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语言类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2-12-04范成博沈冬娜
范成博 沈冬娜
(大连财经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22)
一、引言
新文科,是以跨学科的角度打破专业壁垒,将多个学科交相融合,突破原有思维模式[1],形成文理交叉,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在加快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新文科,应将继承与创新相融合,以新的模式和跨学科的角度丰富原有的课程改革方案,使课程迸发出新的活力,引导教师回归职责,引导学生回归学习。
现有国内大多数应用型高校的部分专业建立了与应用型高校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改革体系。在课程改革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开设了许多线上课程,大力鼓励许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其他学科的建设已经走到了时代的前列[2]。新文科的建设仍在踏步前行,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这些应该都是作为应用型高校语言类课程考虑的问题。课程改革体系的科学设计是应用型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我国高校开设语言类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应用型高校应根据高等院校的类型和水平,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合理安排相关课程和课时,形成动态的、开放的、科学合理的语言类课程体系,体现高校的办学特色。”[3]高校应提高教育和培训水平,抓准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定位,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学校、专业和学生的发展都需要对语言类课程进行改革。为了实现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高校应积极推进高校语言类课程改革的进程,符合高校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
二、应用型高校语言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虽然语言类课程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但教学理念却与教材内容不一致,导致教师对学校课件内容缺乏详细规划,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无法细化教学内容模块。这也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对课程学习没有期望[4]。在语言能力提升的调查中,在1340名某应用型高校学生中,只有4.7%的学生了解语言能力,并对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有明确的规划。然而,语言类课程缺乏完善规范的改革体系,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观念落后,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仍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且主要问题是应用型高校将语言类课程置于人才培养的位置。
在高校转型过程中,一些应用型高校增设多个应用型专业。由于培养目标不同,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也应当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适应[5]。但是,部分语言类课程老师还是坚持原有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仅限于理论性,不能用于实际操作。例如,一些教师在教授语言类课程时,照搬照抄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而且还涉及其他学科专业性课程和理论知识。然而,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应用型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使用这些知识的机会少之又少。这种方法既浪费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又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困难,使其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设置较为单一
目前,应用型高校语言类课程主要是理论授课,而实践应用课程较少,大部分的教学都是以班级授课为主,考试的方式是以期末考试和日常考核为主。其将语言类课程的理论和实际运用相隔离,使得语言类课程成为最缺少实际训练的学科。根据调查,有一些应用型高校在教学期间极少开设语言类实践课程,且非211高校更是未提供应用类课程的几率高达80%。这表明,目前很多高校只注重理论知识,导致课程设置单一,学习内容与原有学习内容差别不大[6]。此外,缺少强大的外部动力,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高校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成绩没有提高反而下降的超过40%。对高校语言类课程不满的超过50%。且与很多应用型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师的调查结论是一致的:在大部分时间里,教室里的气氛是非常压抑的。不管是怎样的教学活动,没有学生愿意参加。他们只关心怎样通过考试,而非怎样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
(三)教学内容陈旧
许多教师只关注教科书的教学知识,围绕教科书开展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和评估等课堂活动,导致学生也只关注教科书。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没有扩充教材,课堂教学内容陈旧,难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家庭作业的内容通常是教科书阅读材料和学校补充材料。家庭作业形式单一,学习范围不广泛,导致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语言类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知识课程,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主要渠道。在调查中,26%的学生希望提高写作能力,60%的受试者希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14%的学生希望提高阅读水平。由此可见,应用型高校学生对语言类课程的需求是不均衡的。
(四)教学方法落后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教学改革,部分老师开始在网络上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媒介进行教学。但是,我国高校对“慕课”“微课”等课程体系建设还不够完整,无法准确把握新教学平台的具体实施步骤。移动设备更新和电脑的广泛应用,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网络教材缺乏足够的重视,对网络教学的资源缺乏足够的重视,总体的教学改革成效不明显。语言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强、抽象性强的学科[7]。老师们已经养成了在课堂上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因而他们在课堂上往往习惯占据主导地位,忽略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和表现,一些教师仍选择采用原有的教学模式;一些教师忽视课堂外的教学,与学生缺乏联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经常在考试后讲解单词、句子和段落及其应用,未重视学生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忽视课堂内外人文精神作为教育重要阵地的重要性,课堂内外的活力无法展现。
三、应用型高校语言类课程管理的策略
(一)教学理念坚持育人与育才的统一
