方面,全面落实相关工作,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应做好日常监督及统筹规划,定期清理圈舍,避免母牛在受到污染或者不洁净的环境中生产,降低产科疾病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