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ⅠM在预应力密肋空心楼盖的碰撞研究

2022-12-05邱建忠祖晓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34期
关键词:楼盖碰撞检测预应力

邱建忠,祖晓东

(1.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武汉 430000;2.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镇江 212000)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被愈来愈广泛地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是采用预应力钢筋在混凝土结构受荷前施加一定应力。利用预应力钢筋具有一定的弹性回缩能力来使混凝土性能得到提高,材料的性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促使结构在荷载作用时达到最优状态。由于施工工序少、施工快速、可减少建筑结构柱、增大跨度、提高使用空间及减轻结构自重等优点,不仅在大跨度建筑结构上,在高层建筑及一些功能建筑中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1]。现代建筑对自重、空间和层高、间隔及抗震性能等要求更多元化,单一的楼盖体系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各种新型的楼盖体系应运而生[2]。其中密肋楼盖适用于对跨度大及梁高要求较高的情况,密肋楼盖主要组成内容包括现浇顶板、底板及现浇横纵肋梁、暗梁等。

建筑结构受到的水平力需要有相应构件进行传递及抵抗,楼盖作为水平受力构件,在没有支撑结构柱支撑的时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拉能力较弱,通过在梁内设置预应力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抗拉力和承载力,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在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盖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筋的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特别对于大跨度密肋楼盖结构,肋梁宽度小而且布置空心箱钢筋密集并且横、纵2个方向均布设预应力筋,不同方向预应力钢筋及钢筋骨架之间相互交错,施工中定位困难如果发生定位偏差,返工困难从而影响整个工期,增加成本。

由此可见,对于密肋楼盖中预应力筋位置精准度的要求,无疑对施工控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此,本文以宝清县文化创意中心项目为背景,对楼盖的预应力筋精准布置进行研究。通过在施工前期创建整体模型及预应力钢筋模型进行分析,精准模拟设计图中预应力钢筋位置,分析横、纵梁之间交叉点位置预应力钢筋碰撞情况,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保证现场施工精准度。

1 工程概况

宝清县文化创意中心项目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主要包含报告厅、文化馆及图书馆、博物馆和消防泵房4个部分。其中报告厅采用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密肋空心楼盖体系。如图1所示,该双向密肋楼盖厚度为1.5 m,部分区域为1.0 m,其中底板厚0.7 m,顶板厚0.8 m,平面尺寸为31.2 m×34.2 m,如图2所示,设置横、纵共5道有粘结预应力暗梁,在横、纵向肋梁下部设置2根设置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采用直径为15.2 mm的低松弛钢绞线,施工中在两端进行张拉。填充箱采用钢质空心箱,箱体平面尺寸为0.6 m×0.6 m、0.6 m×0.3 m 2种规格。

图1 空心楼盖标准断面图

图2 预应力钢筋立面布置图(单位:m)

2 BⅠM模型建立

基于Revit软件,建立建筑精细化模型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筋、预应力钢筋等,BⅠM精细化模型能够精确建立钢筋及预应力钢束布置位置,并对钢筋进行碰撞检查,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置冲突[3-4]。

2.1 主体结构模型建立

主体结构模型搭设主要步骤为:①根据设计图建立轴网及标高线,然后把整理好的CAD文件导入软件,导入CAD时需注意与轴网单位是否一致;②选择合适的族样板,创建不同族文件;③创建构件族的实体形状;④设置族的尺寸、约束、材质等参数;⑤逐步建立各种构件族并形成族库;⑥选择建筑项目样板,创建建筑项目文件;⑦载入族构件,创建族模型;⑧根据轴网精准定位,放置族实例,完成主体结构模型的创建。主体结构三维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主体结构三维模型

2.2 钢筋模型建立

Revit对于梁、板、柱与墙这一类结构构件,可以对其进行钢筋模型的绘制。钢筋绘制主要步骤为:①绘制剖面视图;②选择结构中钢筋面板的“钢筋”按钮;③在剖面图中对钢筋路径进行绘制。钢筋三维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钢筋三维模型

2.3 预应力钢筋模型建立

该项目施工体量大,双向均布预应力筋错综复杂,在施工前期对预应力筋的排布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通过BⅠM技术所构建的预应力筋模型内包含了预应力的尺寸、长度等信息参数,基于BⅠM技术的整个模型构建过程就是一个参数化设计过程,对模型内的基本单元参数进行调整完成对模型的构件的修改,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修改。预应力钢筋模型建立主要步骤为:提取报告厅作为关键区域,创建预应力钢筋族,载入项目中进行放置。预应力钢筋三维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预应力钢筋三维模型

3 BⅠM技术应用

通过应用BⅠM技术增强协同设计、净高碰撞检查、钢筋碰撞检查、空间优化、可视化设计及交底、自动审图等途径,BⅠM碰撞检查技术可排除约90%的图纸错误,减少超过60%的返工,降低超过10%合同价款额。相比传统2D碰撞审查,其排误率及审图效率均有很大提高,从而降低因碰撞造成的成本增加[5-6]。

