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明:中国红色革命文艺的女“钢铁侠”

2022-12-05张丽军

广州文艺 2022年10期
关键词:钢铁侠茅盾鲁迅

张丽军

在风起云涌的中国近现代革命时期,有这样一位非常传奇的广东女作家:她曾经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引领,周恩来是她的入党介绍人;她曾经得到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指导。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工业题材作品,创作出一部部具有探索性、开创性的作品,她是中国工业文学题材的拓荒者、开路人,也是中国工业文学的集大成者,体现出高超的创作水准;她一生致力对工人作家的辅导,深受工人作家的喜爱,被视为“恩师”,获得“延安火种鞍钢魂”的称誉。这位红色革命、传奇的女文艺家,就是出生于广东顺德的本土作家草明。

80年前,作家草明就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还参与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期筹备工作。1942年4月,草明和伴侣欧阳山收到毛泽东的三次来信。毛泽东邀请欧阳山和草明夫妇到他的窑洞里讨论当时的文学状况和文学问题,同时受到毛泽东的委托,收集当前的文艺政策、文艺倾向以及文学创作面临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反面的、不同的、多样的观点。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草明夫妇的信任。

1942年4月9日,毛泽东给欧阳山和草明写了一封信:来信收到。拟面谈一次,如同意,请于今日惠临一叙,并盼与草明同志偕来。

毛泽东问:“草明同志,你有什么意见啊?”“没有什么,就是感到文艺界有些宗派不大好。”草明非常直率地说。毛泽东说:“只要文学家能到工农兵中去,诚心诚意为他们服务,宗派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在回家的路上,草明兴奋地说:“我见到了中国的列宁!”

1942年4月17日,毛泽东再给欧阳山和草明书信一封:如果你们在搜集材料,那很好,正反两面都盼搜集,最好能给我一个简明的说明书。

正是在大量的前期资料搜集基础上,1942年5月2日—23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上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讲话对草明来说影响非常大。刚跟毛泽东接触的时候,毛泽东提出的“工农兵要深入普通民众、普通群众去进行文学创作”让草明心里很困惑,认为自己出身于贫困的家庭,写的就是工厂的工人,这不就是工农兵的生活吗?难道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吗?但是,当听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草明深深地被毛泽东、朱德、陈云等人的观点所震撼,真正理解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丰富深刻的内容、意义和价值,从而获得心灵的启发,更加自觉地转化语言腔调、文风,进一步走到现实生活中来,走到革命斗争生活的前列来,去探寻和书写工人生活。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草明的文学创作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当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草明就提出来要到新的解放区去工作,尤其是1946年东北解放的时候,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开启一段新的人生。

在去东北之前,草明得到了毛泽东的关心。毛泽东问到草明孩子的情况,草明说她有两个孩子,一大一小还没有上学,因为学校是八路军子弟学校,按照规定是进不去的。毛泽东叫来负责学校入学工作管理的叶剑英,请他安排孩子入学,解决作家的后顾之忧。这让草明非常感动。

草明离开延安的时候跟毛泽东话别。此时草明和欧阳山已经离婚了。草明说我要独自走以后的人生道路。毛泽东知道了就问起来,你以后怎么办?草明说,我今年33岁了,我读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太晚了。毛泽东说,33岁还是年轻人,到66岁还可以继续给革命做工作,继续进行文学创作。草明说,我以后就没有感情了。毛泽东说,怎么没有感情呢,是感情更纯洁了,更可以为工农兵服务了,可以集中精力为工农兵进行书写。毛泽东的这些话语成为草明以后人生、生活和情感的重要精神指引。毛泽东还问,你带不带孩子到东北去?草明说不带了。毛泽东说,也好,交给党。这些交往都充分呈现出,我们党的领袖对作家、对文艺工作者的关爱。革命领袖从生活深处、生活细节、情感深处为草明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启示。

