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分散时代的媒介“中断”与“反中断”
——“专注森林”的个案考察
2022-12-05齐琳珲
齐琳珲
(上海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上海 200444)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正处于一个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时代,移动媒介的随时可接入性使个体时刻都处于数字技术所带来的连接网络中,数字资本持续在抢占我们的注意力,睡眠和自我的时间都变成一种奢侈。万物皆媒的数字时代正在摧毁传统媒体培养起来的用户理性、延迟满足能力和专注能力。“专注时间的缺失”已成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议题。已有相关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切入该议题:一是实证视角,研究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在驾驶(1)Y.lan Noy,Tracy L. Lemoine, Christopher Klachan, and Peter C. Burns, Task interruptability and duration as measures of visual distraction,Applied Ergonomics,Vol. 35(2004), pp. 207-213.、学习(2)Dietz, Stephanie, and C. Henrich . Texting as a distraction to learning in college student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 36(2014), pp.163-167.和工作(3)Cheryl L Pero, Valacich, Joseph S, and Vessey, Iris. The Influence of Task Interruption on Individual Decision Making: An Information Overload Perspective.Decision Sciences,Vol. 30(2010), pp.337-360.场景中的注意力分散问题,发现智能手机等移动新媒介的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被试者的专注;二是技术哲学视角,认为媒介提供了多种时空逻辑,(4)[丹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5-87页。在非人行动者的“时间逻辑”和“空间逻辑”的支配下,人的自主性是十分有限的,(5)胡翼青:《论时间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新闻记者》2020年第8期。技术内在的时空逻辑会不可避免地对社会关系结构产生影响,信息时代的注意力分散正是由于网络的内在时间逻辑所决定的;(6)[澳]罗伯特·哈桑:《注意力分散时代:高速网络经济中的阅读、书写与政治》,张宁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42页。三是资本逻辑视角,认为技术在创造之初就被赋予了资本的属性,资本创造了技术并不断地革新技术,技术所带来的加速造成了新的异化——时间异化,时间成为外在的主宰人的力量,人的主体本质被时间扭曲,(7)[德]哈特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郑作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9-42页。专注时间的缺失就是人无力抗拒时间摆布的表象之一。
上述研究确认了“专注时间缺失”现象的存在以及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被动性,但是对于媒介技术与专注时间缺失之间具体的作用机制缺乏解释;另一方面,上述研究无法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寻回专注时间。从技术发展史的角度看,技术图景中的人的主体性的获得、缺失与重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历史过程,技术的进化推动着人类的进化, 人类的进化同时也是技术的进化,这说明了人在技术的帮助下获得主体身份的历史性问题。(8)[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41-56页。在每一次技术飞跃的过程中,尽管技术会将人的主体性置于两难困境,但“其人文的基础仍然客观地存在着,只是其存在被他物所遮蔽了”(9)陈凡、董传升、贾岩:《技术图景中人的主体性的获得、缺失与重构》,《哲学研究》2007年第6期。。基于此种认知基础,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移动媒介的技术特性与专注时间缺失之间的逻辑关联是怎样的”,以及“在移动媒介如此普及的今天,人们应该如何应对以寻回专注时间”这两个关键问题。
