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逻辑与路径: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构

2022-12-04肖叶静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双线共同体主体

南 锐 肖叶静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北京 100083)

一、问题提出

新冠疫情期间,为了防止疫情大规模蔓延与扩散,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作出延迟开学的重大决定,提倡“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1]。线上教学作为一种应急手段,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形式由可选项变为必选项,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视角。但随着疫情逐步稳定,高校陆续复学复课,如何平衡好线下授课和线上教学之间的关系成为后疫情时代教育领域的迫切任务。为此,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构建新常态化双线融合教学,形成良性互动格局[2]。双线融合教学是指线下授课和线上教学的深度融合,注重发挥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以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引导师生进行更深层次地合作、交流和探讨。双线融合教学作为一种新教学样态业已存在,面临的是“如何发展”以及“如何更好”的问题[3]。

从学习的视角来看,教师和学生是双线融合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校则是其共同学习的保障者,应加强三者之间的合作以形成学习合力,即要顺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建立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关键主体的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共同体”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由来已久,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其内涵和外延几经扩展,核心涵义是“基于共同目标和自主认同,能够让成员体验到归属感的人的群体”[4]。博耶尔在对美国教育教学改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共同体概念,强调教育者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组成的教学团体基于共同的使命和愿景展开交流合作[5],将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到了教育领域,时至今日仍有借鉴意义。之后,学界对学习共同体的探讨逐渐丰富,衍生出“教育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教师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等诸多相关概念。在新教育模式下,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是将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统一于共同学习的主体框架之中,以主体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为基础,在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利用更为多元的教学工具、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实现三者的共同发展。其本质是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基于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与资源、信息、技术等进行对话交流,建立起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基于此,遵循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构逻辑,并探究其实践路径,对于双线融合教学模式的施行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生成逻辑

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具有主体稳定性、行为一致性、沟通有效性的特点,是由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学习主体、目标共识客体以及联结主客体的环境媒介等要素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体现了以责任共担为基础、目标共识为关键、环境共建为重点的生成逻辑。

(一)责任共担是强化师生合作主体稳定性的基础

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中的责任共担是指各主体以参与、认同与协商的形式,承担“共建”责任[6]。一是缘于共同利益的需求。在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化为一体,需要各个主体彼此担当、共同尽责,维护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二是出于秩序维护的需要。学习共同体追求自愿、平等的关系建设,无论资源、地位、基础如何,共同体成员都需要维护共同的规则和秩序,承担相应的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是促使师生建立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进步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

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中的责任共担依赖于参与主体对自身角色的清晰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自我责任的强化。一是参与主体角色认知清晰化为落实责任分担奠定了身份基础。在双线融合教学模式中,学校不仅是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管理者,更是进行共同学习的积极保障者,作为助学者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保障措施;教师由教学者转为共同学习者,其教学内容由“教什么”转为“共同学习什么”[7];由于网络空间的延展,信息资源的泛在化,学生作为学习提升者,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通过与其他主体的对话、互动与协商共同创造、生产新知识。二是参与主体的自我责任强化为共建共享提供了协作前提。自我责任是指参与主体发挥主人翁精神,对自己的责任有清晰的认知并勇于承担。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对主体的自我责任进行了重新界定。学校主体要承担起总揽全局的责任,在总体上建构起双线融合教学的组织、管理、领导、保障体系;教师需进行素质与能力重塑,承担起引导、陪伴以及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个体责任;学校主体再造以及教师能力重塑将引导学生思维的转变[8],促使学生以主体角色承担学习责任。责任的清晰化有助于良好合作氛围的形成,促使三者共同维护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主体稳定性。

(二)目标共识是协调师生合作行为一致性的关键

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以促进学生学习、产出具有价值的学习成果为共同目标。形成目标共识是调节各个主体共同行动、加强合作的关键要素。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在个人目标、知识储备、执行能力等方面存在个体化差异;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长期以来教与学目标的分离导致群体性差异扩大,这增加了各个参与主体在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进步层面利益协调的难度。建立集体性共识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整合资源,增进主体间的合作意愿和行为,不断激发各参与主体的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实现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目标。

目标共识是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客体要素,是协调各个主体行为一致性的关键。双线融合教学不是传统的线下面授和线上直播的简单组合,而是更加注重二者的融汇贯通,倡导线上线下无边界[9],因而其师生学习共同体既遵循教学的刚性要求以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亦追求在全方位、全过程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智慧化、精准化育人的高阶目标以体现融合教学的独特优势。目标共识的达成有赖于学校、教师与学生主体的相互配合,这需要如下准备:一是以主体间的深层次沟通促进以目标为核心的集体行动。主体间深度对话是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保障因素[10],是师生合作稳定性发展的动力。深层次的交流、沟通与分享可以多维度了解学校、教师与学生主体的需求,促使其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多向互动过程中增进彼此情感、重塑自我认知,推动形成新的认识、理解与关系。二是以信任与激励机制促进目标共识的深化。彼此间信任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合作的基础;良好的激励机制则可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个体自愿加入学习共同体并维护其秩序。由此形成的信任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作为一种隐性资源,能够进一步促使参与主体自觉联结、协同共进,增进师生合作的行为一致性。

(三)环境共建是增强师生合作沟通有效性的重点

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学习者与助学者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外部环境,是促使学习者进行知识习得与建构以及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11]。学习环境的构建是判别学习共同体类型的关键所在,是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参与主体作用于目标客体的重要媒介要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增强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外部学习环境是一种全过程、全场景的无缝学习环境[12],主要包含物理环境、技术环境和资源环境等硬环境,以及制度环境与情感环境等软环境。