事实上,草明在去延安之前就遇到了周恩来。这个事情说来也巧,在1938年广州沦陷的时候,草明和欧阳山想到重庆去。当他们经过长沙的时候,就看到了国民政府文化部第三厅的牌子。当时的长沙是革命的中心,是国民政府所在地。第三厅就是郭沫若任厅长的部门。欧阳山和草明前去打听,碰到他们熟悉的朋友吴奚如,吴此时是周恩来的秘书。他对草明说,去重庆肯定需要一个过程,可以先参加工作稳定下来。周恩来邀请他们到办事处相见,说我们正在湖南办一份报纸,非常需要人手和编辑,需要有文学功底的人,你们来得正好,可以帮我们做这个工作。欧阳山、草明、廖沫沙等人就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来到了湖南沅陵编办《抗战日报》。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报纸也停了。在周恩来等人的安排下,1939年他们来到了重庆。来到重庆之后的一天,吴奚如跟他们说周恩来要约见他们。周恩来说欧阳山和草明参加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都是经受过多次重大考验的人,应该加入中国共产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周恩来是欧阳山和草明的入党介绍人。

同时,周恩来还和欧阳山进行谈话,指导欧阳山和草明的文艺创作要转变方向,为民众说话。这就和后来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致的。在周恩来的安排下,随着革命的变化,草明和欧阳山相继到了延安,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与毛泽东的相遇。

草明的成长是非常幸运的,不仅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的指导与引领,而且得到了当时文坛领袖鲁迅、茅盾和郭沫若等人的热情鼓励。

1932年9月,欧阳山(笔名罗西)联合草明等人在广州主办《广州文艺》周刊。这个周刊发表了很多有力量的文艺作品,引起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注意。草明夫妇成为政府反动通缉名单上的人。为躲避通缉,草明和欧阳山决定离开广州。在一条拉猪货船的封闭空间里,他们避开检查,来到了上海。

事实上,在这之前,欧阳山就跟鲁迅有过接触。1927年鲁迅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的时候,欧阳山作为一个广东文艺青年,就组织南中国文学会的问题,向鲁迅请教,并且得到鲁迅的指导与支持。所以,1933年,当身无分文的他们来到上海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鲁迅。草明夫妇和上海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总部取得了联系。欧阳山和草明在广州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广州分盟,后来得到上海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意,改名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广州分会”。来到上海的草明和欧阳山,很快就成为上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总部的新生力量,参与了“左联”这个革命文化阵地的新战斗工作和任务。可贵的是,即使在这样艰难的时期,草明依然坚持创作。在鲁迅等人的介绍下,草明的作品在“左联”主办的文学刊物上发表出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时有位美国记者让鲁迅和茅盾做一本中国青年作家的文艺作品选本,要在美国出版。鲁迅选了一些左翼作家的作品跟茅盾商量,其中就提到了草明和欧阳山。后来当草明和茅盾相遇的时候,草明拿出作品让茅盾看,茅盾说他已经看过了。茅盾还给草明的作品写了一个评价,说其非常老练、成熟。

这时候的草明才20多岁,就能写出成熟、老练的作品,出版了一部中篇小说集、一部短篇小说集,还刊发了40多篇短篇小说。这让茅盾很吃惊。茅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也是非常有鉴赏力和判断力的评论家。草明得到了鲁迅和茅盾等人的认可和支持。他们提携草明进入中国优秀的青年作家行列。作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重要干将,草明和欧阳山得到鲁迅的关爱、信任。鲁迅亲切地称呼欧阳山为山兄。1935年,为了营救被捕入狱的草明,鲁迅、茅盾等人合在一起凑了200块大洋,把草明救了出来。鲁迅在文学创作上、生活上、革命上给草明和欧阳山关心和指导,让草明有一种家庭的温暖——草明怀孕的时候,医院检查结果不是很好,草明犹豫着孩子到底要还是不要。作为一个有医学背景的作家,鲁迅就结合医生的诊断认为,这个小疾病不是问题,如果没有别的炎症的话,要把这个孩子保下来。

草明的创作引起一些反动作家的模仿,草明很生气,想大声驳斥一下。鲁迅建议,不要大声去驳斥他们,那是为他们做了广告,可以巧妙、低调地用智慧处理。为此,鲁迅亲自代草明在即将发表的作品后边,拟就一个启事:某某作品不是本人所写,不敢掠美,特此声明。我们可以看到,草明在鲁迅身边,直接跟鲁迅学习到高超的对敌斗争的技巧和经验。这种指导以及蕴藏在其中的感情是无比深厚的,让草明终生难忘。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去世。草明和欧阳山夫妇非常悲伤。草明的书中有过一段描写,说有一天,欧阳山非常黯然来到了家门口,倚靠在门框上久久没有说话。她就知道一个非常悲伤的时刻到来了——鲁迅逝世。在给鲁迅治丧过程中,草明不仅在挽联上签字,而且做了很多细致具体的工作。出殡路上,欧阳山打着幡在前面走着,草明做送葬后勤的其他工作。

