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推进书法教学

2022-12-05胡诗慧

江西教育 2022年42期
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作品书写

■ 胡诗慧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书法走进课堂、走进生活是课程改革的重点,笔者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借助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带领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

1.借助生活经验,发现书法

书法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书法,到处存在着书法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尽量把书法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书法贴近生活,把枯燥的书法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例如,笔者在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上册《门字框》时,整堂课,前五分钟以图片和书法作品引起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突出课程特色,烘托了春节的气氛(由学生和教师一起写对联)。课中利用二十多分钟时间让学生操练,自主读帖、临帖。最后学生和教师进行门字框的书写要领总结,提升学生的书法涵养,让学生了解书法,爱上书法。在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上册第十课《人字头》时,笔者向学生展示斗笠及雨伞,让学生观察,以此导入本课。接着通过课件演示由笔画组合成的不同的汉字,直观生动地展现“人字头”,接着深入学习这一汉字“人”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演变过程,还可以用一些古代书法家生活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法的乐趣,同时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书法,认识书法之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基本书法技能和书法艺术欣赏水平。

2.创设生活情境,感受书法

将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课堂,让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发现生活中的书法作品,体会身边处处有书法。生活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书法作品中感受书法的魅力、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临摹能力。例如,在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第四课《提手旁》时,笔者将书法家欧阳询的故事导入课堂,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书法作品,在书法课中,除了让学生学习笔画、偏旁、结构,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写好一幅作品,让书法融入生活,将我们喜欢的名言名句、励志话语都写成书法作品,同时引导学生从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来鉴赏历代书法家的作品,不断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鉴赏能力。

3.回归生活实际,书写汉字

众所周知,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的艺术修养,每个书法家都有自己的书法风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选择一种书体进行学习,学校的书法课大部分是教欧阳询的楷书。要想写好汉字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练习,先是临摹和观察,再是延伸创作,感受书法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书法作品展、书法比赛、书写能手选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写好中国字,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对待的事情。

在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下册第十课《皿字底》时,课前笔者给学生展示生活中用到的各种各样的盛酒器具,继而引申到古代青铜器,最后导入本课。书写时,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与“皿字底”进行对比赏析,调动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字体架构的思考,总结“皿字底”的书写要领。在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女字旁》时,笔者通过猜字游戏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女字旁”的演变过程,师生利用肢体动作模仿甲骨文字形(像一个敛手跪坐着)进而理解了“女”这一汉字。让学生在书写中不断地感悟美、创造美、享受美。书写汉字可以历练人生,让人终身受益。

书法是文化瑰宝,对学生而言,练好毛笔字不仅能端正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创作对联,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自己写对联。书法走进课堂、走进生活,对教学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文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书法涵养,在课堂上影响自己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美感,让每个学生从小可以接触书法,初步培养对书法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书法的日常书写技巧。我们要构建小学书法教育的课程体系,打造学校书法课堂教育特色,创设浓厚的书写氛围,提高师生的书法文化素养。汉字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标志和载体,教师作为祖国花朵的引领者,更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书法艺术融入校园,融入生活。

猜你喜欢

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作品书写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书法作品选登
用什么书写呢?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葛建全
养成书写好习惯
Moliere’s Sublimation of the Three Unities
我行我秀
书法作品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