笔者观察到,效率类移动终端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维持专注时间,这种帮助的达成是通过一种“反中断”的机制。例如,在准备“考研”“考公”的群体中,很多人都会选择在手机中下载“效率应用”(帮助用户制定计划或控制用户玩手机的应用),以避免频繁地使用手机,从而保持一段时间专注于学习。为了探究这类产品如何帮助用户保持专注,笔者在众多的“效率应用”中选定“专注森林”进行个案研究。一方面,“专注森林”的下载量和评分都相对较高——在华为应用程序中下载量为2908万次,评分为4.9星,有10940人进行过评分;在苹果商城中的下载量为15万次(苹果商城中下载“专注森林”需要花费12元),评分为4.9分,有153070个评论(截至2020年3月29日)。另一方面,笔者在正式访谈前进行了一个预调研,其中许多受访者都提及下载过不止一个“效率应用”,但最终留下了“专注森林”,因为“其他的有一点复杂,不如forest简洁”,“太臃肿了,提供了太多额外的东西”,“东西太多,反而让我分散”。
本文将从人机交互视角,首先通过引入“中断”概念,分析移动媒介的技术特性与专注时间缺失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而通过对“专注森林”使用者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讨论在新移动媒介时代,技术的“反中断”机制如何帮助人类寻回专注时间,重构人的主体性。
二、“中断”:移动媒介的技术特性与专注时间缺失之间的逻辑关联
在物质文化研究者看来,媒介作为物,常处于被人类“视而不见”的状态。海德格尔用“上手性”这个概念描述了媒介在日常生活中的隐秘状态,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除非它发生故障。(10)[美]戴维·J·贡克尔、[英]保罗·A·泰勒:《海德格尔论媒介》,吴江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20页。物质文化研究者所关注的就是物是如何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隐秘的存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影响社会的秩序。但问题在于,这种隐秘的媒介的物质性或者说技术的特性应该如何着手进行讨论才能被“看见”?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他主要关注的是某一媒介的特性是什么,以及这些特性如何使媒介的物理、心理、社会影响不同于其他媒体及面对面的交往。(11)Joshua Meyrowitz,Morphing Mcluhan: Medium Theory for a New Millennium. Proceeding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2 (2001),pp.8-22.这启发我们,可以从媒介的技术特性入手,来讨论移动媒介如何作用于个体,从而对个体的专注时间产生影响。对移动媒介来说,移动屏幕的交互性就是其重要的技术特性之一。互联网产品公司为了追逐利益、维持用户黏性(viscosity of users)、抢夺注意力市场,总是试图通过移动界面的交互设计尽可能地建立与用户的连接,这种连接必然会导致用户的专注时间不断被“中断”。
“中断”指的是主任务的认知连续性被外部的随机发生的离散事件破坏。(12)Louis Corragio, Deleterious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Interruptions on the Task Performance of Knowledge Workers: A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1990.在人机交互领域,“中断”被定义为意料之外的任务转换请求。(13)McFarlane D C. Interruption of People in Human-Comupter Interaction.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98.本文中,“中断”主要是用于指代外部刺激(移动终端产品)对于主任务(即需要专注的任务)的连续性的破坏。“中断”是具有破坏性的,不仅会影响任务完成的质量,而且会影响执行任务的人的情绪,(14)Brian P. Bailey, Joseph A. Konstan, and John V. Carlis. The Effects of Interruptions on Task Performance Annoyance, and Anxiety in the User Interface.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Vol.2(2001), pp.593-601.并且这种破坏性与恢复主任务的延迟有关,(15)Trafton J G, Altmann E M, Brock D P and Mintz F E. Preparing to resume an interrupted task: effects of prospective goal encoding and retrospective rehears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58(2003), pp.583-603.中断频率与任务效率成员相关。(16)Cheryl L Pero, Valacich, Joseph S, and Vessey, Iris. The Influence of Task Interruption on Individual Decision Making: An Information Overload Perspective. Decision SciencesVol.30(2010), pp.337-360.
