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洋上说林鸣
2022-12-05黄国钦
黄国钦
故事的开头,在江苏,高潮,却在广东,在珠江口,在伶仃洋。对,就是文天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伶仃)洋里叹零丁(伶仃)”的那个伶仃洋。
好吧,就从故事的开头说起。
那是1957年10月4日,在江苏里下河平原腹地的兴化,一个眉清目秀的娃娃,在这个地处江淮平原最低洼的“锅底洼”,呱呱坠地。娃娃的家里高兴啊,给他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林鸣。一鸣惊人的“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鸣”,也是这个“鸣”。古书曰:“君子若钟,击之则鸣。”陶渊明《饮酒·其七》亦吟:“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总之就是饱含着浓浓的昂首向上、不坠青云、慷慨高歌的期望。
江苏是历史上出状元、进士最多的地方,兴化亦非等闲之地,那是一个很有底蕴的所在。700多年前,写作《水浒传》的施耐庵,就在这里诞生和著述;“扬州八怪”的郑燮、李鱓,文艺理论家、语言学家刘熙载,也是兴化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状元、隆庆二年七月至五年五月(1568—1571)的当朝首辅李春芳,也是从兴化走出去的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状元宰相。当代兴化文人毕飞宇,凭小说《哺乳期的女人》《玉米》《推拿》,连获首届、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和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林鸣倒不像他的这些文人前辈同乡和同辈同乡,他的志趣在江海。小时候,他曾经问妈妈:“远方在哪里?”妈妈贴着他耳朵轻轻地说:“在海的另一边。”林鸣跳起来:“那我们就盖一座桥,跨过大海,把我们都送过去。”于是,桥和海就成了林鸣这一生的选择和命定。
伶仃洋位于繁忙的广东珠江口外,是一个喇叭形的河口湾,又称零丁洋,其范围北起虎门,口宽约4公里;南达香港、澳门,宽约65公里。这个珠江流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属弱潮河口,潮型为不规则半日混合潮。湾区的周边,有好多的城市,深圳、珠海、广州、东莞、中山以及香港和澳门,半径60公里之内,有7座机场;湾区海域,每天通过的轮船有4000多艘,航班1800多次,海面航空限高,不得超过120米。
曾经,有很多人梦想,在这一片繁忙、浩瀚的湾区,建一座连接港珠澳的大桥。
也有很多人担心,珠江口夏季受台风和强对流影响,冬季受大气环流东北季风侵扰和干预,突发性的恶劣天气既多且很难预测,在这样的海域建桥……
是啊!是啊!人们想着。
然而,读过《西游记》的人又都知道,吴承恩在第二回里写道:“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2004年,港珠澳大桥前期协调小组成立,大桥各项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启动。
2005年,担任中国路桥集团总工程师的林鸣,奉调参与港珠澳大桥的前期准备和策划。
文天祥之后,尤其是虎门销烟之后,多少仁人志士,怀抱一腔热血,鼓荡十分赤诚,他们前赴后继,都想着在伶仃洋这一方洋面上,慷慨激越,施展抱负,成就一番伟业。
林鸣第一次踏足伶仃洋,是在1993年。那年,淇澳大桥开工,林鸣出任项目总经理。淇澳岛啊,亘古就是伶仃洋上的一处分界标志,一条肉眼看不见的界线,千万年来,在洋面上随风起伏,不偏不倚,万古不变。界线由珠海唐家湾经淇澳岛、内伶仃岛至深圳赤湾,以北,是内伶仃洋;以南,是波诡云谲、暗流涌动、浩瀚无垠的外伶仃洋。
伶仃洋内,拥有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四位的深圳港、第五位的广州南沙港。港珠澳大桥,首先面临的就是轮船的通航问题。造桥,造桥,本是为了没有阻隔,本是为了这里更好地畅通哟!
