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低年级语文古诗教学

2022-12-04穆英迪

辽宁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诗句古诗语文

穆英迪

(大连市旅顺口区大华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古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着重要作用。新课标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明确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的要求,可见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古诗学习占有一席之地。依据课程理念的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当挖掘低年段古诗的特点,深入探究低年段古诗教学策略。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古诗教学的特点

古诗是学生获得语言积累、审美熏陶、思维训练并进行文化传承的优质媒介。一、二年级统编版语文教材收录的古诗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数量占比较大。据统计,小学语文低年段(一、二年级)统编版教材中共计出现了27首古诗,分别为一年级上学期的《咏鹅》等6首,下学期的《春晓》等7首;二年级上学期的《梅花》等7首,下学期《村居》等7首。而且,除一年级上学期拼音教学单元外,几乎每个单元都会出现古诗,或出现在常规教学课中,或出现在语文园地“日积月累”部分。

二是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很多古诗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会背,而且教材选取的古诗作者大多为学生熟悉的唐代诗人,如李白、杜甫等。在出现的27首古诗中,山水田园诗有15首,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最多的古诗为咏物诗。这些古诗大多形象生动、画面感强,学生会觉得非常熟悉。譬如《咏鹅》中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颜色鲜艳,利于学生联想实物;《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以儿童的视角来谈对月亮的印象。因此,学生读起来会觉得格外亲切。除咏物、山水田园的内容外,教材中也包含少量送别和怀乡抒情等内容的古诗,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诗句语言直接明了,情感真切,学生易于理解。

三是富有趣味性,兼具节奏感和韵律美。如,《望庐山瀑布》诗句的尾字分别为“烟”“川”“天”,发音结尾都为前鼻韵母an,体现了古诗的韵律美;“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则在一“有”一“无”间暗中设谜,写出“画”的特点,充满趣味。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古诗教学的意义

古诗既有文化内涵,又朗朗上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开展古诗教学不仅有利于丰富低年级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发展思维能力,使其获得审美经验,还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古诗中有许多常见的传统文化常识,如学习《清明》《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和习俗。透过诗句,学生还可以看到祖国秀丽壮美的风景。如《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敕勒歌》,都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低年段学生心中播下热爱祖国的种子。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比现代文,古诗更加朗朗上口,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十分适合在低年级开展古诗教学。学生会从“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读到颜色鲜艳的画面,体会到诗人描写的精妙与趣味;会从《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描写中学到如何用文字表达嗅觉上的体验;还会在一场春雨悄然而过时不自觉地想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放风筝的欢声笑语中想起“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诗富有表现力,简单的语句往往引人遐思。汉乐府《江南》中使用“东”“西”“南”“北”这几个空间词汇,让学生不自觉地联想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的画面;《舟夜书所见》中“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让学生不禁想象一盏小小的暗夜渔灯是怎样一种孤单的景象;在学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忍不住追问诗人和汪伦的感情有多深,为什么那么深;在读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又控制不住地好奇瀑布究竟有多长,惊叹那是怎样壮美的场景。古诗将画面和情感巧妙融合,用留白或夸张的方式唤起人们的思考,引发每个人特有的想象。

(四)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古诗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重任。古诗的声调、音韵、格律都具有独特的美感,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韵母an读来舒展绵长,方便朗读和记忆。古诗常常用丰富的色彩、细腻的语言绘制生动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鲜艳的红和绿,描绘出满池盛放的荷花。学生通过“看”语言的画面,感受古诗的绘画之美。古诗内敛含蓄的表达方式中蕴含深沉真挚的情感,寄托着诗人的某种意志和情怀。学生会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读到母亲满满的牵挂和深深的爱,也会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中读到诗人为贫苦劳动人民有力的呐喊。

三、小学低年级语文古诗教学策略

在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教师应整体把握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心理、生理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古诗内容分类指导,层层递进,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以读为主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古诗体会诗词中隐藏的音韵美、画面美和情感美。在古诗教学中,“读”要贯穿于各个环节,要由浅入深,逐层深入。