各类互联网产品为了维持用户黏性,一方面要刺激用户不断“上线”,另一方面要维持用户“不下线”。技术刺激下的“上线”行为暂时地“中断”了用户正在进行的任务,而维持用户“不下线”进一步延长了“中断”的时间,这对用户本身任务完成效率与完成水平造成更严重影响。
(一)“暗模式”:“中断”的外部刺激
移动终端产品通过移动界面刺激用户上线,最常采用的便是进行消息推送,这种信息推送机制中存在设计“心机”,这种“心机”是难以识别与界定的。本文通过引入“暗模式”这一概念,从人机交互视角分析设计中的“心机”,以及这些“心机”如何刺激用户中断真实生活中的任务而点开应用程序。
设计模式指的是可重复使用的针对某一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如标题位置、导航栏样式与位置,功能性按钮等,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共享和使用设计知识的格式,在人机交互设计领域被广泛接受并应用。而暗模式是一种特殊的带有欺骗性的设计模式,如互联网终端产品为了吸引用户点击,在推送时建立欺骗性社交连接,如“你的朋友给你发了一条信息,赶快来查看吧”,但在用户点进后,发现并不存在这样一条信息。Darkpattern.org网站中将这类推送归属于“信息误导”暗模式,这种信息推送机制背后的设计与编码便是存有欺骗性的,并且已成为一种惯用套路。这些推送对用户产生的外部刺激不断刺激用户“中断”手中任务打开手机应用。而再次回到主任务时很大可能会面临“恢复延迟”——指的是从次要任务结束到主任务恢复的时间间隔,也就是说人们不能在结束任务切换后,立马将思绪切回主任务,若频繁被“中断”,人们将无法保持专注。
(二)“心流”:延长中断时间
回到主任务时“恢复延迟”的时间长短还与任务“中断”的时间相关。由于记忆的衰退特性,若主任务“中断”时间越长,则回到主任务需要的时间越长,甚至可能导致主任务失败。因此,若用户想要专注于手中的任务,在被消息推送“中断”后,应迅速回到原来的任务。但这种要求与移动终端产品的利益追求是相矛盾的。移动终端产品为了延长用户在线时长从而达到维持用户黏性的目的,不断地给予用户即时刺激与满足,让用户沉浸于“心流”之中。
“心流”描述的是人们沉浸于某种活动中的状态,不会注意到周围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心流”状态让人可以短暂地躲避日常生活的嘈杂,但也暗藏着让人上瘾的可能。契克森米哈莱定义了“心流”状态形成的四个前提:在每一段时间内都有许多小目标;实现目标有明确的规则;即时的反馈;让人相信通过操作可以获胜。(17)Nakamura, Jeanne and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The Concept of Flow." Flow and the Found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Springer,2014, pp.239-263.许多移动终端产品正是通过这种即时的反馈使用户沉浸于“心流”之中,延长他们任务的“中断”时间,使其难以回到专注的任务之中。
已有研究注意到用户为避免被“中断”,而采取一些回避方式,如删除自己的账户,放弃智能手机而使用传统功能手机,为自己的手机使用设置物理障碍等。然而,这些临时解决方案并不能够解决过度连接问题:一方面,自我限制具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绝对的技术隔绝会限制他们的正常生活。“专注森林”的“反中断”机制对于解决专注缺失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三、反中断:“专注森林”如何寻回专注时间
“专注森林”是一款可以帮助用户暂时放下手机,专心于目前工作的软件。它的主界面和操作流程都十分简单,打开界面便可以设定想要保持专注的时间,设定完成后,“专注森林”将进入锁屏状态,桌面显示倒计时,如果用户想要离开该界面使用手机其他应用,则会使树苗种植失败,在森林中多出一颗枯树。本文试图通过对“专注森林”的个案研究回答:“专注森林”如何干预移动媒介的“中断”刺激?这种“反中断”机制为何会帮助人们保持专注?
