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对童心:与写作“一见钟情”
——对特级教师姜树华《搭船的鸟》一课的教学赏析
2022-12-04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215127张咏梅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215127) 张咏梅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是我国著名作家郭风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孩子的口吻,写了“我”在乘船去乡下外祖父家的途中,在船头发现一只翠鸟,随后看到这只翠鸟捕鱼的情景。作者描写出了翠鸟的美丽与可爱,笔法浅近、朴素、清新,具有纯真的童趣。这篇课文是统编语文教材第一个习作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叶圣陶先生将精读解释为“细琢、细磨的研读”。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理应区别于普通单元的精读课文,具有自身的价值定位——“指向习作、注重表达、实现迁移”。这篇文章不足300字,是写作教学的好范本。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将所谓的观察方法、写作方法一次性地“投喂”给学生,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未能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如何裁剪文本这“一匹布”,要看“裁剪师”的本事。近期笔者有幸听到著名特级教师姜树华执教此文,这堂课令人眼前一亮,有拨开云雾之感,让笔者触摸到了打开教学视窗、深度阅读文本、有效读写结合的路径。
一、以童眼观察,学简练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但如何将这个例子用好,却见仁见智。部分教师在教学本课第二自然段时采取的方法较为简单:首先让学生找出文章描写了翠鸟的哪些部位;接着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教师小结并板书写作要点——“整体、局部”;最后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并总结引导:“我们也要学会细致观察。”此文作者写得简练,其实质真这么简单吗?让我们来看姜老师是如何教学这一段的。
(一)第一步:听读,感知初见小鸟的印象
1.听教师读,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姜老师没有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而是以范读来调动学生倾听的积极性,要求学生听完立即填空:“我看见一只______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______的,翅膀带着一些______,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______的长嘴。”在学生说出答案后,姜老师追问:“彩色还包括哪些颜色?”学生很快打开“词语仓库”,说出“棕色”“紫色”等好多种颜色。
2.填上表示身体部位的词
理清了这一段落中有关颜色的词语后,姜老师又出示第二个填空题,这次是要求学生填上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____是翠绿的,___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____。”学生能够很快说出“羽毛”“翅膀”“长嘴”等翠鸟的身体部位。姜老师适时追问:“如果让你来描写翠鸟,你还会写什么?”“眼睛、爪子、尾巴……”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他们的想法。接着,姜老师提出了一个稍有挑战性的问题:“作者只写了翠鸟的羽毛、翅膀、长嘴,其他的身体部位为什么没写?”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得出答案:“作者是第一次见到翠鸟,没来得及细看。”
(二)第二步:比读,感悟语言表达的魅力
1.比较文句的工整与随意
姜老师让学生细致默读并圈画出第二自然段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词句,随后根据学生的圈画整理出几个短语:“彩色的小鸟”“翠绿的羽毛”“蓝色的翅膀”“红色的长嘴”,接着用这几个短语替换原文相应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小组讨论感受异同。
替换后:“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翠绿的羽毛,蓝色的翅膀,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替换前:“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发现原文看似不够工整,但读起来感觉更加真实自然。
2.比较观察的粗略与精细
姜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菁莽的《翠鸟》的节选,让学生与原文进行对比阅读: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gǎn lǎn)色的头巾,绣(xiù)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chìhè)色的衬衫(chèn shān)。它小巧玲珑(líng lóng),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搭船的鸟》
姜老师提出问题:“两位作家为何会有不同程度的观察呢?”这个问题设计得非常巧妙,导向性明确——不是要学生比较两段文字谁好谁劣,而是要透过文字,比较两位作者的观察情况。学生讨论得十分热烈,最后得出结论:作家菁莽应该是对翠鸟有长时间的观察,甚至不止一次的观察;而作家郭风写的是初次见到翠鸟时的短时间观察。
(三)第三步:迁移,这样的方法我也会
姜老师运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描写的细致与简略跟观察的程度息息相关。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学会对事物进行粗略的观察正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光说不练假把式”,姜老师随即开展迁移训练。
姜老师在大屏幕上依次出示老鹰、燕子、鸽子的图片,要求学生先练习说一说“我看见一只______的_______”,再练习说一说“我看见一只_______的______。它______”。学生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抓“色彩”和“身体部位”的方法一股脑儿地都用上了。这样循序渐进,学生练说得兴趣盎然。至此,学生在姜老师的引导下轻松掌握了写作的第一招——学会对短时间观察的事物进行简练表达。
二、以童心发问,学浮想联翩
童年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好奇心的阶段,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但很多学生无法顺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教师应找到打开学生表达疑问之门的那把钥匙。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翠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作者连用的三个问句充满了孩童的好奇与天真,是多么好的写作范本。姜老师在顺应儿童学习心理的基础上,运用“问读”的课堂教学艺术,打开学生的遐想之门。