作为一个作家,草明不仅得到鲁迅、茅盾的指导,还得到郭沫若的鼓励和指点。当草明的代表作品《原动力》和《火车头》出版的时候,茅盾和郭沫若都给予很高的评价。郭沫若说草明的作品写得太好了。他认为草明在钢铁般坚硬的东西中注入了女性的柔软,赋予了作品诗性的气质。这是郭沫若给草明很准确、恳切的评价。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作家国际交流史,有草明的坚毅身影。1950年11月,在波兰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上,中国代表作家有郭沫若、草明、赵树理等人。就在这个国际会议上,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向世界文学界推介了两部作品:一部是草明的中篇小说《原动力》,另一部是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草明的作品和赵树理的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草明的《原动力》要向世界宣告,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正以一种积极热烈的姿态拥抱新中国,热爱新中国,开启新的中国工业建设。《原动力》是1948年出版的中篇小说,在草明的笔下,呈现了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工人对工作的巨大热情,对革命的深刻认同,对新生政权的无比热爱,以及发自内心的喜悦。工人们把发电厂修起来,把被国民党、日本人破坏的机器修起来,要为新中国提供电能,提供动力。

对于草明来说,广州是她求学之路、启蒙之路、革命之路、爱情之路的发生地、出发点,红色革命文艺思想的基点。草明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广州读书。聪慧的她考入了广东省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四年级,后来跳级考上了初中,又升入了高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草明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化典籍,特别是现实的革命文艺作品。鲁迅、茅盾、郁达夫的作品给草明带来深刻影响。

中学老师组织读书会,让草明开阔了眼界,使得她渐渐对革命产生了兴趣。草明开始写作并得到老师的关注,她的文笔很优美,一位老师就预言“当代文坛的交椅有一把是草明的”。老师希望草明写一写与劳苦大众相关的作品,于是,草明写了一个关于家乡顺德缫丝工业题材的作品——《缫丝女工失身记》。这篇小说被当时《广州文艺》的主编罗西,也就是欧阳山发现了。他深深为小说优美的文笔、独特的人物命运、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所感动。罗西就跟草明的班主任说,想见一见这位作者。相见之后,罗西对这个中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此年轻的中学生却写出这么深刻的作品,而且态度特别认真。罗西问草明,能不能继续写一些作品?能不能介绍你的同学写一些这样的作品?草明就答应下来。在这样慢慢的接触之下,草明对革命文艺和革命运动有了更深的认识。随着发行量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广州文艺》引起了国民政府的关注,草明和欧阳山登上了广州反动政府的通缉名单。

在广州的生活、学习,尤其是参加革命工作、编办刊物为草明打开了新的世界,成为草明迈出坚定革命步伐的开端。从这个开端,我们看到草明的文学禀赋、文艺才华以及坚韧品格。

草明何以会有这种才华?何以会有这种坚韧的品格?这就要从草明的童年说起。草明的家乡是广东顺德桂花溪镇桂洲东村。草明的父亲是晚清的一个小官吏,虽然有些才华,但是由于晚清政府垮掉,失业在家。草明原名吴绚文,出生在一个大家族,家里有20多个孩子。作为一个女孩,草明并不受重视和待见。幸运的是,草明的母亲坚持让她读书,要草明的哥哥给她念书,草明的聪慧显现出来:哥哥念着书,草明就听着书、看着字,在没上学之前已经认识了很多字,甚至自己拿起书看起了中国传统小说。《笔生花》是清代的弹词作品,讲述一个女扮男装考取状元的女子的故事。草明在幼小的时候就意识到女人也可以成为状元,也可以改变命运,也可以成为命运的主人,与命运相抗争。在她的心里,有了一种主宰自己人生的可能路径。

顺德是中国工业起源地之一,草明童年时看到很多缫丝厂的女工。她就在这些机器工厂里转来转去,看那些工厂女工的生活。正是在广东这样一个得风气之先的地方,草明开始了对于早期中国工人生活的观察和思索。这成为她进行工业题材创作的渊源和基础。

