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教学设计
——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
2022-12-05任小松
陈 艳,任小松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中学校,重庆 409600)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众多学科中,地理学是涵盖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等思政元素的学科之一[2]。同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要通过高中地理学习,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3]。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新增“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一节内容,课标要求“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教学中合适区域城市的选择成了备课难点,所选城市既要符合课标要求又要富含思政元素,既要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要方便资料收集,以便将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有效融合。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四川省攀枝花市是“三线建设”期间兴起的一座城市,是一座富含思政内涵的城市,同时其发展变化刚好可以给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思路。本文试图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出发,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通过挖掘区域思政元素,探索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寻适合“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内容的教学方法。
一、课程目标解读和思政内涵分析
本节内容包含了资源型城市概念及其生命周期、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以及转型发展的措施;本节重难点是“分析区域的资源型产业兴衰过程以及区域的转型之路”。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第一节“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需要达成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①区域认知:从区域视角认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周期。②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③地理实践力:总结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思路,并实际运用到身边城市的调査研究与分析中,为城市的发展献计献策。④人地协调观:树立因地制宜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观。
思政教育是指在所有课程中发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系统、科学地进行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理论传播、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精神塑造和情感激发的教育方式[4]。在地理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包括中国地理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世界观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观、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等;国际主义和全球观教育等[5]。由此,确立本节课的思政教育内容为:①通过了解攀枝花市的建市过程,学生能充分认识我国国情,理解“三线建设”是符合当时国情的宏伟战略。②攀钢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以及无数前辈的奉献故事可以塑造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怕吃苦的大局观念。攀钢做出的成就也有利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③通过分析攀枝花市面临的产业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培养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④通过分析攀枝花市转型措施,培养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为完成以上教学内容、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故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二、指向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
对于学生来讲,攀枝花市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区域,只有充分挖掘攀枝花市建市的背景材料,挖掘“三线建设”背后的国情,创造能融入思政教育的情境,才能吸引学生。另外,充分收集攀枝花市的数据资料,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设计好问题链,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学科知识内容,同时达成思政教育目标。
参照谢凯[6]的四维设计思路,笔者从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内容的梳理、素养目标与思政目标的制定四个维度设计本节课,具体设计如图1所示。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攀枝花(花朵)图片,引出攀枝花市这座城市。展示攀枝花市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图,讲述其跌宕起伏发展史的起点是1964年被毛主席画了一个圈。
【学生活动】联想到后来被邓小平画了一个圈的深圳,用关联类比的方法学习攀枝花市发展史。
【设计意图】攀枝花既是花,也是城市,创造关联,激发学生兴趣。攀枝花市的兴起与深圳市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国家使命。学生很熟悉深圳的发展史,类比关联学习法可以降低他们学习新内容的畏难情绪,轻松引出学习主题。
【思政融入】了解国家历史,品味伟人事迹。感受政策在一个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活动】展示攀枝花市在1964年被国家关注之前的老照片:荒凉的山区河谷,是一个只有七户人家的小山村。继续展示攀枝花市更为详细的地理位置图,需要包含经纬度和周边区域。提问:攀枝花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征;推测其地形和气候特征是怎样的;分析1964年以前限制攀枝花成为一座城市的因素。
【学生活动】描述攀枝花的地理位置;根据地理位置分析攀枝花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攀枝花小山村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得出:攀枝花深居西南内陆,山高谷深的地形、干热的气候条件、稀少的人口和落后的交通条件等限制了攀枝花小山村的发展。
【设计意图】在问题中培养学生对攀枝花市的区域认知;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地理位置描述方法和地形气候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攀枝花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综合分析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也促使学生产生好奇:有诸多限制因素的攀枝花怎么会发展起来?
【思政融入】在区域认知中融入国情教育。从大中国整体看局部,培养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 花开”——因矿而兴
【教师活动】以历史故事的方式讲述:20世纪50年代,地质学家在攀枝花发现了储量惊人的铁矿。尽管苏联专家质疑“这个铁矿含有钒钛杂质,不能冶炼出铁”,但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国家决定大力开展“三线建设”。就这样,深居内陆又富含铁矿资源的攀枝花被毛主席画了一个圈,开始建城市。
【学生活动】聆听历史故事,分析出攀枝花建市的原因是攀枝花铁矿的发现和政策的支持,体会国际国内形势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设计意图】教师以讲述历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攀枝花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必然选择的深刻认识。