3.1 碰撞检测

传统碰撞检测需要在2D图纸中进行,需要由不同专业人员同时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讨论检查。采用传统碰撞检测有3种弊端:①检测速度慢;②容易出现错漏;③将2D图纸在脑海中形成三维模型过于抽象,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得不到保证[7]。BⅠM技术不但可以实现三维可视化,而且随着软件的不断发展更新换代目前大部分BⅠM软件还具有碰撞检测功能,通过三维可视化更直接地给出碰撞点位置及碰撞相关数据,并可以一键生成报告。本文选用Navisworks软件及CATⅠA软件2种软件分别进行碰撞分析。

3.1.1 利用CATⅠA软件进行碰撞检测分析

通常BⅠM软件进行碰撞检测仅仅考虑物体与物体之间是否发生碰撞,CATⅠA软件可以选择3种模式进行碰撞分析:①接触+碰撞:用于检查物体之间是否占用相同空间及是否接触;②间隙+接触+碰撞:除了检查物体之间是否占用相同空间及是否接触之外,还可以检查物体之间间距是否小于定义间隙;③授权穿透:可以自由设定区域,区域内即使发生碰撞也不予考虑。CATⅠA的碰撞检测步骤:将预应力钢筋的Revit模型导入CATⅠA中并分割成若干单元,通过软件碰撞功能逐一单元进行碰撞分析,采集碰撞数据并得出结果(图6)。

图6 CATⅠA碰撞分析结果

3.1.2 利用Navisworks软件进行碰撞检测分析

Navisworks软件的碰撞检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任意2个不同的模型进行碰撞检测。②对于一个复杂模型,可以根据需求建立多个测试条件。保存这些测试条件,当用户更改模型时,可以继续使用这些测试条件而不用再次建立测试条件。③多种规则:在碰撞检测中,有一些碰撞是可以忽略的,即用户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一些碰撞。Navisworks也为用户提供了这些规则,方便用户在进行碰撞检测前可以选择将这些规则忽略掉。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制定一些规则。④可以输出HTML、作为视点、XTL、正文的4种格式的测试报告来满足用户需求。⑤返回到原设计软件:在原设计软件中安装Navisworks软件的插件,用Navisworks打开该软件模型并做碰撞检测发现碰撞时,可以通过插件,直接点选Navisworks中的碰撞点就能返回原设计软件模型的碰撞位置。

Navisworks的碰撞检测步骤:将预应力钢筋的Revit模型导入并存为对应格式文件—选定检测目标设定检测条件—运行检测—生成报告—输出报告—修改模型。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Navisworks碰撞分析结果

3.2 碰撞结果分析

通过碰撞CATⅠA软件分析预应力钢筋碰撞情况,得出预应力筋碰撞点共29处,碰撞值最小值为2.61 mm,最大值为91.97 mm。CATⅠA碰撞分析报告如图8所示。

图8 CATⅠA碰撞分析报告(截图)

通过碰撞Navisworks分析,得出预应力筋碰撞点共29处,碰撞值最小值为2.63 mm,最大值为92.15 mm。Navisworks碰撞分析报告如图9所示。

图9 Navisworks碰撞分析报告

通过对比2种BⅠM软件碰撞分析的结果,不难发现预应力筋碰撞点个数相同、碰撞值略有不同。不论采用哪种软件都可以根据不同位置的碰撞数值,整理报告提供出合理化的优化调整建议,从而形成一套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的BⅠM仿真分析应用体系。

4 结论

本文以宝清县文化创意中心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BⅠM技术将建筑结构完整搭建,建立密肋空心楼盖精准模型,对结构的钢筋与预应力钢筋之间进行碰撞检查,出具详细碰撞报告、钢筋优化报告,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采用BⅠM软件进行碰撞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调整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案。对比传统检查碰撞方式,采用BⅠM技术进行碰撞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准确度,大大减少了返工率,节省成本。

(2)对于密肋楼盖中钢筋排布密集还设有双向预应力钢筋时,以三维模型取代CAD平面图纸,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指导加工,结合预应力筋排布模型,并整理出预应力筋排布报告,现场施工人员以便得到更直观的了解。

(3)采用不同BⅠM软件对碰撞的分析结果会有细小差别,但是碰撞点数量及碰撞位置基本一致,由此得出采用单一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的数据即可以指导施工。CATⅠA软件碰撞检测的优势为对于在密集钢筋骨架中设置横、纵向预应力筋不仅仅单纯模拟碰撞还可以对钢筋间隙进行精准调整,便于现场施工控制。Navisworks软件碰撞检测的优势为可以自动生成报告方便快捷。

猜你喜欢

楼盖碰撞检测预应力
空心楼盖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梁中的应用
基于动力学补偿的机器人电机力矩误差碰撞检测
教学楼楼盖的设计研究
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全新预测碰撞检测系统
预应力碳纤维材料加固研究概述
两类石膏模壳空腹楼盖结构弹塑性分析
冷弯薄壁型钢-稻草板组合楼盖抗振性能1)
基于BIM的铁路信号室外设备布置与碰撞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