(一)第一问:这一段有几个问号
姜老师让学生继续听教师朗读,并在屏幕上出示不加标点的句子,让学生判断这段话里有几个问号:“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带着这样的任务,学生都竖着耳朵,用心地辨析姜老师在朗读中传递出的情感和语气。学生根据语气词和句意来讨论与判断,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本段应有三个问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这一朗读技巧。
(二)第二问:这一串疑问的背后包含着什么
姜老师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将学习继续引向深入。他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这一串疑问的背后,“我”是怎么想的呢?”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一边朗读一边揣摩,随后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思想碰撞中,明白这一串疑问的背后包含着“我”对这只小鸟的好奇,对它搭乘了我们的船满是惊喜,以及对它要去哪里的关心、担心与猜测。
(三)第三问:这样的疑问我有吗
姜老师顺势引导:“现在请你们想一想,作者这样的疑问你们有没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同时要求提出的问题尽可能不重复,还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衔接。学生兴致勃勃,开启了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模式:“它为什么要飞到我们的船头来呢?”“它是不是累了过来歇一歇呢?”“它这一路上不知飞了多远,有没有遇到危险呢?”“它的翅膀有没有受伤呢?”“它饿了吗?饿了又吃什么呢?”……姜老师再次顺势引导,让学生带上自己的关切,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学生真情流露,通过一声声疑问表达出作者对翠鸟的关心和好奇。这样,学生在姜老师一连“三问”的引导中埋下了会提问的种子,掌握了写作的第二招——学会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联想。
三、以童语描写,学准确表达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教师在教学中重点着力的环节,因为这一段具体描写了翠鸟捕鱼的动态场景。教学时,部分教师着重对动词进行讲解,让学生体会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先后顺序,再播放一段翠鸟捕鱼的视频给学生看。学生大多会被视频吸引。这样看似热闹的教学活动其实收效甚微,学生的脑海里只留有视频画面,学习还在浅处,没有达成“言意兼得”的目标,只能“意会”,无法“言传”。
在姜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他首先播放翠鸟捕鱼的动态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先尝试描述看到的场景。学生虽被动态画面激发出表达的欲望,但明显能感觉到在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时词不达意——吞吞吐吐,不流畅,甚至急着用手势来代替口头描述。而作者用了怎样的语言来描述翠鸟捕鱼的瞬间场景呢?姜老师引领学生以研读法学习第四自然段。
(一)一研:动作如何分解
姜老师首先让学生在本段圈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冲”“飞”“衔”“站”“吞”,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第一句中的一个“冲”字给人闪电般快速之感,结合刚才观看的翠鸟捕鱼的实景,这一连串的动作其实在一瞬间就完成了,而作者的描写却令读者看得那么清晰,是怎么做到的呢?姜老师播放翠鸟捕鱼的特写慢镜头,让学生看完后再反复读这段文字。如此一研读,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作者像是用了特写慢镜头,把瞬间动作分解开来写,难怪能使读者透过文字看清这样快速的动态画面!
(二)二研:动作如何相连
姜老师让学生再次阅读并研讨:“如果只有这些动词,能不能令读者感受到翠鸟捕鱼的精彩画面呢?”随后在屏幕上出示经过修改后的语段:
我正想着,它冲进了水里,不见了。可是,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把小鱼吞了下去。
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这样的语句读不出快速的感觉了,从而发现作者不只是简单地把动作分解,还用了“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这三个词语把动作连起来,让这些动作体现出快速的感觉。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一段时能关注到连贯的动作描写方法,却不能巧妙地让学生感悟连接性词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在姜老师的课堂上,通过这样一来二去的研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观察写作的第三招——“先分再连”的言语形式。
(三)三研:自己如何描写
学以致用。姜老师随即播放了一段猫捉老鼠的视频,先用正常的速度播放一遍后,再慢速播放两遍,最后让学生进行迁移训练:
师:采用“分”的方法,你能想到有哪些动词可以用来形容猫捉老鼠的过程?
生:越、扑、抓、跳、咬……
师:哪些词可以用来“连”?
生:一下子、一眨眼、飞快、一转眼、霎时……
师:接下来看看谁真正掌握了本领。以“只见”这两个字开头,写一写猫抓老鼠的场景。
学生学以致用,当堂写完后进行汇报交流。在互评互改后,姜老师展示了部分充满趣味的表达:“小老鼠正迅速地逃跑,想要钻进洞里躲起来。只见猫飞快地冲过去,轻盈地纵身一跳,一下子向老鼠扑去,用锋利的爪子一把抓住了老鼠。”
师:大家真厉害!用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写什么呢?
生1:还可以写运动员比赛的场面。
生2:还可以写老鹰抓兔子的情景。
……
在课堂回顾环节,姜老师请大家谈谈在这节课上有哪些收获。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原来写作文并不难,对于初次见到的事物要留心观察,就能按见—疑—识的顺序来写”“对于短时间观察的事物的外形特点可以简练地写”“对于瞬间的场景可以用分—连的方法来写”……
成尚荣先生曾说:“儿童告诉我们教育的起点。”“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课堂教学最根本的落脚点必须基于正确的儿童观。姜老师体悟童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系统思维,整体观照习作单元,挖掘课文内在价值,沿着发现—尝试—迁移运用的梯次,设计切合儿童需求的、具有渐进性的听说读写活动,促使儿童敢于说、乐于写、写得出,令站在习作起点的儿童与写作达到“一见钟情”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