纱厂女工们的命运引发了草明的思考。她看到这些女工的生活是那么忙碌和悲哀,同时也看到女工们的坚强和独立。历史上广东顺德女工们有一种“不落家”的现象。女工们通过工厂的工作,获得一种独立生活的能力。有些女工名义上嫁到男方家,但是回门之后就永远不再去男方家里了。她们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不愿意受夫家的欺凌,寻求一种独立的、有尊严的生活。这些对草明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震撼。这片土地上的女性是那么坚强、坚韧、独立,勇于开拓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些女性的经历深深影响了草明,之后在很多重大的时刻,草明都做出了走自己道路的坚定选择。面对困难、危险、寂寞和孤独,草明都义无反顾、绝不畏惧、坚强独立、坚韧不拔地去走自己的道路,去掌握自己的命运。

一个作家的成长,与她人生道路上遇见的种种引路人都关系密切,是种种的因缘际会成就了一个作家。尽管有种种因缘际会,草明之所以成为草明,就在于她是自己人生道路的主人,是自己道路的选择者。

草明的文学创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是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草明真正获得全国性的、广泛的、突破性的认可,是1948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原动力》。这是草明的代表作之一。1946年,东北最早获得解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子。草明决心要到东北去,要参加东北火热的土地改革和解放斗争。来到东北的草明要求到前线去,她和当时东北的宣传部部长林枫有过谈话。部长说,有很多作家已经到土改中去了,也有很多作家到部队中去了,还有一个领域没有人关注,就是工业领域。这位很有战略眼光的部长就劝草明到工厂中去,进行工业题材的书写,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已经从农村走向了城市,现在需要大量的书写城市生活的人,需要熟悉工业的人。就这样,草明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向和文学书写的新发力点。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成功需要很多条件。这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走对的路、遇到对的人、做对的事。对草明来说,最正确的就是她从事自己最熟悉的领域,进行了最有经验的写作。1948年,草明正是凭借已有的积累和经验克服很多困难,写出了《原动力》这部具有新中国新工人阶级思想情感和阶级意识的标志性中篇小说,让世界人民了解新中国的新工人阶级形象。可贵的是,草明没有停下来,沿着毛泽东给她指引的创作方向,践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继续书写新中国具有人民性内涵的新红色工业文学。

1954年,草明带着自己的户口、身份、编制来到了鞍山钢铁厂,在鞍钢落户,成为一个真正深入工农兵群众的作家。草明在鞍钢整整生活了10年。在10年的时光里,草明深入每一个厂区、车间,了解一道道工序,与一线工人交心,写出了第二部长篇小说《乘风破浪》,再次突破自己。《火车头》《乘风破浪》这几部作品体现出草明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厂里的复杂情况非常熟悉和了解:对于大的工业场景、技术的把握,不同工种的配合,都了如指掌。草明的作品充满丰沛的动人情感,人物形象丰盈、饱满、耐人寻味,闪耀着人性美的光泽。

20世纪90年代,草明从事文学创作60周年的时候,鞍钢工人给她送了一副“延安火种鞍钢魂”的匾,道出了这位女作家的内在筋骨和魂灵。草明是从延安走出的革命火种,是鞍钢的魂灵。草明的创作具有鞍钢工人的精神,有钢铁般的意志。“延安火种鞍钢魂”是对草明文学创作、文学道路、文学生活的一个非常生动的总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草明的文学创作、文学成长体现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精神:作家要到人民群众中去,要熟悉人民群众的生活,作品要具有人民性,要具有通俗性,要具有时代性。草明开创了一条中国工业文学的道路,提供草明经验、草明模式、草明道路。

到工人生活中去,到实践中去,和工人融为一体,这是草明道路、草明精神的精魂所在。作家魏巍提出,谁来探寻草明精神?谁来阐释草明?一个有内涵,有艺术品位,有深刻精神、质地的作家和作品是不会被时代忘记的,一定会有读者,有她的阐释者。

在中国强起来、成为世界工厂的新时代里,如何书写工业题材、工业生活,来呈现时代的新变化,特别是书写广东这个改革开放地区的新时代、新生活、新工业?这都是中国在新时代面对的新课题。

春来草自青,月上已天明。像她的名字一样,草明自有其来路和去处,有其内在的精神光芒。在21世纪的今天,草明依然和我们的时代有着很强的对话性,依然让我们感到无比亲切。

猜你喜欢

钢铁侠茅盾鲁迅
茅盾的较真
茅盾不怕被骗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茅盾手稿管窥
茅盾文革期间撰写回忆录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