笔者于2020年7月对“专注森林”(forest)的20位使用者进行了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于2020年8月对部分受访者进行了二次访谈,以对研究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在访谈前,已取得受访者的同意进行录音和学术使用,为保护受访者隐私,将受访者编码为L1,L2,L3……L20。在选取访谈样本时,采用了滚雪球的方式,通过自身社交圈进行扩散,同时注重性别、地域、专业、学历以及使用时长的差异。但在年龄方面并无太大差异——访谈的用户均在20岁到25岁,原因是这一应用的受众多为这一年龄段,并且他们恰好是出生在1995—2000年,出生成长是伴随着发展中的互联网和新媒介。
通过访谈“专注森林”的使用者,本文发现,“专注森林”主要是通过“反中断”机制来帮助用户寻回专注时间的。
(一)锁屏:阻隔“中断”刺激
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提到,“专注森林”中对他们帮助最大的就是“锁屏”功能。在用户设定好时间、点击开始后,“专注森林”进入“锁屏”界面,用户可以随时退出此界面,只是会面临一定的惩罚——森林中会出现一颗枯萎的树。从访谈中发现,“专注森林”的“锁屏”功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影响用户对于“中断”刺激的反应:
一是“通知消息”的呈现方式。“学习的时候,微信对我的影响最大,好多群设置成免打扰也不管用,会@所有人,用forest好一些,不会有消息一直在那提示你去看。”(L3)在“专注森林”的“锁屏”状态下,不会将消息全部罗列在手机界面上,直到解锁屏幕。手机使人有“一种奇特的希望感”,觉得有人要联系自己,而自己应当去回应这种联系。(18)Rhonda N. McEwen, “A world more intimate: Exploring the role of mobile phones in maintaining and extending social network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Faculty of Information, 2009.“即刻的回应”成为新的社交压力,当手机消息一直呈现在移动屏幕时,“回应”的压力更加迫切,而当“消息不会一直在那里时”,“即刻”的消息不再铺陈,被“中断”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
二是切断即刻冲动。“当我想切出去的时候,就会提醒我失败,树枯萎这些,那我就可能不想切出去了。”(L12) “有时候有消息提示,下意识就点上去了,要是平时可能就直接去聊天啊刷微博了,但是种着树的时候,提示我,我就可能会想一下现在应该学习。”(L9)如果用户想要离开“锁屏”界面,切换到其他应用,“专注森林”会弹出提示,“你确定要扼杀这棵树吗?你的森林中会出现一颗枯萎的树”。“专注森林”的提示在手机与用户的人机交互过程中执行了短暂的暂停,让用户有时间可以重新思考他们使用应用程序的意图。锁定延迟的增加有助于用户减少错误。“锁屏”给予用户短暂的时间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复查,而不会因为刺激造成即刻冲动而中断主任务。
(二)“种树”:厘清时间边界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专注时间”的“中断”很多情况下并非由于收到通知消息等外部刺激,而是自己想要去“中断”。“其实那些提示倒不太会打扰到我,有的时候是自己想要看什么东西,微博啊什么的。”(L15)这种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条件下自我发起的中断行为被称为“自我中断”,已有研究发现“自我中断”和外部刺激造成的“中断”一样普遍,且更具破坏性。(19)Rachel Adler and Raquel Benbunan-Fich, The effect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lf-interruptions in discretionary multitasking. CHI ’12 Extended Abstracts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EA ’12),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2012, pp.1763-1768.“网络闲逛”是一种普遍的自我中断行为——浏览购物网站、登陆社交平台、玩游戏等。