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2-12-04徐东海
徐 东 海
(大连教育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1)
教学的本质是师与生、生与生的沟通和知识的传递,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不断丰富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信息的传递方式,也为教学不断提供新的可能,如何科学有效地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基于网络技术的线上教学蓬勃发展,出现了慕课、微课等新的教学形式,又因为这几年新冠疫情对线下教学的冲击,线上教学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虽然发展势头随着疫情的缓解有所减弱,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传统的线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师生沟通交流的唯一途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既是主导也是主体,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练习时间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少[1]。教师虽然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语言的多感官输入来改善语言学习环境,但教室设备条件和功能有限;教师虽然可以使用课件提高效率,但知识讲授依然占据了课堂大量时间;教师虽然反复强调和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但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学情不明,课堂上只能靠经验和学生的现场反馈推进教学;教师虽然在课堂上力图顾及每一个学生,但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容量和教学节奏客观上是全课堂统一的,无法有效因材施教,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难免尖子生吃不饱,后进生跟不上。这些“硬伤”使得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广受诟病,难以突破。
线上教学可以有效克服这些缺陷,破除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反复学。教学内容可以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游戏、互动课件等多种形式呈现,师生可以实时网络互动,在线作业和在线测试可以让教师动态掌握学情,学生可以自己安排学习进度、选学拓展内容。线上教学虽然有这些优点,但也有弊端,和线下教学相比,线上学习缺乏仪式感、使命感、自豪感,缺乏教师真人面对面给予的威压感,身边没有济济一堂的同学,学习的参与感不足,同伴压力弱,这些都会造成学习驱动力不足、学习时紧张程度不够、注意力集中强度弱、反应敏锐度低、思考深度不足,最终影响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利弊,但又具有天然的互补性,如果能将它们有机整合,扬长补短,就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2]。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过程可以分为线上教学阶段、线下教学阶段和线上收尾阶段。教师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结合教材统筹安排三个阶段的教学设计,然后分阶段实施。
(一)线上教学阶段
教师首先确定线上教学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思政目标,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和网络资源,选定教学内容,包括学生必须完成的基本教学内容和可以选择完成的拓展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方法,然后教师设计学生学习的流程和环节,并根据每个环节的内容和目标确定内容的呈现形式和评价方式。
例如,每个单元教学内容都有生词教学这一项,除了提供文本讲解以外,对于生词中的专有名词比如人名、地名等要尽可能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呈现;教师要对重点和难点生词进行详细教学,可以录制专门的微课视频;所有生词和例句都要提供音频;还要为学生提供练习,练习可以采用游戏等多种方式;学生学完生词以后,必须进行在线测试,测试包括语音测试、拼写测试和语义测试。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全部生词的音、形、义并通过测试才能解锁后面的学习内容,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教师完成教学设计,在平台技术人员辅助下完成制作和调试后,向学生发布线上教学计划,组织学生线上学习,期间通过平台后台数据实时监控,通过平台社交功能或其它社交软件和学生互动,督促指导。
(二)线下课堂教学阶段
每个学生完成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在后台会留下各种数据,比如每个文本页面的浏览进度和次数,每个视频的播放进度和次数,每个教学环节的用时,每项练习和测试的完成度、次数、分数。在线下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借助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实时、动态、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学情和班级总体学情,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制订线下课堂教学计划。例如那些学生用时长、反复学习次数多、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内容往往是学生的难点,课堂上就要重点讲解,而讲解时提问的对象就是后台数据显示学习这些内容有困难的学生。
线下课堂教学不是线上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对共性问题和重难点教师要进行深入讲授。如果说线上教学具有化整为零的特点,学生更多的是“见树木”,那么线下教学就是化零为整“见森林”的过程,教师要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因为已经把大量知识性内容移到线上完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下课堂师生面对面的机会,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运用巩固,并针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组织学生讨论,进行课文整体教学。讨论的题目课前布置给学生,课堂上把学生分组进行口头讨论,教师现场提问,检查指导,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讨论内容,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随机指定学生进行全班分享。通过线下以输出为导向的整体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把线上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变成语言能力。
另外,为了防止学生线上学习作弊,线下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利用测试软件对学生进行随堂测试,并使测试成绩即时全班可见,利用同伴压力鞭策学生。
(三)线上收尾阶段
线下课堂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对前两个阶段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并把总结发布到线上与学生共享;根据学生线上和线下的反馈提供相关拓展学习资料到线上;通过线上渠道布置作业,对电子作业进行线上批改;通过教学平台的社交功能比如讨论区或留言板或其它社交软件和学生回顾交流、答疑解惑;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比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资源是否适宜,监督管理是否有效等,以便未来改进教学。一个单元结束以后,教师要把该单元的教学要点用思维导图等形式归纳总结,线上共享,便于学生复习。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教学平台的资源和功能建设