桥和航道的矛盾,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专家们想到了在靠近香港、深圳港的一头,修建一条6.7公里的海底隧道,满足30万吨巨轮,满载通航。章炳麟在《答某书》中有言:“盖闻两害相较,则取其轻。”意即将两件事做一比较,择利益大的害处轻的。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桥隧设计方案,就这样横空出世。2010年10月,林鸣接手港珠澳大桥最关键最难啃的隧道工程项目,此后,他把家从北京搬到了珠海。
10月的伶仃洋,蓝天白云,金光灿烂,是一年难得的好天气。林鸣在海船上极目四顾,茫茫的洋面上,海天一色,大桥的选址,一线空白,并没有哪怕一两个岛屿礁盘,可作为海底隧道的锚地依托。林鸣的眉头,轻轻地皱了一下。
人工岛。一个挥之不去的念头,浮现在他的脑海,萦绕在他的心头。两个月后,2010年12月,一纸调令,把他推到了全线难度最大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的岗位上。从2005年,47岁,到2018年,大桥主体工程验收,61岁,林鸣在港珠澳大桥整整干了14年。而这14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最有激情、最富创造力的岁月啊!
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难题每天都会出现。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突如其来地出现在林鸣面前。按照传统的抛石填海施工法,构筑海底隧道两端的人工岛,估计要开挖海底淤泥800万立方米,浑浊污秽的海水,势必会殃及中华白海豚。伶仃洋乃喇叭形弱潮河口,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弱洋流,导致海水带不走多少泥沙,海底沉积了亿万年厚厚的淤泥层。开挖海底隧道,原来熟能生巧的盾构技术也用不上。海底隧道应该是什么样子?人工岛该如何施工?桥梁与隧道的转换,隧道与人工岛的衔接,千头万绪,每一步都超出预料;而这些接踵而来的问题,又都没有人涉猎过,没有任何答案给你提示,可资参考。那些年,压力下,据说林鸣竟瘦了40多斤。
有一天,林鸣想到了一个快速筑岛的方法,就是把120个高55米、直径22米的巨型钢圆筒,一次性插入海底,形成两个密闭的钢围堰,然后在围堰中吹填造陆,一次成岛。2011年5月15日,西人工岛首个钢圆筒完成振沉;9月22日,东人工岛首个钢圆筒也振沉完毕。很快,两个各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合起来只用了221天就构筑完成。
比筑岛更难的是开挖海底隧道,用盾构法开挖不可行,思来想去,只有用沉管隧道的方法。其时,世界上的沉管,只有刚性和柔性两种结构。刚性结构的沉管,就像一根长条的积木,把它放到水下,好处是接头少,漏水的概率低,但是如果受力不均匀,沉管开裂,后果难以设想;而柔性结构呢,就是把沉管分成很多小块小块的部分,然后像拼积木一样,把它串联起来拼接完成。这种结构的好处,就是能应对水下受力不均的问题,然而缺点也明摆着,接头多,易漏水。
这片海域,太复杂了,常常是风起浪涌,雨暴风狂,海水顶托,咸潮倒灌。两种沉管,无论哪一种,都不适应这里变幻莫测的海况。这个难题,让林鸣足足郁闷了一年。直到有一天,林鸣的脑子里,又突然蹦出了一个念头,如果刚和柔都不行,那我们能不能一半刚一半柔?
