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臌气的治疗方法
2022-12-06丁家麟
丁家麟
(秦皇岛市海港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河北 秦皇岛 066000)
0 引言
牛瘤胃臌气分为原发性牛瘤胃臌气和继发性牛瘤胃臌气,其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以及发病原因均存在一定差异。养殖过程中,该疾病的出现会严重威胁牛的正常进食,制约其生长发育,严重时可能造成牛死亡,给养殖工作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当前养殖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强化该疾病的防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降低该病对养殖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1 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
1.1 原发性临床症状
牛进食后,其腹部突然膨大、凸起,且右侧腹部凸起更加明显,触摸后有明显的痛感。患病牛的食欲下降,腰背拱起,还可能由于腹部疼痛而频繁地回头顾腹,且用后肢踢打腹部。患病牛眼球凸起,嘴角张开,有大量涎液流出。用手触摸瘤胃,该部位较为紧绷,叩击有鼓音。病牛还存在眼结膜充血的症状,部分病例还存在体温上升的情况。牛站立不稳,左右摇晃,且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越来越严重,呼吸困难,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出现死亡病例[1]。
1.2 继发性临床症状
继发性牛瘤胃臌气症状表现较晚,病程较为缓慢。患病初期,由于大量游离气体蓄积在瘤胃中,会对瘤胃造成一定刺激,导致其频繁增加收缩力与收缩次数。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越来越严重。使用套管针或胃管放气,可见较为明显的气体从管中溢出。继发性牛瘤胃臌气的治疗难度比较大,易出现频繁发病的情况,因此临床治疗时,应该给予重视。
2 发病原因
2.1 原发性因素
牛瘤胃臌气高发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饲喂工作做得不好。养殖过程中,牛摄入了较多的饲料,尤其是一些容易发酵的饲料,其会积蓄在牛的瘤胃中,发酵形成较多的气体,致使牛出现瘤胃臌气。每年春季,一些养殖人员会给牛饲喂大量的青绿饲草,若这些草中含有大量的露水或是其本身易发酵,均可能诱发牛瘤胃臌气。另外,在饲养过程中,突然更换饲料,未给牛一个适应阶段,或是突然改变饲养环境,均容易使牛产生应激,造成瘤胃不适,诱发牛瘤胃臌气[2]。
2.2 体质因素
牛瘤胃臌气高发与牛的体质有一定的关系,若牛的体质较差,其在摄入饲料后,难以及时消化,且发酵气体难以及时排出,均会导致牛瘤胃鼓气高发。另外,牛的免疫力比较差,难以及时分解和排出饲草中可能存在的毒素,会导致疾病高发。
3 诊断
诊断工作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症状以及养殖场的养殖情况进行判断,应仔细询问患病牛的饮食,以及在养殖工作中是否出现了不符合规定的情况。若存在急性症状或是死亡病例,更需要引起重视,找准病因,判断患病牛的死亡原因,为后期的治疗防控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根据病牛的心跳速度进行判断,病牛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心跳加快,高达100次/min,且呼吸频率同时加快,60~80次/min,口腔中存在泡沫状物质。腹部听诊,可听见胃部蠕动音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左侧腹围增大,触诊坚实,叩诊浊音。病牛还会出现便秘的情况,粪便呈干硬饼状,也可能便秘和腹泻的情况交替出现。重症病例,其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奶牛泌乳量会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泌乳。病牛肚腹膨隆,呼吸困难,心悸,脉搏加快,皮温不整,四肢角根和耳冰凉,全身战粟,眼球凹陷,黏膜发绀,喜卧不喜动,长期卧地不起,严重时会长期处于昏迷状态。部分病例也有脱水和自体中毒的情况,呈现循环虚脱。
4 治疗方法
4.1 中兽医治疗牛瘤胃臌气的方法
牛瘤胃臌气的出现,多是由于饲喂不科学所导致的,牛摄入了很多有毒、不易消化或是易发酵的食物。生长过程中,牛瘤胃难以分泌胃液,胃壁仅能够吸收葡萄糖、无机盐、水分等物质,食用了过多上述食物,易出现较为剧烈的化学反应,使得瘤胃中存在大量的气体,难以及时排出体外,致使牛的腹部明显膨胀,并有明显的疼痛感。面对该病,选择中兽医的方式进行治疗,往往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4.1.1 排气法