在浏览过程中,社交时间、娱乐时间和消费时间介入了私人时间,时间之间的边界愈发模糊。通过访谈发现,专注森林的“种树”机制,对于帮助个人厘清时间边界,进而维持专注时间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是通过“树”的具身隐喻。“树长大的那个过程就是学习了的时间。”(L17)“如果我种着树,但那段时间干别的去了,我再看这颗种的树就觉得有点别扭,并没有一直保持专注在学习上。”(L4)时间本身并非是物理的实体的存在,时间的边界更偏向于心理的边界。心理的边界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不可改变的隔挡,而是更加随意与流动,因此心理边界的出现、改变与消失也就更加随心所欲。而“树”在中国传统中就有“人的化身”的隐喻,常有为孩童植树的习惯,“树”与人的成长类比,且树的顶天立地的形象给人以自我形象期许。古人所说的“身—心—世界”的体知观大体与西方所说的“具身认知思想”相似,置身于真实世界的“人”经由身体体验所享有的“专注时间”,通过“树”的意象得以表征。因此,此处的“树”是人的具身认知的体现,而每颗“树”隐喻不同时间模块之区隔。
二是通过“生命力”的有无划分边界。“如果我不种树的时候,我查资料的时候就会很想去刷手机,但我种着它就不会,它提醒我这棵树在种着,一旦离开太久,小树就会枯死。”“一提醒我小树枯死我就立马意识到了我在应该专注的时间内,好像不该玩其他的。”(L6)在短暂的暂停中,树的生命力存在与消亡两种意象的对比被受访者清晰地感知。对于“树”生命力对比的认知早已存在于中国思想脉络之中。《周礼》载“制其畿疆而沟封之,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与其野,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20)《周礼·地官·大司徒》,郑玄注:“田主,田神。后土,田正直所依也。”贾公彦疏:“此田主,当在藉田之中依树木而为之,故云各以其野之所宜木。”,其中所讲田神是通过有生命力的树与人发生关联,当树的生命消亡时,关联也就断裂了。《周易》的“升”卦所说“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2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269、377页。,其中,树破土而出的生命力便是关键之所在,有生命力的树也就是君子顺德之品质。这种对于树的“生命力”的认知与对比存在于人的认知基模中,将“树的枯萎”与自我的失败相关联。“结束一天学习后,我会看下我的森林,看到枯树会很难受,代表了我没专心。”(L12)“枯树”象征着这样的一段时间——本想保持专注,却被其他时间介入,受访者对于“枯树”的认知代入对于自身具身体验的回溯与思考,对“专注—有生命的树—个体的正向行为”“注意力分散—枯萎的树—错误的行为”的关联建立使得对于专注时间的区隔界限更加清晰。
(三)计时器:“网络时间”中的“钟表时间”
当个体沉浸于“心流”之中,对时间的流逝是缺乏感知的。“休息的时候我会尽量避免玩手机,因为一玩手机我就会把这个10分钟的时间延长。也会避免一些刷微博看朋友圈这种社交类的娱乐类的东西。”(L7)大多数社交软件和购物软件都使用了“持续滚动”设计模式——不用翻页,通过持续滚动模式使用户保持在“心流”之中,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时间不断地被应用程序侵蚀,而用户本人却感觉不到时间的快速流逝。
有人断言称,在网络时空中,钟表时间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时间”。(22)[澳]罗伯特·哈桑:《注意力分散时代:高速网络经济中的阅读、书写与政治》,张宁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13-14页、第61页。从18世纪起,时间逐渐从自然中抽离,而成为一种理性和秩序的力量,是可以用数字表达的、是恒定的,不受到所描述事物的变化的影响,时间被视为一种独立于社会世界的机械性力量。在19世纪,格林尼治标准时间诞生了,从此全球基于一个统一的钟表时间系统,钟表时间以一种理性的方式使全球必须和它保持一致,以免混乱。人类的思维深深地受到了钟表时间的影响。钟表时间与空间地理位置紧密相连,表示着身体所处地区的时间。在网络时空中,身体所“在场”位置的时间已不再重要,我们时刻处于多个网络时空之中,刚性的钟表时间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与我们对话所处的位置的时间。在网络的虚拟时空中,网络设计的技术特性——开放且环环相扣——使人对时间的感知变了。