这个想法,让人们既意外又激动。林鸣的想法说起来不复杂,他把180米长的大沉管,分成8个小节来制作,然后用钢绞线,像穿糖葫芦一样,把它们穿到一起,再一个个把它们拉近、贴紧、拼接。只是这样的钢绞线,每一个沉管,上下左右,都需要穿串60根。
盾构法不行,茫茫大海深处,沉管隧道的基础处理,就很考验林鸣。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清理淤泥,然后用施打挤密砂桩的方式,对含水量50%~60%的海床泥土,进行排水加固,旋喷水泥砂浆,置入PHC桩,堆载预压。堆载预压这一招很管用,通过给海底基床的挤密砂桩堆载重量,将海底软土中的水分给压出来,让它变成了硬度、刚度更大的地基。接着,以误差50厘米以内进行高精度基槽开挖,最后在四五十米深的海底,铺设一条用碎石敷设的基槽,平整度在4厘米之内。这样,不同地质构造的海底基床,就被改造成了承载能力相当的隧道基床。
林鸣不是神,在深海四五十米的水下,沉管基槽的施工精度很难感知,沉管在海底的安放和对接,又不可视不可见,还有如何确保沉管在海底的安全,这些都让他操碎了心。
林鸣的很多创新性想法,实施之后,听起来看起来都觉得好简单、好理解,但是,其中那种点石成金、化繁为简的精妙,不是从天而降、信手拈来,乃是无数个日日夜夜殚精竭虑之后,一点一滴收获的。
就说沉管。沉管安放之后,马上在两侧和上部回填碎石,短期内,碎石可以减弱海浪的袭扰;沉管隧道是由33节每节重8万吨、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安放沉管时,会先将沉管的两头密封,形同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拖船把它拖到预定的海区,沉入海底、完成对接之后,再拆掉两节沉管之间的那层混凝土壁。完工之后,随波逐流的泥沙,很快就会重新淤积到沉管隧道的上方,即使在再大的风浪里,隧道也能在淤泥的拥抱中安然无恙。这样,弱洋流水文环境下造成的大量泥沙淤积,反而会加固隧道的安全。
“33节沉管,装上去,对接好,难度可能比连续33次考上清华大学还要高。”林鸣这样回忆。这33节沉管,林鸣分别给它们编上了号,从E1至E33。2013年5月2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E1沉管出坞浮运,迄今为止,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施工的“首场秀”。有人给这场E1与人工岛端口对接的“首场秀”,起了个浪漫的名字——“深海之吻”。林鸣却一点都浪漫不起来,他想起当时的感觉,“就像新手上路,开一辆很大的车,没有教练坐在边上”。这种瞬间一个人所承受的惶恐、忐忑、紧张、无助,马上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倍觉震撼。
E1的安放,不但不浪漫,还一点都不顺利。泥沙回淤顶托的问题,是原先没想到的,第一根沉管对接,就出现了误差。这件糗事,林鸣说了几次:“我们挖了个槽以后,泥沙过来,它会沉淀在一些地方。当时对这个问题,我们认识不够,没有这个经验。E1放下去以后,一发现,跟我们预想的差了十多厘米,一下子就紧张起来,非常担心基槽出问题,又清理,又重新安装。”海底清淤,也是个细活儿,要潜水员单兵作业。第二次把E1装好的时候,已经连续干了80小时。“80小时干完以后,放下去,当时还有偏差。各方很谨慎,又要求我们再重新装一次。”林鸣说,“人困马乏,再装的时候,还是那一帮人,也没有第二帮人替换了。最后,一共花了96小时,连续五天四夜在海上奋战。”
5月6日上午10时,第一根沉管E1第三次安装终于准确到位。对这三次安装,林鸣曾经回顾:“第一次对接用了10小时,第二次是在第48小时,两次都没有成功。70小时后,开始第三次对接。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我唯恐他们口令说错了;口令说对了,又唯恐他们操作出偏差。”那个时候,他们没有退路了,所有人都已经熬到了极限,他们只能靠意志去拼!
林鸣的口头禅是“创新过程,九死一生”。我听到的比这个体会更细致、更深刻的,是他说的另一句话:“每一次都是第一次,每一节都是第一节。”
有一句话,林鸣憋到最后,还是说出了口:“每一次安装,我在离开房间的时候都会回头看一眼,因为每一次出发,都可能是最后一次。”严酷的外海环境、复杂的地质条件、不可预知的施工风险,都在这句誓言般的话里。
E15的安装,最是惊心动魄。在156天里,它历经了三次浮运、两次回拖,像这样一根沉管有过三次安装、两次折返,还是第一次。那时是2014年10月,E15安装准备工作启动,11月17日,安装开始。岂料,那一天天气骤变,最恶劣的海况突然出现,珠江口气温罕见地只有不到10摄氏度,海面风力7级以上,海浪1米多高,工人都被海浪掀倒在沉管顶上,衣衫全部湿透。这时,遥感信息又传回来说海底基槽洋流回淤,海况如此恶劣,沉管,唯有返回。
8万吨重的沉管,这时就像一艘失去了锚碇、失去了动力的中型航母,在风狂流急、骇浪滔天的洋面,身不由己,被恶浪急流裹挟,左冲右突,横冲直撞,狂暴得很。
一次次奋不顾身不怕死的搏命,当几艘大拖轮团团围着把这个狂躁不安、桀骜不驯的大家伙拖回来,起重班的一个班长哭了。他喃喃着说:“回家了,回家了,终于回家了!”