线上教学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教学资源,既能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又能有效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微课视频、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听资料、助学游戏、练习题、测试题库、真题题库等等。教师对于非亲自编写和制作的教学资源要先进行适用性评估,并对选用的资料进行必要的加工,比如对资料中的超纲词汇给予注释。教学资源也并非越多越好,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来选取,突出重点和难点,例如课文的背景信息。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几乎可以说无穷无尽,但这并非教学重点,适当选取即可。再比如测试题库,并不需要海量题目,试题质量更重要。对于单元主题或课文细节涉及到的文化教学内容,教师应提供与之相对应的我国文化的相关资料,便于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比较,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在功能方面,教学平台除了支持PC端以外,还要能支持移动端(手机和平板),满足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3];平台应该具备教学内容检索和题库检索功能;具备社交功能便于师生互动;具备作业功能,学生可以线上提交作业,教师可以在线批改作业;具备在线测试功能,包括语音测试功能,能依据标准语音对学生的发音进行测评,并提供可视化的声波波形图进行对比分析;平台要能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向学生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能收集、分析后台数据,了解学生的平台使用习惯以便于日后改进;为了加强管理,尽可能防止学生作弊,平台最好具备人脸识别功能。虽然线上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事先录制好微课视频放在线上供学生自主学习,但偶尔的直播课除了具有快捷高效的特点以外,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所以平台还应该具备直播功能。
在进行平台资源和功能建设时,虽然因为便捷和版权等原因可以使用外部链接的形式,但为了避免外部链接出现网速慢、链接无效等不可控情况,应加大投入加强资源和功能的本地化。
(二)转变师生的观念、提高师生的各项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评价者、资源提供者等角色。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依然要扮演这些角色,但角色的内涵却大大丰富了,例如在设计教学时,因为有了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教师需要同时以教和学的两个视角来进行设计。再比如监督者的角色,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做好课堂管理,混合式模式下还要进行线上监督。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依据是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卷面成绩,混合式模式下还要融入线上教学评价。可见在新模式下教师的职责更重了,为了胜任这些角色教师需要提升各方面能力,例如为了能在教学平台上建立一条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路径,教师需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编辑教学资源、制作课件、录制微课视频、和学生网络互动等操作都要求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因为教学平台可以方便地进行统计,各种统计结果会大量增加,这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洞察能力,能从数据中获取真知灼见,以便科学有效、有针对性地教学。依托教学平台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选取这些资源时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政治意识和课程思政能力。
和传统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最大的变化是自主学习内容大大增加,和教师相比,学生更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完成知识的建构[4]。学生需要从多方面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要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元认知知识,了解自己的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能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有效地计划、实施、监控、评价、反思、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能积极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最优学习策略。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努力发展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乐观、自信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能保持学习动力,有足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能有效处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焦虑、烦躁、倦怠、畏难等不良情绪。自主学习不是闭门造车,学生还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能与老师和同学积极有效交流,具备合作学习的意识、意愿和能力。
(三)建立新的教师和学生评价制度
为了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新的评价制度。新模式下对教师评价的主要变化是要增加线上教学工作的评价,包括教学设计、学习资源建设、录制的微课视频的质量、题目质量、线上作业批改、对学生线上学习的监督管理、线上答疑等师生互动的成效等等。由于教师的工作量大幅增加,新的评价制度要完善薪酬机制,保护教师的积极性,还要完善线上工作量转化课时机制,尊重教师的劳动。
新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全程、全方位评价。由传统的“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的评价方式变为“线上学习成绩+线下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的方式,“线上学习成绩”包括线上学习完成度和线上练习、作业与测试的综合评分两部分,其中线上学习完成度考核学生是否完成了线上教学所有环节,包括每个环节停留时间是否足够,课件是否完播,练习、作业和测试完成率等。为了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体现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教师考察完成度时对于学完必学部分后又学习了拓展选学部分的学生应该进行加分奖励,线上练习和作业在截止期限前应该允许学生反复修改和提交,线上测试应该设置为允许进行多次(比如三次)后取最优成绩计入考核成绩。对学生的评价结果教师要认真分析,要发挥评价的反拨作用,达到以评促教、促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