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畜牧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究
2022-12-06贾龙
贾 龙
(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龙山 416821)
0 引言
当前农村地区畜牧业养殖规模逐步扩大,既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一些农村地区的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疫病防控是养殖效益的重要保障。但许多养殖者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只注重眼前利益,对防疫工作具有抵触心理。另外,一些基层防疫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不够,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农村防疫要求。政府应加大引导力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采取相关措施,以此促进畜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1 当前农村畜牧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户认识不足
1)由于农村多为偏僻闭塞地区,对于外界信息接收较为滞后,对防疫工作的认识不足,且养殖户知识水平有限,受传统养殖理念影响,对于科学接种疫苗工作不够重视,面对一些病害仍然采用一些传统办法,无法将疫病从源头阻止。
2)很多农户仍将畜牧业作为家庭的辅助产业,在养殖过程中不重视科学的养殖方法,对于一些病死动物随意处置,造成了疫情大范围传播。
3)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畜牧养殖规模分散,农户出于资金考虑觉得疫苗接种过于昂贵,对于一些疫病刻意瞒报或谎报,导致疫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最终造成大规模疫病传播[1]。
1.2 防疫体系不健全
1)农村地区存在防疫机构职能重叠的现象,政府对于防疫工作监管不到位,容易造成机构之间相互推诿、出现问题不负责、实际工作流于形式、部门配合协调差等问题。
2)防疫管理的体制落后,没能打造出一个系统科学的农村畜牧防疫体系,很多防疫技术没能真正落实开展。在管理上未确定具体的负责人,且缺乏绩效考核制度,造成工作人员对于防疫工作不够重视。
3)相关部门规章制度不健全,上级的最新政策方针没能及时有效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导致防疫工作失去了监督与保障。
1.3 防疫队伍整体素质落后
1)我国农村地区畜牧防疫队伍年龄普遍偏大,学历较低,已不能满足当前新形势下防疫工作的最新需求。很多地区的畜牧防疫员年龄已经超过五十岁,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活力低,年轻人不愿在农村从事工作,使得队伍缺乏新鲜血液的流入,造成防疫工作开展困难,防疫行业发展遇到瓶颈。
2)由于农村地区防疫员的招聘门槛较低,很多防疫员仅为初中文化水平,而且缺乏相应的针对性防疫培训,无法满足农村防疫工作的要求。
3)基层防疫员的待遇较差,而且在农村往往身兼数职,对于防疫工作的管理较为松懈,工作散漫,给防疫工作造成了一定隐患[2]。
1.4 畜牧防疫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防疫工作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要依靠充足的资金。虽然我国已经加大对防疫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但相较于其他行业,仍然存在经费短缺的情况。
1)疫情防控主要依靠政府引导,针对防疫工作这类大规模组织活动,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然而很多地区政府财政匮乏,资金薄弱,使得基层防疫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资金管理不规范,在疫情开展过程中对于国家补助的款项没能切实利用,存在铺张浪费、使用混乱的情况,对于资金监管不力,使得防疫工作开展缓慢。
3)防疫工作人员收入偏低,待遇较差,使得防疫队伍整体素养落后。在实际开展防疫过程中,许多工作人员为节省资金没有科学用药,防疫工作浮于表面,存在安全隐患。
2 农村畜牧防疫工作措施
2.1 加强养殖户的意识
2.1.1 增强防疫观念
由于养殖户是畜牧业的主体,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所以要加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
1)要注重“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政府在开展防疫过程中,要对养殖户进行科学耐心的指导,强化领导与管理工作。要利用好现有防疫体系,让政府工作与市场形势相结合。
2)政府要安排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基层培训,到养殖现场为农户进行讲解与帮助,让养殖户了解科学接种的重要性,承担起社会责任,以解决农户们的抵触心理,积极进行接种。政府还可适当给予养殖户一些经济帮助,以提高养殖户接种的积极性。
3)要重视监督工作,对于防疫工作要做到全程监督,在动物幼崽时期便进行调查接种,树立防疫要趁早的思想,针对一些有隐患的疾病及时救治,以防止造成大规模的经济损失。
2.1.2 注重科学养殖
养殖户在进行防疫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科学养殖,为动物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生长环境。
1)动物的生长环境对于病害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养殖户要对养殖场所进行定期清洁整理,保障养殖场所的通风、温度等条件,对动物粪便进行及时处理,防止病菌滋生。
2)在购买饲料时,要尽量选择优质营养饲料,以增强家畜的抵抗力,减少患病概率,要注意检查饲料是否存在变质或者其他安全问题。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在家畜不同生长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饲养,以促进家畜的健康生长。
3)当前很多养殖户对于养殖场所消毒工作不够重视,甚至出现疫病也不进行消毒,造成病毒累积。且农村一些家畜收卖人员常常到不同村镇流通,造成了病毒的传播。因此,养殖户要定期严格开展消毒工作,注重自身清洁卫生以及消毒方式,将疫病控制在源头,为家畜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2.1.3 拓宽宣传形式
畜牧防疫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人员进行配合,当前,养殖户的防疫理念仍需加强,政府要做好宣传工作,让防疫意识深入每一位养殖户的心里。
1)工作人员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还要为养殖户讲解防疫的相关知识以及重要性。
2)要拓宽宣传渠道,可以运用短视频以及广播等媒介进行知识宣传,依靠媒体对广大养殖户进行宣传教育工作,鼓励民众共同参与到防疫工作中。
3)乡镇可以定期召集养殖技术交流大会,养殖户可线下面对面交流自己的养殖心得,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共同助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2 构建完善的防疫体系
