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故事在高中生自我悦纳主题心理课中的应用

2022-12-04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珠海5190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3期
关键词:悦纳正方形隐喻

◎张 琳(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珠海 519000)

高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整合和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显著增强,面临学业、考试、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挫折时,部分学生容易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研究表明,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悦纳水平可为其心理健康提供保护因素[1]。我在实践中发现,将隐喻故事引入心理课,可以为引导高中生认识自我提供切入点,它在减轻学生心理防御的同时,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自我悦纳。

一、隐喻故事概述

“隐喻”(metaphor)一词源自希腊语,意思为“传递”,即将真实的事物以影射、模拟的方式传达出来。运用隐喻的前提在于,两件事之间有某种形式上的类似。童话、神话、寓言、传说、绘本、禅宗佛教的公案等故事中都含有隐喻。最早把隐喻故事运用于心理治疗的是催眠治疗师艾瑞克森,他借用各种隐喻,运用多层次沟通手法,既沟通意识,又沟通潜意识。来访者的意识聆听到故事的表面内容,潜意识聆听到故事的深层结构,而故事的脉络则暗含着问题解决的可能性,能巧妙地引导来访者改变意识,充实正向的自我能量[2]。

隐喻故事的表达方式间接而有意义,它蕴含的意义丰富,形式上方便沟通和交流,常用一种柔和的方式来帮助人们谈论和探索自我,减少人们的焦虑和阻抗。同时,隐喻故事联结自我潜意识的需求和情感,并由此使人们产生新的觉察和体验,发挥自我内在的能动性,促进领悟与成长[3]。

二、隐喻故事应用于自我悦纳主题心理课

以下以绘本故事“完美的正方形”[4]为例,详细阐述隐喻故事在高中生自我悦纳主题心理课中的运用。

(一)导入阶段

教师以故事“完美的正方形”引入主题。该故事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故事内容:这是一个完美的正方形,有四个相同的角和四个相同的边,正方形既满足又开心。可是,星期一,正方形被切成了好几块,上面还有好多洞,它不再是完美的正方形了,它会怎么样呢?会不会因为不完美了而不开心?看,这是什么?有两只小鸟在唱歌。原来,正方形把自己变成了一座喷泉。星期二,正方形被扯成了碎片,于是,它把自己变成了一块花圃。星期三,正方形被撕成了长条,于是,它把自己变成了一座公园。公园的上空有一只风筝在飞舞。星期四,正方形被分割了,于是,它把自己变成了一座桥。星期五,正方形被剪成了缎带。星期六,正方形被揉皱、撕开,变得凹凸不平,于是,它把自己变成了一座山。星期天,正方形等了又等,却什么也没有发生。四个相等的边紧紧地围绕着它,四个相同的角既僵硬又拘束。于是,它把自己变成了一扇窗户……这窗户望向一座山,山生出了一条河,河上跨了一座桥,桥通往一座公园,公园里有一块花圃,花圃中央有一座喷泉,水涌了出来,孩子们一边嬉笑,一边拍手。

(二)工作阶段

教师展开主题:这是一个关于正方形的故事,也是一个自我悦纳的故事。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来体验一个和正方形有关的活动。

本阶段的主题活动为“我的正方形”。材料准备:各种颜色的正方形彩纸,小组工具篮(剪刀、胶水、胶棒、油画棒、水彩笔、铅笔、橡皮、A4白纸等)。

1.选纸。请每位学生选一张正方形彩纸来代表当下的自己。

2.创作。请学生任意选用折、剪、撕、揉、粘、涂、画等方式,对所选择的正方形彩纸进行创作。创作不存在对错好坏之分,遵循内心,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即可。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作品。分享包括选择该种颜色的正方形的原因和感受,以及创作过程中选用的方式,并解释作品。如果时间允许,学生可以将小组成员所有的作品连起来编一个故事。如果有学生不愿意分享,可以不分享。

结合学生的作品分享,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三)结束阶段

教师带领学生由“我的正方形”活动联结到当下的生活状态,在对代表自己的正方形进行创作、思考和探讨的基础上,将这节课的收获和感悟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写一句话送给自己。

结束语:我们每一个人的正方形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它可能被折皱、剪破、撕开、涂画,变得不那么完美,但不完美有不完美的可爱和有趣,它让我们看到了自我新的潜能和价值,它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使我们更悦爱自己。

三、隐喻故事在心理课程中的解读分析

在团体中运用隐喻故事,是一种以“客体”为媒介的形式:学生不必直接讨论自己,但还是在讨论自己;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又不伤及自尊,把问题投射到隐喻故事中加以处理。

在上述隐喻故事中,正方形是完美的,它既开心又满足。然而接下来的一周,它面临着被切块、扯碎、撕条、分割、揉皱,变得不再完美,但它并没有因为不完美而自我否定或自暴自弃,它接纳自我、积极应对,并创造出更好的自我。

