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2-12-04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215600陆春花
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215600)陆春花
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更多层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是高中语文课标的要求,也是当前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在课标的推动下,许多成熟有效的教学模式被应用到语文教学中,翻转课堂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翻转课堂有何神奇?如何通过翻转课堂实现语文阅读教学价值最大化?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在信息技术和短视频的支持下出现的,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及师生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的产物。翻转课堂最早出现于美国。2007 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老师使用录屏软件录制视频等上传到互联网,帮助缺课学生补习。其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翻转课堂逐渐被众多教师所熟知。与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讲并于课后吸收”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翻转了教学流程及相关的主体关系。进一步来说,翻转课堂重构了学习流程:学生在课前结合教师制作、发布的视频课件等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积极与教师互动,享受学习的过程。翻转课堂的出现,改变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状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翻转课堂不仅减轻了教师的任务和压力,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突破教学重难点,还拓展了教学空间,扩充了课堂容量,使教学更具弹性。此外,翻转课堂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素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习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感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部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师主导一切、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教学手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开展的语文阅读教学缺少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语文阅读教学短板的暴露,使得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促使语文阅读教学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二、翻转课堂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开发制作视频课件,组织学生于课前自学
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如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制作短小精悍的视频课件,为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做好准备;借助学习平台,推送相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下载、学习,并将自己不会的问题通过聊天软件进行反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困难并帮助学生解决,或引导学生基于这些困难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吸收内化知识。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趁热打铁进行课堂检测和教学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哪方面存在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汇总处理学习资料,以方便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整体来讲,课前学习是翻转课堂的重中之重,而且在课前学习中,视频课件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根据教学内容搜集教学资料,开发制作视频课件,为学生的课前学习提供支持。
例如,在教学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前,教师积极学习视频课件制作技巧,借助计算机技术开发制作视频课件,并让学生结合视频课件进行课前学习,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教学素材,教师在制作视频课件时要有把关意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精心筛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控制好视频的时长(应小于15 分钟)。视频课件不仅要讲述基本知识和典型例题,还要突出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学习铺陈这一表现手法等,并记录自己的疑问,反馈自己的问题。视频课件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学习,助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鼓励学生提出疑惑,并在课堂上解决
课前学习是翻转课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借助电脑、手机等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相关练习,掌握基础知识,对新课学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由于知识经验不足,学生在课前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的课前视频课件后,许多学生表示对“思辨性阅读,采用辩证法评论历史人物”这一任务不知道从何入手。为此,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两个问题。1.关于鸿门宴,有人说项羽不杀刘邦是因为他优柔寡断,有妇人之仁,无领袖之能。但是,苏轼说项羽不杀刘邦,是因为他出身贵族,有君子之度。对于项羽的做法,你怎么看?2.关于项羽兵败之后于乌江自刎,有人认为就是因为他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死刘邦,才留下后患。这种看法是否合理?借助这两个问题,教师能对学生的思辨能力、阅读成果有所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知识,教师利用典型材料,如诗句,名人对项羽、刘邦的评价等,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如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李清照看来,项羽是一位不苟且偷生的英雄,是令人尊敬的。王安石在《叠题乌江亭》中写道:“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在他看来,项羽失败,是因为他频繁征战,以致将士们疲惫不堪、士气低落。那么,项羽究竟是沽名钓誉之辈,还是真正的英雄呢?教师让学生先思考、讨论,再结合相关素材解读人物,帮助学生解决课前“遗留”问题,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增强多方互动效果
在翻转课堂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课前学习、主动提问等环节,教师已经基本掌握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则目的性更强,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知识内化成能力。在翻转课堂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设计课堂教学,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场景模拟等极具吸引力的方式营造轻松的氛围,将阅读教学变成师生、生生、生本等多向互动的过程,使学生在多元化的互动中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提升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例如,经过《百合花》的课前学习,学生了解了整篇小说的情节,知道了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描述,初步鉴赏了小说的构思,理解了“百合花被”和“百合花”在本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白了作者通过“被子”推动情节的发展,他们还通过“借被”与“献被”了解到了新媳妇的性格。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及“我”有关吗?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先讨论小通讯员的性格,再讨论“我”在文中的作用,并找出文章中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学生发现这样写能够极大地扩充作品的容量,更好地表现纯洁无邪、高尚动人的人性美,增强作品的抒情色彩。如此,通过问题讨论,实现了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了解了本小说在构思和语言方面的特点,增强了他们阅读与鉴赏小说的能力。
(四)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走进文本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可以更好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在翻转课堂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利用群体互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小组共同分析遇到的疑难点,进而顺利完成各项阅读任务,真正走进文本,体会文本的深刻内涵。
例如,在《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的阅读教学实践中,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及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并掌握了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因此,教师把侧重点放在解读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让学生结合文中内容及自己对袁隆平的了解展开合作探讨。教师布置以下小组合作学习任务:1.探究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特点。2.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3.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组织材料。4.找出文中主要讲述了袁隆平哪四个方面的品质,讨论相应内容的描写顺序能否打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从而认识到袁隆平志向高远、开拓创新、品格高尚,具有杰出的才华、创新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在自己的领域,为中国和世界做出杰出的贡献;感悟袁隆平尊重科学、敢向权威挑战、实事求是的精神。
(五)课堂练习搭配评价,推动学生深入思考
使学生吸收内化知识,是教学的关键。单纯地知识讲解和信息传递,无法达到让学生吸收内化知识的目的。为此,在讲解相关知识后,教师还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并对教学进行全面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反思自己、完善自己。
例如,在教学《归园田居(其一)》时,教师可以开展问答练习,让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感受诗歌。如以“在整首诗中,通过诗眼‘归’,可以了解到作者是要回归田园生活。那么还有哪些隐藏的信息呢?”这一问题为中心,提出“从何处归?为何而归?”等子问题,并在学生有效解答的基础上,继续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作者如此比喻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什么要选择入仕?陶渊明一生中多次辞官做官,能仅仅用一个‘误’字辩解吗?”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并让学生完成同步练习,以深化学生的认知。在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后,教师可根据量化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并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一方面表扬基础薄弱但是态度良好的学生,另一方面加强对基础好但是学习态度有问题的学生的指正和监督,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反思自己的优缺点,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是一种与新教学理念相契合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可以让语文阅读的“教”与“学”都有新的发展与突破。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探索翻转课堂的应用策略和路径,善于应用翻转课堂弥补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以使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