【思政融入】开发攀枝花市是宏大的三线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充分认识当时我国国情和国家的宏观决策。
【教师活动】播放攀枝花艰苦卓绝的建设视频。讲述:无数前辈响应国家号召,大批迁入攀枝花市,终于打破了苏联专家的论断,只花了几年的时间就建立了钢铁厂。人员和产业集聚,攀枝花得以兴起城市。呈现资源型城市概念。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感受前辈们的奋斗精神。学习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并关注到兴起期的城市特征:人员和产业迅速集聚。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将知识讲授和思政教育结合。
【思政融入】通过观看前辈们艰苦奋斗的场景,引导学生体会不怕苦、肯奋斗的精神,争做承担国家使命的青年人。
3.“ 花盛”——因矿而盛
【教师活动】依据资源型城市的概念,提出:可以通过分析其主导产业验证攀枝花市是否为资源型城市。呈现2015年攀枝花市前8位行业的产值和占比图(依据高铭蔓等的研究,攀枝花市2015年的产业数据依然呈现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特征,同时又能显示资源型产业衰落下滑的特征),引导学生分析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特征,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
【学生活动】在表1中圈出资源开采和加工业,并粗略核算其比重是否超过50%?思考这种产业结构的潜在风险。
表1 2015年攀枝花市前8位行业完成产值情况[7]
【设计意图】学生直观体会哪些是资源型产业,从数据中感受资源型产业为主导是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风险是资源枯竭或者主导产业市场转移。学生通过一步步分析得出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思政融入】学生通过分析得到:以资源产业为主导有短期效果,也有长期潜在的风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4.“ 花落”——因矿而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表1中负增长的产业,指导学生在图2中绘出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引导学生分析资源型城市衰落的原因。通过图片、视频展示攀枝花市在衰退期的经济、社会、生态问题。
【学生活动】关注表1中的增长率,观察呈负增长的都是哪些产业。在图2中画出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图。分析资源型城市衰落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资源型城市衰落的直接原因是资源型产业的下滑,根本原因是资源型城市产业太过单一。学生通过数据分析问题,进一步培养其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思政融入】在图片、视频中学生直观认识到资源型城市在衰退期面临的是经济、社会、生态三重压力,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
5.“ 花又开”——转型发展
【教师活动】回顾攀枝花市为中国发展立下的功劳,激发学生为攀枝花市转型献言献策。再次回顾资源型城市衰落的本质原因,提醒学生转型建议必须遵循两个原则:因地制宜和产业结构多元化。在学生活动完成后,展示攀枝花市转型成果视频。
【学生活动】根据攀枝花的具体情况,分成三组进行讨论:因地制宜地设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型方向及后续措施。
资料①:攀枝花市属于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全年日照时数2 700小时左右,无霜期300天以上,山高谷深,昼夜温差大。
问题①:根据资料①,思考攀枝花适合生产的农产品。为了保证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你有什么后续建议?
资料②:攀枝花铁矿是钒钛伴生磁铁矿。钒钛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三、第一。钒钛曾被苏联专家认为是杂质,而后发现有巨大用途。
问题②:根据资料②和表2,思考攀枝花市除了生产普通钢材,还能生产什么产品?为了攀枝花市工业永葆活力,你有什么建议?
表2 钒钛资源的优点与应用
资料③:攀枝花市海拔1 100米,全年2 700小时的日照,平均20.3℃的气温,55%~65%的年均湿度,这是特别适宜人类休养生息的海拔高度、温度、湿度,被称为阳光之城、避寒之都、清凉之都。
问题③:根据资料③思考攀枝花适合发展什么类型的第三产业?为了保障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利用提供的区域信息和学生课堂上生成的区域认知,针对一、二、三产业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与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政融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得到发展。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合作精神得到进一步认可。最后观看攀枝花转型成果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攀枝花市按照自己的分析思路转型后的成果,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6.总结提升
【教师活动】展示全国资源型城市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攀枝花市的成功经验,总结出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思路。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个转型思路为所有单一经济结构城市的发展提供建议,为学生布置一个课后调研:为丽江市的发展提供建议。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完成表3与课后调研内容。
表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总结分析,得出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思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将学生的思维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中解放出来,因为产业结构单一的城市都有转型的需求,以此提升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
【思政融入】从攀枝花市一个小区域看到中国300多座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转型之路,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和其中的城市产生关联,可激发学生建设家乡和祖国的责任感,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可持续发展观。
【思政融入】用一首小诗结束课程,升华情感。
因矿而兴助繁荣,
用矿至衰谋转型。
纵向延伸产业链,
横向挖掘一三产。
因地制宜是关键,
兼顾民生和生态。
花开花落花又开!
7.板书设计
结合攀枝花市的兴起、繁荣、经济下滑、转型发展阶段,根据教学环节和需要呈现的主干知识,设计板书如图3所示。
四、教学反思
本课例以攀枝花市发展过程为主线,打造真实的地理情境,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思路。课程思政的融入,为枯燥的教学内容赋予了意义,注入了灵魂。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思考与讨论也更积极,知识体会也更深刻。在问题设计上,本课例具有很好的梯度,由浅入深,让学生有话可说,降低学生对新课学习的畏难情绪,课堂氛围比较热烈。
同时,结合课程的实施,反思本课例设计,笔者认为具体的教学过程需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教学应突出核心重点。在知识上,本节课的内容较多,有基础概念的学习,也有具体转型思路的分析。教学时间紧张,存在学生讨论不充分、回答不全面的情况。应适当精简,将重心放在学生讨论转型思路上。
第二,前期思政铺垫不宜过长。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攀枝花市发展初期的思政铺垫较长,挤占了知识教学的时间。思政教育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而非专题学习。思政教育应自然而然地发生,寥寥几句就能触碰学生心灵。所以还应细细打磨,力求思政教育中语言的精简。
第三,思政教育中需重视情绪的感染。在思政教育和学科教育结合得比较好的课堂中,思政教育占用的时间并不多,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情绪感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体而言,地理课程思政与知识学习的融合教学设计,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既在前期设计中要求课程思政与学科教育融合得巧妙,又在课程实施中对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地理教师不仅要掌握地理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还要磨炼自己的课堂把控能力,从而落实好地理课程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