所有受访者都认为“专注森林”对于他们保持专注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中大多数在回答“通过对于‘专注森林’一段时间的使用,是否使你养成了专注的习惯,即使在不使用的时候也能保持专注”这一问题时都给出了否定答案。“还是使用的时候更能保持专注,时间显示在那我更有感觉。”(L11)“时间显示在那”所说的就是“计时器”。用户通过计时器设定一段时间,并在这一段时间内保持专注。在圆环上有一个可以划动的按钮,通过划动按钮在圆上的位置,便可以设置所需要的种植树木时间。
“计时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个体感知时间与集体抽象时间。“计时器”将消失在多重时空中的钟表的形态再度显现,“计时器” 遵循着恒定的秩序,记录着时间的时间,并不因感知的不同而变化。“有的时候我感觉学习了挺久,一抬头看到这个计时,发现才过去了10分钟。”(L3)如果仅依靠自我感知的时间,他可能只能维持十分钟的专注,但是“计时器”使得钟表时间现于视野之中,所显现的钟表时间与个体所感知的时间形成了对比。人感知到的流逝时间在伯格森那里被概括为绵延时间,(23)Nancy Munn,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 of Time: A Critical Essa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21(1992), p.95.“绵延”是一种内心直觉随着生命运动而变化,不同于已经从集体生活中所得到的抽象范畴的时间,而是“去具身”的虚拟主体漂浮于数字洪流之中的体验,“计时器”将“具身”物理主体唤醒,重新意识到物理实体所在空间通过集体生活所抽象出的时间。
(四)从“即刻满足”到“长远眼光”
移动媒介的移动性带来持续的速度加快,动摇了机械时代所奠定的社会与心理秩序。“时间压缩”理论认为加速使得时间的重要性超过空间,使得生产耗费时间减少,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加速。(24)[美]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00页。加速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但也存在危害社会的可能。加速的逻辑使人们为了尽可能地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尽可能多的体验,而盲目地追求“量”,忽略了“质”的重要;节奏的加速使得人们不得不同时完成多样的任务,新事物和社会变迁的速度使得人们时间更加匮乏;社会加速使得人们对事物多停留在浅层认识,而缺乏充足的认知。时间变得匮乏、质量变得不重要、思想变得浅薄,在加速的社会和生活中,人们将时间投入短时间完成的事物,沉浸于快速完成带来的快感,而忘记了自身发展所需要的“长期事项”。“瞬时时间是一个不连贯的、不合逻辑的时间。瞬间意味着直接的、立即的枯竭和衰减。”(25)[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86-189页。大量的信息在网络中涌现,移动终端产品不断给予新的刺激,建立连接,人们在一个个瞬时时间中不断获得满足。但对于自身发展来说,只满足于即刻的快乐是不够的,要将目光放在长远的规划,才可能为了目标而不断完善自我。在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支配之下,人的工具化愈见凸显,只有通过人的全面的不断的自我发展,才能诉诸人的主体性。
“专注森林”通过“种树”功能建立了新的满足。“Forest让我有满足成就,弥补了不能使用其他应用的一种空缺感。”(L14) “我喜欢设置短一点的时间,看到森林里树种得满满的,特别有成就感。”(L2)“我会经常看看我的森林,感觉很开心很满足。”(L11)在使用“专注森林”完成一次专注任务后,便可以收获一棵小树,这将“长期的规划”分化为应用中的“短期满足”,且将用于自我发展的自由时间具象化为数目与森林,一棵棵树木汇聚成森林,隐喻着长远的目标需要一点点短时间的专注的积累。“学习不同的科目的时间我会种不同颜色的树”,L8将专注于不同任务的时间具象化为不同颜色的树木,通过直观对“森林”的审视,就可以意识到每一项任务所花费的时间、所做的积累。
专注森林的多人种植模式建立了新的社交“连接”,满足了用户的社交与共情需要。在多人种植模式下,用户可以和朋友一起设定时间种树,若其中有一个人没有完成专注任务,树苗枯萎了,则一起种树的朋友的此次种植的树苗全部枯萎。“有时候我会和我朋友一起种,他前一段时间在写paper,我就也和他一起种上,就像在一个图书馆一起学习,比较有动力吧。”(L5)一起“种树”将现实身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两个人心理间的距离拉近了,同时也带给了他们社交的满足。
