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
——浅谈语言文化学实践
2022-12-05刘敏艳
由 旸 刘敏艳*
(沈阳医学院外语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034)
语言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该学科于近些年兴起,其主要的发展内涵和外延性都不是语言国情学可以代替的,在语言文化学中可以将方法论分为不同的层次和属性,但是主要还是可以分为哲学、普遍学科和个别。语言文化学的理论要点都是对内涵的一种解释,只有对语言文化学的特点进行详细,方可为语言文化学的传承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语言文化学相关理论
因为语言文化学的理论渊源呈现为多元性、复合性,所以相关学者在对语言文化学相关理论学习时,应该详细分析语言文化学的相关理论[1]。尽管在相关研究实践中,对相关理论研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对语言学相关原创理论利用的较少,相关于个案研究的情况比较零散,但是许多问题的出现就是来源于不同学者对语言文化学的不同认识,比如,不同专家和学者对语音文化学学科的名称、学科性质和关键概念等研究侧重点有所差别,所以对语言文化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再认识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科发展特点
大量的研究表明,语言文化学的起源就是语言国情学。语言国情学通俗的说,就是在外国语言中融入本土语言相关知识,所以加强对学科发展特点的分析也是十分关键的。首先,英语学科存在记忆性,该学科有着较大的信息记忆量要求,单词无疑是促进语文文化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固定搭配的记忆、语法规则的记忆、时态的记忆、表达方法的记忆等都是能更好地体现语言文化灵活应用程度。其次,英语学科的发展具有新异性特点。英语和汉语都属于是语言类学科,但是这两种学科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学科之间承载的文化不同,英语具有新异性,从语言的角度看,英语应该归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归属于汉藏语系,从语系的发音和语调来看,英语和汉语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比如,英语属于是表音文字,而汉语属于表意文字,英语的动词存在时态变化,而汉语的动词则不存在时态变化。这些差异性就造成学科之间不一样的差异性,这也是不同思维模式和文化氛围的转化结果。接着英语存在应用性,英语在世界范围上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属于是国际通用语言,应用特点十分鲜明,所以进行“语言与文化研究”,能更好地区分语言文化学的局限性学科范围,再加上语言文化学是一门独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所以在语言国情学和语言文化学的特点与接受方面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此可以说,语言文化学就是对语言国情学的一个继承与发展。
(二)学科对象范围拓展
语言文化学内容包括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系,在语言研究中,只有将语言文化学作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分析研究对象,扩大研究的范围,在研究中确定一个英语发展的主题,详细阐释语义的分析和对比研究,方可将语言文化学发展中的背景词、文化空缺等现场作为主体开展研究,深刻地揭示不同语义文化的内容,保证研究可以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果,科学有效地促进语言文化学融入文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发展中,实现多个学科的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语言文化学的传承与创新。随着中英语言和文化研究的领域范围逐渐延伸,对语言文化学的内涵研究更加深入,这对语言文化学的外延性发展具有显著意义。
(三)语言学内涵
所谓的语言文化学其实就是一门交叉性加强的学科,该学科融入多个学科的知识,从现代研究意义来讲,该学科的发展历程较短,是一门年轻学科。语言文化学因为有着自身学科特点的特殊性,所以可以与其他学科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其他学科的深入发展。对语言文化学的研究,不同的研究人员有着不同的见解,基于语言文化学跨越两种不同的科学,包括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由此对语言文化学的发展出现了完全不同的两种见解。通过大量的人文学科研究表明:语言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产品,语言学表明了人际关系的联系,实现了情感的传递和表达,其是人类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人类的精神发展和思想感情表达都离不开语言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语言学的内涵表达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主要是在人类学和文化学的基础上对“社会语言学”与“语用学”进行研究。但是,语言学学科因为发展的时间不长,学科的交叉性又强,对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营地在美国,所以我国对该学科的研究较为薄弱,语言学就是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发展的。比如: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有关研究,其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就是在“神经语言学”方面与“认知语言学” 方面。在实际的语言学研究上,人类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详细实现对各种语言学的阐述,使语言学的内涵更加丰富,促进语言学的进一步深度发展。 因此,语言学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等特点,保证在实际的语言学研究中,语言学滋生的文化产品和生物产品都能被人们所重视,让语言学的真正核心可以被人们所重视,让语言学的结构和内涵真正被人们所理解,让其像其他事物一样客观的存在,能受到最基本规则的约束,如此我们可以说,语言的结构与意义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是会同样受制于基本的自然法则,它的存在与整合客观世界的存在是相联系的,也需要被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体现出属于其自身的价值,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语言文化学研究潜力趋势
