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探析
2022-12-06何明福
何明福
(贵州省盘州市民主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州 盘州 553506)
乡镇畜牧业既是乡镇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也是改善乡镇地区居民生产生活水平的经济基础。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推动乡镇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当前乡镇地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关注点。虽然近年来乡镇基层地区围绕本地区产业发展基础,积极探索乡镇畜牧业发展路径,使得畜牧业的发展规模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观念落后、资源分散、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乡镇畜牧业发展的质量并不高,影响了畜牧业的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发挥。基于此,有必要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出发,探寻能够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策略。
1 乡镇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高质量发展,是近年来经济领域普遍关注和追求的发展目标。乡镇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保持畜牧业以持续、稳定、高水平的状态发展,使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状态。在当前以市场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环境下,实现乡镇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乡镇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路径。
1.1夯实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根基畜牧业是乡镇地区重要的产业门类,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赖以实施的产业基础。在当前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应的资源投入来推动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借助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来优化乡镇经济产业的结构和布局,使乡村振兴战略有更加稳定、扎实的产业作为支撑,确保战略能够在乡镇地区站稳脚跟、稳步推进。以贵州省为例,近年来部分乡镇以黔香猪产业发展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养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使得该地区部分乡镇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持续性的改善,并且为乡村地区的振兴提供了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支持。
1.2改善乡镇地区生产发展条件畜牧业除了能够为乡镇地区提供肉禽产品的直接供应以外,还可以为养殖主体创造不菲的收益。对那些因产业发展资金、技术、土地等资源要素缺乏而无法进行规模化、科学化养殖的主体,高质量发展为其提供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条件支持,使乡镇地区的养殖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扩大和稳定畜牧业发展规模,获得尽可能多的养殖收益。这样不仅能够稳定本地区肉禽产品的价格和供应状况,同时也可以改善养殖主体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乡镇地区的生产发展状况得到持续性的改善。
2 乡镇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乡镇畜牧业多是在本地区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庞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虽然近年来的政策、技术应用、资金投入等因素刺激了乡镇畜牧业规模和种类的提高,但从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来看,仍然面临较多的困难和挑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2.1产业经营分散受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和理念的影响,目前乡镇地区的畜牧业经营主要以个体或者家庭经营为主,以集体或者企业方式经营的畜牧业占比非常低。例如,贵州地区虽然拥有较多的牛、羊、猪等养殖户或者养殖场,但这些养殖活动均分布在山区或者偏远的乡村地区。虽然这种分散、独立经营的方式,拥有一定的经营灵活性和自主性,但也限制了畜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影响了经营主体把握和抵卸地域市场风险的能力。例如,多数养殖主体因为对市场上肉禽产品需求状况和规律的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导致其通过扩大经营规模获得尽可能多收益的行为动力不足,难以真正实现产业经营的联合或规模的扩展。
2.2产业结构单一目前,乡镇畜牧业在具体的品种选择和数量分配等方面过多地受既有经验、想法的影响,对于产业结构缺乏清晰、深刻的认知,导致畜牧业发展中的同质化现象突出,进而削弱了乡镇畜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例如,贵州地区的大量乡镇畜牧业主体主要从事的是牛羊等的养殖,而在牛羊肉、奶的加工、生产和销售等延伸性的产业发展方面缺乏相应的关注和探索,导致养殖业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牛羊养殖方面,忽视相关业态的拓展。同时,经营主体在市场信息掌握和分析方面缺乏扎实的能力,导致行为选择滞后于市场发展,增加了诸如跟风养殖等产业结构发展方面的风险。例如,乡镇地区普遍存在一些养殖主体在获知市场上肉类产品价格上升后,选择快速扩大养殖规模,而到真正上市后,却遭遇了价格低谷,最终出现赔本的情况,显然,这是由于产业主体对市场风险缺乏科学分析、把握和应对的原因所致。