直观地看到自己已专注的时间,可以使个人的行为在对比中得到校正。“我看到枯萎的树就很难受,感觉很愧疚,就想下一次一定不会再让树枯萎。”(L1)“每天最后一次用forest的时候,我就会打开我的森林,看今天各种颜色树都种了多少(他用不同颜色的树代表学习不同科目的时间),然后调整明天学习安排。”(L8)在“我的森林”中可以直观看到专注学习的时间,使用户更清晰地感知自己的行为。自我调节的社会认知理论解释了包括媒体使用在内的人类行为的自我调节过程。自我调节包括自我观察(即监控自己的行为和结果)、判断过程(即基于规范对观察到的行为进行评价)和自我反应(即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行为)。(26)Albert Bandur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self-regul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Vol.50(1991), pp. 248-287.已有的成瘾研究表明,问题行为源于缺乏对行为的认识和关注(或注意偏差),以及缺乏自我控制导致的自我调节缺陷。(27)Robert LaRose, Carolyn A Lin, and Matthew S Eastin, Unregulated Internet usage: Addiction, habit, or de cient self-regulation?. Media Psychology,Vol.5(2003), pp. 225-253.如果对于自我行为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合理的判断,那么可以更好地调整行为。
四、余论:寻回专注时间,重建人的主体性
个体的专注时间被媒介技术尤其是移动新媒介不断地“中断”,“专注森林”的“反中断”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寻回专注时间,此过程也是人重构主体性的过程。
技术哲学关于人与技术关系的考察,经历了从技术工具论到技术本体论再到技术主体论的范式变迁过程。“人与技术的关系处于不断的重写状态”——“在技术工具论视域下,技术仅仅表现为单一的特定形式,呈现于主体性的外部,但技术作为主体性的具象化,实际上是内在于主体性的;在技术本体论视域下,技术表现为总和的形态,是主体存在的环境、系统,呈现于主体性的内部,但技术作为规约主体性的结构体,实际上是外在于主体性的。作为中介的技术构成了主体性的结构与情境,规训着主体性的生成与演变,在这里,不再是人定义技术,而是技术定义了人,使主体成为‘第二性’的存在——正是这种关系的倒转决定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主体性的危机。”(28)林秀琴:《后人类主义、主体性重构与技术政治——人与技术关系的再叙事》,《文艺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无论是技术工具论还是技术主体论,它所讨论的人类主体性都是建立在人类的生理/物质基础上的,是一种“具身性”主体。人类生物学身体的感性经验和思维活动作为人类的重要属性被重视。然而技术对生命的重构(赛博格人),网络虚拟空间的出现(虚拟主体),重新带来人们对人与技术关系的再思考,其中后人类学者表现出对新型技术主体的包容态度和对这种主体敞开性所可能带来的解放潜能的期待,从而走向技术主体性,呈现为一种“去具身化”主体性的特征。
在上述背景下我们来看围绕夺回专注时间所进行的“中断”与“反中断”的斗争,其实正是“去具身化”的虚拟现实的主体性建构与“具身化”的物理现实的主体性建构之间的争夺战。虚拟的网络空间通过不断的中断机制来召唤虚拟主体进入虚拟空间,来建构自己的“非线性多元身份”(29)Roy Ascottand Edward A. Shanken, Telematic Embrace: Visionary Theories of Art, Technology, and Consciousne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p.379.;“具身化”的物理主题则通过反中断机制,通过“树”和“森林”的具身生命隐喻召唤人类的感性情感和生命体验来建构其主体性。在这场争夺战中,去具身主体性的建构和具身主体性的建构二者之间若能达成和谐的统一,可能才是一种真正人的解放的理想状态。然而,虚拟空间中各种结构性的资本和权力的作用,则使得这种斗争的结局依然不让人乐观,而专注时间正成为这场战争的前沿阵地。这也正是本文关注此话题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