隐喻故事与现实生活的元素对应,正方形对应着自我,正方形面临的各种危机,正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危机总是和转机并存,正方形的应对方式,对应着悦纳自我、重新创造新的自我的可能。“我的正方形”活动是学生自我创造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生命故事外化为隐喻故事,发展出新的观点,来看待自身原本难以处理的生命问题,探索出新的生命出路。

课堂的生成以及学生独特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悦纳体现在以下方面:

(1)所选正方形颜色的不同。不同颜色的正方形是学生自我的投射,是学生当下心境和个性的表达。在该课程中,各种颜色的正方形都有学生选取,其中,学生更偏爱的是蓝色正方形,选择的原因有:蓝色像大海、天空,蓝色象征着放松、宁静、开阔、涵容、梦想,蓝色象征着压抑、失望、忧郁、低落……选取黑色正方形的学生也很多,但黑色在学生心中的象征意义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说黑色象征着压抑、抑郁的心情;有的学生认为黑色低调、大气;也有的学生表示黑色可以包容、吸纳所有颜色,积蓄能量,让自己更强大。如果学生选择不止一种颜色的正方形代表自己,也需要被允许。

(2)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方式隐喻着学生感知环境的方式、心情、防御,同时包含着问题解决策略。学生能够对手中完美的正方形进行处理和工作本身,隐喻着他们内在有力量接纳自我的不完美,并存在积极应对和创造的可能。折、撕、揉、剪、涂、画、粘……每种方式都有学生采用,而且大部分学生使用了不止一种方式。例如,有的学生把正方形撕成碎片再创作;有的学生保留了正方形的完整,然后在上面涂画;有的学生在创作之前先制定了创作计划,然后按部就班实施;有的学生并无计划,选择随心处理,最后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件让自己都感到惊喜的作品;有的学生不敢尝试,说不会做也不知道如何做,此时教师可以鼓励他们。

(3)作品呈现的不同。学生的每一个作品及其意义都是独一无二的,承载着学生对自我意象的隐喻。同样是折飞机,有的学生用来表达自由,有的学生以此表达高飞的愿望,有的学生则用来象征童年快乐的回忆。有的学生在分享作品时说:“我作品的每一个折痕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外面是圆形的,圆里不规则的碎片是我成长经历的点点滴滴,这些都化作了我内心的力量。我的正方形虽然变得不完美了,但每一部分我都没有丢弃,因为它们是我的一部分。”有学生分享说:“虽然当下的我身处黑夜里,下着雨,更广阔的空间里却是艳阳高照、微风拂面。我要学着接纳当下的状态,努力并心存期待。”有的学生折了纸响炮,分享说:“我的作品像我一样,可能看起来很普通,但它依然可以一鸣惊人。”

四、隐喻故事在高中生自我悦纳心理课程实施中的说明

第一,隐喻故事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故事结构要和学生内心困扰的心理结构对等[2],学生生活世界里的元素和过程,都能在隐喻故事里找到相应的脉络。如果隐喻故事和学生生活经验相距太远,则无法触动学生的心灵。

第二,隐喻故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高中生的自我探索偏向内部和深度化,因此,隐喻故事里的角色和情节不能太简单直白,不能直接讲大道理;也不能太过抽象复杂和晦涩难懂,否则学生在意识层面无法理解故事的含义,更无法联结自我潜意识的内容。

第三,隐喻故事在自我悦纳主题心理课程的运用方式可多样化。

除了上述“完美的正方形”的故事,还可以引入“安的种子”、“你很特别”、公案“阿姜查与恶鬼”、“小塘大鱼与大塘小鱼”、“跳跳羊”等故事。教师在运用这些故事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OH卡、绘画、沙盘、音乐、游戏、意象激发等,创作自己的隐喻故事。

第四,教师要悦纳学生的不同表达。

课堂上,有的学生创作的作品可能并不是自我悦纳的,如一个学生的作品是把正方形给揉皱了,用胶带粘在白纸上。他分享说:“被揉皱的正方形是我,我要‘摆烂’。”学生能够表达自己本身就是情绪释放和问题外化的过程,教师要尝试理解和接纳,课下可以与学生进一步交流探讨。

隐喻故事具有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课堂的互动性。隐喻故事在高中生自我悦纳主题课上的应用,为教育者解读学生的心灵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同时,它开启了学生自我探索和沟通潜意识的空间,让学生在故事的脉络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可能,并在潜意识层面联结自己的内在资源,运用勇气和智慧探寻新的出路,更好地发展与成长。

猜你喜欢

悦纳正方形隐喻
剪正方形
悦纳自己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荦然青春
北京现代悦纳正式发布
悦纳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