借助排气法,能够缓解瘤胃臌气,该治疗方式直观且高效。若存在食道阻塞,可固定好牛头部和口腔,直接掏出食道中的阻塞物,能缓解前端堵塞的现状;中上端阻塞,需要将阻塞物缓慢推至牛喉咙位置,使牛将阻塞物反吐出来;下部阻塞,需要将阻塞物缓缓推进胃部,在食道另一端,进行穿刺,促进瘤胃中气体排出。
放气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保证整个工作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找准针刺位置,提前剃毛、清洁消毒,并对针头、针管进行消毒。具体操作时,针头倾斜45°刺入臌气最高部位,并控制好放气速度,保证气体缓慢均匀地排出体外。
胃管放气需要先做好牛的保定工作,选择直径约3 cm软管的管头,蘸取少量的石蜡,沿着舌根位置,逐渐深入至胃中,促进瘤胃中气体的排出。同时手辅助压迫左侧腹壁,促进气体排出。整个工作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保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4.1.2 通泻消胀法
通过使用泻药的方式,加速牛瘤胃中内容物的排出,对牛的消化系统产生刺激,及时排出牛瘤胃中多余的食物和气体。可选择香油500 g、醋100 g,二者混合,让患病牛服用;也可以选择乌桕叶和黄泥浆水搅拌,捣烂,去渣取汁,让病牛服用,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式更适用于症状相对不太严重的病例。
4.1.3 止酵消胀法
可选择生石灰10 g,将其融入2 kg水中,让牛服用,在应用后1~2 h,就能够见效。
4.1.4 中药方剂
1)可用丁香、小茴香、藿香各25 g、乌药20 g,莱菔子70 g,陈皮、木香各30 g,枳实25 g,加水煎汤,候温灌服,1剂/d,分2次服用,连用3~5 d,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选择30 g丁香,加入陈皮、二丑、槟榔、青皮、肉桂各15 g,混合研末,再加入200 mL植物油,制成丁香散,让患病牛服用,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3)香附、枳实各120 g,加入20 g木香,混合研末,再加入植物油内服,作用比较明显。
4)将25~30 g鱼石脂溶解到200 mL的95%乙醇液体中,并在其中加入30 mL松节油,再掺入适量温水,搅拌均匀后给患病牛灌服,能够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重症病例,可在放气后,选择中兽医的方式进行治疗,并配合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静脉注射10 mL的10%安乃近注射液与300 mL的10%氯化钠注射液,可较好地促进牛痊愈。
4.1.5 中医针灸
使用中医针灸的方式,用针刺患病牛的六脉、百会、苏气等穴位,可以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4.2 西医治疗
西药治疗在于促进瘤胃中内容物向下排出,选择0.25%普鲁卡因溶液50 mL,一侧肌肉注射该药物,另一侧注射400万IU的青霉素、100万IU链霉素。为较好缓解瘤胃酸中毒,需要口服5%碳酸氢钠注射液200 mL,并配合使用2%~3%碳酸氢钠溶液做瘤胃洗涤,可较好调节瘤胃内容物的pH值,缓解病症[3]。若是症状比较严重,存在窒息危险时,还需要先使用套管针做好瘤胃穿刺放气,避免窒息。非泡沫性臌气在放气后,还可以使用稀盐酸10~30 mL,或鱼石脂15~25 g进行治疗。放气后用0.25%普鲁卡因溶液50~100 mL、青霉素100万IU,注入到瘤胃中,也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时,部分重症病例还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导致病情加重,威胁牛的身体健康。若是在治疗时,牛出现脱水的情况,可为患病牛静脉注射500 mL葡萄糖、500 mL碳酸氢钠、3 000 mL氯化钠,能够较好地改善脱水情况。还可以先用1%温食盐水洗涤瘤胃,再用促反刍液,可选择10%氯化钠溶液100 mL、10%氯化钙溶液100 mL、20%安钠咖注射液10~20 mL,进行静脉注射,也能够获得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也可以用安钠咖注射液10 mL,VC 1 g进行静脉注射,2次/d。并注意强心补液,保护肝功能。
对牛进行洗胃时,医疗人员应使用牲畜专用的塑料管,通过牛口腔、食道等,深入至瘤胃的内部,来回抽动促进瘤胃运动和收缩,这时,一些多余的食物会随着瘤胃收缩运动通过塑料管排出。若是难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沿着塑料管在瘤胃中灌入温水,之后借助相关设备,采用虹吸手段,促进瘤胃中多余气体和食物较好地排出。
4.3 促进嗳气法
症状不严重的病例,可将其牵引至坡度大约为30°的坡上,头部高、尾部低,将牛保定,在木棒上涂抹大蒜并让牛舔舐,以刺激牛咀嚼,促进嗳气,继而促进瘤胃中气体的排出。对于牛这一反刍动物来说,嗳气是其食道和消化道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牛若患有瘤胃臌气,则嗳气减少甚至停止,这就需要及时采取办法促进嗳气,帮助牛消化系统恢复正常。还可以使用黄酱、食盐等,混合后涂抹于牛的舌头上,能够较好地促进牛嗳气,还可能使牛出现呕吐的情况,继而促进牛瘤胃功能的恢复,通过呕吐,也能够促进瘤胃中内容物和气体的排出,均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4.4 按摩法