多种外部条件共同打造的学习环境是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保健因素。一是物理环境是学习者和助学者高效沟通的基础条件。这些包含自然因素和人为创设的硬件设施等。双线融合教学模式综合线上、线下二者优势,拓展了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学习场所,减少了诸如恶劣天气、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可控事件对学习的影响。二是技术环境是按照技术要求设立的师生共同学习的外部条件。双线融合教学中,师生学习共同体处于信息化环境之中,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融入,使其硬件、软件环境更加信息化、智能化、高端化,如智能教学与教研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等设计研发提升了教学效率与质量。三是资源环境是支持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条件。双线融合教学中可用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对学习者和助学者的信息素养要求也更加严格,需不断提升信息的检索、加工、整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四是制度环境是规范与约束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基础规则。这些规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双线融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其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相关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补充,维护其正常秩序。五是情感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整体文化氛围关乎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等,是促使各个参与主体以目标客体为核心协同共进的重要影响因素,有赖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主体的共同努力。由多种外部条件打造的学习环境拓展了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空间,缩小了时空跨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师生合作的沟通有效性。

三、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建构路径

作为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关键主体要素,学校、教师与学生分别扮演积极保障者、教学实践者与学习提升者的角色。三类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各司其职并相互配合,为师生合作提供物质支持、加强师生合作的内容建设、强化师生合作的能力准备,是促进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建构与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提高积极保障者角色认知,提供师生合作的物质支持

学校是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建构的重要促成者,要为融合教学提供积极保障,促使其由应急状态向新常态化转变。一是要做好双线融合教学的组织安排工作,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发展提供制度与专业支持。首先要深入分析线上、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在整体把控的基础上针对二者融合新出现的情况做好制度设计;其次要协调专家、学者以及教研工作者参与研讨,分析所开设课程线上、线下权重,探究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双线融合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形成课程建议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最后要根据双线融合的特点,重新制定从教人员选任的资格条件、职责任务,引进综合性和教育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并需加大对教职人员的培训投入力度,引导其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二是要做好双线融合教学的协调管理工作,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建构发展的约束与激励机制。第一,建立协调机制,实行弹性管理。双线融合是教育教学的新样态,要加强协调沟通应对新情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信息化建设,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机动性、灵活性[13],探索弹性教学的新模式。第二,确立监督机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规范教学秩序。组建线上线下教学督导小组,对双线融合教学进行分析研判和指导,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以弥补不足、规范教学流程。第三,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与诊断改进贯穿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过程始终。既要健全双线融合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制度,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评互促;亦需要创新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倒逼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规范。三是要做好双线融合教学的基础保障工作,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发展提供资源与技术保证。双线融合教学依赖于信息化环境,要注重创设适合师生学习共同体学习与研究的交互式学习场景。这既需要学校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促进资源库的扩充发展和信息的多渠道输出,实现资源共享;亦需搭建智慧教学、教研平台,引入硬件设备,开发课程支持软件或系统。

(二)强化教学实践者角色定位,增强师生合作的内容建设

教师承担着教学实践者的重要角色,不仅是授课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和监督者。要正确定位自身角色,促进学生学习和自身发展。一是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信息化水平,适应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者角色。将人工智能、5G技术、大数据等引入教育领域,促进教育的智能化、信息化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教师要与时俱进,提升胜任力和软实力。如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深刻理解融合教学的本质和特点;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并不断反思和改进,提升自身的教研、教学和学习水平;巧妙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智能教学平台等开展交流,提高资源获取、数据分析、信息利用等能力。二是要根据双线融合教学的新特点完善教学设计,发挥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的助学作用。线下授课和线上教学的融合产生了新的教学特点,如何发挥二者优势促进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系统性思考;学习内容是教与学过程管理的根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与任务,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修正。如知识分享型内容采取线上方式更加直观生动,社会实践类、案例探讨型课程环节则更适合面授。同时,教师需要处理好线上线下内容的过渡、衔接以及不同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问题,更好地帮助学生进步与发展。三是要扩宽双线融合教学的师生互动渠道,增进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学习双主体之间的情感交流。相比于面授,线上教学时,微表情、动作等行为传递的信息被忽视,伴随课程结束其交流便也终止,互动效果欠佳。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交流互动、采取灵活的方式提高激励的有效性;关怀学生成长过程,以增进双方的感情、提升合作力。如,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联合共进;合理利用社群进行课程预热等。

(三)增强学习提升者角色认同,强化师生合作的能力准备

双线融合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形成清晰的角色认知、提高对责任角色的认同,将“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实现学习效果的持续提升。双线融合教学注重各种学习资源的融汇贯通,强调不同学习方式的无边界切换以及学习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且其学习时间、空间更加自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参与者,学生不应局囿于被动承受的客体角色,而是要积极调动、培养、激发自身的主体意识,增强与资源、信息、技术的对话,与教师、学校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一是要增强学习自觉性,主动适应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主体身份。经由新冠肺炎疫情磨砺的线上教学已向新常态转变,已然超脱了以往“网课”的意味。学生主体要转变学习思维和学习心态,重视线上线下交叉融合的学习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觉主动学习。二是要增强学习自为性,注重对师生学习共同体知识生成的主动建构。双线融合教学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优秀的自学平台、更为丰富的自学资源以及更为充沛的独立思考时间,学生主体要唤醒自身的独立意识,利用新的学习模式进行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以及自我创造。三是要增强学习自控性,运用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共享资源加强自我驱动。双线融合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可随时随地学习。为其提供了更多学习环境和空间自主性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自由抉择,学生要成为自身学习效果的重要责任人,加强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

猜你喜欢

双线共同体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中国、欧洲、日本钢桥设计规范中疲劳双线系数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爱的共同体
论碳审计主体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何谓“主体间性”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探索