2.2.1 划分机构职能
1)要加强防疫机构的责任制度建设,建立多层次的责任制度,由各级政府带头,组建农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定相应的负责人员,针对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疫情防控问题及时处理。将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职能分开,做到各司其职。
2)在乡村地区要建立覆盖全面的疫情防控网络,每个村至少配备一个兽医站,主要负责接种疫苗与防疫宣传工作。
3)政府存在畜牧部门、动物卫生监督部门以及疫情防控部门等部门冗余问题,导致在实际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九龙治水的局面,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须分清部门职责,提高办事效率。
2.2.2 健全责任机制
畜牧防疫工作对于养殖户以及整个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责任机制。
1)在平时开展工作过程中,要严格记录好每一次接种记录,将防疫工作更加精细化、透明化。
2)要明确责任。政府要将具体的工作地点、范围以及完成标准等相关事项告知防疫人员。乡镇政府要定期对防疫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将考核记录登记在册,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完成质量。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于工作态度积极、业绩好的防疫人员要给予奖励,对于在实际工作中态度散漫、效率低下的员工给予相关处罚以提高防疫工作效率。
3)养殖户发现动物疫病时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禁止谎报、瞒报现象,不得随意处置死因不明的家畜尸体,要提高养殖户的责任意识[3]。
2.2.3 完善法律法规
虽然目前我国已建立有畜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畜牧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要将法律法规精细化、具体化,根据市场形势及时出台有针对性的法律或者地方性法规。要让法律不再成为空中楼阁,要与市场化接轨,为畜牧养殖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障。
2)加强兽医立法工作,弥补这一领域的空白。立法可以在原有法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结合当前畜牧业形式,建立有前瞻性的法律法规,提供畜牧行业的相关指导,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畜牧防疫相关法律。
3)政府在出台法律法规时要注重农村地区现状,加强与养殖户的交流与沟通。还要将具体政策通过广播、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对于积极配合的农户予以补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提高防疫工作开展效率。
2.3 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2.3.1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基层防疫人员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素养较差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要建立起相关的培训机制。
1)要掌握防疫人员的现有水平,有针对性地编写防疫资料。针对对象不同,培训内容与授课方式进行相应调整,内容要通俗易懂,培训形式多样化,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与书本上,要多带领培训学员深入实地进行考察探究。
2)由于农村地区住宅分散,防疫人员居住不集中,培训工作人员可以组织小规模教学授课,有利于提高培训效率,也方便养殖人员前来参观学习。
3)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与学员的沟通与交流,针对不懂的问题及时提问,方便防疫工作人员日后将所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以保障畜牧防疫工作质量。
2.3.2 改善工作方法
1)在开展防疫工作时,防疫工作者要详细掌握养殖户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疫苗接种工作。还要根据本地的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计划,每一次接种都要进行详细的信息登记,以防止遗漏,做到每一村、每一户都参与到疫苗接种工作当中。
2)防疫工作者是基层农户与上级部门的桥梁,要起到承接的作用,所以要及时将当地的防疫情况向上级部门做沟通汇报,便于上级部门对防疫工作进行更加准确的部署,以提高防疫成效[4]。
2.3.3 提高工作人员福利保障
由于农村地区福利待遇差,条件恶劣,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使得防疫工作逐步放缓。
1)国家要提高乡村防疫工作者的薪资待遇,尤其是一线防疫人员的福利待遇,使得防疫队伍逐步壮大,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防疫队伍中,为防疫工作注入活力。
2)防疫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要为防疫工作者建立起相关的医疗保障。农村很多养殖场所简陋,没有配备相应的保护设备,导致防疫工作者在注射疫苗过程中易受到伤害,可加强基层防疫工作者的医疗险以及意外险的保障,以增强防疫队伍的稳定性。
2.4 增加资金投入与加强监督
2.4.1 加大补贴力度
1)畜牧防疫工作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相关部门要转变理念,重视畜牧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配备完善的防疫设施,为其提供良好稳定的工作环境,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投入到基层疫情防控队伍中来。
2)财政部门要划出相关资金投入到基层实验室的检测研发,采购新型的实验室设备,聘请动物疫病领域专家进行讲座和培训,以保障广大农村地区家畜疫苗接种覆盖率。
3)政府还要加大对养殖户的补贴力度,以提高养殖户参与接种的积极性[5]。
2.4.2 注重监管工作
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工作,建立起严格的监督制度,配备专业人士进行防疫检测,没有检疫合格证明的家畜禁止在市场上流通,对于私自藏匿患病家畜并且造成大规模传播的养殖户予以处罚。防疫工作者要将每一次防疫接种情况详细记录,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保障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集约化已经成为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应深入实际,了解当前畜牧业防疫工作面临的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基层养殖人员要转变养殖观念,在政府部门的科学指导下积极配合防疫工作,才能降低疫病暴发率,以促进畜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