(一)语言文化学发展“本土化”问题
每一个时代都有特定的时代特点和问题,也有其自身的发展使命和学术发展价值,不同时代对本土化问题的研究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在百年未有大变的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和平、促进“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等都是新时代的发展使命,也是新时代人文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新使命要求,其对语言文化学建设发展来说,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在语言文化学实践的基础上,会出现一些本土化的问题。中国英语语言与文化研究,还是在借鉴前沿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的,所以在发展层面上,会更加重视本土化文化融合,会更加侧重于我国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会更加重视对语言文化学的创新和本土化。但是本土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来说,可以将语言文化学研究的“本土化”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还需要从现阶段英语语言文化学发展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关学科发展的路径,细化语言文化学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我们认为,语言文化学发展的现代化趋势和本土化取向,都应该融入一些的文化属性,关键需要有“化”的理念。而“化”的理念,就是“中国化”,从中国国情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突破英语语言与文化研究的空白,通过语言文化学研究,为我国社会实际发展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开展就英语言与文化研究能为我国语言文化学研究提供理论保证和经验借鉴,从而研究出一条以我国国情为主,能被我国语言文化学发展所利用的语言发展道路[2]。英语语言和文化研究在我国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这个过程就是对文化借鉴和吸收的过程,也是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对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也需要考虑时代的文化内涵,不管是对语言文化单位、文化空缺等方面的研究,还是对语言个性发展,都是英语语言与文化研究对象的一个过渡过程,英语学界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引进和借鉴英语相关概念体系来进行路径研究,从而可以有效实现对国情与文化成果实践的整合,保证各种创新成果的取得。从某种角度来说,在开展相关研究时,加强对国外理论的借鉴,能提升研究的有效性,保证研究的结果直接抵达学界前沿,这对语言文化学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而必要的。但是在进行中国语言文化学研究的过程中,还是应该应该在借鉴他人理论研究成果上,实现与本国文化的结合创新,增强中国学者研究的自主性、主体性、原创性意识,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创新,有效地提升现代语言文化学发展问题意识,加强对知识的创新能力,通过提出新思路和新范式,构建完善的学术研究标准体系,这个过程中不同学者可能产生不同的意见,不同意见的出现就是思想碰撞的过程,也是进行语言创新的最佳时机,比理论创新需要将对话作为基础,继承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所以直接借鉴世界文化,方可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二)学科建设逻辑
在语言文化学创新中,首先,要积极地构建相关学科发展理论,文化学发展中需要充分考虑逻辑基点的问题。其次,就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构建学科概念方法体系,对逻辑基点的构建要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入手,考虑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且从语言文化发展关系情况来看,语言就是传承文化的基础,语言也是文化的深刻内涵,民族文化传承都需要语言作为媒介,从而实现传播形式的创新,也是文化学学科建设的逻辑基点。在具体的语言逻辑发展中,只有将文化建设作为基点,语言文化学发展方可体现语言发展的不同层次,对该层次的理解,就是构建“语言文化”的概念,语言文化学发展中就不会拘泥于固有的形式和理论知识框架 ,从而有效地促进语言文化学与其他理论体系的融合,这个过程中的语言文化发展就不再是简单的“语言学+文化学”复合,而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一个开放、完善的学科发展体系,完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将语言文化学研究的意义凸显出来。因为语言既由人文发展性质,也属于是一种学科发展工具,在语言文化学研究实践中,实践者能尽可能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根据既有的语言构建完善的文化发展模式,深入理解文化形态的语言结构,降低文化观念对行为方式的约束,构建与本土文化一致的语言结构模式,最大限度降低语言结构对文化特点的影响。在语言结构构建方面,语言文化学在确定自身发展的逻辑基点和人文基点后,能逐步明确语言学与文化学两个方向,从而重点对服务意识进行强调,满足发展战略对语言文化学的需求,让语言文化学能全面的服务于社会发展实际,从社会发展的经济和文化特点入手,积极地促进人文交流。比如,在“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共同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分析问题日益突出,只有加强经济带和文化发展融合关系的研究,语言文化学的发展才会有更多实践价值,突出学科建设的内涵!