语言类课程是一门既有实践性又有人文特色的公共基础学科。立足于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确定高校的专业发展方向,立足于现代化的课堂[8],面向未来的时代,以创新教育为根本宗旨,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提升实践能力,培养有团队合作意识,先进教育观念,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语言类课程的要素主要体现在:第一,家庭和国家情感的培养。利用雨课堂添加最新的新闻和启发性的视频,通过日常课堂训练和课堂设计,引导学生关注重大新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
第二,分享集体精神和分享精神。将 CIS的管理思想引进到小组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心。将 CIS应用于语言类课程,目的在于运用 CIS的全局意识,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协同与分享的新观念,并持续地推动语言类学科的变革。尤其是将应用语言专业和 CIS相融合,进而将其变成具有生命力的学科。以 MI为基础,注入新的理念,如团队,分享等,并以此理念为导向,将多个学科进行整合。
每个单元分为听说模块、新闻模块、应用作文等模块;在BI的帮助下,跨学科概念被具体应用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效果为导向”的课程建设中。借助国家和省级优质在线课程,进行在线预览和打卡,线下实践和整合,将线上线下紧密结合,贯穿始终;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帮助下,教学目标和课程过程得以可视化[9]。利用翻转课堂、雨课堂、中国大学慕课等在线课程平台,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优质资源。第三,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这一部分主要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参与意识;与此同时,高质量在线课程和翻转课堂小程序的使用,培养了学生的终身学习观念和意识,坚持育人与育才的统一,为国家培养具有共享意识和贡献意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打造多样化课程体系
根据语言类学科及行业规范,立足于应用教育的需求,突出技术培训,强化核心知识,淘汰原有课程体系,着重发展创新课程,建立语言类课程改革体系。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语法和理论知识,显性成分是接受、表达和语言掌握能力。语言类课程主要分为四类:第一是以语言技能为重点,传授“听”“说”“读”“写”等知识,普及外语技能。例如,必修科目包括商务英语、俄语和德语等,选修科目包括应用外语;第二,培养语言知识的感知能力,使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深刻理解语言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跨文化交际等选修课程;第三,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通用语言能力,如通过线上课程体系进行双语教学,开设外语、商务英语等单独的培训课程[10]。第四,培养语言创新能力,充分表达思想,提高语言应用的实践能力,如口语、写作等课程。
(三)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在语言类课程改革体系中,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虽有其内在体系,但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应具有互补性。过去的教学形式是每门课程都以各自的方式进行,并遵循各自内容的完整性。因此,需减少重复教学,突出应用型教学的重点,增长教学时间。因此,在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如果不选择核心和重点,注意不同课程教学的相互配合,就必然会导致教学内容和相关章节内容的重复[11]。虽然内容广泛整合,但不同课程的教学重点仍没有明确突出。一些内容分析和解释不够透彻,未涉及深层知识点,无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最终,学生在学习之后,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认知中,无法掌握知识并将其熟练应用。鉴于以往的教学实践,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强调平台与模块结合的教学实践,即教师首先将语言类基础课程平台的内容整合到具体课程中,删除相似或雷同的内容,整体规划每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完善语言类课程改革体系,突出最基本或最现代的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案,增加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教学内容,在语言学科的平台上提高语言能力,展示不同课程的亮点。
(四)教学方法坚持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语言类课程应在传统小组教学的基础上,在新文科等新理念的引领下,教师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不断实施教学改革。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完整的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方案,为混合教学改革中的各个模块制定教材资料;组建不同的教学改革团队,举办多次教学研讨会。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分享备课成果[12]。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国内外线上线下进行资源整合,不断探索适合学生需求的语言类课程改革路径。积极筹备省级课程建设,针对学生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开设网络课程,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成绩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内容的整合,关注信息化语言类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设计、呈现和传播上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在课堂上发挥其作用,创造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通过线上线下、雨课程等教学手段,随时了解学生的预习、作业、考核情况,并将其反馈至老师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综合文化能力。
同时,不断创新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在教学内容中引用启发性句型,提高跨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案。利用生动抽象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促进其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师生互动,突出学生在班级中的主导作用,创新考核评价模式,结合线上和线下,从多个角度评估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丰富课程内容,增加提问环节,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继承和创新教学方法,以实现应用型高校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四、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对于高校语言类课程改革而言, 同样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为此,提出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语言类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以促进语言类课程改革建设,为课程改革发展保驾护航,坚持以跨学科、多层次的视角作为课程改革的总体理念,整体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落实“回归常识”的理念,实现“教育”与“育人”的统一,利用“雨课堂”的优质资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使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增强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突出课程教学重点。从学习者角度出发,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根据教育体制改革的初衷,在编写最新教材的过程中,实现课堂中的跨学科思想交流和教学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