初读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体会诗句的韵律节奏。对于识字量有限、初次接触古诗的低年级学生,教师应帮助他们读准字音,在读准的基础上指导节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语音与韵律。

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学生可能都无法认读“碧”字,又怎么会知道这是在说柳树的颜色呢?无法读准“绦”字,又怎么发现其与“高”字的韵母相同,读起来流畅押韵呢?也更不会联想到柳条与“丝绦”之间的美的共同点了。因此,学生只有读准字音,初步了解字词,才会在后续学习中真正感受古诗的美。教师还要通过范读帮助学生读通诗句,感受韵律,通过划分停顿节奏,降低朗读的难度,更好地帮助一、二年级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性和流畅性。作为倾听者和模仿者,低年级学生会在通读诗句的过程中找到韵律。

针对不同内容的古诗,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朗读指导方法,让小学生读出诗句中的画面感。以咏物、山水田园为内容的景物类古诗需要抓住色彩,读出画面感。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瑰丽无比的画卷。教师在指导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找出诗句中的颜色,谈一谈想法与感受,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的情韵、整体感与画面感。比如,《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勾勒出一幅万物潜踪、空无一物的辽阔雪景图,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绝”与“灭”字,读出孤寂空旷的画面感。

古诗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如教师示范读、个人自由读、同桌或小组合作读、接龙读,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读能让学生读出神韵和意境,丰富语言积累。

(二)动静结合

低年级古诗教学要动静结合,张弛有度,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古诗,长知识,品文化。

古诗教学中的“动”,既可以是在课堂中添加律动,又可以指活泼灵动的配乐朗诵和扮演角色。低年级学生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增加课堂律动,让学生放松。也可以根据古诗内容选择不同的音乐,如在教授《悯农》时,教师可选择二胡曲配乐吟诵,让学生从二胡的悲情音色中感受到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在教授《咏柳》时,不妨选择轻柔的古筝曲进行配乐朗诵,让学生在轻柔的音乐中感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舒缓。

让学生演一演古诗中的人物、画一画古诗的场景也是有趣且高效的“动”。例如,在教学《小儿垂钓》时,教师可以让一名学生扮演诗中小孩,在草丛中钓鱼,让另一名学生扮演路人。扮演路人的学生从远处走来,远远地问扮演垂钓小儿的学生,呈现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的场景。透过这种戏剧化的角色扮演,学生能切身体会到垂钓小儿在钓鱼时屏住呼吸,害怕吵到小鱼的紧张心情。

古诗教学中的“静”,并不在于学生安静地听,而在于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将古诗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意象表达,使学生的思维像静静流淌的小溪,连贯而悠长。教师可提出边读边想象的要求,如找一找、圈一圈古诗中哪个字或词最生动,或结合生活实际场景进行发问,引发学生联想和思考。

(三)图文结合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为主,对画面的感知能力较强。教学中,教师可尝试图文结合,借助教材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知古诗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提高审美素养。例如,学习《咏柳》“万条垂下绿丝绦”时,结合书上的插图,学生能直观地了解柳枝繁茂低垂的场景。由于插图是静态的,教师还可借助“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鼓励学生想象柳枝随春风摇曳的动态场景,让古诗的意境更加鲜活。《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诗画对照开展教学,让学生“看”到天高地阔、牛羊成群的场景。

(四)拓展升华

古诗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古诗的“文”,更要关注古诗的“道”,通过拓展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古诗的育人价值。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古诗语言的理解,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体现古诗的时代价值。

教师可围绕古诗特定的专题设计古诗学习任务群。比如,以“寻找诗词中的春天”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找一找与春天相关的诗词,画一画诗词中的春景,说一说学生眼中的春天。在拓展古诗积累篇目时,也应当尽可能地选取和所学古诗相关的内容。如学习《咏柳》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探索“柳”在古代所表达的内涵,让学生挖掘诗句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古诗中发现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诗意,给予学生充分的诵读时间,培养共情能力。

教学时,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古诗的语言,教师还应拓展古诗的内涵。比如,在教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教育学生应树立远大志向;在讲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教育学生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发挥古诗的育人价值,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理念,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诗句古诗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