2.3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偏低受分散经营的影响,乡镇畜牧业发展中对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程度偏低,导致产业发展中的养殖环境管控等精细化的养殖行为缺失,影响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例如,多数养殖主体对养殖场的空气、水源等卫生状况缺乏动态监测和科学管控,导致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类疫情,影响养殖的稳定性。同时,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产业服务机构在产业发展技术产品的推介方面缺乏针对性,只是关注一些普遍性的畜牧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对产业发展迫切需求的技术产品缺乏准确的把握和满足,导致技术应用滞后。目前,普遍存在乡镇技术服务供不应求的情况,多数乡镇畜牧业发展主体无法获得常态化的技术指导服务,导致养殖知识和技术的提高缺乏稳定、持续、有效的途径支持。
3 促进乡镇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高质量发展是乡镇畜牧业发展效益提高的内在要求,也是发挥畜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带动力的有效方式。针对当前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系列问题,乡镇畜牧业发展和服务主体要重点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探索更加科学的发展策略。
3.1优化产业经营模式伴随着市场发展空间的扩大和市场畜牧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传统以分散、独立的畜牧业经营方式已然难以完全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乡镇畜牧业管理主体和畜牧业经营主体要根据情况,适当改善和优化产业经营模式,通过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方式增强畜牧业发展的实力。例如,相关的部门要适当地为畜牧业经营主体提供政策资金或者金融信贷方面的政策支持,使经营主体可以获得产业化发展需要的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逐步扩大畜牧业经营规模。同时,考虑到山区地区畜牧业发展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不利于养殖主体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实际情况,乡镇政府要充分利用基础性发展资金,重点在畜牧业主产区进行交通、用水、网络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使畜牧业的发展有相对扎实、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作为保障,避免产业发展受乡镇地域的限制。
3.2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在产业发展方面,乡镇地区要重点遵循三方面的内容。(1)要以品质为主,避免单纯地为了加快出栏速度,降低发展成本,而选择使用一些劣质的饲料,疏于养殖环境的管理,导致养殖风险增加等。例如,贵州省要以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为主要抓手,鼓励和引导规模化的养殖主体积极探索高品质牛羊猪等养殖活动,使本地区的畜牧业产品质量有稳定的产业基础作为支持。(2)要善于洞察市场发展环境,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畜牧业品种的选择和调整,使产业发展结构与市场发展形势相适应。例如,贵州省可以在主要的畜牧业发展乡镇设立相应的市场咨询中心,定位、动态地为各类养殖主体提供相应的畜牧业产品市场价格和养殖状况信息,使养殖主体能够有精准的渠道获知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畜牧产品价格和供应状况的走势,进而确定相应的产业发展决策指导。(3)要大力拓展产业发展链条,将畜牧业产品加工销售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延伸性产业内容,通过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来实现产业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和专业性。例如,部分乡镇可以成立规模化的牛羊屠宰加工厂,将本地区生产的优质牛羊肉以电商直销等方式销往其他地区,打造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和网络。
3.3推动产业技术应用技术是乡镇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条件。考虑到乡镇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县市农业农村局、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要深入了解乡镇畜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并通过市场化途径获取相应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器械,向产业经营主体进行推介,帮助经营主体实现技术化的产业发展。在服务机构的配置方面,考虑到服务资源有限的实际情况,相关主体可以在重点地区设立常态化的服务机构,负责为养殖主体提供相对完备的知识和技术指导,而对于那些相对分散的畜牧业发展乡镇,则宜安排若干技术服务人员动态地进行走访,为相应的养殖主体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同时,养殖主体要充分认识到技术在畜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选择使用一些好的技术产品,推动产业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例如,可以通过各类网络平台了解最近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方法,提高自己科技兴业的意识和能力。
4 结语
发展高质量的畜牧业,是乡镇畜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通过发现高质量的畜牧业,既可以夯实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根基,又可以改善乡镇地区生产发展条件。针对当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相关主体要在优化产业经营模式的同时,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推动产业技术应用,以推动乡镇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