(三)文化对话相关研究
文化对话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对不同文化的交流,承载者之间的交流互鉴,能实现对语言文化学价值观的深入理解,从而实现对不同文化的共享和传承创新。文化对话属于是不同国家和民族地区对文化交流的一种媒介,将这种媒介利用在社会共同发展的形势下,方可密切加强各个国家和民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互助和相互影响,虽然在全球化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挑战和阻力的影响,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整体化特点,此时加强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对话融合,对语言文化学发展意义关键,在一定程度上,语言文化学生发展中体现出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明确的加强对话,将语言文化发展当作语言文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文化话语从根本上来讲,其实就是文化对话开展的一个基本单位和逻辑起点[3]。只有在语言文化学发展中积极构建文化发展对话模式,优化对话策略,方可实现语言文化学功能和内容的统一,方可实现语言文化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话语研究的提出者为学者施旭,其对文化话语权的研究取得显著成就。在实际研究中,施旭及其团队在对文化话语权理论的评判上,更加侧重分析我国话语的发展对象,分析我国话语的可接受范围,更加方便文化发展目标的实现,提出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文化话语权研究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哲学、理论、方法框架等,其学科特点值得更多的学科研究者借鉴。英语语言文化学研究,主要将文化对话和语法作为基础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应该深度拓展英语语言文化表意单位,与英汉民族文化之间的语言内涵对比,使文化发展能聚焦。首先,语言文化学发展中,应该重点加强对文化话语的理论与应用的研究,科学的加强对中英文化话语对比,从而深刻的揭示两种话语之间的共同属性和个性特征。其次,应该加强中英文化话语与跨文化语言之间的交际:一方面需要遵循两国语言文化的对话原则;另一方面应该优化文化对话的国际传播路径,完善研究方法。毕竟以文化对话为基础的对话,还需要加强中外文化话语的主题研究,从而将中外文化的共同特点和个性进行分析,实现解决文化对话的求同存异,将文化对话之间的误解降低,优化文化对话策略。从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存当作理论基础,完美实现文化对话和不同地域文化发展之间的研究,优化各个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策略,为语言文化策略发展奠定基础。因为积极的促进英语语言文化学实践来讲,对中英人文交流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
(四)语言文化学的多学科融合研究
在语言文化学发展中,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是十分关键的。对语言学的发展,要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使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更加丰富,如可以将国家政治学和传播学融入其中,形成一个全新的国际政治传播语言学科学,构建全新的批判学和认知学学科,实现全新的理论方向尝试。加强对语言理论和方法等运用,在语言文化学发展中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有效地实现不同领域文化研究,比如,可以根据我国语言文化学的发展方向,优化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建设深度的统筹制度。语言文化学从根本上来讲,其性质具有边缘性特点,语言文化学科学本身就是多学科发展的交叉产物,所以在语言文化学的研究上,加强创新发展也有较强的必要性。但是,现阶段对语言文化学的研究,无论是英语语言与文化跨学科的研究,还是交叉学科的研究,大多都局限在人文学科的内部,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内部文化相融合,包括认知科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学科,这些学科之间的交互融合,能产出一批跨学科的成果。“心理语言文化学”其实在某种角度上,就是对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成果的一种总结,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语言文化学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更高。所以对语言文化学的研究应该基于实际,加强学科发展的包容性,科学的将语言文化学研究和文化学、民族学、政治学、国别等人文社会学科的融合,才能更好地突破不同学科发展的局限性,对语言文化方面的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分类,加强不同学科性质的融合,满足多维度语言和文化发展的需求,比如,语言文化学发展中有效融合语言智能、融合大数据技术、融合机器翻译技术等,可以显著提升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准确性,明确研究的方向。问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更加全面地实现人机自然语言通信。对语言文化学发展的技术性研究,其主要目的不在于表层统计的技术问题方面,而是包含深层语言逻辑的理解方面。在多学科研究视角下,只有积极地构建符合自然语言处理规律的人机数据,构建人工智能机器数据的双语语料库、双语术语库等体系,方可使自动翻译工程更加优化。如果语言文化学发展中,能和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翻译等多个学科领域合作,必然有希望在原有语言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对汉语言文化的对比,从而为构建完善外语、文化领域双语用语等,作出积极的贡献,开辟出一条语言文化学人文研究的新道路,使语言文化学发展的路径得到延伸,使学科发展的内涵得到深化。为了更好满足语言文化学发展的需求,促进多个学科的融合发展,就要从语言文化学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学科团队和平台建设,从而以语言文化学发展作为案例,依托某一个特定的发展方向,构建完善的跨学科、交叉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充分的将语言文化学的优势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语言文化学发展的优势得到体现,促进国内外多个领域学科发展的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地促进我国多领域学者的跨学科团队协作,进一步的深化学科理论研究,促进我国语言文化学领域的学术发展,实现我国语言文化学的传承与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文化发展大背景下,语言文化学发展就要充分考虑学科发展实际,深刻分析学科发展价值,在语言文化学发展中融入时代元素,只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方可让语言文化学发展突破原有的理论限制,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重新审视和塑造文化发展的内涵。这就需要语言文化学研究者在实际研究中,进一步强化问题服务意识,重视语言文化学发展的传承和创新,保证在深化语言文化学基础上实现理论方法的创新,有效促进语言文化学学科体系的转型,进一步构建具有本土特质的语言文化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