2015年大年初六,E15第二次安装。整个春节,前方团队几百号人,日日夜夜地做着准备。结果,基槽又发生回淤。当时,林鸣讲了一句话:“看来,我们这个团队可能要回撤了。”话刚说完,现场很多干部和工人,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那个时候,岛隧工程全线压力非常大啊!大家感到,差不多两年时间,沉管安装还不到15根,还有18根沉管,这样下去……
E15第三次安装,是在2015年3月。这一次地方各级政府也动起来了。因为,终于查找到了泥沙回淤的问题,与珠江口的挖沙采沙有关系。那些天,那些采沙船为了沉管安装,全部停工。3月26日,E15安装成功,但林鸣依然心有余悸。“E1出了问题,E5出了问题,E10出了问题,这E15就开始关注了。然后就是半年,三次安装,两次拖回去。”林鸣说,“那个时候,我们的痛苦在哪里呢?就是对我们自己研发的、攻关的外海沉管安装的成套技术有担心。”
世界首例“沉管深埋”,首次采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长度超过297米、世界最大的起重船,配置国内首艘采用深水无人沉放系统安装船,利用信息和遥控技术,实现水下管节姿态调整、轴线控制和精确对接。这些创新,都要在实践中一一验证。
“深海之吻”,是外边的人给起的;“海底穿针”,则是林鸣自己起的。每节沉管长180米、高4层楼、重8万吨,要在水下50米处进行对接,考虑风力、洋流、浮力等因素,误差只允许在5厘米之内,这样的对接难度,林鸣说:“堪称‘海底穿针’。”
7年的沉管隧道建设,终于要合龙了。最终的接头,是迄今国际上一个最为棘手的难题。世界上,100多年都没有找到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为了这个合龙,林鸣提前做了4年多的研究和攻关。
2017年5月2日,伶仃洋的太阳是在5时53分升起,合龙的接头5时53分开始安装。按照传统的方法,完成这个接头对接,需要8到10个月。
现场人群突然爆发出惊呼:“吊起来了!吊起来了!”重6000吨的沉管接头,被振华重工的12000吨浮吊船高高吊起。“转过来了!转过来了!”又爆发出一阵赞叹。有眼尖的人指着浮吊,尖叫起来:“快看,上面还有人!”
那个人正是林鸣。他手持对讲机,站在高高吊起的沉管接头上,白头盔、红救生衣、工装裤,清晰、明确、简短地发出每一条指令。短短23分钟,这个庞大的梯形钢壳混凝土接头,就被稳稳地掉了个方向,完成了下降的全部准备工作。
接下来,整个接头的安装,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验收。有16厘米的误差。这完全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且完美合龙,滴水不漏。人们欢呼、激动,外籍工程师已经订好了返回的飞机票。
16厘米的误差,林鸣却始终不甘心。他做出了一个让大多数人都反对的决定:把装好的隧道拆开,重新安装。这个已经固定在深海基槽内、重达6000吨的大家伙,重新吊起,重新对接。当时,几乎没有人支持他,都觉得没必要。
精调是最考人的,也是最磨人的。经过42个小时的不断尝试、多次调整,最后10分钟,嵌入E29和E30间的接头终于重新装好,精度,一端2.6毫米,一端0.8毫米。现场,先是一片寂静,接着是一片欢呼声,人们折服于这个结果。
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开创了世界桥梁史的一个新纪元。伶仃洋上的林鸣,却依然沉稳低调,他说:“从47岁干到61岁,这么一个百年工程能够亲自参与并且把它完成,人的一生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