进行瘤胃按摩也有助于牛瘤胃功能的恢复。具体操作时,应将牛进行保定,将拳头置于牛的左肷部,有节奏地进行瘤胃按压。也可以使用直径1.5 cm左右的绳子,将绳子绕过牛的腹底,在两侧用力拉绳子,从患病牛的前腹部刮向后腹,反复刮动腹壁,并进行瘤胃的按摩,持续20 min。按摩时,最初速度要控制好,速度尽可能慢,后期适当加快速度。最初力道稍轻,后期可适当加大按摩力度。之后可让牛自由活动,饮水并自由行走,促进消化。然后可间隔30 min重复按摩1次,持续20次即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还需要注意及时给牛补充温水,避免瘤胃臌气症状加重。
5 治疗效果与体会
牛是反刍动物,其患脾胃病的概率比较大,进食消化时,瘤胃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并通过嗳气方式排出。若饲喂不科学,必然会影响其消化系统,食物消化困难,积蓄在瘤胃中,影响其蠕动能力,导致难以正常嗳气,继而导致牛瘤胃臌气疾病高发。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易反复等特征,进食后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各种症状,影响牛正常进食、活动、呼吸,所以要对该病进行重视,并加强防治。
牛患病初期,症状稍轻时,可让其停食3~4 h,并饮用适量的清水,促进食物消化,以及瘤胃蠕动功能的恢复。后期禁止投喂易发酵或难消化的食物,并在其进食后,引导牛适当进行活动,促进其更好地消化,避免该病的出现。
治疗时,选择穿刺放气方法进行治疗,可在短时间内促进瘤胃中气体排出,效果好,见效快,但应注意科学进行操作,避免造成牛休克。西药治疗效果比较好,但长期应用可能出现药物残留或是耐药的情况,所以可以配合中药应用,能够较好地促进患病牛消化食物,并达到理气健胃、抗菌消炎的作用,且中药治疗优势明显,不易复发,可较好改善疾病反复出现的难题。
应用中草药方剂,通过科学使用和配伍,能够获得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如木香,其具有行气止痛、消除胃胀的作用;莱菔子能够破气消食,藿香、陈皮有和胃理气、健脾止吐的功效;小茴、丁香、乌药的应用,可较好地增强食欲,促进牛瘤胃恢复蠕动功能。首次用药,即可以获得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用药2~3 d后,各种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除了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日常养殖中还需要强化疾病的防治,饲养人员应从饲喂工作方面下功夫,切实降低该病的发病概率。①要保证饲喂的各种饲料及饮用水干净卫生,饲料营养丰富、松软易消化。②避免牛摄入过多精饲料或是其他不易消化、易发酵的饲料。③雨雪天气或是早上露水较多的天气,不要进行放牧。④不要突然更换饲料,以免牛的肠胃不适应而诱发疾病。更换饲料要循序渐进,给牛一个适应的阶段。⑤日常还要加强疾病的防控与监测,一旦牛出现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发热、便秘、腹围增大等症状时,要及时给予关注,做好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疾病对养殖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⑥放牧时,注意科学选择放牧地,避免牛摄入过多的豆科类植物。⑦养殖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对牛瘤胃臌气有正确的认识,掌握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发病特征等。在牛瘤胃臌气发病的高峰期,养殖人员更需要加强饲喂工作,在养殖过程中,对牛的精神状况、进食状况、排便情况等进行科学观察,及时发现疾病,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应对,尽早确诊,采取治疗措施。⑧养殖场还需要备好一些急救药品或是治疗器械,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及时进行对应的治疗,缓解各种患病症状,促进牛的健康生长。
6 结语
牛瘤胃臌气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疾病发病快,临床症状明显,会严重制约牛的生长发育。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加强该病的治疗,对该病的临床特征、病因等有清晰的掌握和了解,善于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疾病的治疗,切实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该病对牛的健康生长和养殖工作的不利影响,保障养殖效益,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